大国工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泰蓝技术被盗 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

2023-09-08 16: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博鳌国礼《锦绣合瓶》

这些景泰蓝国礼,让年轻的设计师们深感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责任。同样是景泰蓝的创作与传承,今天给大家讲讲当代中国景泰蓝大师——张同禄先生的经历,来看看新中国的景泰蓝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偶然结缘景泰蓝

工艺大师们或许从事不同的技艺,然而他们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绘画,张同禄大师也不例外。

1942年,张同禄大师出生在“中国石雕之乡”,河北省曲阳县,2岁时随父母来北京定居。热爱绘画的他从小就开始临摹各种题材的“小人书”,因画的好被邻里各种称赞。恰巧邻居中有在故宫工作的人员,上初中时的张同禄就被带入了还未正式对外开放的故宫博物院,得到了临摹宫殿建筑和皇家工艺品的机会,为后来设计制作景泰蓝奠定基础。

那时候,他的理想工作是电影布景设计美工。然而中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北京工艺美术公司在招工,喜欢画画儿的他决定一试。到面试现场后才得知这次是景泰蓝厂招聘制作景泰蓝的工人。

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景泰蓝的张同禄,还跑去书店查找资料,看到一张关于景泰蓝纪录片的剧照,上面是一位老艺人在掐丝,就以为景泰蓝是画出来的。他心想:我当年在故宫见过这东西,也没少临摹。能在瓶身上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儿,能学会制作这么精美别致的景泰蓝,这和我想从事美术工作的想法完全一致。

如此机缘巧合下,张同禄大师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景泰蓝之路。

进入工艺美术学校深造

16岁的张同禄凭借着扎实的绘画功底,从报考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北京景泰蓝厂。进了厂子他才知道景泰蓝是一种怎样的工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还是老老实实跟着师傅学习,从制作景泰蓝的第一个步骤——制胎开始学习。

所谓制胎,就是把紫铜片剪出不同的形状,用铁锤敲打成形,然后在各个衔接部位上好焊药,焊成铜胎。这一步他学了半年,做了好几百个胎体,本以为可以第一年学制胎,第二年学掐丝,第三年学点蓝。不料他的师傅却说,这制胎的技术,一辈子都学不完。

制胎工作和他之前参加工作的初衷想去甚远,工厂车间工作环境艰苦。喜欢钻研的他为了最大限度利用铜片而不小心切掉了左手食指一块指肚。张同禄眼看一些朋友得到了理想体面的工作,他心里虽然有点不是滋味,但是也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没有离开这个行业。

机会总是留给意志坚定和有准备的人,没过多久景泰蓝厂决定培养一批专业设计人员,推荐一批年轻人到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进行深造,有美术功底的张同禄大师,通过选拔考试,开始了为期3年系统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光。

让自己成为多面手

1962年,从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张同禄回到了已经改名为北京工艺美术厂的北京景泰蓝厂。根据当时的规定,毕业的学生进厂必须先在车间劳动锻炼一年,熟悉基本的工作程序后,再按所学知识和各自特长分头参与制作,这次,他被分入了点蓝车间。

刚开始学习点蓝时,年轻的张同禄还有些傲气,认为自己对景泰蓝制作已经都懂了,然而一次拿错颜料的事情却让他一下子明白,他和工作多年老师傅之间的差距。从此他收敛傲气,踏实求教,学习点蓝工艺。

由于当时北京工艺美术厂是北京接待外宾参观的重点单位,工厂内汇集了牙雕、雕漆、玉器、花丝等十几个工艺美术行业的生产和制作。

那时候,张同禄大师作为设计师,不但掌握了景泰蓝的全部制作工艺。而且凭借着便利条件,渐渐熟悉了各种工艺的技术特点。就这样,他既懂设计又会制作,为张同禄大师日后开创“多种工艺结合”的景泰蓝风格奠定基础。

特殊时期下的特殊创作

文革时期,景泰蓝的创作题材一度受到限制,为了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景泰蓝。以张同禄为代表的景泰蓝设计人员开始了新创作,其中张同禄创作的《蝶花瓶》受到了好评。灵感来源于《毛选》中的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十二生肖富贵蝶花瓶》

他选择了蝴蝶和花枝为这件作品的主图案,主体颜色选择最古典的蓝。花中有蝶,蝶中有花,颜色清新隽永。在造型上这件作品突破了以往景泰蓝瓶子圆润的器型,采用敞口、长颈、圆身和八字瓶底的组合。这种不同于传统的设计,让作品呈现出一种硬朗、挺拔的美感。

之后他又根据去首钢参观时看到铁水奔流、钢花飞溅场景收到的启发创作了《钢花瓶》。

《钢花瓶》

这种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工艺美术作品,让传统艺术景泰蓝在文革时受到了好评。

《福运眼前》

《和平欢歌》

《神鹿宝车尊》

——“多种工艺结合”创作风格初次尝试

张同禄大师认为,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而言,守旧只能是死路一条,创新才有一线生机。所以在特殊时期,他对产品的创新更加重视,他想起儿时在故宫看到过的皇家西洋钟表。于是他想到用景泰蓝工艺也可以像西洋人那样做钟表。

经过反复的研制,在1971年他的第一件“多种工艺结合”风格作品《神鹿宝车尊》问世。这件作品打破了传统景泰蓝单一工艺的创作模式,糅合了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花丝镶嵌等多种工艺,使得整件作品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也就是这件作品开创了张同禄大师的创作风格。

张同禄制作《神鹿宝车尊》的照片登上了

1972年的《人民中国报道》封面

1979年张同禄大师担任北京工艺美术厂技术副厂长兼总工艺师,主管技术创新。这时候他的这种设计理念在全厂普及,景泰蓝艺术开始吸纳各个技艺的精华,走向多种工艺结合之路。

“珐琅铂晶”工艺的发明及专利申请

张同禄大师说,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成为他的创新灵感,而他手中的景泰蓝,也从来都不是墨守成规、中规中矩的。

《百鸟朝凤》掐丝珐琅画

1981年他受到自然博物馆中琥珀的启发,联想到景泰蓝作为金属工艺的表面氧化生锈等问题。就思考能不能利用琥珀这种材料,给景泰蓝也包裹上一层“防护衣”,做出一种既能长时间保存完好,又不用烧制的景泰蓝。

说干就干,大师的执行力非常强,回到厂里后他就开始潜心研制这种技术,还向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们请教,多方寻找适合的材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一种液体人造树脂,可以作为覆盖表面的透明膜。但是试制后发现,表面的光亮度和透明度不够,总感觉像是在釉料上覆盖了一层毛玻璃,不够剔透精致。

后来大师进行了近百次不同材料不同方式的实验,终于利用不透明的有机玻璃板覆盖在材质上方压制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师将这一工艺命名为“珐琅铂晶”。较之传统景泰蓝工艺,新工艺可以在任何材质上构图。釉料干后用人造琥珀罩面封闭,不必掐丝的烧制。大大拓展了珐琅工艺的表现领域。

掐丝珐琅画《千里江山图》

这种工艺一经面世,就广受海内外的好评。然而一些仿制品也流入市场,使得工艺美术厂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正直此时《专利法》开始实施,使得工艺美术厂认识到站立的重要性。1987年,“珐琅铂晶极其制作方法”申请了专利,这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第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景泰蓝的辉煌时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是工艺美术厂的辉煌时期,也是张同禄大师创作的高峰期,他设计的《华泰宝亭炉》荣获了北京市工艺美术珍品奖。

这件作品还被一个商人看中,并以几十万美金的价格收藏,让当年工艺美术厂的任务指标,一下就完成了近一半。

《座龙花熏》

这个时期大师创作了很多走高端路线、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品,为工厂创汇做出贡献。其中出口到南美的多工艺结合作品,《座龙花熏》经过几十年后辗转回到国内,在拍卖会上以1100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景泰蓝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

1988年张同禄大师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92年他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出席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景泰蓝的衰落期

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厂很多企业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与此同时一些次等景泰蓝产品流入市场,因此工艺美术厂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随着厂里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最后不得不宣布进入破产程序。破产前厂里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是否破产进行投票表决。虽然大局已定,但是亲历工艺美术厂辉煌时期的张同禄大师还是投了反对票,也是唯一的一票。

他说他永远记得工厂为了尽快还清工人债务将库存低价拍卖的场景,昔日辉煌的景泰蓝被竞拍商人用低廉的价格买走。他心里十分难过,而曾经一起工作过的高级技术工人,也不得不另寻他路。

景泰蓝的境遇一度非常凄惨。

成立“珐琅张”大师工作室

为了不让景泰蓝就这样结束,张同禄大师和原来的几十位同行成立了景泰蓝工作室。这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界景泰蓝历史上,第一家以景泰蓝大师命名的工作室。

在这一时期他不仅创作出了《远鸣客》、《长城瓶》等广受好评的作品,还研制出了铸胎工艺作品《天龙八部》。铸胎就是让紫铜在高温下融化,再将铜汁灌注到模具中成形。由于紫铜溶液粘度很大,浇铸时细小的地方铜汁流不进去,需要添加锡、铅等原料进行稀释,但是添加的数量和比例已经失传,而在制作中火候也很难把握,因此制作难度极大。

为了还原铸胎景泰蓝技术,张同禄大师和同样从事景泰蓝工艺的米振雄大师一起,想要把这个从清朝嘉庆年间就已经失传的工艺恢复起来。两年后,经过约三万次的实验,烧坏200多个半成品之后。他们终于实验成功并创作了佛教题材作品《天龙八部》,还得到了金庸先生的盛赞及题字。

《天龙八部》

在此之后张同禄大师的创作再攀高峰,创作出了《吉祥宝灯》、《金鸡报春》等作品。

2008年他被授予“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同年四月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参与制作了工美集团庆祝祖国60华诞的献礼之作《太平有象》。2013年创作的景泰蓝作品《凤舞九天》被作为国礼送给韩国前总统。2014年《天鹅瓶》再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新西兰总理。

2015年5月18日,工美集团再次接到一项国礼设计制作任务,张同禄大师也被受邀其中共同参与创作,在这次设计任务中,共产生7件作品,其中景泰蓝作品《和平尊》最终被领导人选中,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并永久陈列摆放。

《和平尊》

与景泰蓝结缘,无怨无悔

为了把景泰蓝传承并发扬光大,张同禄大师收了十多名弟子。

他说要把自己的绝活儿、知识以及经验传承下去。

他已经目睹了这个行业的兴衰变迁,而工艺美术行业的新人要想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干出一番事业,还是得靠自己主动积累各种知识。

中国传统工艺还有很大的发展,他要持续的创作培养更多人才,让这门工艺继续发扬光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