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景德镇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德镇文化遗产有哪些 乡村振兴战略下景德镇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下景德镇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24-06-08 0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

进坑村在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境内,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蕴藏了丰富的古代窑业遗址,尤以宋代为盛开,其最早记载见于蒋祈《陶记》:“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所产已为次矣。”[1]郭沫若曾言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而进坑“水土宜陶”,是宋代最优质的瓷土矿产地,为景德镇宋代烧制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青白瓷创造了物质条件,因此进坑被誉为“瓷都摇篮”。2014年10月22日,蒋祈《陶记》暨景德镇宋元窑业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英国陶瓷学者柯玫瑰来进坑考察,在参观结束后表示,这是中国最美丽的窑址,进坑就是她心目中的景德镇。

进坑古窑址的物质文化遗产:据考古调查发现,进坑村拥有从五代到北宋的古窑址十五个、古矿坑七处、古水碓十六个,以及一条长六公里的千年瓷石古道。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由于修建水库,瓷石古道被破坏大半,幸亏在2014 年,进坑村瓷石古道和水碓的复原工程得到中共浮梁县委和浮梁县人民政府的大力资助,重新得以抢修。目前在进坑村国山下窑址、仓坞窑址、油榨坞窑址等,都能看到大量的碎瓷片、匣钵、垫饼等北宋烧窑的痕迹。除此之外,承担瓷石加工作业的古水碓,仍在水力的带动下缓慢运转,似乎再现了当时“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景象。进坑村至今保存着制瓷原料的开采、加工、运输、烧成的整个生产体系(瓷石矿—瓷石运输—瓷石水碓—制瓷作坊—窑址),展现了景德镇宋代制瓷过程的本真样貌,是一条完整的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图1-3)。

进坑古窑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坑是一个多姓氏的村落,通过人口调查以及研究古窑址中出土匣钵上的刻字,发现这里共有56个姓氏,这些村民的先祖来自五湖四海,各地陶工聚集在此烧制瓷器,集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进坑古瓷烧制的优良技艺。通过考古材料可知,进坑村自五代起就是陶瓷生产地,自宋代进入烧制兴盛期。陶瓷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融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集聚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产物,由此形成的一整套文化遗产从来就根植于传统的乡土社会,加之与特定的区域文化有着天然联系,是凝固下来的鲜活历史[2]。进坑村的陶瓷文化与传统手工制瓷工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是进坑历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 进坑古水碓

图2 国山下窑址

图3 千年瓷石古道

2 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随着国家近年来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政策逐渐出台。从201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体现了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景德镇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产地,具有一千多年的瓷业发展史和六百多年的御窑生产史,在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窑业文化遗产保护同样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进坑村拥有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挖掘其蕴含的优秀人文思想,辅以当代科学技术、创新产业以及新的宣传方式,让古窑址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此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又能让优秀乡村文化展现出新的风貌,进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充实的有机统一,真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是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它的实施给众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进坑若实现了乡村振兴,会直接带来进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村民生活条件。所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经济实力增强,必然使文化生活趋向多元化。因此,乡村振兴可为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动力,保护古窑址文化遗产则可为进坑乡村的发展作出贡献。

2.1 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乡村居民的增收

对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的保护,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一方面,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量大、内容庞杂,包括一线窑址保护、窑址历史文化保护和古陶瓷烧造技术保护等。各个保护阵地都需要众多人手,由此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附加值,包括相关农业手工业产品的销售额和文化旅游收入,也直接地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2.2 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拓展景德镇文化旅游的品类

进坑为保护古窑址文化遗产而形成的独特乡村旅游模式,有利于拓展景德镇文化旅游的品类。以古窑址文化为核心吸引力、以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特色的城市近郊旅游从进坑乡村开始,进而辐射到景德镇周边,形成一条具有景德镇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创新景德镇文化旅游市场,丰富景德镇文化旅游品类。

2.3 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陶瓷文化技艺的传承

进坑村十分重视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有利于传承陶瓷文化技艺。众所周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传承断层,濒临消亡的风险,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更是如此。在当前工业化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机器、快速、批量化的生产方式能够供应超大量的需求,但是缺少了手工制作的灵魂——文化性和创造性。大车间产品固然好用,但高端定制更得人心。这里所说的“高端定制”,即是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窑业文化遗存的同时,对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创造发展,也可以不断地推进陶瓷文化的全面发展。

2.4 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推进进坑乡村的振兴

进坑村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聚落,尤其是它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陶瓷文化遗产活化石——古窑址,经过长期的沉淀和淬炼,变得更加饱满香醇,这是进坑村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可以让外界看到进坑村的广阔市场和投资空间,使村民凭借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强化乡村治理,创建和谐乡村,以此发挥文化传承观念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以文化为导向的富有内涵的乡村复兴,让村民更加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助推进坑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3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2014年6月,陶瓷学者黄薇在进坑村村口的一棵樟树下发现了北宋时期的古瓷片,从此开启了她与进坑村的缘分。黄薇通过蒋祈《陶记》有关“进坑”的记载,追本溯源,发现了进坑丰富的古窑址文化遗产。她随即展开考古调研,整理出窑址矿坑表面的一些瓷器,编辑出版图录,举办国际会议,召开学术讲座等,并以窑业遗址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出发点,积极参与进坑乡村发展和建设,对其村风村貌做了合理规划和改造,如今该村较以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就对当前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积累的优秀经验加以总结,并对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予以分析。

3.1 发展经验

3.1.1 建造村史馆,订立村规民约

景德镇拥有众多类似进坑村的窑业遗存,“物以稀为贵”,这里却恰好相反,包括进坑村民在内的大多数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司空见惯的“老旧废品”的真正价值。因此,黄薇团队认为这里亟需建造一个村史馆,向村民宣传进坑村古窑址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唤醒当地村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主人公的意识。进坑村史馆是由民国时期的一栋老建筑改造而成,展示品主要包括当地古窑址出土的古瓷片、瓷石、窑具、运输瓷石的独轮车与传统的制瓷工具等[2]。村史馆的建造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支持与认同,每当游客到访时,许多村民还会自发地进行引导和讲解。村史馆建成后,黄薇团队还调动村民一起参与古窑址保护和村落建设,并设立窑址巡逻制度,村民自愿加入巡逻队。同时,与村民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包括不准挖古窑、不准乱埋坟、不准捕猎、不准乱丢垃圾等“十不准”,全面提升村民保护遗址的意识,为进坑村的古窑址保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图4)。

3.1.2 创办“东郊学堂”,呼吁各界参与

黄薇曾言:“我们要把进坑村打造成文化和学术高地,守护住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遗产的灵魂,而不是做成一个小旅游点”。因此,“东郊学堂”应运而生。“东郊学堂”是黄薇团队在进坑村租地创办的一个民办非营利机构,可供人们探讨交流陶瓷文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其主要功能是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到这里举办论坛、讲座、沙龙等,为陶瓷文化的研究与宣传提供一个高端平台。同时,积极邀请政府部门来此考察,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宣传平台来支持窑业保护与乡村建设。学堂外观是一座平房建筑,青砖灰瓦,大门边有木制竖式“东郊学堂”匾额,外墙壁上有斑驳岁月的痕迹,颇有一股宋代遗风。学堂内有喝茶方桌与会议长桌,展览柜里有黄薇老师的瓷器收藏以及进坑古窑址出土的瓷片等。另有一张摆满宋代餐饮具的大型矮几,立在印有宋徽宗《文会图》的墙边,与墙画中的矮几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东郊学堂”创办至今,已举办了50多场学术活动,赋予了进坑更多的文化学术氛围,为景德镇重塑和提升在国际陶瓷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与话语权,又向前迈近了一步(图5)。

3.1.3 保护窑业遗存,进行景观改造

黄薇通过对进坑村的全面考古调查之后,发现这里的窑业遗存既丰富又完整,基于对陶瓷文化的热爱,其团队便在进坑村扎根,帮助设计和监督古迹复原工作,建设古朴道路和花草景观廊道,参与结合村落的文化内涵及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实施景观改造,如改造河道、民居和道路,建设村史馆、“东郊学堂”、茶室和书房等,实现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和谐统一,努力将之打造成陶瓷文化浓郁的新时代新型特色聚落。具体而言,进坑村开发了以“进坑村史馆—仓坞宋代窑址—国山下宋代窑址—瓷石古道—瓷石加工水碓—东郊学堂宋代青白瓷艺术特展”为主线的宋代制瓷风情游览路线。各个陶瓷文化旅游节点相互串联,与田园自然风光交相辉映。除此之外,团队成员以身作则,践行“忙时种田,闲时考古”的初衷,希望以此生活理念营造一种成长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让村民和游客都能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农耕生活的雅趣,创造出一种古代窑业遗存保护的新模式,帮助提升村民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赋予进坑乡村振兴以独特的文化底蕴。

3.1.4 举办特色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除了直观的古窑址遗存外,进坑村还拥有其他历经多年传承下来的瓷业相关的乡村文化与民俗活动。黄薇团队在乡村建设中十分重视这些活动的开展,如烧太平窑、制作水碓年糕、举办杀猪宴等,一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在进坑村设立分会场,吸引众多学者和爱瓷人士的到来。2020年下半年,进坑村举办了陶工比赛和专业讲座,使进坑的文化理念逐渐活跃于人们的心中,提升了进坑村的知名度,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3.1.5 形成生态发展理念,成立乡村振兴企业

黄薇团队入驻进坑之初,就开始联合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希望保护古窑址遗存的同时,能够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合作社成立之后,黄薇团队做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的尝试,如种植有机大米、水果蔬菜、菊花荷花等,成立了陶民酒坊和养猪厂。如此一来,滞销的大米可以用来酿酒,提高了大米的附加值;而酿酒产生的酒糟可以当作猪饲料,养猪产生的排泄物又能用作农家肥施回到地里田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米—米酒—酒糟—养猪—肥料”的良好生态循环圈。菊花、荷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制作花茶,用作东郊学堂的待客饮品,使来客品尝到进坑土地孕育出来的味道,物尽其用。这些特色产品无疑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助力进坑乡村振兴的发展。

图4 进坑村史馆

图5 进坑村“东郊学堂”

3.2 存在问题

3.2.1 景观风格不甚统一,基建欠缺

黄薇团队整治村容之前,进坑的建筑杂乱,毫无美感。景观改造之后,有民国风格的村史馆、宋代风格的“东郊学堂”、古色古香的瓷石古道和复原过的瓷石水碓、规划过的比较整齐的农业区等。但是,这里仍有21世纪初村民自建的小两层民居,建筑风格和高度都不相同,显得十分凌乱。甚至还有村民为了呼应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自发地在院子外围墙上装饰瓷片等行为,这不但无法融入整体的古韵古风环境,反倒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做到整体画一。进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暂时也不到位,来访者走一圈特色游览路线之后,想喝口水还要返回到村口才能找到小卖部,更不必说超市、纪念品商店等文化旅游景点必备的设施了,饭店、旅店、民宿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更显匮乏,路程远的访客无法在就近位置享受比较周到的服务,这也是当前进坑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

3.2.2 村民文化生活实际参与度不高

近年来,村民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意识到进坑古窑址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文化自信也在逐渐增强,也有更多的村民愿意加入到古窑址保护活动中,但是他们对文化生活的真实参与度并不高。村民会自发给游者讲解进坑村的陶瓷文化及其历史发展脉络,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什么能再“麻烦”到村民自身。“东郊学堂”的文化高地、陶民酒坊的有机大米酿酒等,事实上都是由黄薇团队负责,有各地外来的专家学者参与,与村民自身的直接联系较少。对于乡村振兴建设而言,当地农民的参与度非常重要,未落到村民本身的文化繁荣,是实现不了以文化为导向的乡村振兴建设的[4]。

3.2.3 传统制瓷工艺尚未进入生产链

进坑村保留有景德镇宋代制瓷的全部生产遗迹,从瓷石开采、运输、加工、制作到最后的烧成,整套工艺十分齐全,个别损坏的部分也已由黄薇团队复原。现在在进坑,能够观摩到景德镇整个古代陶瓷生产遗迹廊道,很是难得。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一套设施设备以及相当一部分手工制瓷传承人,没有合理地加以利用。一年中会有一两次用水碓制作水碓年糕,但是大多时候这些瓷石水碓是闲置的,只能看到水流带动水轮的缓缓转动,在酷暑时节给路过的行人带来一丝凉意,但却没有发挥其真正价值与作用。古窑址文化遗产是需要好好保护,但保护绝不是保守,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进坑村的传统制瓷工艺未进入景德镇瓷业生产链,是进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大损失。

3.2.4 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成果不佳

发展旅游业是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像进坑这种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古村落,优秀的传统陶瓷文化就是其推广旅游的特色亮点,同时也是其乡村振兴的潜在资源。若巧妙地加以运用,便能发挥其巨大价值,但进坑村目前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目前来进坑的游客主要有专家学者、学生以及景德镇周边的城市居民等,这些人追求乡村自然文化风光的占比不大,真正因进坑文化的吸引力而来的游客非常少,由此可见进坑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并不到位。此外,目前进坑村的主要农业产品,包括有机大米及其酿制的酒的营销手段也很欠缺,其销售几乎全靠黄薇团队朋友、熟人的支持,即使产量小,却也时常滞销。总体而言,进坑乡村的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效果不佳,直接导致了其乡村振兴建设的缓慢。

3.3 原因分析

3.3.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公众性大型项目的开展需要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实施初期得到了中共浮梁县委和浮梁县人民政府的资金支持,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过持续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如人才引进的鼓励条款不到位,后期配套支持的资金不足,官方宣传引导的欠缺等,直接导致了进坑村的发展后劲不足。

3.3.2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进坑村是目前比较典型的中国乡村,常住人口以老人和儿童居多,经济收入不甚乐观,整个村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道路房屋等基础建设原本就有待更新,能进行的经济活动单调,并且收入微薄。村民本身能为窑业遗存保护提供的资金支持更是十分有限,因此依靠这样的经济基础,是很难为进坑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提供助力的。

3.3.3 建设思路不够明晰

当前,黄薇团队依然在位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乡村振兴建设积极谋划实施,主要是打造近郊休闲娱乐社区,偏向自然,返璞归真。黄薇说:“乡村是有尊严的。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滋养,向来是润物细无声的。”一方面,黄薇团队对于进坑村的建设思路,主要是以“情怀”为旨,而对经济创收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人才引进乡村十分困难,建设思路的综合规划匮乏。因此,目前进坑村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实施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3.3.4 参与人员积极性不高

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参与者应是进坑村全体村民,但是他们大多数人仍然选择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幼妇孺,受教育程度和平均文化水平比较低,参与积极性整体不高,能做出的贡献十分有限。人手欠缺,热情不足,很难为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向前发展的动力。

3.3.5 社会舆论导致的惯性认知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和生态无破坏为特色、以游居野行为内容的新型旅游形式,而社会舆论对乡村旅游的惯性认知,往往是一个词“农家乐”,即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人们对于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总是忽略的,不认为某一处的乡村旅游是有特殊之处的。如此整个社会舆论导致对乡村旅游的惯性认知,也是进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4 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发展策略

4.1 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我国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传统技艺失传、外来文化渗透、环境污染破坏、专业人才稀缺、产业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仅凭借一个人或一个团队是无法做到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因此,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积极寻求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政府的支持可以体现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例如可以专设项目资金,以供进坑古窑址保护工程实施,政策方面可以颁布鼓励条例,加大对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社会力量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方面,例如志愿捐助资金、社会团体入股、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创共建等。

4.2 整体改造乡村景观,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建设之后,城乡差距必将缩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想达到这些要求,科学合理的治理是重要前提。进坑本身就是传统历史文化的聚落,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色,应组织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之中。首先,要将进坑乡村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以确保结合进坑传统陶瓷文化遗产特色,重点针对整个村落、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进行搭配改造,使之向村史馆、“东郊学堂”等建筑和装饰风格靠拢,赋予进坑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映照的更加牢靠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次,要将进坑村基础建设标准进行整体提升。在进坑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陶瓷相关的手工业、古窑址文化旅游将会得以发展,这必将吸引大量外来游客。因此,进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只满足于村民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保证为这些外来游客的饮食居住提供比较舒适的环境条件,对进坑村的民宿、饭店、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通过整体规划和系列建设,必将丰富进坑村的文化内涵,使其传统陶瓷文化在汲取现代城市文明养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满,同时这还将加速村民生活模式的改变,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真正为乡村振兴建设助力。

4.3 明确发展目标,合理制定规划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地持续发力。因此,明确发展目标并做好整体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如今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已被纳入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域范围,其规划目标为打造一个国家级陶瓷历史文化公园,由此可见其发展前景明朗。例如合理地进行进坑传统陶瓷文化聚落的旅游开发,用瓷器讲解好进坑、景德镇乃至中国的故事,积极与世界对话。黄薇团队甚至有这样的期许:“进坑周边的20多个村庄都有古窑址,我们希望在进坑做一个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样板,积极带动周边村庄窑业遗存的保护与利用。”将乡村质朴的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之中,配合陶瓷文化等主题实践交流活动,评选出最美的乡村手艺人、村干部等,由他们发挥出榜样作用,带动其他村民自觉加入到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达到“人人参与保护,人人自愿传承”的效果,从而恢复传统村落应有的特色韵味。此外,在整个乡村振兴建设与陶瓷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中,还要充分发挥陶瓷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带来的增加就业功能、展会功能、旅游功能、教育与文化熏陶功能等,同时利用好景德镇地区的高校资源,即理论与学术研究优势,大力培养和培训专业人才,参与田野调查,并加强研究性的工作,为形成进坑村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4.4 发展陶瓷特色乡村产业,推进陶瓷非遗生产性保护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对进坑村的陶瓷文化遗产实行生产性保护,提高全体村民的参与度,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并实施分红制度,有利于陶瓷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推动陶瓷文化遗产保护更加紧密地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有利于提高陶瓷非遗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以及陶瓷文化遗产保护,进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借助进坑村优秀传统的陶瓷文化来开办特色化的乡村产业,对于加强进坑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等目标大有裨益。例如针对进坑陶瓷文化底蕴进行整体保护性开发与市场运作,继续发展有机农业,使乡村生态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利用特色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进坑村可以传承发展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将古代瓷石水碓等窑业遗存和陶瓷非遗传承人充分运用起来,使之进入景德镇整个窑业的生产链,研发正宗古法制瓷的产品、古法与现代科技融合制瓷的产品以及创新的贴近生活的产品,赋予传统技艺以现实价值。此外,开发一些体验式项目,如陶艺兴趣教学、拉坯创作、参与上釉烧窑等服务,增强进坑村的整体吸引力。

4.5 注重宣传效果,巧用市场机制

注重市场营销。第一,市场价值。针对进坑村一系列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予以合理设计和包装,将传统元素与现代产品形式相结合,增加吸引力,提高其市场价值,开拓更加宽阔的销售市场,走出景德镇,走向国内外,从而持续增加村民的收入。第二,品牌效益。进坑应提高品牌意识,注册商标,开拓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市场。第三,新媒体宣传。除灵活利用微博与微信平台的推广功能,还可以借助影视人类学等学科方法理论,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录制纪录片、制作科普动画等,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同时发挥对进坑村的广告宣传的作用。第四,传统营销方式。报纸、期刊、电视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和手段仍然有价值,多方利用,拓展地域文化特色的多样化经济形式,使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从原生态转变到市场态[5]。

5 结语

近年来,尽管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建造进坑村史馆,创办“东郊学堂”,进行景观改造,举办特色活动,形成生态发展理念,成立乡村振兴企业等,但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下,还须有更多作为,至少需要筹划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景观风格不甚统一,基建欠缺;村民文化生活实际参与度不高;传统制瓷工艺尚未进入生产链;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成果不佳等。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建设思路不够明晰、参与人员积极性不高、社会舆论导致的惯性认知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陶瓷特色乡村产业、推进陶瓷非遗生产性保护等,力争将富含陶瓷文化遗产的进坑乡村发展成为新型的陶瓷文化聚落,实现其适宜传承保护、适宜创新发展、适宜感受文化、适宜休闲旅游的建设目标,打造一个具有进坑特色、景德镇风格、中国韵味的“文化乡村样本”,能够给相同或相似的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主编.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15:5.

[2] 许亮.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之路[J].中国文化遗产,2019(1):83.

[3] 尹怀玉.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研究——以朱家峪村为例 [D].山东大学,2010:22.

[4] 李晨曦.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11):49.

[5] 吴秀梅.技艺与价值:论传统龙窑的可持续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5):128.

【原文刊发于《艺术评论》2022 年第1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