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主食应该怎么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晚餐的主食有哪些 得了糖尿病,主食应该怎么吃?

得了糖尿病,主食应该怎么吃?

#得了糖尿病,主食应该怎么吃?|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题图-900.jpg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管住嘴」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而主食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

对于主食,糖尿病患者常常有这样的困扰:

吃了主食后我餐后血糖上升得很厉害,是不是不吃主食比较好?

听说不同的主食对血糖的影响不同,我应该怎样选?

今天,丁香医生(dxy.com)就和大家说说,糖尿病患者吃主食的那些事儿。

1. 能吃吗?

主食,比如米饭、面条、红薯等,给人体提供了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最主要的升高血糖的食物。

有时候,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而选择不吃主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短期的血糖情况会比较好,但是却不利于长期健康。

如果长期不吃主食,身体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主食吃得过少,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由于从主食中获得的能量不够,患者很容易饿,可能会吃一些零食来填饱肚子。而许多零食中能量比较高,容易使患者一天的能量的摄入超过限量,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所以,糖尿病患者还是要吃主食,而且需要选择健康的主食。

2. 选什么?

主食要选对血糖影响小的。总的来说,主食越天然、加工程度越低,越有利于血糖控制。例如:全谷物杂粮比白米白面更有助于血糖控制,而整粒需要煮制的燕麦片比即食免煮燕麦片更有助于血糖控制。

所以,推荐糖尿患者选择各种全谷物杂粮、薯类、杂豆作为主食。

推荐的选择:

全谷物杂粮:梗米、大麦、燕麦、玉米、糙米、黑米、青稞、荞麦、小米、黍子(大黄米)、黄米、高粱米、薏米等。

薯类:比如,红薯、紫薯、芋头、土豆。

杂豆:是除外大豆的一类豆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比如,绿豆、红小豆、扁豆、芸豆、猫眼豆、雪豆等。

全谷物制品:全小麦面粉、全燕麦片、燕麦粉(莜麦面)、玉米面、荞麦粉等。

还有一些蔬菜里面淀粉含量比较高,也可以作为主食来吃。比如,南瓜、莲藕、山药等。

不推荐:

精加工的主食,比如,精加工的大米、精加工的白面粉等。

含有添加糖的加工食品,比如:面包、饼干、蛋糕、各种糕点。

3. 怎么吃?

一般而言,烹调程度越低的主食越有利于血糖控制。

例如:干饭比稀粥更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样的一种食物,煮得越久,吃下去后血糖上升得越快。

推荐糖尿病患者在烹调主食的时候,不要煮得太久,能做干饭就不煮稀饭,急火煮,少加水。

4. 吃多少?

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搭配合理,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糖尿病人并不需要改变日常主食的摄入量。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来说,首先需要根据日常食量和体重情况将每餐、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固定下来,再由医生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

根据糖友日常食量、餐后血糖和体型,一般而言,每天吃 5~8 两左右主食,如果用米饭来估算,大概是 2.5~4 碗。身材比较高大、活动比较多的糖友需要吃得多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将这些主食比较平均地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比如,一天吃 5 两(2.5 碗)主食,可以在早餐吃 1 两(0.5 碗),午餐 2 两(1 碗),晚餐 2 两(1 碗)的主食。

当然,不同主食,吃的量也不同。下面的这些主食,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调配和互换:

半碗杂粮饭

半碗杂粮面

半个杂粮馒头

半碗杂豆

一片全麦面包

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

一碗淀粉含量较高的蔬菜,比如南瓜(4 两)

比如说,在午餐时吃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那么就要减去半碗杂粮饭。

需要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如果对自己的饮食进行了调整,一定要注意监测餐后血糖。

5. 外出就餐怎么吃?

如果在外面吃饭,只有精白米面等主食可供选择的话,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点菜的时候多下点儿功夫。

可以点个「五谷丰登」「大丰收」之类的菜当主食,里面包括了红薯、紫薯、玉米、芋头、山药、南瓜等,这样能大大改善主食的多样性,而且这类的菜多半是蒸的,无油无盐,除了避免餐后血糖上升过快,也有利于血脂的控制。

6. 胃不好,受不了杂粮饭怎么办?

大家印象中的「养胃食物」,例如白米粥、白馒头、梳打饼干等,它们的消化吸收速度很快,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作为主食食用。

消化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还是可以吃杂粮杂豆,可以适当烹调得软烂一些。如果吃杂粮杂豆饭觉得胃不舒服,可以选择杂粮杂豆粥,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的消化负担,也可以尽量保证餐后血糖平稳。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