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止谤》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左丘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晋灵公不君拼音版可打印左丘明 《召公谏厉王止谤》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左丘明)

《召公谏厉王止谤》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左丘明)

2024-06-27 0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厉王虐,国人谤王。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政!”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以告,则杀之。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穆公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曰:“是障之也。”召穆公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是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还严重。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 怎么能加以堵塞呢?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三年,乃流王于彘。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