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与“大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是谓大同是的意思 “小康”与“大同”

“小康”与“大同”

2022-11-06 0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文明前行的动力。中国最早系统阐释“美好生活”愿景和相应社会形态的,是两千五百年前《礼记·礼运》中关于“大同”和“小康”的阐述。

    对于“大同”社会的描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小康社会最大特点是大道隐没。在贫富差距、贵贱不等的情况下,产生一系列典章制度和伦理规范用以约制人们行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搞“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兵”之类兴起。但这种社会毕竟还有正常秩序,故为“小康”。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宥》中,意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用“大同”来状述“天下为公”社会理想,始于《礼记·礼运》。“大同”理想虽为孔子首创,实际上乃为先秦儒、道、墨、农各家的本旨阐发。“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希望是过上小康的生活。这个意思在《礼记·礼运》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理想模式。

    从孔子时代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来,未出现过“大同”世界。但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成为历朝历代人们“美好生活”的理想,是中国文化最为珍贵的思想遗产之一,也成为今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根源和文化依据。

    (原题:《“小康”与“大同”:美好生活的古风图式》)

    (中国经济网 秦德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