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是我国最早探讨书法艺术理论的人 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

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

2023-10-18 1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2022全国美术与书法、设计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学术论坛举行

2022/06/21 信息来源: 艺术学院、现代广告研究所

编辑:燕元 | 责编:山石

2022年6月19日,新文科、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视觉艺术研究——2022全国美术与书法、设计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学术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承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书法学学科发展史》课题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国书法对外传播》课题组、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美育百年》课题组协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大学与学科》编辑部副主任黄海军,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兼学科建设办公室黄俊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彭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的30多名专家学者、业界同仁,齐聚云端,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累计数千人在多个在线平台上观看了本次论坛直播。

北京大学是我国高等美术、书法类教育的起点,并且率先将相关学科进行了整合建设。1917 年,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成立,沈尹默等担任导师,这是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开端。1918 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同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北京美术学校开学式演说中提出“惟绘画之发达以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这是中国教育家对于设计教育最早的理性论述。1920 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创办的《绘学杂志》是我国大学中最早创办的美术期刊。1923年,北京大学率先将原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整合为造型美术研究会。1924 年北京大学出版的《造形美术》杂志,内容也涵盖美术、书法、设计(图案)。这一思路与新版学科目录中将美术与书法联系在一起,并将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合并为“艺术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主持,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祝帅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分别担任学术评议,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教授向勇进行学术总结。本次论坛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场为“美术与书法”,在上午场会议中,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白锐、陈志平、董丽慧、高峰、李安源、刘晨、祁小春、阴澍雨、于润生、虞晓勇、于洋、郑岩、杨简茹分别在会上发言交流。专家学者围绕新增列的“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展开对话,讨论内容涵盖了美术、书法学科的现代性转型、行业发展、专业教育、美术与书法之间的关系、计算机技术及交叉学科探索实践对艺术教学科研实践等议题。下午场为“设计与设计学”,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何晓静、胡飞、李承华、李迪华、李溪、陆丹丹、汪燕翎、吴立行、熊嫕、张黎、周博、周志、石晨旭等围绕设计学办学理念与实务、设计学的学理思路创新、跨学科的设计学、设计学学科的变与不变等议题,各位专家学者共同畅想设计学的未来,对交叉学科视阈下的设计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论坛部分领导、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举办于新版学科目录即将正式印发的背景下,旨在突出学科目录修订对教学、科研的风向标式作用与影响,反思艺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以及美术与书法、设计专业学位的建设历史和现状,展望新文科和交叉学科视阈下视觉艺术研究的未来。论坛以艺术门类学科目录调整为契机和线索,展开交叉学科的学科讨论,聚焦于艺术学、美术学、书法学以及设计学学科发展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汇集学界最前沿的观点和看法,促进了全国高等院校在艺术与设计学科领域的对话交流。本次论坛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美术与书法、设计、设计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形成学术共识,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学科目录调整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新的学科目录即将正式颁布之际具有重要的探索性和学术意义。

正如彭锋在致辞中所指出的那样:“虽然从逻辑上说任何方案都不会十全十美,但学科就是需要在时代背景下持续地发展,需要不断适时做出调整和应对,这种学科调整与设置也体现了我国的制度自信和制度优势。”此次论坛的热烈讨论也让我们看到,来自一线教学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对此次艺术学学科调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大家纷纷自下而上探讨学科建设这样的基础理论问题,也体现出学科目录作为国家顶层设计对于教学、科研的积极影响与指导作用。它鼓励了学术界一线学者和教师从自身经验出发参与到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中来,提出了许多今后还可以去进一步探索的新问题,可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建设互动、对话,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