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大宅门》全明星阵容国庆中秋佳节齐聚国话剧场 演员们过节时在台前幕后忙碌 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合家欢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节坚守岗位新闻稿张磊报道内容 话剧《大宅门》全明星阵容国庆中秋佳节齐聚国话剧场 演员们过节时在台前幕后忙碌 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合家欢乐!

话剧《大宅门》全明星阵容国庆中秋佳节齐聚国话剧场 演员们过节时在台前幕后忙碌 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合家欢乐!

#话剧《大宅门》全明星阵容国庆中秋佳节齐聚国话剧场 演员们过节时在台前幕后忙碌 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合家欢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经典话剧《大宅门》将于9月27日——10月6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今年7月,该剧一经开票,票房一路走高,目前票已售罄。

 

 

 

自去年开始,中国国家话剧院抓住国庆黄金周强档,上演《大宅门》,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今年,剧组演员们又牺牲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义不容辞地投入到《大宅门》的排练、演出中。作为文艺工作者,与普通的工作者在休息与休闲的时间上有着明显的时差,这个特殊的惯例已经被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们当成“家常便饭”,因为他们把为观众奉献节日的快乐当做了自己的天职。

话剧《大宅门》由刘深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导演郭宝昌、李欣凌,复排导演白皓天。本次演出,吴樾、常玉红、娜仁花、张岩、刘佩琦、雷恪生等众多剧院实力派演员回归舞台。其中,刘佩琦、雷恪生、张岩也是电视剧《大宅门》中的主演。国话演员们以坚实的舞台功底、真诚的敬业精神,令《大宅门》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在舞台上释放出夺目光彩。

 

 

 

(照片由本人提供)

 

吴樾:回到舞台 有如满血复活

 

吴樾是继陈宝国和刘威之后的第三任“白景琦”,也是最年轻的“白景琦”。为了演好“白景琦”,吴樾把《大宅门》电视剧看了不止七遍,一遍又一遍揣摩角色。他说:“从18岁演到80岁对我是个挑战,演完一场都会暗示自己是哪个年龄段的,不过这也是这个人物最吸引我的地方。”

 

 

 

常玉红:站在舞台 不可替代的踏实

 

常玉红是话剧《大宅门》继朱媛媛、赵焌妍之后,又一位“一赶三”的女演员——分饰白景琦原配黄春、姨太太杨九红和晚年伴侣香秀三角。‘一赶三’的表演形式是借鉴了中国戏曲,对话剧演员的挑战很大。她道:“舞台,让我心生喜悦,心生感激,但更多的是:站在那,我心里的,不可替代的踏实。”

 

 

 

娜仁花:塑造“二奶奶” 我享受其中

 

娜仁花是话剧《大宅门》继斯琴高娃之后“二奶奶”的扮演者。她认为《大宅门》近年能不断复演,已经证明其是一部优秀作品。“二奶奶”一角给了她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好的历练,每一次的演出,都是自己与角色重新深入融合的机会。她说:“‘二奶奶’这个角色给演员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作为演员我享受其中!”

 

 

 

张岩:从“三奶奶”变身“二奶奶”

 

张岩曾在电视剧版《大宅门》中饰演三奶奶。她说,拍电视剧《大宅门》对她一生的演艺生涯有很大影响,4个月的拍戏时光也是很宝贵的学习时光。当时女演员们最想演的角色就是二奶奶和杨九红,因为她们都是特别鲜活特别有个性的女性,而她这次能在话剧版《大宅门》中演二奶奶,能在舞台上饰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她感到非常幸运。

 

 

 

刘佩琦:剧本经典 经久不衰

 

刘佩琦在剧中饰演青年时候利欲熏心,晚年面对日本侵略者铁蹄却扬起民族大义的“白三爷”。他表示,作为一名演员,能碰上《大宅门》这样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剧本,真的是太幸福了。尽管人物基调、故事矛盾、人物关系都一样,但话剧和电视剧的表演完全是两回事,舞台上更强调戏剧化的表演,动作更夸张,所以在表现人物时要调整好表演的力度,拿捏好分寸。在舞台上,演员和观众会产生直接互动,演员演起来很过瘾!

 

 

 

雷恪生:一年不上舞台 身上‘戏瘾’就犯了

 

从电视剧的热播到戏剧的登台,“大管家”雷恪生八十二岁高龄仍坚守在舞台上。吴樾说,有场戏大管家给七爷下跪,雷老扑通就跪下了。“我是一名话剧演员,喜欢就要演。”雷老笑着说,“一年不上舞台,身上‘戏瘾’就犯了,在家憋不住!”雷老爷子希望剧院的年轻演员能尽快成长起来,让优秀经典剧目能继续传承下去。

作为老艺术家,雷恪生、刘佩琦共同认为,“我们的本行就是话剧。电影、电视不是我们的正宫,我们想过把戏瘾还是要回到戏剧舞台上,主要是对话剧的这份爱,痴迷于话剧舞台,这一辈子就改不了了。”值得一提的是,雷恪生、刘佩琦在电视剧中分别饰演“王喜光”、“白三爷”,在话剧舞台上扮演的也是这两个角色。出于对《大宅门》的喜爱,对话剧舞台的喜爱,16年来,他们没有离开过“大宅门”。

供稿:宣传推广部

摄影:王昊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