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节初八风俗有哪些 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2023-06-06 07: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白族在祖国民族大家庭中,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逐渐形成了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那么,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你知道吗?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不准泼水及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白族春节春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白族人民非常重视过春节,一般节期五天左右。当忙完秋冬劳作之后,白族人便开始筹备年货,缝制节日的衣服,制作节日的食品。春节之前在外地谋生的白族人都要赶回家,和全家人一起团圆,过春节。年前的最后几天,白族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张贴对联年画,正月初一早上,人人肃穆庄严。这天禁止动用刀、剪、斧等铁器,鸡未鸣时便放鞭炮、开门、挑新水,献祭天地堂时都要放炮。白族辞年云南省白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晚上举行。白族人认为,这晚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因此,晚餐非常丰盛。据说这天晚上灶君要从天上回到人间,故白族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祭敬灶君,再祭门神,最后祭祖先。祭祀时要鸣放鞭炮。入夜,把从山上采回的青松毛,铺在堂屋祖先灵位面前的供桌下,意为铺毡,以示祖先到家后安坐,并在桌上供晚宴,让祖先享用。当晚,不拘老少,同在堂屋中用餐,俗称全家福。饭后由家长率领大家在堂屋拜祖先,行一跪四磕头礼,然后由长儿女向在世祖父母或父母依次拜辞年礼。家中理财长辈借此向晚辈每人分发一些钱。之后祖父母与儿孙在堂屋守岁,至亥时喝过了米花茶,祝愿新的一年生活如花似蜜,才各自回屋休息。白族青姑娘节相传,有一年正月十五,一位名叫青姑娘的白族姑娘,她勤劳、善良、美丽,但却成为一个可怜的童养媳,经常受到婆婆和丈夫的虐待,她忍受不了“三天打九顿”的欺凌,就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晚上上吊在秋千架上。后来,她被一群白族姐妹解救回家。然而,婆婆、丈夫、小姑子不仅不体谅她,反而对她进行恶毒的咒骂,于是青姑娘被逼得纵身跳人剑川海尾河中死去。此时恰逢正月十五元宵节。青姑娘的悲惨遭遇,激起了白族姑娘们的义愤和同情,她们便将这一天定为自己的节日,诉说着青姑娘的悲惨遭遇,表示对她的悼念。白族绕三灵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云南省白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白语叫“观上览”,即游逛山林的意思。实际上,它是白族繁忙的农事之前的游春娱乐活动,也是栽秧前祈祷丰收的仪式。届时大理、洱源的白族群众都停下生产,离家沿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尽情游乐歌舞,三日三夜方散。第一天,白族人们沿着苍山脚绕到苍山五台峰下的喜洲圣源寺。第二天到洱海边的河埃城,第三天沿洱海来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一向温和文雅的白族人,在这三天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和欢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白族狂欢节”。白族葛根会农历正月初五的葛根会是白族的传统节日,大理城及附近村寨的白族群众,纷纷走出家门,游览崇圣寺。崇圣寺内游人如织,美味食品、地方特产琳琅满目。其中,当地白族群众出售的一种叫“葛根”的特产,最受游人的欢迎。“葛根会”因此得名。葛根是一种藤本植物的根茎,含有大豆酮、淀粉、异黄、葛素等成分,有消食健胃之功效,是大理地区的传统药材。初春的大理,已是一片桃红柳绿,白族过“葛根会”,就是走出家门,感受苍洱之间春天的气息。因此,葛根会实际上就是白族的探春之会,迎春之会。白族花朝节花朝节是云南鹤庆县白族人民独特的民间节日,是该地区最有特色的白族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花王的生日。节日中最隆重的活动是“拜花王”。这天,白族人民则身背背箩,走遍幽谷,翻尽峭壁,采足100种野花,然后在山泉边举行盛祭花王的赛歌会。鹤庆坝区家家户户都要用百种鲜花搭成“花山”,大街小巷,妮紫嫣红,百花竞放,芬芳扑鼻。游人们穿行其间,尽情观赏。拜日望会拜日望会是白族支系那马人的盛大集会,意为“拜二月”,亦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举行。相传集会是为了纪念在一次战争中死去的白族先人而发起的。集会期间,居住在滇西北澜沧江两岸的白族那马人,都要集中到兰坪县河西的高山井赶街集会。十三日,高山井的白族那马人全体出动,在集会地点竖好一根“栽棍”(吉利棍),旁边放一个木刻图像。十四日,当地白族那马人选派出三个能歌善舞的青壮年,以不同的穿着象征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表演,以跳锅庄的形式庆祝集会的召开。白族火把节火是我国藏缅民族共同的崇拜物,这些民族由此也被称为“火的民族”,由祭火发展而来的火把节就是这些民族共同的节日。白族也是藏缅民族之一,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白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白族的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族男女老少届时要聚集一堂祭祖,并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白族男女青年、小孩人人手持火把,在夜色中穿梭挥舞。挎包里备有松香,见人就抓出一把松香往火把上撒去。只听“轰”的一响,腾起的火苗燎向对方,白族人称之为“敬上一把”。人们认为火苗可燎去身上的晦气,给人带来吉祥和喜气。接着,青年人成群结队地举着小火把来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水稻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祈求水稻丰收。午夜前后,将火把堆成一堆堆的髯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舞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镶灾祛邪,人人百病不生。最后,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直至深夜。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仅供大家参考阅读,我是三炮讲故事,每天分享精彩故事,欢迎关注哟!

如有故事需要投稿,请发送内容至邮箱[email protected],一经采纳,会给予奖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