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回沪17年,海归博士厉兵秣马研发国产原创创新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星奕昂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立群:回沪17年,海归博士厉兵秣马研发国产原创创新药

王立群:回沪17年,海归博士厉兵秣马研发国产原创创新药

2024-06-27 05: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上观新闻

通用细胞产品 实体瘤治疗

原创创新药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50强(成长组)

星奕昂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专注iPSC-CAR-NK通用细胞产品的开发和实体瘤治疗的应用。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以及辛辛那提萨维尔大学工商硕士,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博士后。在美国和中国的生物制药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研发管理30年经验,近9年来,深耕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创新是一个需要很大付出的事,绝对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每个创业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要经常地分析我是否朝着我想要的方向在不断接近。

为做创新药离开祖国

24年终回国

王立群是上海人,有着老派上海男人的儒雅与绅士,做人做事,都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高中毕业,恰逢恢复高考,生逢其时,王立群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专业。一个上海人,是什么契机放弃上海众多名校而选择中科大?王立群笑言,因为当时流行一句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而中科大又是最顶尖的理科类高校。“现在看来好像很有前瞻性,其实当年我只是特别相信这句话。”经过这么多年,如今又从最原始的细胞角度做创新药,是缘分也是必然。

那时,科学迎来春天,国家重视,心向往之,还有一份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希望毕业分配时能回上海。“上海有中国科学院那么多生命科学院所,应该有机会成为国家队一员。”不承想,还没等到大学毕业,他就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就这样,王立群成为首批赴美研究生攻读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博士后。

而他的职场,也游走于众多世界500强药企。他在美国宝洁、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以及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的重要管理岗位上任职近20年,参与和主导了多个新药的研发及转化工作,发表论文及专著,并申请了多项专利。

后来为什么要离开百时美施贵宝?

“因为当时我感觉到中国已经到了可以真正研发创新药的时候了,我是真的特别想回来,想让他们到中国开研发中心。”

后来,百时美施贵宝并没在中国开研发中心,但王立群还是回国了。

当时有几家跨国药企陆续宣布要在中国做新药研发。于是王立群找到阿斯利康,最终以阿斯利康中国研发中心初始团队成员之一的身份回到了祖国。那是2007年,彼时,他离开中国已经整整24年。

从阿斯利康、GSK到西比曼,王立群积累了大量本土新药研发管理经验,为后续创业和全面管理公司奠定了基础。

学习细胞生物专业的王立群心中始终有个“细胞梦”。在复星凯特担任创始总裁时,他用不到3年时间带领团队完成了奕凯达的技术落地、注册临床和生产及上市申请,成为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的首个商业化CAR-T产品,创造了“一针治愈”肿瘤的细胞治疗“神话”。

离开复星自己创业

研发CAR-NK药物

2021年,在高光时刻,王立群离开了复星凯特,他创办了星奕昂(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开始了基于iPSC衍生的CAR-NK免疫细胞药物的研发。

这是他始终有更高的理想和情怀的体现,那就是:从引入国外明星细胞治疗药物到自主研发源头创新的新一代免疫细胞药物,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可及可负担的有效治疗手段。王立群为这款细胞药设定了3个特点:通用型、可以量产化、可治疗实体瘤。

“CAR-T细胞免疫治疗,就是将患者的自体T细胞进行收集和改造。虽然CAR-T被证明有很好的疗效,甚至有患者被治愈的神奇效果。但自体T细胞的个性化改造和定制式制备成本非常昂贵,导致高达百万的治疗费用,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

王立群说,病人用不起药,这是让他很纠结痛苦的问题,他一直在想是不是能够制造出通用型可量产化的细胞治疗产品,生产出一种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药。从自体产品到异体通用产品,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治疗起来也更加方便。

与T细胞相比,NK细胞天然具有识别非我能力,其功能不依赖于TCR,因此异体使用不会攻击宿主,这是通用细胞药物开发的前提。从CAR-T赛道转换到CAR-NK赛道,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探索。

创业之初,星奕昂就拿到了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IDG资本和夏尔巴投资跟投的4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2021年6月,公司开始全面运作,选址上海外高桥自贸壹号生命科学园区。9月,研发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10月,完成首批iPSC细胞株入库。12月,星奕昂研发生产一体化中心建成并启用,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约1000平方米为早期发现实验室,GMP标准洁净区达2500平方米,涵盖工艺开发、细胞制备,灌装和QC检测功能区,这里可以满足星奕昂研发管线从研发到商业生产一体化的整个流程需求。

创新创业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眼下,星奕昂已分别与东富龙、百奥赛图、依科赛、思拓凡、博雅辑因、美天旎、序祯达、欣协生物、百普赛斯等公司建立了战略性合作,并与赛默飞合作共同建立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创新工艺联合开发实验室。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和全球合作,星奕昂才能迅速地进入NK先进行列,尽快造福患者。”

2023年,成立仅两年的星奕昂已经将CAR-NK产品推进到了动物实验阶段。

上海是最适合

做研发创新的地方

问王立群,回国创业为什么选择上海?“我从小在上海长大,这里是我的家乡。”王立群说,“回国做创新药的研发,更是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包括各方的支持、人才的储备等等,所以我回来后也感受到,上海还是最适合做研发创新的地方。”

离沪多年回到上海,王立群依然能看到海派文化的传承,从城市的飞速发展,又真正让他感受到了什么是海纳百川以及上海的国际化。“从整个城市的建设、管理到人才,上海已经很适合创业。”

更让王立群充满信心的是,随着CAR-T产品的成功和政府对于细胞产品的推动,国内上下游产业链正在逐渐完善。

王立群坦言,科技创新有很多不确定性,在整个创新创业过程当中,他得到了上海方方面面的支持,正因为有了这些支持,让星奕昂的团队建设得很快,这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创新药中去。

眼下,CAR-NK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作为源头创新的药物,体现了上海的速度。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做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CAR-NK有望在星奕昂成立五六年的时候申请产品上市,这比原来预判的时间缩短了好几年。”

王立群希望新药能在中国首发,在中国创新研发的药品能够第一时间让中国的患者获益,让老百姓用上买得起的药,正是他的初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