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珠台新闻女主持人 特辑

特辑

2023-11-13 0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我国,女性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业的半边天,在推动新闻事业长足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媒体界,流传着这样一些关于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调侃:若要评选所有职业里“约会最不会迟到”的女性,新闻女必得一票,因为及时、准时、适时已经嵌入她们的工作标准与生活习惯;闺蜜们集体春游拍美照,倘若其中有个新闻专业的女生时不时“掉线”敲手机,她可能并不是在修图,而是在对接终于回她邮件的采访对象;以及,“这女人是跑新闻的,能处!”风吹日晒雨打,她是真不怕,不管突发事件发生在白昼还是凌晨,扛上工作包就飞奔一线采访......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我国,女性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业的半边天,在推动新闻事业长足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不过,你若问身边的女性新闻工作者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她可能会认真地告诉你:妇女节是个不错的新闻由头,也许她能就此出一篇特辑报道。

朝气蓬勃的她们

干新闻这行,个中滋味或许只有从业者自己懂。在国内有多少人正在细品这悠长滋味?据中国记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全国持有效新闻记者证的人数达23万。值得一提的是,7年来,女性记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占据全国记者人数的半壁江山。

而在新闻专业的学习中,以近四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为例,女性也是一个占比庞大的群体。

“本科新闻班是24个人里有4个男生,研究生新闻班是14个人里有4个男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周思宇细数班上的男女比例。

23岁的周思宇是中国人民大学2022届新闻硕士,曾在南方周末、国务院参事室内刊编辑部、三联生活周刊、人民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实习过。高考录取到人大时,她读的是法语系。虽学习外文,但她未放下对中文的惦念。她在入学初便报名参加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和学生媒体《青年人大》。一次次对校园新闻的报道实践,让周思宇感觉“倾听别人的故事并用手中的笔写出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对自己的能力与职业志趣进行斟酌后,她最终决定转入新闻系。

勇敢、专业、坚持

2021年,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对全省1500名女新闻工作者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女新闻工作者充满自信,超过半数的人对女性从事新闻工作持正面、积极评价。并且,她们中大部分人认为,女性在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及把控舆论导向等方面并不输给男性。

李月是山东新闻媒体的主播,同时兼任记者。“刚毕业第一次登上主播台时,时间很紧,几乎没什么准备,连服装都是借来的旧衣服。”回想起当时的经历,36岁的李月很是感慨,“那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登录山东省沿海地区。接到报道任务时,李月正在家里陪伴一岁的孩子。但“有召必回”是她的职责所在。去到拍摄地,李月在风雨交加中很快全身湿透。为了拍清楚水库水位线,一行人站到离水面一两米的斜坡上。身体站立不稳,脚底打滑,没有安全措施,这样的处境让回看片子时的李月感到一阵后怕。

“但做节目就是这样,有时候无法预判现场状况,想象不到自己会遇到什么。”李月说道。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正处于爆发阶段。大年初二,全台工作人员紧急复工,李月被分派到人民医院采访。院方以安全为由拒绝了李月等人进入感染病房的采访请求。经过不断协商,穿上隔离衣的李月终于有机会在清洁间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

采访中,李月和同样是妈妈的医护人员聊起了家庭。聊到对家中年仅五岁的孩子的思念时,这位医护人员在镜头前不禁落泪。孩子会在电话里哭着表示想妈妈,而她无法确定最后能否安全回家。李月被深深打动,她真实体会到了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女性是中国新闻界的“半边天”,而男女新闻工作者也常常被拿来对比。新华日报全媒体社会新闻部主任王晓映认为,女性的亲和力常常会更强,‍‍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力也会更加细腻,形象思维更好,另外,文笔也会比较细腻。就职于凤凰新闻的女记者王西谈到:“女性在做人物类报道时可能会相对更细腻一些。但是时政、军事,可能男性对宏观议题的把控会更强一点。但也不是绝对。也有很多女记者时政新闻做的很厉害。”

困境、刻板印象与皆有可能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女性记者。她们记录历史,还原真相,褒贬时事,在新闻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奖者中,也不乏女性的身影。长江韬奋奖是中国对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励,其中长江新闻奖主要奖励优秀中青年记者,而韬奋新闻奖主要奖励优秀编辑、校对、评论员和出版人。

根据第十六届长江韬奋新闻奖的获奖者名单,女性获奖者总体占比为20.5%,远低于男性。

尽管新闻媒体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某些媒体中,女性数量甚至超过男性。但是在中高层尤其是领导层中,男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一方面,女性通常被要求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不少女性在事业上升期结婚生子,转而选择更清闲的工作。同时,由于“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那些在职场努力攀升的女性也难以找到一个配合自己工作、在家中操持的配偶。这些都使得她们很难像男性领导一样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深夜。

“对女性来说,工作和家庭这两个领域的要求是有落差的。选择照顾家里,就很难在职场上晋升。选择在职场上奋斗,家庭角色就会被认为有些‘缺陷’。”王晓映感慨道。她希望国家能够推出女性生育方面的福利,取消职场女性的不公平待遇。

王西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她说:“目前,管理层大部分成员都是男性。成为高管的女性往往家庭条件非常好,她们可以雇菲佣来照顾家人。”她补充道,“随着近几年来女性地位不断升高,不少女性高管的配偶也开始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王西认为,人们对女性仍存在刻板印象:“我所知道的一些女高层很果断、很有决断力,甚至与一些男高层比,她们更不怕事儿。女性(从业者)人数多了,职位越来越高,可以增加女性在媒体圈乃至整个社会的话语权。”

文字 |刘蕾岑/柴绮/刘霖霖/吴沂蓁

可视化 |田佳宁/杜依淇/朱雅馨

编辑 |朱珂影/杜依淇

指导老师 | 白净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西”“李月”为化名。

参考资料:

陈泱,张秋盈:湖南女新闻工作者调查:进步与担当共举,机遇与挑战同在!今日女报,2021-11-8

白净:我国女新闻工作者职业状况演变分析,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