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史大事记:明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朝著名进士 中国出版史大事记:明朝

中国出版史大事记:明朝

2024-07-10 2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378年

杭州古杭勤德堂刊刻著名数学家杨辉《算书五种》,7卷,卷首大书“新刊杨辉算法”。这是已知明代杭州最早的坊刻本。据统计,明代杭州有名可考的书坊有24家,以古杭勤德堂为最早。其他较有名的刻书坊肆有钱塘洪楩平山堂、杭州众安桥杨家经坊、钱塘杨尔曾夷白堂、虎林双桂堂、武林容与堂、胡文焕文会堂等。胡文焕文会堂是明代杭州刻书最多的书坊,所刻约450种。

1385年

诏颁御撰的《大诰》,次年三月又颁《大诰续编》,十二月又成《大诰三编》,通称《御制大诰三编》。赐国子监及全国府州县先生徒,作为必读之书。进而要求凡臣民务要家藏人诵,以为鉴戒。

1386年

诏令规定工匠服役制度。分为住坐匠和轮班匠。工匠服役以外的工夫,可以本人从事消费,产品可以自在出售。这些规定较之元朝是一种比较宽松的政策,直接关系到从事刻书的刻工和印工,成为促进刻书业繁荣的必要条件。

1394年

洪武帝朱元璋删节《孟子》,开了皇帝直接干涉出版业的先例。在封建社会里,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所撰的《孟子》被程朱学派尊为“四书”之一,历来是士子必读的著作。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的句子均被删去,共有85章,几占全书的1/3。删定后的《孟子》被称为《孟子节文》,作为士子诵读的定本。后来,才逐渐被明政府恢复。

1403年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十《国初榜文》载,明成祖下旨禁毁戏曲书籍。永乐九年(1411),又禁止倡优打扮杂剧和印卖戏曲小说。这项措施开创了明朝禁止传播戏曲小说的先例。

同年,翰林学士解缙等奉命编纂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六年(1408)成书。计22877卷,目录、凡例60卷。以单字为目,依洪武正韵单字。每一单字下,先详注音韵训释,备录各种字体,再分类汇辑与此字有关的各项记载。整段整篇抄录原文,一字不改,甚为残缺。元以前孤本秘籍皆备。因工程浩大,未能刻印,全部用手工书写,成书后仅抄一份,初藏南京,成祖迁都北京后,移贮文楼。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录正、副两本,至隆庆初告成。本来移回南京,副本存文渊阁,副本存皇史宬。明末渐有流失。清乾隆开四库馆时,已佚失2422卷。咸丰、同治年间仅存64册。后经多方搜求,共得730卷。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

1418年

明成祖诏颁《纂修志书凡例》十六则,令天下郡、县、卫、所皆修志书,以此为开端,开展了地方志的编纂活动,并持续不断,每隔数十年即编纂一次。《明史?艺文志》著录明代地方志约340种,黄氏《千顷堂书目》著录1500种,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增行本)著录明代地方志有860种。现国内尚存900余种。明代地方志根据上述凡例要求,大多体例紧密,分类较细,材料较丰富。缺点则是往往夸耀乡邦文明过头。地方志多就地刊印。但明弘治《兴化府志》有建阳书坊刊本,较为少见。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迁都后,南京的六部衙门仍然保留,构成南六部与北六部并存的格局。因此,国子监也有南北两个,北京的国子监简称“北监”或“北雍”,南京的简称“南监”或“南雍”,都是明代最高学府,兼掌刊印书籍,所刊称“北监本”与“南监本”。

迁者后,内府司礼监也扩充机构,下设经厂(分汉经厂、道经厂、番经厂),专司刻书,所刊书称“经厂本”。据《明会典》卷一九八载,至嘉靖十年(1531),经厂所辖刻字匠、雕印匠、裱褙匠、折配匠等工役已达千余人,为明代内府规模最大的刻书机构。除刊刻《佛经藏》、《道经藏》、《番经藏》三部大书外,还刻印《大明一统志》、《四书集注》、《文献通考》等书近200种,其版本特点是版面宽大,字大如钱,多用赵体,行格疏朗,黑口双鱼尾,刻有句读,纸墨俱佳。但校勘不精,常有脱误。

1442年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四引《英宗实录》载,英宗于正统七年又明令禁止《水浒传》和《剪灯新话》流传。规定:“凡遇此等书籍,即令焚毁,有印卖及藏习者,问罪如律。”崇祯十五年(1642),又严禁刻印《水浒传》:“凡坊间家藏《水浒传》并原版,尽令速行烧毁,不许藏匿。”但禁而不止,《水浒传》仍在民间流传。

1445年

钦天监编印《大明正统十一年岁次大统历》。封面有红色印记。文曰:“钦天监奏准造大统历日颁行天下,伪造者依律处斩。有能告捕者,官给赏银五十两。如无本监印信,即同私历。”书后并刻有监正、监副、管理历法官员姓名,以示官印。这是现存最早的明代大统历。

1490年

无锡华氏会通馆以铜活字排印宋赵汝愚编《诸臣奏议》150卷,半页9行,行17字,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无锡除华氏外,还有安国(1481-1534)在正德间也以铜活字印书出名。安国字民泰,号桂坡。正德十六年(1521)用铜活字摆印《东光县志》6卷,是中国独一的铜活字本方志。

1511

司礼监刊印《大明会典》,均采用线装,蓝绫面。这是现存较早的线装书。书籍装订方式,从唐以前的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演进为宋代的蝴蝶装和元代的包背装,不断改进。明初因循元代,书籍装订除佛教典籍仍多为比折装外,多为包背装,包括《永乐大典》。万历当前,线装逐渐流行,次要是比包背装省钱省料。此后,线装逐渐代替包背装,成为次要的书籍装订方式。直到清末民初,才被平装、精装所取代。明代《古今秘苑续录》卷一有《订书十约》,总结了线装装订经验。

1522年

司礼监刊印罗贯中所作长篇小说《三国志浅显演义》,原刻本有“嘉靖壬子修髯子引”字样。这是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演义》刻本。

同年,北京台书林主人汪谅在所刻李善注《文选》后刊登书目广告,这是已知最早的图书广告。“金台书铺汪谅,见居正阳门内西第一巡警更铺对门,今将所刻古书目录列于左,及家藏今古书籍,不能悉载,愿市者览焉。”后附书目《史记正义》等。

此后,售书广告逐渐推行。例如,万历二十二年(1594),建阳余氏双峰堂刊印带图《水浒》,广告是:“《水浒》,书坊间梓者纷纷,偏像者十余副,全像只一家。……今双峰堂余子改正增评……前后廿余卷,一划一句,并无差错。士子买者可认双峰堂为记。万历甲午书林双峰堂余文台梓。”

据统计,明代北京书坊可考的只要13家,远不及南京、建宁、杭州、苏州等地。但作为明代首都,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书籍集散地,各地所刻书籍,多运往北京销售。因书纸和雕木都来自南方,刻印成本高,所以北京书坊不多而书价较昂贵。

1526年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明时官刻书只准翻刻不准另刻》载,福建提刑按察司给建宁府下牒文,要求翻刻四书五经时必须注重校刊质量,不得粗制滥造,贻误学子,同时要求按照官定版样,照式翻刻,方许刷卖。

1573年

刻书家顾起纶(1517-1518)编刻《国雅》20卷,值得留意的是《国雅》书末附有刻工、写工氏里表:

“梓授:吴郡颐植、顾贤、罗鉴、张璈、方之善,同邑何钥、何钊、邵植、王伯才。”

“笔授:吴郡顾擐、施云、侯愚,家产子顾相、戴卿、朱谟。”

又有题记:“校是编者周天球、童珮、朱在明、俞渊、叶之芳、成淳,从子道潜瀚,子祖源、祖河、祖汉偕余也。”

题记后还有顾起纶复校识语。这充分反映了明代家刻的严谨担任态度,与某些坊刻的粗制滥造构成鲜明对照。

1581年

刻书家凌瀛初彩色套印《世说新语》。套印技术始于元代用朱、墨两色套印的佛经。到明代,由湖州凌氏和闵氏两家加以发展,由两色套印发展为三色、四色,以致五色,这在古代印刷史上是一大进步。其所刻《世说新语》除注释外,标有红点、蓝点、黄点,蓝者为刘辰翁点,红者为王世贞点,黄者为刘应登点,共四色。

1586年

藏书家范钦卒。范钦字尧卿,号东明,今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性喜藏书,多方访求珍本秘籍。嘉靖九年(1530)建藏书楼名天一阁,藏书7万余卷。历数百年而阁犹存,迄今尚存13000多卷,是中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天一阁曾刻印过范钦手订的《范氏二十一种奇书》,写刻精良,其中《京氏易传》、《关氏易传》、《周易举正》等均极稀有。此外还刻印《孙子集注》13卷、刘向《说苑》20卷等。清嘉庆间,阮元任浙江巡抚,命范氏后人懋柱编《天一阁书目》10卷。范氏藏印有“四明范氏书记”、“甬东范氏家藏图书”、“古司马氏”、“东鸣山人”等。范钦著有《天一阁集》。

1590年

欧洲天主教会在澳门用西洋活字印书,这是东方活字印刷术最早在中国的运用。

1598年

赵士祯(1552—1611)进献兵器制造书《神器谱》1卷,乞敕下工部制造,未予题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参考西洋武器而编撰的兵器制造图书。

1601年

歙县吴勉学师古斋刻印《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师古斋为明代徽州著名书坊,主人吴勉学,字师古,所刻医书为最著,其他如《二十子》、《性理大全》、《礼记集说》、《通鉴》、《近思录》、《世说新语》等,刻书种数为徽州书肆之冠。明代徽州盛产纸、墨、砚,歙县虬村黄姓又多刻书能手,版画尤穷工极巧,为时所重。明代徽州书坊有名可考者约10家,刻书以插图版画著名。

1605年

徽州制墨名家程君房用彩色印制《墨苑》12卷。《墨苑》次要引见制墨工艺和墨料品种,彩色印刷,由画家丁云鹏、吴左千、郑千里绘画,全书运用彩色近50幅。其中《天姥对庭图》的凤凰用红、黄二色,竹子为绿色,尤为妍美。其彩印方法,系先用颜色分别涂于刻版上,然后印出。

1573年左右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引王汉章《刊印总述》注五引:“据叶九如君述,上海未开商埠前,书业盛在苏阊,而以扫叶山房历史最久。远在明万历间,松江席氏买下有名的毛氏汲古阁《二十二史》等书板,与苏人洪、谢、陆三人合资在松江开办扫叶山房,不久移设苏州阊门内。同治间设分店于上海彩衣街,并设木版印刷所于东唐家弄。”这就是松江席世臣与人合资在松江(今苏州)开设的书坊——扫叶山房。直至清代、近代,运营工夫跨越整个清代,刻书数量多,质量好。到清末民初,扫叶山房多用新法石印,逐渐代替刻版印刷。

1625年-1659年

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毛晋(1599-1659)在这期间共计刻书600余种,为历史上私家刻书最多、影响最大者。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久,号潜在,江苏常熟人。喜藏书刻书,藏书刻书处名汲古阁。雇印刷工人20名,刻工甚多。所刻书品种名目繁多,包括《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以及唐、宋、元人别集、道藏佛教经疏等。每年刻书用纸都由江西特制,原的称“毛边”,薄的称“毛太”,这种纸名不断沿用至今。此外,毛晋父子的抄本也很有名,人称“毛抄本”。所用格纸版心上印“汲古阁”标记,格栏外有“毛氏副本汲古阁藏”8个字,抄写精良,其中不少是稀有秘籍,历来为藏书家所注重,被称为“古今绝作”。

1626年

漳州颜继祖雇请江宁吴发祥在金陵刊印饾版彩印《萝轩变古笺谱》,书前有“萝轩变古笺谱书成于天启丙寅”字样。上、下册,49页,98面。这是饾版拱花印刷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笺谱套印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所谓饾版拱花,就是将版画和套印结合起来的刻印方法。

1639年

清昭梿《啸亭续录》卷一:“文庙(指清太宗皇太极)患国人不识汉字,命巴克什达文成公海,翻译国语四书及《三国志》各一部,颁赐耆旧,以为临敌规范。”这项措施阐明满族统治者在入关前就已注重儒籍和汉族文明,认为译印汉籍是将来统治天下的需求。

如需参拍或查看更多古籍,请点击阅读原文,或关注微信号:点滴拍卖。(无需押金 绑定手机 即可参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