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北京中轴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朝北京城示意图 元明清北京中轴线

元明清北京中轴线

2023-11-26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北京城中轴线

明北京城最精彩的是贯穿城市南北的中轴线。明北京城市中轴线像一把标尺,纵标在北京城市正中间,中轴线上的建筑,一座接着一座,不偏不倚、坐北朝南雄居中轴线上。根据现代考古钻探,元大都城市中轴线与今日北京旧城北部中轴线是在一条线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北京皇宫以及城市中轴线是依据太阳的子午线设计的。可以说,北京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由此,国外一些规划建筑专家们认为,北京城市中轴线是“人类智慧的轴线”。

知识链接

子午线是为测量地球而假设的南(午)北(子)方向的线,即通过地面某点的经线。

明代北京城市中轴线在建设和布局上的创新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继续强化城市坐北朝南,城市以大都城皇城为基点的向南扩展,突出皇帝面南而王的帝王都市特点。二是巧妙地安排了“镇山”,利用修筑紫禁城挖护城河的泥土和拆除元大内(即宫殿)的渣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积成万岁山(今景山),不仅使新建的宫殿有了倚山,又增加了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三是将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安排在皇城内、紫禁城前面,再次昭示“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四是将皇城、紫禁城位置准确地布局在中轴线正中间,使皇帝“惟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得以最充分体现。五是将中轴线的末端结束在钟鼓楼,使中轴线恰到好处结束。

明北京城示意图

在上述创新中,通过“挖湖堆山”的手法修建万岁山(今景山)是最精彩的。这是因为万岁山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万岁山与中国传统文化“五行”有关,万岁山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坐落在城市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土山。在五行中,东为木,南为火,西为金,北为水,正当中是土。作为镇山,万岁山与元大都的镇山(琼华岛)已经不是一座山,表明朝代的不同,明代的万岁山进一步突出了保佑皇权的观念,与元代相比较,更加重视巩固江山社稷。另外,中国古代风水学认为,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紫禁城的布局就是按这一学说规划设计的,在紫禁城北门——玄武门(清朝改称神武门)外应有一座山。这座山使紫禁城不仅有了靠山,而且形成了山水环抱的境界。

清北京城中轴线

清代在明北京城市中轴线基础上进行了丰富与完善,这种丰富与完善就是对中轴线进行精雕细琢,使其更加完美。

清代对中轴线的丰富与完善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经过明朝末年的战争,特别是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撤离北京后,对北京城市主要建筑实行了焚毁,特别是在中轴线上的皇宫建筑,遭到空前破坏,清朝定都北京城后,有一个全面修缮皇宫、城楼的必要。第二,清朝前期皇帝迅速接受汉文化,雄心勃勃建立大一统江山,非常重视北京帝都的文化建设。

景山公园

清朝在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创新和贡献也是体现在景山,即对景山山前、山后和山顶上的精雕细琢。清代对景山的修建有三处:一是山前的绮望楼,二是山后的寿皇殿,三是在五座山峰上面修建的五座山亭。五座山亭看似装饰,实质是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和中心点,将中轴线的整齐、对称推向极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中轴线上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将封建社会中的城市内镇山(保证封建统治江山社稷的万岁山)不断升华。清朝认可明朝把镇山放置在中轴线上的创新和改革,而且将其继续完善。第二,城市宗教与镇山的巧妙结合,鲜明地展示了统治者的宗教信仰。明代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建筑是在御花园内的天一门和钦安殿,供奉的是玄武大帝。而清景山上的五方佛则是喇嘛教文化,其意境是通过坐北朝南的五方佛保佑大清江山社稷。这不仅改变了明代中轴线上的宗教色彩,还使中轴线上的文化景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另外,景山与皇城内外的金水河还组成了紫禁城的人工风水建筑布局,体现了山水环绕的生态环境。

梁思成先生曾经在《祖国的建筑》(1954)一文中创造性地把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城市、建筑群空间之美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长卷之美相提并论:“我们试将中国的建筑和绘画在布局上的特征和欧洲的作一个比较。我觉得西方的建筑就好像西方的画一样,画面很完整,但是一览无遗,一看就完了,比较平淡。中国的建筑设计,和中国的画卷,特别是很长的手卷很相像:用一步步发展的手法,把你由开头领到一个最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较的有层次,而且趣味深长。北京城这条中轴线把你由永定门领到了前门和五牌楼,是一个高峰。过桥入城,到了中华门,远望天安门,一长条白石板的“天街”,止在天安门前五道桥前,又是一个高峰。然后进入皇城,过端门到达了午门前面的广场。到了这里就到了又一个高峰……进入午门又是广场,隔着金水河白石桥就望见了太和门。这里是另一个高峰的序幕。过了太和门就到达一个最高峰——太和殿。这可以说是这幅长“手卷”的中心部分。由此向北过了乾清宫逐渐收场,到钦安殿、神武门和景山而渐近结束。在鼓楼和钟楼的尾声中,就是“画卷”的终了。”

参考文献:《魅力北京中轴线》(李建平,文化艺术出版社)

编辑:赵冰

审核:高希;刘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