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清官况钟的“三离三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代清官林魁 明代清官况钟的“三离三留”

明代清官况钟的“三离三留”

2024-07-11 11: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六十年前的1956年,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后,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轰动全国,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赞赏和推荐。剧中主要人物、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从此家喻户晓、享誉全国。

    况钟(1383年—1442年),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江西省靖安县龙冈洲(今高湖镇崖口村)人。他是一位“干练通敏,廉介无私”的明代清官,被百姓称为“况青天”,与包拯、海瑞齐名,并称中国古代“三大青天”。

    况钟在任期间,曾有三次离任,但三次都被苏州人民上书挽留,“三离三留”故事感人至深,传为佳话。

    清乾隆时靖安籍诗人舒梦兰曾赋诗称赞况钟的清廉,曰:“太守祠前面女墙,城南犹认况家坊。姑苏逸事乡人道,两字青天万古香。”

    惩腐除恶

    大凡清官廉吏,总是朗朗吐真言,荡荡无私心,惩腐除恶,毫不畏惧。这种刚正不阿、铮铮硬骨的为官品格,在民众心目中树起“青天”的形象。况钟正是这样一位清官。

    明宣德五年(1430年),在尚书蹇义、胡等人的举荐下,况钟出任“天下第一繁剧难治”的苏州知府。说“繁剧难治”,绝非虚言。古代苏州是个繁华富庶的地方,又是江南巡抚的治所。这里主办织造的太监,往来于沿江沿海的卫所军官,地方的乡宦豪富,都是权势显赫的豪强。加之赋税繁重,官员冗多而腐败,使百姓不堪负担。地痞恶少拉帮结伙,横行城乡,社会风气与治安状况十分恶劣。面对如此“难治”的局面,况钟苦思良策。

    一般新官上任,总免不了有人来讨好巴结,不少属下和群吏便冷眼旁观,看况钟如何理事。况钟将计就计,一方面假装什么都不懂,人云亦云,凡事都按群吏意见办,且故意迎合、接纳那些阿谀奉承的下属官员。群吏们暗自高兴,以为新任太守愚鲁而好欺侮。另一方面则秘密展开调查,了解腐败官员的情况,查找证据。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连续查实并处死了6个欺上瞒下、怙恶不悛的胥吏。接着,况钟又对苏州府管辖下的官吏进行考核,使有劣迹的官吏昭然若揭,惩办了包括昆山县在内的11名贪官污吏,罢免了长洲知县等十几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冗吏,可谓出奇制胜。一时间,苏州上下,“吏民震悚,奉法唯谨。”

    明宣德年间,地处交通要冲的苏州,周边驻军很多,驻军的扰民问题非常严重。又有苏州临近常熟地界江面的船只和沿江的村庄常常犯事,或持械抢掠,危害商旅,或贩卖私盐,牟取暴利,或打家劫舍,骚扰百姓,或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经查,原来都是镇海卫指挥陈嶙所为。陈嶙仗着朝廷的大太监王振这一靠山,为非作歹,肆无忌惮。如此案犯,欲捉拿归案,谈何容易!况钟想出妙计——做寿除恶。

    况钟对外宣称夫人要做寿,还发了一些帖子。消息很快传到陈嶙那里,他兴奋异常,认为这正是拖况钟下水的绝好机会,只要知府收了礼,必定网开一面,自己更好为所欲为了。祝寿之日,陈嶙果然带着厚礼来为况夫人祝寿。况钟见时机已到,即命人宣读皇帝颁给况钟的敕书,然后当场将陈嶙拿下,关入大牢。大功告成之后,况钟对前来祝寿的人歉意地说:“夫人寿辰早过了,未敢惊动亲友。今日之举,实为权宜之计。诸位所送之礼,已差人悉数退还,请谅解。”况钟做寿除恶的事,一时间传遍苏州大街小巷,百姓拍手称快。从此,苏州很少出现文武官员违法扰民的情况。

    针对前任知府讼案“累年莫决,囚多死于淹禁”的情况,况钟一上任就着手处理这些讼案,清理冤狱,为民伸冤。苏州府下辖吴县、吴口、长洲、常熟、嘉定、昆山、崇明等七个县,案件繁多。为了防止遗漏,况钟排了一个日程表,轮流审问七县案件。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勘部过轻重囚1120余名,从此“吏不敢为奸,民无冤抑”。

    况钟这种不畏权势、敢作敢为、伸张正义的行为,深得世人称颂。百姓盛赞况钟是包青天再世。《明史》记载:“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巡抚周述说他“击锄豪强,赈恒穷困”。连批评他是“轻听躁动之人”的沈德符,也不得不肯定他“能抑豪强”“而得到人民的称誉”。况钟的事迹被写入史书,并编入戏曲,广为流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有一篇《况太守断死孩儿》,赞扬“况青天折狱似神”。由《醒世恒言》中《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的昆剧《十五贯》,描述的是作为监斩官的况钟,面对熊友兰、苏戍娟“谋财杀父罪”的不实之冤,据理陈述,力争缓斩,排除阻力,要求重审案件的故事。经况钟重新调查,最终查实娄阿鼠才是杀人真凶,为蒙冤者洗白了冤情,挽救了其生命。《十五贯》表现了况钟明察秋毫、爱惜民命、志在为民伸冤的执着精神,刻画了他“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为民作主”的清官形象。

    为民请命

    苏州的官田租一向很重,一亩田“科米不等,少者一斗三升至四升止,多者自五斗至三石”。况钟上任后,多次上奏朝廷,提出官田减税和蠲免欠粮的具体办法。然而,每次都被户部阻止。但他锲而不舍,坚持上疏,指出如果不减,“仍照旧额征粮,有违恩命,抑且失信于民。”经过多次上奏力争,终于在明宣德七年(1432年)得到明宣宗批准,减去官田租72.16万石、荒田租15万石。这样,每年就为苏州百姓减轻了160万石的负担。此项制度永为定制。明宣德八年,况钟和巡抚周忱一道奏请皇上减免江南重赋,批准创立“纲运簿”,设置“济农仓”,借贷粮食,每户2石,秋后归还,不计利息。也正是这一年,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四个县,遭受严重水灾,农田淹没,颗粒无收,饥民遍地。况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一方面奏请皇帝减免被淹田地的田赋29万多石;另一方面打开济农仓,发放大米,赈济饥民,救民水火。接着,他率领苏州民众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发展苏州地区的农业生产。百姓无不对况钟奉之若神,无不从内心深处对他感激涕零。

    如此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况钟,赢得了苏州人民的深切爱戴,以致况钟三次离任,三次都被苏州人民上书挽留!这“三离三留”故事感人至深,传为佳话。

    第一次离任是况钟上任后的第二年,因继母去世,须辞官回家“丁忧”,守孝三年。百姓知道后,三万多人联名上书,并派代表到北京要求朝廷缩短况钟“丁忧”时间。当时民谣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恩,回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被民意感动的明宣宗接受了民众请求,命况钟第二年正月即回苏复职。

    第二次离任是明宣德八年(1433年),那时况钟任期已满3年,须进京述职。苏州人民怕他因政绩优异,升官离去。况钟起程时,“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舆卧辙”,舍不得他走。第二年春,况钟返苏复任。百姓唱道:“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明宣德十年,明宣宗驾崩,明英宗即位。当得知况钟可能调任,八万余人联名上书请求留任。明英宗顺从民意,命况钟翌年正月继续赴任。当时,又有民谣唱道:“况青天,朝命宣;愿早归,在新年。”

    第三次离任是明正统五年(1440年),这时况钟9年任期已满。朝廷委派的苏州新知府已经到任,可苏州的百姓就是不接受。两万多人联名上书挽留,促使朝廷最终撤回新知府的任命,提升况钟为按察使,让他以按察使的官衔和正三品的俸禄待遇,继任苏州知府的职务。况钟返苏时,百姓们出府境数百里之遥迎接,盛况空前。

    律己廉家

    况钟为官,严于律己,力行节俭,反对奢侈。一日三餐,仅为一荤一素,不慕锦衣玉食;他崇尚简单,身居简室,家中从来不铺设华靡之物。况钟称自己“虽无经济才,沿守清白节”。

    明正统四年(1439年),况钟任苏州知府已九年,按规定要赴北京考绩,朝见皇帝。那时有一个“潜规则”,即每逢回京“朝觐”考察之年,各地官员都要带搜刮来的金银珍宝、名产土仪,送给京城里的势宦权贵。有歌谣为证,“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驻袋口,都将去京里抖。”但是,况钟却始终握持正义,独善其身,做到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进京朝见,两袖清风,不带一锱一铢。他赴京临行时,作诗和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其一,“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其二,“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这两首诗是况钟清廉的真实写照。况钟生前俭省,死后要求薄葬。他去世后,其灵柩从运河运回家乡,运载灵柩的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

    况钟对家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他常常告诫家人,非分之财不可贪取,靠双手劳动,日子才能踏实。有一次,况钟的小儿子况守在外游玩时,花了下属某官员的银子,况钟得知后,将所花银子悉数退还,还用家法处置况守,直到儿子认错为止。况钟常常教育子女,时光不等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努力学习圣学。为人处世,当谨慎小心,是非之言不可乱说,以免祸从口出。况钟在《示诸子诗》中表述,“……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非言不可道,处默无祸孽。临下必简严,事上务和悦。惟能思古道,方与兽禽别。”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能如此对待自己和教育后代,实属难能可贵。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大常委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