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静谧一墙之隔 这里是人民西路30号这里是华侨新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明人民西路附近小区 喧嚣与静谧一墙之隔 这里是人民西路30号这里是华侨新村

喧嚣与静谧一墙之隔 这里是人民西路30号这里是华侨新村

2024-07-12 1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喧嚣与静谧一墙之隔 这里是人民西路30号 这里是华侨新村 

华侨新村内部道路

伍氏家族洋楼

华侨新村是昆明的一个地标

  人民西路上车流不息,潘家湾地铁站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的拆迁工地隆隆作响……就在潘家湾地铁站的背后,在周围一圈上世纪80年代的红砖房居民楼、以及灰色新式高楼的包围中,一栋临街的老洋楼显得与众不同:米黄色的墙壁、红色的木窗棂,还有走廊上的圆柱,被郁郁葱葱的绿叶掩映得刚刚好,门前的大草坪把静谧的小院和栅栏外的闹市隔离开来,遗世独立。赶路的人们经过时,不由自主地向老洋楼张望,可能也好奇紧闭的百叶窗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住过什么样的人家……

  现状

  曾经隐秘的小院展现人前

  2016年,本报曾报道过这个小院。当时它藏身围挡之后,在华灯初上的街头,唯这两栋房子陷入漆黑。加之四周蔓延的杂草和施工推倒的残垣,小楼显得有些骇人。如今,废墟围挡早已不见,走出潘家湾地铁站C口,宽敞的人行道上一眼就能看到一道关着的黑色铁栅栏门,灰色的柱子上写着“华侨新村”,小门里面青枝绿叶繁茂,几栋精致的小洋楼静悄悄地躲在郁郁葱葱的绿植后,偶尔几只鸟儿落在草坪上啄食打闹,也偶有路人停下脚步垫着脚朝里张望。和喧闹的地铁站、川流不息的人民路相比,这里就是一片静谧之地。

  绕过正门,从侧边进入才能发现小院里另有天地。一条内部道路横穿小院,左边是一栋6层公寓,偶有人进出,楼上还时不时传出炒菜声,而黄色的楼体在周围灰色的、裸露出红色砖墙的小区楼相比,仿佛是鹤立鸡群;而右边则散布着三栋两层楼高的小洋楼,几棵压弯了腰的翠柏从栅栏里的花台伸了出来,啼叫的鸟儿在十余米高的树上上蹿下跳,栅栏里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拥挤着长到了栅栏外。茂密的绿色下,只有几个特定的角度才能完全看清洋楼的全貌,而路旁展板上写满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云南华侨故事和华侨历史。

  这里是人民西路30号,华侨新村。华侨新村始建于1962年,这里曾聚集了来自美国、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眷属。建成后,由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眷属张相诚、张乃塞父子和伍体贤等6户购置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华侨新村共建有3栋别墅、2栋公寓,面积约5398平方米。1990年前后共有住户21户,2016年因支持地铁建设而拆除了1栋公寓楼。

  随着社会的发展,华侨新村附近建设热火朝天,许多居民迁出。目前,仅有少数老住户仍住在这里。

  回望

  诉说着伍氏家族的传奇

  走在小院里的道路上,安静的气氛让刚从车水马龙外进来的人不太适应,院落中的狸花猫也不怕生人,悠闲地来回踱步,或跟着小猫往前走,小猫熟练地跑进了一户别墅中。紧追过去,透过紧锁着的大门往里看,这是一栋白色两层小洋楼,门上还贴着红红的对联,门前摆满了一排盆栽花草,院子打扫得干净整洁,偶有零星散落着的一点花草落叶,偌大的别墅仅有一个窗户透出若隐若现的暗黄色灯光,这里就是伍氏家族的别墅。

  在小院附近经营多年的一家商户表示,华侨新村有些年头了,现在新村里的一些住户自己都不知道华侨新村的故事,但伍氏家族倒是名声很大。“他们家做的生意可了不得,都做到美国去哩,他们偶尔也会回来住住。”该商户说道。

  爱国华侨伍集成和伍体贤两兄弟为云南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伍集成于1986年成立了“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会”,30多年来先后开展了“留学生资助计划”“特困优秀生资助计划”“乡、县、市医师三级滚动培训计划”“关怀行动”“乡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项目,资助了许多云南寒门学子去海外留学,现在很多地方都可看见使用“基金会”资助建盖的教学楼、图书馆。伍体贤还是云南第一位向赴朝作战的中国志愿军捐献战斗机的企业家。

  见证

  它们是昆明特色文化的标志

  顺着道路继续往前走,只见一栋被更茂密的绿植包围着的二层小洋楼。不同于干净整洁的伍氏家族院落,这里就连进门地砖缝中都长出了小草,斑驳的黄褐色墙面,红色田字形的木制窗户,雨水顺着墙面流淌形成的黑色水迹,还安装着老式的外墙排水管……

  走到路的尽头,便是在人民路上就能看到的显眼的那栋小洋楼,它算是三栋小洋楼中风格最精致小巧的一栋。不同于前两栋洋楼长方形的阳台,它有着半圆形的房间和小阳台,还有一段镂空透光的“葡萄架”,人可坐在架子下遮阴乘凉,悠闲惬意。

  “这小别墅一看就是年头很久的,设计很有意思。能住在市中心附近的,应该是比较了不得的华侨了,要是能进去看看就更好了。”在围栏外拍照的赵女士说道。

  昆明本土文化学者庄国祥说,昆明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城市,也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有着26个民族,还有各种特色建筑、古迹遗迹。在商业氛围浓厚的现代化都市中,它们都是昆明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新村里面的小别墅、小花园都印刻上了上世纪60年代特有的时代痕迹,见证了昆明的发展更迭,它们是昆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色文化标志。

  保护

  改造翻新后有了统一风格和形式

  人民路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昆明史,“华侨新村”正是这条路上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展现城市之美、城市文化底蕴的一个小地标。

  2017年年末,“侨胞之家”落户华侨新村,华侨新村成为昆明宣传“华侨精神”的城市窗口,以及展示“云南·昆明华侨历史”的文化走廊。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华侨文化形象、展览展示策划以及改造翻新等工作,华侨新村有了统一的风格和形式。临街墙面变成了目前的开放式围栏;文化长廊也用多块展板充分展现了华侨新村华侨文化以及云南爱国华侨们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峥嵘岁月。

  在附近上班多年的黄先生说:“我上下班时常经过这里,看过人民路改扩建、地铁3号线开通,周围的设施等不断提升,但这几栋小洋楼都保存下来了。很独特、充满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希望它们能继续保留下去。”

  庄国祥说:“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文化宝藏保护起来。虽然都会有一些商业化行为,但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去规范或制止。这些宝藏如果能完好地保留下去,我们都能慢慢发现并发掘出它的价值,这样才更能让全社会了解和记住。华侨新村和华侨文化将会迎来高光时刻。” (记者 夏苇 摄影报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