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仑山口大地震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2024-07-11 03: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根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检索,我所王未来研究员、房立华研究员和吴建平研究员等人合作发表于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的玛多地震研究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ESI Highly Cited Papers, last 10 years)。

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在ESI学科分类中,一篇论文在ESI收录时间范围(十年)内的被引频次位于该学科所有论文的前1%,则称该篇论文是高被引论文,这一指标是衡量科研成果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论文引用】

Wang W, Fang L, Wu J, Tu H, Chen L, Lai G, Zhang L. 2021. Aftershock sequence relocation of the 2021 Ms7.4 Maduo Earthquake, Qinghai,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4(8):1371-1380,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21-9803-3.

 

 

【论文内容简介】

玛多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是在印度板块向北推挤、青藏高原地块隆升、巴颜喀拉次级地块向东挤出背景下的又一次大地震。此次玛多地震发生在北部边界东段,该地区前一次7级以上强震是发生在东昆仑断裂的1937年花石峡7.5级地震,此次强震的发生在空间上填补了这一区域7.0级以上地震的空白。根据地震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带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玛多地震相对位置更靠近板块内部,这与近30年来地震主要发生在边界带上有一定差异。此外,余震区海拔高,地质构造研究程度低,不同地质学家根据卫星影像等资料解译的断层分布差异较大。此次玛多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哪一条断裂?破裂面几何形态如何?余震活动有哪些特点?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震相观测报告,对此次地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研究,探讨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序列特征。

本文对玛多地震震后8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研究,结果显示: 玛多地震余震序列总长度约170km, 主震位于余震区中间, 呈双侧破裂特征。余震主要呈北西西向的狭长条带状分布, 整体走向为285°。震源深度剖面显示发震断层近垂直, 在不同段落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倾斜, 表明发震断层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主震东南侧25km处存在余震稀疏段, 长度约20km。在余震区东端出现马尾状分叉特征, 展现了大型走滑断裂带的末梢效应。在西段北侧出现了NW向条带, 可能是此次地震触发的分支断裂活动。本次余震序列的位置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东段距离最近, 两者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定的重合度, 推测其为本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

 

图1玛多地震序列震中和震源深度剖面

五角星和圆圈分别表示重定位后的主震和余震序列,颜色代表地震序列的深度

 

图2 5个深度范围的地震序列水平位置均值及各段倾角

不同颜色圆点为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地震事件水平位置平均值

 

 

本文利用地震精定位方法确定了青海玛多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对主体条带和分支的主要特征节点进行标定,给出了发震断层走向、倾向和倾角。结合周边断层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地震条带分布形态与各个断层几何关系,综合判断昆仑山口—江错断裂是本次强震的主要发震断层。有关发震断层和余震稀疏段的认识在此次地震的科考和后续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本研究是地球所大震应急系列产出的成果之一。相关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和《科学通报》2019年度优秀论文等奖项。

 

【作者简介】

王未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动台阵数据汇集与共享、深部速度结构反演、地震定位和重复地震等研究,已发表SCI学术论文30 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科技论文12篇,包括EPSL、JGR、SRL、GJI等多篇论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专题、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数据共享项目任务等项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