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语MTI考研二本上岸东北大学日语笔译经验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语笔译实务三级有几道题 2023年日语MTI考研二本上岸东北大学日语笔译经验贴

2023年日语MTI考研二本上岸东北大学日语笔译经验贴

2023-05-21 2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概国庆节之后,开始跟腿姐的技巧班,听完技巧班确实选择题功力提升不少。我考研的两年里都跟了腿姐的技巧班,但是感觉这两年政治选择题有些反押题,能用上腿姐技巧的题目不是很多。其实技巧班的课程时间还是挺长的,所以大家可以自己选择技巧班是否要听。

最后肖四肖八出的时候,就狂练选择,每道选择题无论对错,只要是自己有疑问的选项统统记下来,时常背着点。肖四肖八有时间可以二刷的。最后阶段我本人除了肖四肖八之外还练了腿姐和徐涛的模拟卷里的选择题。

主观题到最后一个月开始背就可以。我背的是腿姐的资料。选择腿姐资料的话一定要搭配腿姐的课,最后的冲刺课(好像是这个名字来着,总之就是腿姐最后阶段的课程)时间不长但是很适合主观题的背诵。两年考研我都是只背了腿姐的资料,肖四肖八的主观题我没有看过,所以在这里不做比较。

政治的主观题背不完的话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总分想考高分也比较困难。所以在最后一个月,其他科目一定要给政治留出来足够的时间去背诵主观题。

② 213翻译硕士日语

参考书:

《高级日语 精读篇(一、二)》,王秋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日汉翻译方法》,陶振孝,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东北大学的213题型是:词汇语法选择题+阅读题+日语作文800字。去年的213题目比较简单,没有很偏难怪的题目。

先说选择题,选择题包括小部分词汇选择和大部分语法选择(两种类型穿插着出题)。词汇和语法基本都是N1水平的,比较基础,所以建议复习时把N1单词和语法反复背诵。

单词的话我是只过了N1的单词,一开始过的时候是用的红宝书。红宝书背过一遍,再复习一遍之后,我开始用沪江词场app背N1单词。总共算起来是把单词过了三遍左右吧。虽然还是有很多反复记都记不住的词,但是事实证明到考场上应付考试常见的词语已经够了。

语法的话,我是用了N1蓝宝书,从一开始到最后来来回回过了无数遍,最后要达到对N1语法十分熟悉,单独拎出来哪一个都能够想到用法。这样才能保证在考场上的速度和准确性。为了预防出现比较少见的语法,我还过了两遍专八语法,会有一些N1语法没有覆盖的部分。另外,一战的时候我报了爱初心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课程,炸鸡老师的语法讲解很厉害,几句话就能让我记牢易混淆易错的语法。在最后几节课炸鸡老师给总结了一个语法表格,都是常考、易错的语法。这个表格我一直到二战也一直用着,考前看一看,考试内容基本上都在表格里了。

接下来是阅读,从22年开始,东北大学的阅读题从选择改成了主观题。也就是总结中心思想/文中“これ”指的是什么?等等类似需要主观作答的题目。问题并不难,基本上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23年的几篇文章里,其中一篇是参考书《高级日语精读篇》的文章节选,还有N1早年真题的原文。虽说会从参考书中节选,但是我不推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高级日语》一和二上,因为这两本书中的文章比较长,也有些晦涩难懂,仔细读的话会花上大量时间,有些不划算。大家可以自己把控。

可能会有备考的小伙伴和我有一样的顾虑,主观的阅读题目实在少见,除了一些高校的考研真题会出主观阅读,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练习题目了。当时我也就这个问题请教过炸鸡老师,炸鸡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把阅读选择题的选项盖住,把它当成主观题去做,自己写答案。

最后是作文部分,我上的是炸鸡老师的作文课。对我这种作文小白还是很有帮助的,最起码从毫无头绪,到结课后可以完整写出一篇还说的过去的作文。

除了看课程之外,我大致是每周写一篇日语作文,东大一般是800字左右,所以练习的时候也是按着这个字数来的。可以找一些热门的题目来练手。练习的时候建议大家用纯白的纸手写,可以练一下字,保证考场上字体整洁。另外掐着时间写也是很重要的,800字从开始构思到完成我一般是定时1小时左右。另外去年日语MTI的公众号在初试前有更新几篇优秀作文,我挑选了其中一些比较万能的段落反复背了几天,最后考场上还真用上了!大家在最后一两个月左右也可以找一些万能语段、常用例子之类的背一背。

最后提一嘴参考书《日汉翻译方法》,我当时只看了一半。感觉在考场上并没有看着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自己安排看这本书的时间。

③ 359日语翻译基础

参考书:陈岩:《日语笔译实务(三级)》,外文出版社,2019年;谭晶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教材 日语笔译综合能力 3级》外文出版社,2010年;人民网(日文版)。http://j.people.com.cn/

359这一门的题目是词汇翻译+文章翻译+日语论述题。

词汇翻译包含热词、惯用语、熟语等。个人感觉就去年的真题来说,热词占比较大。日语MTI公众号会有定期总结CRI、人民网、人民中国的热词,一定要背起来!建议把近三年的热词全部熟背,到考前为止多背几遍。惯用语和熟语我用的是下面这本专八参考书来背的,感觉这本书里比较全面。这本书里的惯用语熟语背熟了,日常再积累几个冷门的,在考场上应该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文章翻译共六篇,汉译日、日译汉各三篇。篇幅不长,其中会有1-2篇是专有名词比较多的。所以在练习时遇到专有名词或者专业方向较强的文章不要跳过,还是应该练习,多积累。去年的真题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东大官网给出的人民网日语版。人民网日语版隔几天就会更新一篇中日对译,可以作为日常的翻译练习来做。有一篇是参考书三笔实务中的原文节选。之前的经验贴都说会考三笔实务里的商务信函,但是去年考的是合同那一章里的节选。所以这本书还是建议大家别偷懒,全部过一遍。

我练翻译的技巧就是背诵自己写错的以及不会写的表达,背的多了,错的就少了。一开始翻译得很烂,但是慢慢地多练练就会变得游刃有余的。另外练习翻译时也建议大家用纯白的纸去写,考试的答题卡是没有格子的,可以提前适应。到9月左右,建议可以开始注意翻译速度了,东大的题量不算很少,所以翻译时间不宜过长。

最后有两道日语论述题,一道15分。这类题目我复习时候没有去练,因为实在不知道怎么练。但我认为只要能读懂题意,逻辑正确,语法正确,这两道题应该问题不大。我的经验是可以当作小作文来写:首先提出自己观点;然后解释为什么这样想;最后总结两句。字数不要太少,毕竟分值在这摆着呢~

④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参考书: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3月。陶嘉炜,中国文化概要(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东大的448题型是10个名词解释+应用文+大作文。

都说448不用着急开始,但是我当时大概是8、9月开始复习,到后期明显感觉给这一科时间有些不够用了,所以大家可以提前6、7月份就开始。

名词解释复习的范围就比较清晰了。只用官网给的两本参考书就很足够了,我是先看一遍书,边看边在每章里面找重点词,围绕每个词再总结100-150字的解释,全部记在本上。两本书都这样处理一下,最后就可以不看书了,只拿着笔记本背名词解释就可以了。参考书里没有涉及外国的文学文化,所以我当时也是一点都没看,真题也确实没有考外国方面的。

另外真题中会有一小部分名词是参考书中没有的,是时政性质的词。所以我当时还用到了《最后的礼物》,这本书11月才会出,所以参考书的内容尽量要在这之前背完,最后一个多月就可以一门心思看时政热词了。《最后的礼物》内容很多,我当时到了考前都没有背完,只背了一半左右,所以考前心还是很慌的。考试的时候一看有几个词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时就觉得自己又完了,但还是硬着头皮编足了字数。这里也提醒大家在考场上遇到完全不认识的词,千万不要空着不写。先冷静分析它是什么性质的词语,东拼西凑也要给凑够字数!相信你会遇见一个心软的神给你辛苦分滴!

应用文和大作文我是报了爱初心百科汉语写作作文专项课。

应用文的话东大还没有考过很偏的体裁,所以跟着老师一课一课的学完,每节课后跟着练习就足够了。跟着课程会省心一些。如果没有报课的小伙伴自己看应用文的书,自己总结格式、勤加练习也可以。10月开始,建议大家保证每两周一篇应用文练手,考前半个月再快速背一遍所有体裁的格式。应用文格式是很重要的,万一格式错了分数肯定会很不理想。

大作文的话,写一个高配版的高考作文问题应该就不大了~可以考前找一些好词好句、名人事例之类的背一背。这些我是在作文纸条公众号上面找到的。不建议大家整篇整篇的去背优秀范文,主题不一致的话,很难全部都套用上去,可以自己节选一些段落去背诵。同样也建议大家10月开始,每2-3周写一篇大作文,保持手感。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字数限制,做到和考试要求一致。

写在最后

我一战备考对外经贸时是在大学里全力备考的,因为学习和休息时间比例失衡,还把身体搞跨掉一段时间,10月住院了半个月。(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适当休息。真的生病了一切都晚了。)

二战备考东北大学期间一直在工作着,属于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类型。学习时间比一战时大大缩短。基本上每天工作8小时,学习8小时,也是十分高负荷的。早上六七点起床背书,早九点至晚六点工作,晚八点开始到凌晨一点半左右是学习时间。就这样每天循环着,感觉困得不行了就每周早睡一两天这样自己调节着。其实还是很累人的。身体负担变重的同时心理负担也在增加。尤其是去年10月东大公布统考招生人数,当时给的人数是比22年缩招了将近一半,把当时的我的心理防线彻底击溃了(最后拟录取实际还是扩招了)。当时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与研究生无缘了,但是想想自己本科的好朋友都顺利地一战上岸了,也不甘心自己两年的付出,还是咬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可能就是自己心里那股不服输、不甘心的劲儿,才能支撑着我走到最后。好在最后结果是好的,给我的两年考研生涯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最后希望大家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来!消失的娱乐活动、卸载的抖音微博、再也凑不到一起的饭搭子等等,这些可能都会让现阶段正在努力的你很难受,但是设想一下一年后顺利上岸的研友和调剂都找不到学校要的自己,是不是瞬间又觉得动力满满啦!总之累了就想些办法激励自己,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行,觉得对手太强等等,停止精神内耗,抓紧背书学习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