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文化比较中日茶室建筑及其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茶室设计案例 从茶文化比较中日茶室建筑及其发展

从茶文化比较中日茶室建筑及其发展

2023-10-25 08: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312000         摘要:茶于中国而言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茶馆中,除了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融合,还有日式的和风格引入。本文拟从茶文化入手探讨中日传统茶室建筑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茶文化;茶室设计;中日传统文化;茶空间                          0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神农时期,就有饮茶、制茶的文化,也因此有了专门的建筑物——茶室。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茶叶传至全国各地,并在那里形成了富有地域性的茶文化。而日本,自公元6世纪起,就大量汲取中国文化,并为自己所用,因此,在茶文化及其建筑,乃至两国的传统建筑中,有其相互契合又相互区别的地方。         1中日茶文化及其建筑的发展         神农时期,茶被人们认为是解读良品,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茶都被认为是“茶为万病之药”;当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时,在学佛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大规模饮茶已达到提神醒脑的功效。中国的茶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下,更是多元丰富。在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之际,茶依旧保持着它原有的品性,成为了都市喧嚣生活的纯朴装点品。         日本将茶奉为“道”,日本更多的将饮茶与参禅结合为一体,形成独树一帜的“茶道”。与中国茶文化不同的是,日本的茶道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以达到内心的安宁;而中国茶文化更多偏向于世俗社会性质。日本茶道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并非局限于茶,日本茶室将日本建筑中清雅天趣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万事万物皆是一个循环。早在唐代,日本汲取中国茶文化为己所用成为“茶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室设计偏向于日本的“和风”,这也正是对日本茶道所追求的精神层面的肯定。我国现阶段在满足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日本茶室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来满足我国人民的文化需求[1]。         2中日茶室建筑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2.1中日茶文化建筑的相似性         社会文化与人文思想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多重茶道,可简练分为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和世俗茶道。其中,禅宗茶道随佛教东传日本,并最终发展为日本茶道。在两国茶室建筑中,木材是最初也是最广泛是用的材料,这也是两国对宫殿建筑在材质的沿用;其次是对砖瓦的,早期由于文化和技术的原因,砖瓦没有很早得到普及,因此大部分的茶室建筑偏向于木材,也旨在回归自然;但两者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着不一样的性格。         2.2中式茶馆的发展         “礼制”一词,从古以来就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样在传统茶室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不管是宗教建筑还是宫殿建筑,包括中国传统的茶室建筑,都遵循着“礼制”展开,呈现对称的原则。中国传统茶室建筑主要有三类:园林式、厅堂式、草庵式。前两者较多的出现在富裕人家的宅邸;其中,厅堂式的布局和家具采用上更体现“礼制”,大宅院的对称关系以及茶室厅堂多采用红木或仿红木,红黄在古代是阶级社会的上层象征色;相比于有等级色彩的厅堂式,园林式带来的是一个融入自然的清新感,而草庵式与前两者完全不同,他是广大劳动人民娱乐社交的场所,更多的采用纯朴的白墙灰瓦,与现存的多数古建筑相似。         2.3日式茶室的发展         日本的茶室到16世纪末17纪初的桃山时代发展到了顶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国茶建筑文化传入日本,日本选择性的汲取了最简约纯朴的草庵式,同时伴随着“禅文化”,展现出不一样的日式茶室。不同于中国传统茶建筑对称规矩,日本传统茶室主张不对称,但却有他们自己的模数。         如今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榻榻米”(地席),在日本广泛使用京间系,即以6.5尺为模数,地席的幅面是6.30尺×3.15尺(每尺约30.3m),在柱子、板壁、门窗等也有相应的模数。正是模数的存在,使得不对称的布局空间在富有趣味性的同时又不失纯粹。日本的茶室线性追求心灵与精神上的寄托,对日本民族来说,茶室实质上一个纯粹性的空间,是上升层面的庇护所,从而形成了日本传统茶室建筑的精神:“和、敬、清、寂、禅、谦”, 这六种精神不光是对人,他们更是上升到对自然的层次,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恭敬谦卑,依着这样的建筑理念而成的庇护所,带给了参禅者平静淡然的心境。这样一个富有哲学文化内涵的建筑体,在日本有着与神社、寺庙相一致的地位。         3中日传统文化在现代茶空间设计中的可能性         近年来,有不少建筑师在设计道路上探索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面对古色古香的茶空间,传统文化的融入是设计的一大思路趋向。对于中日传统文化来说,和谐又矛盾的两者,在各自的茶空间设计中,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发人深省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什么相互借鉴意义呢?         3.1茶空间结构设计         在中日传统建筑中,木结构应用是最早、也是最普遍的。相比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中国建筑结构设计更偏向于形式上的表达,例如斗拱、扶壁栱等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从结构走向装饰;而日本建筑追求纯粹,对结构的解读同样富有纯粹性,并且注重结构的细部设计。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手法上,对于气流、光线、通风和材料的使用方面都渗透着对传统的尊重,充分地体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纯粹性和人性化。当代建筑师王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凭借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打造富有中式气息的建筑。宁波东钱湖田螺山茶室是茶空间设计值得借鉴的例子。他的建筑巧妙运用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与现代建筑元素融合,打造与自然、与精神和谐的建筑。         3.2茶空间室内设计         茶空间的室内则要关注到这些要素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且宁静舒适的饮茶空间。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与茶的精神,有着极高的契合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日式茶室中,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也大不相同,但他们尊重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室内是清一色的榻榻米和铺满的大张席子,打造富有浓郁和风气息却又带有各自地域色彩的茶室。         3.3茶空间形式设计         一个建筑的形态与样式设计,往往来源于物质、文化激发的灵感。在中日传统建筑中,除了结构独具特色外,砖瓦构成的屋顶也是别具风格。一些仿古建筑将传统建筑中的白墙灰瓦直抒胸臆的表达了出来。然而,这些传统元素在隈研吾手中,却能抽象为现代化的建筑元素,根津美术馆极富视觉张力的屋顶,是对传统建筑屋顶的抽象。亲和的材料也是将传统融于现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民艺博物馆,充分将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起来,打造融入山水的独特建筑。         3.4茶空间环境设计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建筑师为了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喜欢将自然引入室内,打造室内庭院。但在日本茶室建筑中,建筑的表达手法与茶道精神一样,遵循“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茶室与茶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茶庭的修建侧重于清新典雅的意境,目的在于让饮茶者从繁华的闹市中给自己一个缓冲平复的空间,也意味着从喧嚣的尘世步入安静的禅境,最后步入心灵的升华。在带有茶庭的茶室设计中,室内外空间会在妙趣横生的灰空间下浑然一体。         参考文献         [1]闫丹婷.基于茶文化的中式茶馆与日式茶室比较研究[J].福建茶业,2018(5):93-94.         作者简介:姚 瑶(2000- ),浙江嘉兴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