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全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翻盖智能机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全文)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全文)

2023-08-14 07: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品牌:夏普 手机1服务:贴合国情的防灾速报功能

    国内用户或许会注意到,大部分智能手机都会预置一些特色功能及应用,例如云服务、应用商城、安全应用或是其他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功能。但是在日系手机中,这样的功能其实并不是那么常见。手机的卖点大多在外观、在配置、在高速的网络体验,只有少数与化妆品牌或动漫合作的定制机型才会强调内置的定制化功能。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免会思考一下这究竟是为什么,而通过过去几期的《日本手机那些事儿》,大家或许也多少发现了,其实大多数特色的功能都是来自运营商的服务。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日本手机那些事儿: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就好像之前我们提到的过的DoCoMo通话翻译功能,最新发布的三星GALAXY S4通过手机中的S Translator也实现了这一功能,但这仅仅是三星GALAXY S4或是三星手机所独有的。而在依赖运营商的日本市场,DoCoMo的通话翻译功能可以让旗下不同品牌的手机都享有这一功能,而且由于这是来自于运营商的服务,这项翻译功能还可以应用到通话中。

     那么接下来就要有人质疑费用问题了,虽说DoCoMo的这项翻译功能是无需申请开通的免费服务,但日本运营商提供的游戏、应用、音视频这类服务可都是要收费的。因此au by KDDI就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实惠的套餐,每个月只要390日元,约合25元人民币。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au smart pass包月安装应用、浏览电子书(图片引自KDDI)

    KDDI的这项“au smart pass”服务可以说是一个优惠幅度很大的大礼包。每个月支付390日元之后,用户不仅可以随意下载KDDI精挑细选的各种热门应用或是游戏,还可以享受专有的免费体验福利或是存点数换礼品。当然,其他手机中常见的安全功能也有所体现,照片的保存和分享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安全保护。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电子书与音乐都算在390日元中不再另行收费,但KDDI的au smart pass用户如果要观看视频就需要额外缴纳590日元的套餐费了。这么算下来,其实还是咱国内好啊。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贴合日本国情的防灾速报(图片引自SoftBank)

    另外或许是由于日本的自然灾害确实有些频繁,无论是之前的地震还是最近的雪灾,都让日本人对防灾速报有了足够的认识,因此SoftBank也与日本雅虎的防灾速报进行合作,向旗下用户免费提供了这项服务。

    防灾速报目前包括八种灾害的速报,用户最多可设定三个区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家、公司、或是老家的灾害情况。目前的8灾害速报除了地震、暴雨、海啸、火山、放射线、气象警报之外,还包括了设定区域的电力公司的电力情况与设定区域停电计划的相关通知。当设定区域电力公司的电力使用率达到了97%以上时,用户的手机就会受到相关通知,可以依照状况采取节电措施。其实这样的服务不仅仅对于日本很重要,即便是对于国内的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也同样很必要。有些时候如果我们能提前几分钟、甚至几十秒获得预报,或许就能避免失去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东西。

品牌:夏普 手机2新机:传统翻盖手机添"智能"功能

    前面说的可能有点沉重了,接下来还是轻松一下来看看日本手机市场的特色产品吧。说到日系手机我们最初熟悉的还是华丽丽的翻盖手机,虽然现在直板的Android、iOS以及WP8成为了手机市场中的主流,但在日本,翻盖手机并没有真正退出舞台。日本运营商DoCoMo旗下手机分为with、NEXT、STYLE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面向的都是不同的用户群。其中的STYLE系列很显然是为那些没有忘记翻盖手机的用户量身打造的,精致的外观设计以及显著提升的功能也成为了STYLE系列的一大亮点。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美感与强韧兼备的防水翻盖机F-01E(图片引自富士通)

    DoCoMo STYLE系列中的F-01E来自于富士通,这款手机并非目前主流的Android智能手机,因此界面也让人有些怀念的感觉。F-01E机身三围111×50×11.7毫米,作为翻盖手机来讲还算是很薄的,而且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相当给力,能够拍摄1080p的mp4全高清视频。不过没有配备前置摄像头还是让人有些遗憾的。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虽然不是智能机,也能美化图片(图片引自富士通)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F-01E的指纹扫描功能(图片引自富士通)

    即便没有搭载Android或iOS这类的智能平台,但F-01E的功能却也相当到位。例如前面提到的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除了卓越的成像质量之外,还可以像现在的Android手机一样对照片进行处理,例如“自动瘦脸”或是对照片进行“柔和”、“锐利”等风格上的调整,同时还有美白和放大瞳孔的效果可以设置哟。

    而在安全方面,这款手机也具备了日系手机中还算常见的指纹扫描功能,将手指按压在机身背面的特定区域就可以扫描指纹进行认证。当然防水功能从某种意义上也同样算是这款手机安全性的体现了。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省电惊人的SoftBank 203SH(图片引自夏普)

    SoftBank旗下的AQUOS PHONE Xx 203SH来自于大家都很熟悉的夏普,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款手机的卖点除了支持4G网络之外,还有“惊人的省电”。SoftBank 203SH搭载了Android 4.1系统,配备4.9英寸IGZO屏幕,分辨率为720p。拍照方面,SoftBank 203SH采用了1600万像素主摄像头与12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搭配,处理器则是1.5GHz主频的骁龙APQ8064四核处理器,配备2200毫安时电池。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省电”源于IGZO显示屏(图片引自SoftBank)

    其实SoftBank 203SH标榜的省电并不是说这款手机的电池有多大,而是想要突出IGZO屏幕的省电效果。以往的智能手机屏幕即便是在画面静止的时候,CPU与液晶仍旧会维持1秒内约60次的电力消耗,而IGZO屏幕则能够让手机在呈现静止画面时停止CPU的动作,同时液晶也将被减少到每秒仅有一次电力消耗,因此相比于以往的产品,配备了IGZO屏幕的SoftBank 203SH会更加省电。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敲敲后盖就能唤醒手机(图片引自夏普)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防偷窥功能让路人看不清你的屏幕(图片引自夏普)

    当然SoftBank 203SH也有自己的特色功能。“Finger Step”对于用户的手机操作体验来讲其实更加偏向于感性的一面,因为在手机熄屏状态下,我们并非通过电源键或HOME键来点亮屏幕,而是只要轻敲手机面板或后盖两下就可以唤起手机了。另外“防偷窥”也是日系手机常见的功能。手机屏幕变大之后,不仅用户自己看起来画面更加敞亮,对于喜欢偷看别人手机的部分路人来说这无疑也让他们的偷看变得更加方便了。而防偷窥功能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所采取的测试,从正面观看屏幕的用户本人不会有任何干扰,而从屏幕侧面倾斜角度观看屏幕的话,会发现屏幕上边笼罩了一层花纹,让人很难看清屏幕。虽然GooglePlay中也有一些防偷窥滤镜,但是无法实现SoftBank 203SH这种“正面看屏幕不受干扰”的效果。

品牌:夏普 手机3豆知识:日本手机的动漫"痛"文化

    最后又到了日本手机的“豆知识”时间,就像这次标题上所写的,我们要聊的就是日本手机中体现的所谓的“痛文化”。这个话题说起来其实有点宅,而所谓的“痛”其实也包含了非宅人群对于这一“文化”的不理解或是非议。当然,对于国内一些不够宅的人来说,“痛机”依旧是个很难理解的概念,因此我们不妨从源头开始来讲解这里所说的“痛”。

    其实日本在年轻人眼中更多的是以ACG(动画、漫画、游戏)闻名,这也就导致了众多二次元宅的诞生,而所谓的“痛”文化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将自己热衷的二次元动漫形象贴纸严丝合缝的贴到手机、掌机甚至汽车、自行车表面,手机、掌机这类的电子设备还会辅以与机身贴纸完美衔接的桌面壁纸。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惨不忍睹到让人心痛的画面,用日语来讲也就是所谓的“痛々しい”,但对二次元宅来说,这就是向自己心中的经典形象表达满腔爱的最直接形式。不过很显然二次元宅们都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超凡的自我调侃意识,在路人表示不理解或是惨不忍睹的时候,他们坦然接受了路人所认为的“痛”,更将“痛”作为一种文化发扬了起来。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痛机所用的专用贴纸(图片引自livedoor)

    其实这里我们所说的痛机是中文才会有的说法,因为日文中对于“痛”文化的分类非常细致,将其称为“痛携帯(痛手机)”或是“痛スマホ(痛智能机)”要更为准确。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动漫手机壳,痛机的重点其实在于能够完美包裹住机身的“痛机贴”,也就是专门按照不同手机量身打造的机身贴纸。不过对于更加资深一点的痛机爱好者来说,仅仅是贴纸还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如果手机壁纸没能和痛机贴完美的合为一体,那么根本就痛得不够彻底啊。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彻底的“痛机”就要让壁纸与痛机贴完美衔接(图片引自pink-banbi)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痛”iPhone与普通iPhone(图片引自ASCII)

    痛机所用的贴纸大多是PVC贴纸,分为与机身接触的粘合层、PVC材质的图案层以及最外层的透明PVC膜,这样不仅防止了痛机贴掉色,还可以根据需求在最外层附着不同类型的膜,为用户带来磨砂、光面等不同手感。或许也有人会担心将来撕下贴纸时会在机身留下污渍,但其实做工好一点的痛机贴都会采用特殊的粘贴材料,能够让用户在贴纸的时候多次撕下重新粘贴,将来换新贴纸的时候也不会在机身留下痕迹。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痛车(图片引自barks)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痛PSP(图片引自fc2)

日本手机那些事:手机中的动漫"痛"文化 高了个端的痛飞机(图片引自newtou)

    下面再来把话题扯远一点,就像一开始说过的,“痛”文化可不仅仅只有手机,最早普及开来的或许还是“痛车”。稍微搜罗一下,无论是痛车、痛单车、甚至痛飞机都应用仅有。除了感叹二次元宅的惊人热情之外其他还真是无力吐槽了。

    最后还是来个简单的小总结,本期《日本手机那些事儿》的主旨几乎都围绕着“日本特色”在展开。无论是贴合日本国情的防灾速报、日本标志性的翻盖手机还是现在在全球二次元宅中都很盛行的“痛”文化,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有特色的日本手机市场。其实国内想要体验一下“痛”文化的朋友也可以很轻易地在网上找到痛机贴纸,想痛哪里贴哪里。那么本周的《日本手机那些事儿》就到这里结束,继续下周见哟。

日文中对于“痛”文化的分类非常细致,将其称为“痛携帯(痛手机)”或是“痛スマホ(痛智能机)”要更为准确。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动漫手机壳,痛机的重点其实在于能够完美包裹住机身的“痛机贴”,也就是专门按照不同手机量身打造的机身贴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