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个喷嚏伤3个器官,真人演示打喷嚏的正确姿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打喷嚏的视频 打一个喷嚏伤3个器官,真人演示打喷嚏的正确姿势

打一个喷嚏伤3个器官,真人演示打喷嚏的正确姿势

2023-10-22 2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喷嚏5分钟内能感染150人!

另外,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在公共场所室内打一个喷嚏,其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在2秒之内附着到扶手、座位、门把手等不停被人抓摸和触碰的地方,可以在5分钟之内把感冒病毒传染给150个人!

正因为喷嚏不但携带着病原体军队,同时又具备强大的喷射力,所以如果喷嚏打得不正确,则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最有杀伤力的传播工具,同时对自身也可以造成一定的伤害。

喷嚏还能引发“血案”

乱打喷嚏不但害人还会害已,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血管不堪压力,破裂:我们知道打喷嚏有巨大的冲击力,喷嚏从肺到口腔再到鼻腔,沿途胸部、颈部、头面部的肌肉突然剧烈收缩,力量一道加上一道,而且是瞬间完成的动作,所以在它达到顶峰时速度快且力量强。

这对于某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疾病(如心脑心管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导致鼻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

● 耳膜不堪压力,破裂:有时中耳内压力骤增也可能引起鼓膜破裂。鼓膜破裂后,人会突然感到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

● 腰肌剧烈收缩,闪了腰:打喷嚏时强烈的腰肌收缩,还会导致腰肌损伤(闪了腰)或腰椎间盘突出,国外文献甚至还有打喷嚏打出气胸,以及造成孕妇流产的案例。

涨姿势:打喷嚏的正确姿势

好了,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开始摩拳擦掌要学习如何正确打喷嚏了。下面有请郑瑞医师和王凯医师为大家真人演示。

1. 用手帕或纸巾遮挡:打喷嚏时,最好不要直接用双手(图2),而应以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图3)。如果是用手捂住口鼻,打喷嚏后一定要及时洗手,避免与人握手或者触碰公用物品,而造成二次污染。

2. 口鼻不要捂太紧:在打喷嚏时,如果将口鼻完全捂住,喷嚏的压力经过咽鼓管作用在耳道鼓膜上,严重时会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打喷嚏用纸巾或手帕扣住鼻子时不要压太紧,要留有一定空间来减压。

3. 坐着比站着好,站着最好扶东西:很多人在打喷嚏时习惯性的弯腰低头(图4),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打喷嚏时弯腰这个瞬间动作,可能因强烈的腰肌扭动、不协调收缩而引起腰肌损伤(闪了腰)或椎间盘突出等。

我们建议打喷嚏时要保持良好姿势,如鼻子发痒了就做好准备,坐着比站着好。站着打喷嚏的时候,手最好扶着一样东西,同时有意收缩颈部和腰部肌肉,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力,好对抗打喷嚏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图5)

如果喷嚏打得太急,来不及把一只手放在腰部,也可以立刻半蹲下来(图6),避免身体受伤。胸腹腔的压力变化小了,上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小多了,如果你是孕妇,那就更加需要重点保护了。

4.用手肘衣袖遮挡: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衣袖来代替(以手肘衣袖来捂住口鼻,在欧美已经形成一股风潮,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是吸血鬼特有动作,因此,还有人为这个卫生礼仪取了一个“吸血鬼挡喷嚏”的专有名词,(图7)。

“吸血鬼挡喷嚏”可以将喷出的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而这个部位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传统拱手礼,其实意义非凡

在“非典”时期,曾经流行“见面拱手不握手”的现象,目的是为了防止疾病的接触性传播,深受国人认可。其实“拱手”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延续数千年的传统礼仪,而“握手”则是国外舶来之物。

因此在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为人为己着想,都应该继承和推崇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大智慧呢。如果每个人都践行“见面拱手不握手”的礼仪,将会大大降低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好了,今天的“姿势”就涨到到这里,以后小编学到更多的“姿势”会继续和大家分享的。各位看官,后会有期。(本期小编:许多乐子)

小提醒

打喷嚏不全是因为感冒,一般感冒鼻夹红肿、流黏鼻涕,治不治7~10天可自然痊愈。而如果打喷嚏、流清鼻涕持续时间可达2~3个月,反复发作,常会鼻痒、鼻塞得头痛,患者往往会在早上起床后,进入新环境,或外出、进入空调房时发作,那要小心是过敏性鼻炎哦~

杨钦泰医生师从史剑波教授、李源教授和王德云教授等国内外知名鼻科专家,现为中山三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杨老师擅长鼻科相关疾病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如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出血、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鼻窦炎、鼻腔鼻窦各种良恶性肿瘤等。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咨询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