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心伯:2天3场会见,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锡这个城市怎么样啊大伙谈一谈 专访吴心伯:2天3场会见,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

专访吴心伯:2天3场会见,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

2024-06-16 1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观察者网 王慧、房佶宜】经历过一波三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中国之行”终于开启。6月18上午,他抵达北京,展开为期两天的对华访问。

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分别会见了布林肯。

布林肯此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他首次以国务卿的身份访华,他也是自2018年10月以来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过去两天,布林肯和中国高层的三场对话当中谈了些什么?双方取得了什么成果或达成了哪些共识?接下来中美高层将有怎样的互动?中美关系又将如何发展?

观察者网特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进行全面解读。

在布林肯访华之前,6月5日至11日,吴心伯赴美访问交流,并主持第13届“中美青年外交官对话”。该活动得到中国外交部、中国驻美大使馆和美国国务院的支持。在华盛顿期间,吴心伯就当前中美关系与美国政界、学界、商界等人士交换看法,并拜访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源:新华社

观察者网:在与秦刚、王毅进行会谈之后,19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布林肯。此前,中美双方都没有确认这项日程,您认为这传递出什么信号?

吴心伯:首先,这表明中方重视中美关系,希望跟美方一起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我这次访美时,美方有人问,中方现在是不是基本上已经放弃美国了,对美国不抱指望了。我说,中方对中美关系不像以前那么乐观了,但也没有放弃中美关系。

其次,习主席会见布林肯也表明,中方愿意积极考虑美方对习主席参加APEC峰会的邀请。现在这件事还没有确定,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观察者网:习主席指出,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布林肯则在会面时再次强调了拜登总统“四不一无意”的承诺。此前美方一直是说一套做一套,接下来是否存在转变的可能?

吴心伯:美方会继续说一套做一套,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继续是“两手”,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尽管接下来中美高层互动会增加,气氛会有所改善,甚至有一些具体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不要期待中美关系会有大的突破。因为美方的对华认知和对华政策思路没有改变,依然把中国看作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依然以所谓“战略竞争”,实际上就是遏制打压来对付中国。

观察者网: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与布林肯会面时强调,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美方目前在台湾问题上的认知如何,和中方认知存在怎样的偏差?

吴心伯:中美在台湾问题的认知上存在根本性偏差。

美国认为,他们和台湾之间有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安全承担了“义务”,因此“有权利”发展与台湾的关系,特别是军事上的合作。第二,美国认为台湾是一个所谓“民主政权”,他们应该支持台湾的“民主”,所以美国发展对台关系也有价值观层面的考虑。

这些和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大相径庭。我们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关于国家统一。

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源:外交部网站

观察者网:18日,中美外长会谈进行了5个半小时。从会后双方公布的官方通稿来看,您认为总体来说这次谈的怎么样?双方达成的最重要的成果或者共识是什么?

吴心伯:从外交上来说,这次的会谈时间已经很长了。很关键的是,双方对这次会谈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中方的描述是“坦诚、深入和建设性”,美方的描述是“坦诚、实质性和建设性”。

这说明,双方把各自的想法、关切的问题提出来,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且会谈也达成了一些成果。具体来讲,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