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线心脏起博器能用多久 “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

“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

2023-12-18 1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72岁的老太太李银彩,应该是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第一个“双博”人。6年前,因为心动过缓,她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每每心脏开始慵懒、怠工,电起搏装置就会用力地释放一次电能,让老人的心跳趋向正常;半年前,在和帕金森病斗争了15个年头,药物已不能控制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金龙教授,又给她安装了一个脑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效果,我们观察不到,但脑起搏器的效果,是非常直接的。植入后半年,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她能种菜、养鸡、做饭,不仅生活基本自理,十多年来想都不敢想的广场舞,她都能跳了,那个开朗的老太太又回来了”。儿子小唐先生告诉南都记者。

老年人口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老年高发疾病—帕金森患者也在增多。“到了2035年,我国的帕金森患者人数,将达到400万人,为全球患者数的一半。当药物效果不再理想时,DBS脑起搏器植入是能让患者们根本获益的”。刘金龙表示,自去年8月,广东省将脑起搏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后,越来越多的帕金森患者开始接受和了解这一技术,并通过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人生下半场的生活轨迹。

心动过缓加震颤、僵直

她的心、脑体系都需要设备来电刺激

人体这一高等复杂生物的生活、生存都是靠电来维系的。作为人体“发动机”般存在的心脏,是靠特殊的生物放电来维持着心肌运动;而作为人体复杂控制中枢的大脑同样是通过电来传导指令。

如果心脏出现了心率过缓或者缓慢性心律失常这类“电力不足”问题时,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这一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重要方式,可以纠正心率和心律异常,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李银彩老人是在6年前随访治疗帕金森时,检查出严重的心动过缓问题的。正常人每分钟心率应该在50以上,可老人的心脏搏动,长期维持在每分钟30下左右。她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只要心脏跳动得稍显无力,这个小盒子就会释放一股电流来刺激心脏加速跳动。

于是,老人体内有了第一个起搏器。

但更为困扰李银彩老人和家人的,是她那发病15年的帕金森。疾病的起因和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着莫大的关联。为什么有的会凋亡,有的不会,医学界至今还未找到准确的原因,但疾病的发生肯定和年龄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每百名6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就有近1.7名罹患这一疾病。在我国日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帕金森患者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并渐渐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中老年生命的“第三杀手”。

“因为人口基数庞大,同时又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目前有超过200万帕金森患者。”刘金龙教授告诉南都记者。

帕金森的主要症状就是震颤和僵直。李银彩15年前发病时,两种症状都非常明显。不吃药,或者药效过去时,她会不由自主地震颤,从手臂到脸、嘴角。再加上躯体肌肉收到了来自大脑的错误信号,她发病时还会全身僵硬。帕金森患者早期大多能通过多巴胺类药物来缓解震颤、僵直,但随着病程延长,药效时长却在不断缩短。尤其是晚间药劲一过,大脑又开始胡乱给全身肌肉发指令,抖动、僵直带来的不适感,让患者极度难受。

“病情加重的这五六年时间,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她翻身。有时凌晨两三点,有时深夜十一二点,她痛苦异常,我们做子女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小唐先生和他的姐姐唐女士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直到现在,有时深夜还会产生幻觉,得起来给妈妈翻身了……”

离心脏起搏器15厘米

再装一个脑起搏器

姐弟俩兜兜转转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刘金龙教授的诊室,这才知道原来帕金森是能够得到很好控制的。

“帕金森除了药物治疗,神经外科领域已经发现了此类患者的外科干预手段,那就是通过植入脑起搏器(DBS)电刺激相关的核团区,来纠正、干扰大脑发出的错误指令。”刘金龙告诉南都记者,如果将大脑比喻成一个中枢的话,其发出的指令往往是通过电信号来传递的,而这些电信号一旦紊乱,也就是大脑内“乱放电”,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癫痫、帕金森。

虽然现代科学对于人体大脑的开发、研究也就是在30%左右。但对于帕金森病人致病因素还是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那就是大脑某些部位发生退行性变,导致神经递质分泌不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比如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底核-STN等)出现了异常的神经电信号活动,从而出现不受控制的症状。

“发现了这一点很关键,我们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将电极深入到这些核团里去进行高频放电,打乱这种控制环路或神经递质出现的电信号紊乱,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实际操作中定位这些关键的运动控制中枢,难度不小。而李银彩老人的情况又更加特殊一些,她的体内已经有了一个放电装置,要避免两个装置之间不互相干扰,两个放电装置的间隔要超过15厘米。

“之前植入的心脏起搏器由于不耐受核磁共振检查,这给手术定位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相对于CT这样的横断面扫描,核磁共振影像技术更能帮助我们查找到核团的位置。”

若是没有心脏起搏器的干扰,刘金龙教授会在手术之前反复比对CT、MR(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得到的相关数据。并将两套影像数据叠加,重构,形成一套三维坐标体系,并根据影像数据得出的X、Y、Z轴,反复推敲电极植入的路径、深度,以确保植入的电极最大限度地深入核团内。

无法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术前环节只能通过CT这一手段来了解定位问题,术中则更需仰仗手术专家的经验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脑电信号收集。“手术中电极植入的稍有偏差,不仅控制不了震颤,还可能带来其他刺激相关并发症。比如手足肌肉强直、眼球运动障碍、半身感觉功能异常等等。”

李老太太接受的DBS植入手术,是在全程麻醉状态下进行。在手术操作的同时,兼顾好电生理反馈情况,前后五个小时,老人的手术才算大功告成。两根电极针的一端,被分别放置在了大脑左右两个靶区,另一端则连接在了一个名叫脉冲发生器的小盒子里。这个能无线充电的盒状的东西,能适时释放低压电能,纠正原本发出的胡乱信号。

小盒子还能接受遥控装置的开机指令,为了与心脏起搏器保持足够的距离,刘金龙教授特意将小盒子埋入右侧腋下,使用期限可以长达15年。

半年后回访

患者饮食起居已能自理

“心脏和大脑同时使用起搏器,在我国仅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少数城市的大型帕金森治疗中心开展。而李老太太,是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第一人”。

3月11日,李银彩老人的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已完成了半年的时间。经历了初期调试,术后21天的开机,小盒子开始正常的运转工作。刘金龙和设备技术人员决定对这个特殊的心脑“双博”老人进行一次回访。

设备的放电参数甚至不到两伏,但给李银彩老人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在家人为其专门开辟的一小块田间,她能拄着简单的支具来回运动。去田地里摘番茄,到鸡舍里拣鸡蛋,甚至在厨房的案板前,噼里啪啦、行云流水般的切菜、切肉。

在儿女购买的专用广场舞音响放出的音乐中,她甚至能跟着旋律做上几个难度不小的广场舞动作。不再震颤,精细动作回归,仿佛生命都重新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和疾病斗争了15年,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病友,做这个手术治疗太值得了”,病程太长了,老人的口齿还有点含混,但比较发病时只能发出依依哦哦的声响,已经进步太多。

“这要是在半年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丈夫老唐对老伴的变化更是感慨。“现在她不仅能在保姆的帮助下做家务、做运动,整个人都开朗了很多。愿意且有能力和村里的老姐妹们吃饭喝茶了”,老唐表示道。

随访组在为李银彩进行了新的放电模式调整,已经用了10多年的一款抗帕金森药物都能停用。但她毕竟是一位患病时间长达15年的重度患者,漫长的震颤、僵直给她头面部带来的一些扭曲,还需要慢慢纠正。

“脑起搏器植入的最佳时期还是要偏早期一些,药物敏感期一过就手术干预的话,对功能、生活质量带来的帮助将更大。”刘金龙表示,自去年8月份,广东省将脑起搏器这一高价值治疗设备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后。越来越多的帕金森患者和家属对这一治疗模式给予了关注。“门诊量大大增加,手术量增加了三成。当高昂的设备费用获得了医保和商业补充保险的支持后,肯定会让更多的帕金森病友从中获益。”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刘嘉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