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流就是“上午手术,下午上班”?真相没那么简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痛人流手术怎么操作过程3D 无痛人流就是“上午手术,下午上班”?真相没那么简单!

无痛人流就是“上午手术,下午上班”?真相没那么简单!

2023-11-14 1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的青春题材影片里,永远不缺少一个话题——人流。

《同桌的你》,女主人流大出血;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匆匆那年》,女主打胎时选择不用麻药;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国产青春片鼻祖《奋斗》里的一句台词最扎心:

据说每一个女孩30岁以前都得做一次人流,我以为自己是个例外,没想到最后还跟大家一样。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有这样一组数据:

全球每年人工流产4000万~6000万次,其中13%~20%发生在中国大陆[1]。

做人流手术的群体里,25岁以下女性占了47.5%,未婚女性高达49.7%[1]。

很多女性因为人流而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调查显示,有人工流产手术史的不孕症患者,占所有不孕的53.6%[2]。

人流,对女性身体和将来怀孕都是有影响的。

不过不一定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手术流产有两种方式,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

负压吸引术就是用一根塑料吸管,通过宫颈插入宫腔,连接上负压吸引器,像吸尘器一样,把子宫里的胚胎吸出来。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子宫。

妊娠11~14周的子宫, 胚胎比较大,需要进行钳刮手术。这是通过带齿的钳子,把子宫内的胚胎组织一块一块夹出来,一般会再配合负压吸引术。

为了确保胚胎组织被清除干净,有时还会用刮勺对子宫内膜进行刮擦,就像我们用勺子挖西瓜一样。

每刮一勺,都是对子宫内膜的一次损伤。

至于无痛人流,常常被包装成“上午手术,下午上班,轻松无烦恼”,实际上就是用静脉麻醉的方式,让人睡一觉,手术中感受不到痛苦。

但是,手术步骤对子宫造成的伤害,可一点都不少。

还有一种超导可视无痛人流,就是把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管子放入宫腔,通过显示器看到宫腔内的情况。手术方式还是一样的,只不过穿孔或残留的几率相对小一些。

人流手术中可能会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子宫穿孔、感染、不完全流产、宫颈创伤等并发症[3,4]。

(子宫穿孔示意图。腾讯医典自制)

人工流产综合征说的是,术中孕妇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情况,可能和精神紧张或不能承受手术操作有关。

所以,术前要消除顾虑,或选择在麻醉下进行手术。

人流手术还会造成一些远期并发症,比如由宫腔内粘连导致的闭经、月经过少、慢性盆腔炎。而这些并发症往往会导致不孕。

(慢性盆腔炎示意图。腾讯医典自制)

子宫是胚胎赖以生存的“土壤”,宫腔粘连使子宫“环境恶化、杂草丛生”,肥沃的土壤变成了荒地。胚胎就难以生根发芽,进而导致不孕。

如果发现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就要赶紧到医院看看是不是宫腔粘连。

不能这么说!

药物流产的时间选择更窄,一般在妊娠49天以内。同样存在大出血、盆腔感染等风险,发生率大约是11.77%[3]。

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比手术低一点,但操作相对简单。前两天在家吃药就可以了,第三天到医院换药观察,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见红等症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大部分人在吃药第三天就会有绒毛组织的排出,也可能过几天排出。如果是在家里排出,需要保存好,带给医生看一下。

如果用药8天后还没有排出,B超检查显示宫腔内还有残留的话,需要到医院进行清宫手术。

所以说,药物流产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

很多人都认为,流产是“小月子”,要静养。其实,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宫腔内积血,影响子宫收缩。

适当的活动能促进血液排出,有利于恢复,也能及时发现一些并发症。

也不建议上午手术,下午上班,还是要回家休息1~2周。

流产后,可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瘦肉、蛋类、奶类、新鲜的水果蔬菜。

术后要注意清洗外阴,不给细菌留可乘之机。

可以洗澡,但要淋浴,不要坐浴或盆浴,也不能冲洗外阴。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穿透气的内裤,勤换内裤和卫生巾。

在月经恢复之前不要同房。

特约作者:王梅| 北京市回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审稿专家:王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程利南.中国人工流产的现况及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028(009):641-642.

[2]马黔红,韩字研.人工流产对生育功能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023(007):389-391.

[3]李军(综述),韩丽晖(审校).人工流产并发症[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8):503.

[4]王世阆.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004):253-254.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