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声告白汉娜喜欢杰克吗 《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书评

《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书评

2023-10-09 2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非常打动我心灵的一本书。

很多家庭中亲密关系的真实模样是什么样子?我的想法,我的需求,为了满足你的期待,我不说,不敢说,被压抑了下来。

可是我又一直在对你说,我的眼神、我的肢体动作、我的眼泪、我的一切一切,可惜你没有看见。

我们都在以自己以为的方式爱着家人,一意孤行,一腔热血,却未曾停下来思考,这真的是对方想要的东西吗?付出这些,真的是自己心甘情愿吗?还是在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控制?

在这样的模式里,我们付出颇多,却最终失去了对方,更失去了自己。

就像这本书的开篇写的一样: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故事的背景是在上世纪美国七十年代,一个中美结合的家庭,父亲是华人,出身卑微,通过自身奋斗成为大学教授;母亲是白人,为了婚姻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成为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家中有三个孩子,其中老二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表面看似和美的家庭,内里却是压抑而痛苦。父亲因为身份问题,内心一直极度自卑,由于母亲曾经离家出走,父亲在母亲面前压抑而妥协。母亲因为辅佐丈夫而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内心扭曲痛苦,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二女儿莉迪亚的身上,她坚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她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表面看是众星捧月,享尽家中优待,实际上早已被这种无法承受的期待和“爱”压得喘不上气来。

听起来是一个悲伤而沉重的故事,但是这种关系模式却是很多家庭的缩影。读完这本书,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无声告白》,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那些我不曾与你说的事情,也许就是潜藏在我们家庭中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是它,造就了关系的裂痕。

说说书中给我感悟最深的几个点吧。

1.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个他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丈夫、妻子,可能是领导、某种权威,也可能是束缚你思想的任何人。

“撕碎的海报、散乱的书本、倒在她脚边的书架,它们代表着对莉迪亚的每一个期望,莉迪亚并不想要,但是却接受了它们”。

“好的,妈妈”是莉迪亚的口头禅,也是她从小就根植于心的信念。自从母亲离家出走一次之后,让妈妈开心,就成为了莉迪亚给自己的人生使命。为了爱妈妈,她丢掉了爱自己。

丈夫詹姆斯内心一直是自卑的,在上世纪的美国,出身卑微的亚裔人,能够与白人姑娘结婚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可惜,他总不能让妻子如愿,做的总是离妻子的期待相差很远。自从玛丽琳失踪后又回来的那一天,詹姆斯和玛丽琳之间就达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约定,詹姆斯要妥协并追随玛丽琳的想法。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本就沉默的詹姆斯把自己对尊重、对认可的需求压抑在了冰山之下。

一旦我们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我们就相当于放弃了自我,把自己的感受、把评定自己价值感和认可的权利轻而易举地交到了别人的手中,成为了别人手中的牵线木偶,那我们就永远无法真正地做自己。

这种渴望满足他人期待的来源在哪里?

根源在父母,在父母的父母,在你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原生家庭的影响就这样一代代的无声地传递下去。如果没有相当地觉察和改变,这样的影响就会世世代代地沿袭下去。

2.每个母亲,为了孩子,都有一个执念。可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承担得起这份重望。“母亲玛丽琳认为,她虽然赶不上了,但莉迪亚还来得及。玛丽琳不会与她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这就是玛丽琳的信念。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孩子而活。

“终其一生,她都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坚定有力地叫嚣:医生、医生、医生。她母亲是如此渴望实现这个梦想,莉迪亚明白,她根本不需要说出来,她的心愿一直摆在那里。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图设想太阳围着月亮转、自然界没有空气这种东西一样荒唐。”

玛丽琳把自己人生的梦想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当父母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时,这真的是一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3.孩子为了获得妈妈的爱,开始抛弃自我,为了爱妈妈,而放弃了爱自己。她的莉迪亚总是面带微笑,总是热切地想要取悦她。当然,妈妈。我愿意,妈妈。至于说她会自己做出那样的事——不,她太爱他们了,不可能那样做。每天晚上,莉迪亚上床之前都会先去找玛丽琳,无论她在哪里——厨房、书房、洗衣间——然后看着她的脸说:“我爱你,妈妈。明天见。”

孩子这一声“我爱你,妈妈。”包含了太多,我深有体会。当妈妈的要意识到,很大一部分是孩子的讨好,更有孩子的求助——希望妈妈也来爱我。

“每天下午,她都会匆忙赶回家,急于看到母亲的脸,让她高兴。到了二年级,其他女孩已经不会再问她了。她告诉自己:她不在乎,因为妈妈会永远等着她,而这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莉迪亚的生活里只有妈妈,只要让妈妈开心,她愿意牺牲自己的感受,她不在乎没有朋友,她不在乎自己难受与否,只要能满足妈妈的期待。

莉迪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自我?应该就是母亲决意把自己人生的希望梦想寄托在她身上时,就是在母亲开始无孔不入地控制着她时,在这密不透风的以“爱”之名的控制之下,莉迪亚逐渐一点一点地妥协、退让、放弃了自我,为了爱妈妈,而放弃了爱自己。

4.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无论选择投降还是叛逆,都是在被对方情绪的控制之中

玛丽琳和自己母亲的关系也是撕裂的。她在内心厌恶母亲一心只想着靠取悦男人而活,她愤怒母亲阻断了她当医生的梦想。于是,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顺从母亲到强烈的反抗。

“决不,她对自己发誓,我决不能活得像她那样。”

然而玛丽琳不知道的是,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她都是深陷于母亲的情绪漩涡中的,是被母亲牢牢地控制着的。她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愉悦自己,而只是为了向母亲证明,证明母亲的错误。当你的所做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时,其实你已经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价值和认可毫无保留地交到了别人手中,成为了一个被人牵线的木偶,任人摆布。

只有为自己而活,问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跟着自己的心走,为愉悦自己而做事,才能跳出这个情感操纵的怪圈。

5.孩子最期望的是,母亲过好自己的人生。

“她翻了三本相册,连她母亲的一张单人照都找不到,她母亲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

女儿离开了她,除了书上的铅笔划痕,她生命的印迹无处可寻。她难过吗?她愤怒。愤怒于母亲人生的渺小。”

在家庭中,孩子最期望的是母亲过好自己的人生。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母亲的情绪决定着家庭的氛围,是轻松愉快还是压抑紧张,只有妈妈快乐了,孩子才能无拘无束地快乐。

而妈妈如何能真正快乐呢?就是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精彩。只有妈妈的内心充盈了,有力量了,才能把这份力量传递给孩子。

可以说,父母和孩子也是在互相成就吧,孩子是父母变好的最大动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