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云前视图与俯视图生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旋转的建筑俯视图 点云前视图与俯视图生成

点云前视图与俯视图生成

2024-07-01 0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点云前视图与俯视图生成

点云前视图与俯视图在一些多传感器融合的算法中作为网络的输入,因此有必要对齐进行了解。

1.点云俯视图的生成(Bev)

点云的俯视图由高度、强度以及密度组成。 (1)高度图:将点云在Z轴方向投影要xoy平面上,xoy平面的分辨率为0.1的二维网格,取每一个网格中点高度最大值记为这个网格的最大高度,即高度特征。这样只能获得一个高度图,因此在实际中在Z轴方向划分为M个块,按上述方法即可以每一个块生成一个高度图,即得到M个高度图。 (2)强度图:同样跟高度图一样,只不过取最大高度点的反射强度,这样能够保证强度图与高度图对应的是同一个点。注意强度图只有一个,并不像高度图那样进行划分。 (3)密度图:密度图是根据每一个网格中点云的个数。按照公式计算得到该网格对应的密度特征,具体公式如下: m i n ( 1.0 , l o g ( N + 1 ) l o g ( 64 ) ) \begin{array}{c} min\left ( 1.0,\frac{log(N+1)}{log(64)} \right ) \end{array} min(1.0,log(64)log(N+1)​)​ 其中N为该网格所有Z轴方向上的点个数,因此密度图也只有一个。 因此最终生成的点云俯视图的维度为(M+2,W,H)。

2.点云前视图的生成(FV)

点云前视图的生成相较于俯视图会麻烦一点,如果直接将点云投影到yoz平面会非常稀疏。因此需要将点云转到柱坐标系,再将柱面剪开摊平为矩形,生成前视图。 **坐标系转换** 在柱坐标系下可以根据(x,y,z)坐标利用三角关系得到 θ \begin{array}{c} \theta \end{array} θ​与 φ \begin{array}{c} \varphi \end{array} φ​的值。根据水平分辨率以及垂直分辨率,即可换算得到该点在前视图的坐标。 水平分辨率:根据激光雷达的角分辨率即可得到水平方向的分辨率,以kitti为例。其角分辨率为0.09,视角为360度。 垂直分辨率:以kitti为例,其垂直视角为26.8度,其为64线的激光雷达,因此垂直分辨率为26.8/64=0.42度。 因此最终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每一个点在前视图上面的坐标: c = arctan ⁡ ( y / x ) / △ θ \begin{array}{c} c=\arctan (y/x)/\bigtriangleup \theta \end{array} c=arctan(y/x)/△θ​ r = arctan ⁡ ( z / x 2 + y 2 ) / △ μ \begin{array}{c} r=\arctan (z/\sqrt{x^{2}+y^{2} } )/\bigtriangleup \mu \end{array} r=arctan(z/x2+y2 ​)/△μ​ 其中 △ θ \begin{array}{c} \bigtriangleup \theta \end{array} △θ​与 △ μ \begin{array}{c} \bigtriangleup \mu \end{array} △μ​分别代表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 至此点云的俯视图与前视图都已经生成完毕,如有错误,希望各位读者指出,共同学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