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相关知识 专题聚焦

专题聚焦

2024-02-02 1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

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主要发表在《旅游学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法治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学术刊物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保继刚和左冰为主的“赋权”论,一是以张琼和张德淼为主的“合同”论(王维艳,2015)。前者针对旅游发展中土地增值收益和旅游吸引物价值被低估或忽略的现状,主张通过土地制度变革、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或赋予当地居民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股权利益(保继刚和左冰,2012);后者则认为财产权是具体的、现实的,应充分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财产关系,农村土地上的旅游开发并未引起新的权利浮现,旅游吸引物作为整体不宜设立物权,并主张运用现有法律保障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的权益(张琼和张德淼,2012)。

2016年,“赋权”论和“合同”论两派又一次在《旅游学刊》上进行了交锋。张琼和张德淼(2016)认为,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学上属于一个集合概念,在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但不同属性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个体在《物权法》上的权属性质往往是有法可循的。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论证了设立旅游吸引物权、为之统一立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与此针锋相对,左冰和保继刚(2016)从“一物一权”原则出发,结合现行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和市场法,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特点,提出了基于门票收益的旅游吸引资产评估方法对物的旅游吸引价值(资产)的评估。他们强调,旅游吸引物权不仅具有法理上的合理性、社会实践经验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满足旅游吸引物交易保护要求的逻辑合理性,有着广阔的实践应用潜力。

从保继刚和左冰的论文中可以看出,旅游吸引物权的提出是多年持续观察和思考的成果。无论是2012选取的广西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和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还是2016年选取的西递和宏村案例,都具有很强的现实背景。一个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难免会遭受诸多质疑。新理论必然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论证之后才能慢慢浮出水面,并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关于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依旧较为缺乏,要建立相关的理论体系任道而重远。

1.2

对国际旅游研究的可能贡献

保继刚和左冰将旅游吸引物权翻译为“Tourist Attractions Rights”,笔者使用其作为关键词在各大学术搜索平台上进行了搜索,均未发现相对应的学术论文。由此可见,国内关于旅游吸引物权的相关研究对国际旅游研究的贡献尚未形成。可以预计,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及我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旅游吸引物权的相关理论在未来极为可能为国际旅游研究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如章锦河教授所言,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未来很可期。

参考文献

主张赋权:

[1] 保继刚, 左冰. 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J]. 旅游学刊, 2012, 27(7):11-18.

[2] 唐兵, 惠红. 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法律赋权研究——兼与左冰、保继刚商榷[J]. 旅游学刊, 2014, 29(7):39-46.

[3] 左冰, 保继刚. 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J]. 旅游学刊, 2016, 31(7):13-23.

主张合同:

[1] 张琼, 张德淼. 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J]. 旅游学刊, 2013, 28(12):90-96.

[2] 王维艳.乡村社区参与景区利益分配的法理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现行法律制度框架视角[J]. 旅游学刊, 2015, 30(8):44-52.

[3] 张琼, 张德淼. 再论旅游吸引物的法律属性[J]. 旅游学刊, 2016, 31(7):24-31.

二 /// 理论体系的构建:非惯常环境相关研究

2008年,张凌云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了《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的文章,对国际上流行的旅游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他发现在关于旅游的定义中,不少学者涉及“惯常居住环境”这个概念。同年,在《旅游学刊》的另外一篇文章《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中,张凌云提出了关于“非惯常环境”的确切定义,并尝试利用该概念建立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后面,我们将会尝试梳理非惯常环境的研究进展及我国旅游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贡献。

2.1

研究进展

(1)概念的提出

惯常环境这个概念于1995年被世界旅游组织(WTO)采用在旅游的技术性定义中,此前,类似其所指的对象被表述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地点”“永久定居地或工作地”以及“日常环境”等(陈海波,2017)。在WTO给出的定义中,并没有对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进行精确描述。那么问题来了,惯常环境的边界在哪里?多远才算远?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曾将80千米作为惯常环境的阈值。然而,这个标准是否普遍适用?国土面积不同,惯常环境的范围理应不一样。比如,对于小乡村的农民,惯常环境可能只是当下目力所及的一亩三分地;而对于在北京市中心上班而在七环以外居住的打工者,其惯常环境相对于前者可能就大得多。另外,对于不同距离感知的人,其感知的惯常与非惯常也必然不一样。比利时学者Govers等人于2008年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发表了“勾勒旅游:定义惯常环境”一文,首先对距离测量这一“拇指法则”进行分析,并在思辨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其工作的启发性在价值上更胜于研究结论。传统观点往往从身体的日常活动空间(如工作、购物、娱乐等)的集合去界定非惯常环境,而Govers等人则从地方、空间、流动的多视角出发,对传统观点的惯常环境进行重构和重置,提出惯常的感知与距离并非是线性关系的观点。他们采用两种评价方式,外在的距离与频率评价和内在的游客自我感知评价,对非惯常环境进行刻画。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惯常环境的感知不仅仅与距离相关,还因个体差异而异。实证结果显示,20千米是比利时游客对惯常环境的阈值范围。他们认为,虽然这一标准不能全球推广,但适用于一个人口密集和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显然,只是简单的距离测量并不能决定惯常环境的边界。惯常环境的测量不仅与客观的距离有关,还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知。并且,随着个人活动空间的变化,个人的惯常环境也会随之变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陷入不可知论,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正在接近事物的真相。旅游的技术定义有助于量化分析,但是回归本质性的概念定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2)张氏非惯常环境

在国内,“非惯常环境”的踪影,最早可见于2008年张凌云在《旅游学刊》中的文章。他对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进行了梳理,发现了惯常环境是关于旅游定义的一个关键词(张凌云a,2008)。同年,他在《旅游学刊》发表了“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一文,尝试以“非惯常环境”和“体验”这两个核心概念,重新解析了旅游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旅游学的学术框架。在文中,他强调了认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这对概念组,是理解旅游活动和现象空间转化和外部条件最为本质的基础。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应该成为重构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微观基础(张凌云b,2008)。

2009年,张凌云进一步尝试利用非惯常环境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张凌云利用利珀模型和普洛格模型这两个旅游基础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对“非惯常环境”概念进行了验证和推广。利用利珀模型,张凌云指出客源产生地与旅游目的地实际上就是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而这两种环境的心理动力就是惯常环境里“紧张和焦虑”所形成的“推力”,以及在非惯常环境“诱引的场”所构成的“拉力”;此外,他还利用普洛格理论模型,论述了非惯常环境既是地理环境、更是心理环境的本质,并进一步强调非惯常环境的特征与旅游者心理上的认知有关,而这种认知又是基于客源地的惯常环境。总的来说,该文试图以非惯常环境概念来重构旅游学研究的学科体系框架,对重新审视旅游现象和本质具有很高价值。

张氏非惯常环境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学术研究,还以非惯常环境这个特征为基础,尝试推动旅游学科建设。早在轰轰烈烈的旅游管理申报一级学科之前,张凌云于2012年便在《管理学季刊》(前身为《中大管理研究》)中发表了“走出混沌:旅游学科的归属与性质探索”一文。文章简述了旅游和旅游学科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等各种分类标准的位置,指出旅游学科的分类归属混乱的尴尬地位是旅游学科的学术基础薄弱、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所致。张凌云进一步指出,构建旅游学的关键在于确立起独特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在非惯常环境下,旅游者的行为也有别于惯常环境,这是构建旅游学的基础,也是旅游学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对于旅游学而言,以“旅游本质是在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这一基本认识为基础,才有可能建立起一套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产生方式和研究范式(方法论),从而最终构建起真正属于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3)非惯常环境的其他研究成果

除了张氏理论外,其他学者也参与到了非惯常环境的理论构建研究中。王欣和邹统钎(2011)认为,非惯常环境概念和相关理论,是在旅游技术性(或现象性)定义大行其道的时候回归概念性(或本质性)定义的重要工作之一。他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惯常环境下人的体验的本质问题。文章指出,体验对于人们具有生命层面的意义,而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人们以变换环境的方式去调整生命状态。文章还对基于非惯常环境视角的旅游定义做了一些补充探讨,包括主动性、暂时性、可替代性和旅游体验价值的有限性等。

陈海波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在《旅游学刊》刊发了非惯常环境的相关研究。陈海波(2016)认为,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演变演化则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转换消长乃至切换的特征,只是不同的人,其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相互转换消长及切换的方式存在差异。旅游是发生在人们进行“惯常环境-非惯常环境-惯常环境”切换复原这一整段的生存状态里,这种切换复原和其间的闲暇时间一道构成了旅游的充要条件。他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体或群体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中闲暇时间的体验,这既是旅游学的内核,也是其发展所属自足性分支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与各相关学科进行平等对话,发展所属交叉性分支学科的基础。在后续研究中,陈海波(2017)对非惯常环境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分类。他运用现象学方法,将非惯常环境也可以分为非惯常足迹环境和非惯常非足迹环境两类,并阐述了其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向度以及相互转换消长、切换、投射等关系。同时,将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分为一般性体验和特殊性体验,认为体验是人对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特定向度的探求和被给予过程,并分析了旅游体验的内涵、特性以及质量评估等问题。

2018年第4期《旅游学刊》刊发了管婧婧等人题为“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一文,该论文较为系统地对非惯常环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他们在“非惯常环境”是旅游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法,分析并归纳了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看,惯常环境是人们日常重复性实践和思维所构建的经验地方,它具有相对稳定的地理边界,但具体距离尺度受个体心理认知的影响。在外延上惯常环境包括日常工作(学习)环境、日常居住(社区)环境、日常交往环境。相应地,非惯常环境从外延来说是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这里的地方是指“经主体加工并赋予不同性质和意义的空间”。此外,他们还从经济、文化、信息和认识4个维度对非惯常环境进行解析,发现进入非惯常环境意味着经济成本、信息混乱和不完全、文化差异及认知调整。最后,围绕上述维度,文章推演了非惯常环境对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消费及行为失范等多方面的影响,尝试为以非惯常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旅游者行为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2.2

对国际旅游研究的贡献

十年磨一剑,毫无疑问,经过十年的探索,以张凌云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在非惯常环境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国际旅游研究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希望有朝一日,非惯常环境的研究能够一统杂乱的关于旅游学的定义,助力旅游管理成功申报一级学科。

参考文献

[1] Govers R, Hecke E V, Cabus P. Delineating tourism: definingthe usual environ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4):1053-1073.

[2] 张凌云a.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 23(1):86-91.

[3] 张凌云b.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 23(10):12-16.

[4] 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2009, 24(7):12-17.

[5] 张凌云.(2012). 走出混沌:旅游学科的归属与性质探索.中大管理研究,7(1), 13-34.

[6] 王欣,邹统钎.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J].旅游学刊,2011, 26(7):19-23.

[7] 陈海波.旅游概念界定与旅游学科框架构建的一个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6, 31(4):62-70.

[8] 陈海波.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J].旅游学刊,2017, 32(2):22-31.

[9] 管婧婧,董雪旺,鲍碧丽.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J].旅游学刊,2018, 33(4):24-32.

三 /// 理论体系的修正和补充:本真性理论相关研究

相对于旅游吸引物权和非惯常环境,国内外学者关于本真性理论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真性(又被译作原真性、真实性)作为旅游学为数不多的中层理论,已经有了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本真性理论系统构建过程中,我国学者添上了重要的一笔,尤其是王宁1999年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论文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对国内外的旅游研究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由于本真性已经具有非常多的研究,学者们对其可能较为熟悉,笔者将不会对该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仅着重论述我国学者对该理论的贡献。

3.1

理论深化:存在主义本真性

本真性概念本身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王宁对已有的本真性概念进行划分:客观主义本真性、建构主义本真性、后现代主义本真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主义本真性”(Wang,1999)。客观的本真性指的是旅游对象是否真实;构建的本真性指的是旅游对象如何真实;后现代的本真性不再关注客观本真性,是对客观主义的彻底颠覆;而存在的本真性指的是旅游主体体验的本真性。王宁认为,在后现代状态下,客观主义本真性和建构主义本真性是客观依赖的概念,只能局限性地解释旅游体验,而存在主义本真性作为活动相关的本真性,可以解释范围更广的旅游体验。最后,王宁还进一步地将存在本真性分为两类:自我本真性和人际本真性。目前,王宁的该篇论文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王宁的该论文在Google Scholar上的引用率统计超过2600次,是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引用率榜单的前三名。

3.2

理论拓展:本真性悖论

曾国军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饮食文化研究,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他们提出了饭店管理和饮食地理中的标准化与本真性二维分析框架,这对于本真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意义,起到了极有价值的拓展作用。

早在2011年曾国军团队就发现,旅游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在保持原真性和追求标准化的平衡。他们指出,旅游者既希望获得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创新的服务过程,又需要这些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特征。但对供应者而言,保持原真性和追求标准化从来都是一对矛盾,旅游企业的成功经营有赖于对二者关系的有效把握。通过对几个典型的饭店进行多案例分析,他们构建了基于标准化-原真性的二维分析框架,将饭店集团的扩展方式分为4类:原真标准化、原真性联盟、标准化连锁和追随市场扩张。标准化-原真性二维框架的提出,不仅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更是在理论上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原真性与标准化悖论的视角(曾国军和刘小艳,2011)。

在此基础上,曾国军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保持文化原真性和适应本地顾客需求的两难困境。伴随全球化进程,地方性饮食追逐人口流动跨地方扩展,这些跨地方饮食在保持文化原真性和适应本地顾客需求方面挣扎。如何保持原真性,保持何种原真性成为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焦点。他们通过对地方性与跨地方、原真性与符号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基于饮食文化原真性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原真性的符号化”这一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重要过程。与此同时,还阐述了在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过程中,原真性符号化的必然性及其循环过程,旨在为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地方性文化的跨地方传播、创新与发展(曾国军等,2013)。

此外,曾国军团队还针对实践过程中如何实现本真性与标准化的融合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现代酒店在前期设计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酒店既要满足某些酒店行业标准,或同一酒店品牌的集团标准,来达到统一服务质量、形象标准化的目的,以满足消费者对住宿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酒店又要增加设计感及地方文化特色,并将其传达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原真性在保持个性化、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方面起重要作用;而标准化的设计、生产和服务则影响着酒店的对客服务水平。那么,酒店设计过程中如何才能在协调原真性与标准化这一对矛盾问题基础上,通过设计大规模定制化的住宿产品以满足旅游者复杂的旅游需求?他们以若干酒店为案例,讨论酒店设计过程中如何协调原真性和标准化的两难问题。研究结论对酒店建筑和室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也将为主题酒店、设计酒店和精品酒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经验借鉴(曾国军和赵永秋,2013)。

2014年,曾国军团队在关于本真性悖论问题上实现了突破。他们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文章使用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以对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中的原真性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论文的实证结果显示:1)跨地方文化生产餐厅的原真性可从原真性食物、原真性环境、原真性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解释。原真性饮食文化生产凸显了地方性,但被消费者认知的原真性,是一种被凸显的、符号化的、重塑的原真性,是对学术界争论的几种原真性的杂糅和融合。2)在跨地方文化生产中,原真性环境和服务比原真性食物更重要,尤其是在定位高档的跨地方饮食文化消费情境中,原真性服务对顾客满意感有显著影响,充分证明原真性服务是跨地方文化生产餐厅原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顾客的原真性体验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地方性饮食在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中的原真性重塑及融合的结果。3)原真性服务对跨地方饮食文化的原真性重塑具有关键作用,消费者对跨地方饮食文化原真性的体验,取决于远离饮食文化源地的经营地的地方性文化特质(曾国军等,2014)。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是科学轮的两个不可分割部分,量化研究需要质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命题,质性研究需要量化研究检验其命题的普适性。曾国军团队的敢为对推广和验证本真性悖论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曾国军团队进一步丰富了本真性悖论的研究,他们将消费者纳入原真性与标准化的二维分析框架,将消费情境因素纳入到饮食文化生产研究之中,对不同消费情境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建构的原真性演变进行讨论,通过多案例分析,探讨生产者如何动态调整产品和服务类型,以适应不同消费情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不同消费情境下饮食文化生产的战略分析框架,以助推饮食文化生产理论的发展,也将为酒店、景区及其他服务企业的扩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该研究丰富了发展饮食文化生产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原真性与标准化的理论框架(曾国军和陆汝瑞,2017)。

3.3

本真性的测量

以往关于本真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大多将其作为一种理论视角或者理论支撑,对如何将本真性进行实操化尚未有共识。浙江大学的叶顺等人(2018)尝试了对本真性这一概念进行量化测量,通过14个深入访谈和内容分析,开发了包括认知本真性、建构本真性和关系本真性3个维度9个题项的量表(具体见表1所示)。随后,作者采用配对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商业家的商品化如何影响游客感知的本真性。结果显示:商业家的地方和劳动力商品化负向影响认知本真性,目标的商业化负向影响关系本真性,而商业化对建构本真性没有影响。该文的贡献在于将商业化和本真性进行量化,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商业家/农家乐情境下的商品化-本真性模型。该文将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概念引入到营销和旅游领域,并进行了量化研究,由归纳逻辑到演绎逻辑,这是本真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但是,本文中商业家情境下的商品化-本真性模型有待进一步检验。未来可以以此为蓝本,对本真性相关的议题进行不同情景的细化研究。

表1 本真性测量的维度与题项

维度 测量题项 认知本真性 这个农家乐是一个真正的农村家庭 这个农家乐展示了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我住的期间,我觉得自己是农村家庭的一部分 建构本真性 我能从设计上看出主人的审美标准 我能从设计上看出主人的个性 我能从设计上看出主人生活方式的偏好 关系本真性 我和主人在一起就好像我是家人一样 主人和我彼此信任 我真诚地感谢主人对我的照顾

3.4

2

对国际旅游研究的贡献

王宁提出的“存在主义本真性”,对于本真性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宁的存在主义本真性这一发现是国内学者在旅游原创研究的代表作,也是国内少有的、对国外理论研究修正与完善的代表作。而曾国军团队建立的饮食文化中的本真性与标准化二维理论框架,既具有理论创新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践启示,其系列研究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其对国际旅游研究的影响已经初步形成。借用章锦河老师的话,在本真性理论领域,中国旅游研究对国际旅游研究的知识贡献已经是“现在有贡献,未来更可期”!

参考文献

[1] Wang N.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2):349-370.

[2] 曾国军,刘小艳.标准化与原真性悖论:饭店集团的扩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1, 26(7):24-29.

[3] 曾国军,刘梅,刘博,等. 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过程研究──基于符号化的原真性视角[J].地理研究,2013, 32(12):2366-2376.

[4] 曾国军,赵永秋.酒店设计的原真性与标准化协调——理论构建与个案展示[J].旅游学刊,2013, 28(6):94-101.

[5] 曾国军,李凌,刘博,等. 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中的原真性重塑——西贝西北菜在广州的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14, 69(12):1871-1886.

[6] 曾国军,孙树芝.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鲜芋仙的原真标准化过程[J].热带地理,2016, 36(2):151-157.

[7] 曾国军,陆汝瑞.原真性与标准化悖论:饮食文化的消费情境与生产者响应[J].旅游导刊,2017(1):51-66.

[8] Ye S, Xiao H G, Zhou L Q. Commodification and perceived authenticity in commercial hom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8,71:39-53.

四// 心理与物理的链接:旅游体验理论相关研究

旅游体验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涉及产业实践和知识研究的方方面面。国内最早系统提出旅游体验之概念并对其进行持续推进的学者是谢彦君。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谢彦君继续提出了旅游情境(包括旅游行为情境和旅游氛围情境)、旅游场、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等概念。在这些范畴基础上,他亦提出了一系列命题,包括旅游是愉悦性体验;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包含快乐与痛苦;以及黑色旅游中存在着黑色愉悦等。以此,谢彦君及其团队试图建构起一个以旅游体验为核心的,兼顾旅游者个体心理体验与目的地建构的,涉及旅游动态过程与主客观环境的旅游研究话语体系。

4.1

旅游体验:精细化与系统化的概念发展

旅游体验的概念从无到有,经历的是持续精细化与系统化的过程。在《基础旅游学》一书中,谢彦君提出了旅游体验的概念。此后,通过《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和《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两部书中从理论到实证的系统分析,谢彦君论证了旅游体验的的本质、内容和实现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了现象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对旅游体验进行了多重理论发掘。2012年,谢彦君团队从表演的视角,审视了旅游者为展示体验所进行的博客舞台设置,揭示了旅游者借助博客空间而实现角色塑造、印象管理、剧目呈现等目标的行为规律。2015年,“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一个系统论的分析”一文从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追忆体验3个阶段对旅游体验的建构主体、建构过程和建构对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体验和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模型。2017年,谢彦君团队对体验的概念进行了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借鉴狄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了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等的特征。

4.2

旅游场与旅游世界:旅游体验的心物系统

早在2005年,谢彦君从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胡塞尔、海德格尔、勒温等人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旅游现象尤其是旅游行为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可以描述旅游行为动力过程的基本理论模型:旅游场,也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范畴,开辟了旅游体验研究的若干新领域。2006年,谢彦君的“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文提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这些情境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另类行为环境:旅游世界。这一概念哲学上的渊源可追溯至胡塞尔的现象学,谢彦君对现象学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也使其成为当下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2016年,以旅游场概念为基础,谢彦君团队对旅游体验的情感能量问题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剖析了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建立起了旅游场、互动仪式和情感能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旅游体验共睦态”这一概念与“集体欢腾”概念结合,使旅游体验研究中关于旅游场的概念进一步深化。2017年,谢彦君团队在旅游体验视角下对大众旅游中帝王陵墓类景观的旅游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作为现代大众旅游的观赏对象,场所精神所经历的从权力在场到审美在场的变迁。

4.3

愉悦:直击旅游体验的核心

愉悦不简单等于快感。早在20世纪90年代,谢彦君就已经提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2006年,“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一文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旅游体验的目的是获得愉悦,旅游愉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结果,不排除要借助某种工具性的痛苦,该研究也同时分析了旅游愉悦的类型,为此后多样化的愉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更系统和深入的角度来审视“愉悦”这一概念,谢彦君团队的旅游愉悦研究近年来对以往存在的疑问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答。尤其针对具有复杂机制的黑色旅游,团队在“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一文中论证了“黑色旅游是一种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愉悦体验又属于具有独特的死亡观照特性的旅游类型”这一命题,从而将死亡观照这一美学范畴纳入黑色旅游愉悦体验的理论分析视野。此后的“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丑双重体验”一文则更明确地提出了“黑色愉悦”的概念,并对黑色愉悦的多重来源进行了抽象和论证; 对黑色愉悦得以实现的前提,即多样性距离的存在进行了阐释;对黑色愉悦的在场体验进行了剖析; 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美丑双重体验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黑色旅游体验所具有的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功能。这些努力,既补充解释了以往愉悦研究中一些疑问,亦扩展了未来旅游愉悦研究的知识范畴。

在国内外旅游研究中,体验研究都是一个重要领域,我国研究者所提出的旅游场,心物场,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以及黑色旅游中的黑色愉悦等概念及相应命题,为国际旅游研究贡献了一个自洽的理论体系,一个新的视角,对该领域的知识进行了新鲜且具有实践意义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商务印书馆, 2015.

[2]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 南开学出版社, 2005.

[3]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4]马天, 谢彦君. 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一个系统论的分析[J]. 旅游学刊, 2015, 30(8):96-106.

[5]李淼, 谢彦君. 以博客为舞台:后旅游体验行为的建构性诠释[J]. 旅游科学, 2012, 26(6):21-31.

[6]谢彦君, 谢中田. 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J]. 旅游学刊, 2006, 21(4):13-18.

[7]谢彦君. 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J]. 财经问题研究, 2006(5):88-92.

[8]谢彦君. 旅游体验的情境模型:旅游场[J]. 财经问题研究, 2005(12):64-69.

[9]谢彦君, 徐英. 旅游场中的互动仪式: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动力学分析[J]. 旅游科学, 2016, 30(1):1-15.

[10]谢彦君. 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J]. 财经问题研究, 2006(5):88-92.

[11]孙佼佼, 谢彦君. 从权力在场到审美在场:旅游体验视角下场所精神的变迁——以陕西省兴平市汉武帝茂陵为例[J]. 人文地理, 2017(2):129-136.

[12]谢彦君, 孙佼佼. 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丑双重体验[J]. 财经问题研究, 2016(3):116-122.

[13]谢彦君, 孙佼佼, 卫银栋. 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J]. 旅游学刊, 2015, 30(3):86-94.

结语 Epilogue

中国旅游研究的知识贡献

在这个中国旅游研究井喷式爆发的风口上,让我们一起振臂高呼: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最后,还是借用章锦河老师那句话,中国旅游研究现在有贡献,未来更可期。

“中国旅游研究的知识贡献”的第二期和第三期更精彩,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 ||

封面与导读图片:https://image.baidu.com

正文插图设计与照片:孙佼佼 苏州科技大学讲师

本期微信编辑 ||

黎耀奇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方淑杰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生

刘必强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生

孙佼佼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师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