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 怎样加强建筑企业劳务工人的有效管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施工现场怎样更好的管理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 怎样加强建筑企业劳务工人的有效管理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 怎样加强建筑企业劳务工人的有效管理

2024-06-05 14: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我国建筑工人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肩负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工人是建筑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筑施工一线繁重的建设任务。建筑工人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施工企业对一线建筑工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经常出现劳资纠纷,很多劳资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纠纷逐步演化为恶性事件,影响了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建立有效的建筑工人管理体系,提高工人素质,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是摆在政府、行业、企业面前的迫切问题。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直接管理者——施工企业,更肩负着这项重任。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施工企业必须规范和强化企业内部与劳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快施工企业各项目工人考勤、工资支付、劳动争议在企业内部快速解决机制的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在以建筑工人为主的建筑劳务管理市场,客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一些项目经理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严重侵害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

2、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存在缺乏组织、难组织的问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直接给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带来隐患;

3、建筑工人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给施工企业管理带来困难,增加了劳资纠纷的风险;

4、某些企业管理松散、制度机制不健全,造成现场失控,安全、质量事故频发;

5、部分施工老板不考虑队伍的建设和作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而大量使用价格低、缺乏从业经验的建筑工人,最大限度地去攫取人工费差价,安全、质量等方面很少或者基本不投入,导致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如履薄冰;

6、劳资纠纷频发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损坏了企业的形象;

7、民主机制不健全,劳务工人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不利于提高劳务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务管理办法

根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工资发放问题、工伤理赔等问题的困扰,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公司应该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预防问题的产生,因此要加强基础管理。公司应结合实际,从劳资管理规定出发,对一线建筑工人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一线建筑工人的考勤、工资支付、劳动保护、劳动合同、安全技能培训等方面问题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规范用工、避免劳资纠纷的产生起到一定的管理效果。

(一)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坚持实施劳务实名制管理

1、工地采用劳务实名制管理是建筑业用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慧筑云平台劳务实名制系统通过对花名册、劳务合同、安全培训、进出场、考勤、工资核算及发放等功能,实现劳务实名制管理,并对接国家及各地市住建管理平台,通过自有技术可对接多款人脸识别考勤设备。集成人员定位技术及视频技术,对劳务人员劳动轨迹、定位及工作情况进行管理,确保劳效及安全。通过人员管理,不仅避免劳务纠纷,更是对提高劳动效率、优化劳务外包成本及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全文

2、其次为了保证工人能及时足额领到工资,企业应制定工资发放管理制度。工人进场时,班组长须向项目部提供该工人每日工资数额,计件工资按项目施工员核对的实际工程量计算。班组长须根据核对一致后的考勤表计算工人工资(若按计件计算的工资,单独列支),签字确认后每月按时提交项目部,项目部相关人员核对无误后报送劳务公司。

3、每一个进场的工人,项目部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和安全事故责任承诺书,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在发生劳资纠纷和安全事故时有据可依。

(二)坚持施工队长(班组长)信用备案制度

施工队长是队伍管理的关键人员,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信用评价不良的施工队长入场施工作业。建立施工队准入合格队伍名录,用制度化管理减少和杜绝不规范用工和违章用工行为。首先,要严格执行对企业使用的施工作业队伍准入审批制度和进行年底信用等级评价考核制度,用制度把好企业用工关口;其次,要优先使用信誉好的施工队伍,与信誉好的施工队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次,要坚决杜绝行业信用评价差或未经行业和企业信用评价的施工队伍入场。

(三)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提高民主决策科学性

虽然我司目前有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各种民主建设组织,但是劳务工人在这些组织中的比例相当有限,这就使得我们无法听到来自一线人员的心声,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诉求和帮助。在民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组织开展一些劳务工人合理化建议活动,因为劳务工人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坚守着不同的岗位,他们从多角度观察企业,能更清楚的看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另外,我们应该增加民工代表,广开言路,多听取他们的声音,提升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三、有效的劳务管理办法解决的关键问题

1、实现以项目为轴心,以制度为抓手,加强劳务工人的一体化管理,规范企业用工,提升企业形象

针对建筑工人喜欢到各工地打零工的现象,施工企业在建筑工地开展考勤制度,规范了企业用工管理,也更清楚、明确地维护了建筑工人的权益。同时实现以项目为轴心,加强建筑工人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从而真正强化企业对施工生产第一线的控制。一方面,对建筑工人的管理要严格化。另一方面,对建筑工人的管理也要处处体现人情味。从而提升我们企业形象。

2、出现工伤、工资纠纷分清了企业的职责

建筑工人的就业比较灵活,有时候这个工地上没活干的时候,就可能到附近其他工地兼职,但这样也造成了管理不便,甚至在出现事故的时候不好判定到底是哪家施工企业的责任。因此,对每一个工人进行严格有效的考勤制度管理,可以在出现事故时用证据来分清责任。这样施工企业也就能掌握工人的进出、流动情况,避免了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失。

劳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劳务管理办法,这样才有可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大利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