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方法与路径的定义一样吗 “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 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02-01 0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年7月7日至9日,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的回顾与展望: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会议旨在回顾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历程,展望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来自亚、非、欧、美、澳200余所高校的700多位学者参与盛会。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聂珍钊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笛教授,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秘书长、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杨革新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高奋教授、何辉斌教授、任洁副研究员分别担任第10、12、26分会召集人,周露教授以及本硕博优秀学子30余人受邀宣读论文。

出席大会的重要专家还包括: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Marjorie Perloff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教授,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Galin Tihanov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刘建军教授,俄罗斯人文大学Igor Shaytanov教授,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马来亚大学潘碧华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Paul Patton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张爱平教授,武汉大学罗国祥教授,日本名古屋外国语大学藤井省三教授,菲律宾雅典耀马尼拉大学Vincenz Serrano教授,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Leona Toker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匈牙利社会科学院Péter Hajdu教授,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bert Eaglestone教授,复旦大学Sandro Jung教授等。

大会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名誉会长Claude Rawson、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苏晖、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聂珍钊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和话语体系,由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正式提出,20年来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广泛传播,备受赞誉。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一流学科”建设和中国学术“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本次国际会议着眼于对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拓展与国际融合,切实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松林宣读了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名誉会长、耶鲁大学ClaudeRawson教授的致辞。Rawson教授提到,今天众多杰出学者云集此地,共襄盛举,这是对聂珍钊教授致敬,也是对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不断增长的学术声誉致敬。会议日程包含丰富议题,涵盖大多数地区的文学,具有高度的针对性。Rawson教授坚信本次会议对所有与会者一定会大有裨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将又一次促进全世界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苏晖教授在致辞中说到,自聂珍钊教授2004年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至今已经历了二十个年头,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文化传播中,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聚集并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国内外学者,从事文学伦理批评和跨学科研究,提出并建构了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使之发展成为一种行之有效、兼容并包的批评模式。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聂珍钊教授在致词中指出,本届年会的主题“文学伦理学批评二十年:回顾与展望”,这既是对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它未来发展方法与路径的探讨与展望,它必然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深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此为题,聂教授从文学死亡与理论的危机、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科学、人工智能与文学理论的科学化以及文学理论的科学重构四个方面讨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未来的发展。

在主旨发言环节,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和欧洲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荣誉教授Marjorie Perloff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了艾略特的诗歌《老年》(“Gerontion”)。 Perloff教授指出,过去几十年里,公众对于这首诗中的反犹太主义倾向有诸多批评,其中以安东尼·朱利斯的《T.S.艾略特文学形式中的反犹太主义》为典型代表。但是, Perloff教授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朱利斯在他的著作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新批评,而她则试图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这首诗歌放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进行分析。从艾略特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来看,《老年》这首诗歌并非是反犹太主义的,而是指向一种内部的沉思,是关于一位老人,也就是诗人他自己的内心独白与困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的发言题目为“聂珍钊教授与文学伦理学批评”。陈众议教授从理论创新与经典界定两个维度阐释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术贡献。一方面,他特别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理论话语体系中的开创性意义。他认为,在各种西方理论和方法充斥学苑之际,文学伦理学批评改变了形式主义制导的研究范式,彰显了中国思想资源中的理论激活力量。另一方面,他基于乡情、中文与审美伦理三个相互关联的面向探讨了中华民族的经典与伦理之间的紧密勾连。其中,他特别阐述了审美伦理的价值,指出与孔子的大同思想相反的是发达资本主义普遍奉行的帕雷托“二八率”,他强调后者所提倡的技术理性与资本至上论需要引起人类的警惕,学者们应保持审慎思考,创造性地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兴起带给文学翻译的冲击和挑战。他认为,尽管人工智能的兴起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应捍卫文学作品人工翻译的合法性。人工智能对翻译人员生存空间的挤占、对文学创作者地位的替代都是违背人类基本伦理的,人类依靠理性和情感生存,即便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后人类”时代,机器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角色和功能。在文学作品和理论的翻译实践中,人工智能难以胜任微妙情绪和意象的翻译。只有那些知识渊博、文学和审美文化高超的优秀译者才能把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自己的母语。而康德、德里达等的理论几乎是不可译的,其微妙、有争议的深层含义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准确再现。因此,王宁教授呼吁正确地评估人工译者的劳动和作用,并呼吁翻译研究领域的“伦理转向”。

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理论委员会荣誉主席、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比较文学系Galin Tihanov教授的发言将“世界主义”分为“文化世界主义”和“政治世界主义”两种类型。前者就像赫尔德《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一样,代表着一种在平等对话中拥抱差异、包容特殊的人道主义;后者则起源于康德《永久和平论》中的世界政治观,更强调一种缩小甚至消弭差异的现代性。提哈诺夫列举了现代流亡作家和知识分子的两种经历,来呈现西方现代话语对流亡的两种基本叙述。一种认为流亡带来了非凡的创造力,另一种将流亡视为苦难和困境的根源。发言的最后,提哈诺夫借汉娜·阿仑特《我们难民》的演讲,重审了排除甚至迫害差异化群体的危害。他认为阿仑特对个体尊严的强调在今天依然是重要的。通过对世界主义和流亡两个关键词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哈诺夫重申了人性在全球主义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以关照人的尊严和尊重人类差异为核心的重要伦理倡导。

7月8日下午,圆桌会议分中英不同会场同时召开。中文圆桌会场由涂险峰教授主持,聂珍钊教授、陈众议教授、陈建华教授、吴笛教授、刘建军教授、蒋承勇教授、罗国祥教授、王立新教授、董洪川教授、张杰教授、李伟昉教授、藤井省三教授、朴宰雨教授、潘碧华教授、潘碧丝教授、李俄宪教授、苏晖教授参与讨论。本场圆桌会议紧贴大会“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父”聂珍钊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20年来的回顾为主要内容。聂珍钊教授首先以“语言生成论”的理论建构为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理论体系的创建过程,从学理性的角度展现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的语境与理论根基。与会专家在此基础上围绕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一,回顾自身如何与聂老师结缘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对话,从文学与审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跨学科等多个角度切入,肯定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以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日本、韩国与马来西亚等海外各国的传播情况,论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特性与重要意义;第三,分享了自身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与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与收获。涂险峰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本土性、创新性、体系性以及跨学科性,文学与科学的碰撞有助于启发人们重新理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也对理解当下的诸多社会话题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圆桌会场由尚必武教授主持,杨革新教授、Galin Tihanov教授、Igor Shaytanov教授、Paul Patton教授、Maria Luisa Torres Reyes教授、JoyceL. Arriola教授、Marjorie Perloff教授、William Baker教授、Jüri Talvet教授、Youngmin Kim教授、Sandro Jung教授、Leona Toker教授、Ronald Schleifer教授、张爱平教授、王松林教授、刘茂生教授、李正栓教授、田俊武教授、陈红薇教授、周敏教授和金冰教授参与讨论。与会专家围绕以下四方面发表观点:第一,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二十年来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且展望了在跨学科背景下理论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第二,与会专家学者们从自身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接触与认识的不同方式与经历出发,交流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国内以及海外各国传播的广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力;第三,与会专家学者们从自身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出发,讨论了各自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中进行的思考,涉及了戏剧研究、叙事学研究、18世纪文学研究、历史元小说研究以及道德哲学等领域;第四,讨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如何与科学结合的问题,就chatgpt等新近技术物引发的伦理思考,以及神经科学领域的新发展与脑文本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学者们既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自建立之初所立足的重视文学文本,深入本土传统,不断探索跨学科方向的品格,又深切关注在科技时代下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可能走向,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建议。会议最后,Galin Tihanov教授对本次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在未来的时代,文学批评需要拥抱人工智能、电子科技,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是一种适应时代、更具优势的方法论。它可以解决很多这个时代剧变中会遇到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人类、文学地位的变化等问题。他还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本性质(textuality)的转变对文学研究也将产生深刻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未来会广泛延展并使用到各种不同文本的研究中。

7月8日下午,圆桌会议进行的同时,600余位专家学者分45个小组论坛就相关议题展开学术探讨与交流。讨论议题涵盖“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文学与伦理”“戏剧中的伦理书写与共同体研究”“自由人文主义的形式-道德批评传统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小说叙事策略选择行为背后的伦理意识”“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二战后英国文学的伦理诉求”“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伦理”“文学空间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媒介、跨学科研究”“人工智能、科幻文学与后人类伦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文学教育研究”“比较文学文化伦理学阐释”等,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共同研讨。

7月9日全天,大会中英文平行会场各进行了8场主旨发言,共有29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中文主旨发言第1场,由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主持。韩国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朴宰雨教授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申采浩与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他指出,二人作品中女性进步、沉沦嬗变的根源在于他们创作的核心目标不同。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强调文学批评要立足当下,解决现实问题。在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价值之后,也针对性地提出了该批评方法未来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方向。

中文主旨发言第2场,由浙江工商大学蒋承勇教授主持。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强调了中国话语在建立中国知识体系中的必要性。他指出,中西话语在感官倚重方面存有差异。中国以听觉为统摄,对嗅觉的强调也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伦理话语。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潘碧华教授以一名马来西亚华人身份,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接受和实践过程,从传播路径、学界交流、成果概览等角度,呈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马来西亚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度和广泛影响力。

中文主旨发言第3场,由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罗国祥教授阐释了法国文学、法国文化以及宗教文化中的一些伦理价值和哲学理想。他认为新教伦理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及文学家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继承和发展了新教伦理,塑造了颇具自由、平等、宽容、向上向善品格的诸多人物形象,并演变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酵母”。日本东京大学藤井省三教授主要探讨了村上春树创作中受到的鲁迅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关注了鲁迅和村上在回忆父亲的作品中所共同提及的罪意识。

中文主旨发言第4场,由兰州大学张同胜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倡导回到中世纪的伦理立场阐释骑士叙事诗,并指出影响骑士文学最大的两个因素为封建采邑制和基督教。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高度评价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二十年来的发展,肯定了它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理论价值。他指出,该批评方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温度,与文本及相关理论互动对话性强。

中文主旨发言第5场,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从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以及生平历史切入了对“文”与“体”矛盾的讨论。提倡伦理符号学和文学伦理学批评应合力探索一条“尊重本体、各正性命、关爱症状”的批评路径。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的脑文本概念,分析对比了莎士比亚几部喜剧与其中国改编版本的差异,论述了改编作品中的本土化伦理选择和跨文化融合。

中文主旨发言第6场,由华中师范大学刘兮颖教授主持。北京科技大学陈红薇教授认为古希腊的神话悲剧以双重视角构建古希腊思想共同体,形成了独特的神话悲剧美学,进而构建了基于城邦和异己文化的共同体,并在共通中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欧罗巴文化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刘雪岚副研究员主要讨论了文学教育中的伦理困境及施害者文学。通过探讨大屠杀文学教育来解决或超越伦理困境,使受众加深历史认知,使暴行不再重现。

中文主旨发言第7场,由华中师范大学杜娟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刘英教授通过各项数据回溯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该批评方法对建设中国现代文论话语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外经贸大学金冰教授的发言主要围绕乔治·艾略特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何协调对自由的宣称和对帝国的辩护自身这一伦理悖论展开。她指出,萨义德给爱略特贴上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标签是不严谨和草率的。

中文主旨发言第8场,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建教授主持。韩国外国语大学林大根教授的发言主要梳理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韩国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他指出,该批评方法在韩国文学研究界有着很强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英文主旨发言第1场,由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主持。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Igor Shaytanov教授梳理了人类在文化层面的进步从传统到反思的演变过程,其中“传统”代表集体思维和规范,而“反思”则代表个体自我的成长,这种对立促使个体从规范权威中解放出来,类别的界限失去其规范性力量。浙江大学吴笛教授认为浪漫主义诗歌经常以非人类世界为中心,但其主要目标是为人类进步提供道德指导和伦理见解。他们主张回归人类固有的本性,并在生命的真正本质中寻求人类与元素之间的和谐,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英文主旨发言第2场,由浙江大学高奋教授主持。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了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1966),关注到了文本中的伦理结与伦理问题。他指出,斯托帕德的戏剧以两个年轻人为主角,照应了战后的历史框架,指涉道德问题。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RonaldSchleifer教授以自己最新著作《文学研究与福祉:文学与医疗保健的世俗工作》为基础,探讨了文学研究在追求和实现世界行动价值方面的实际工作,对文学的功能进行了哲学化、诗意化和文学化的诠释,指出伦理学和美学的统一性。

英文主旨发言第3场,由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主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武汉大学Paul Patton教授细读分析了库切的小说《耶稣的童年》,他认为,《耶稣的童年》是一部呈现后现代和后真理世界中个人和集体生活状况的小说,反映了当代世界后宗教和后现代的面貌。美国加州大学奇克分校张爱平教授从阅读伦理出发对比解读福克纳《弥留之际》和莫里森《爱》中固有的伦理复杂性,探讨两位作家如何运用含有蓄意的伦理质询、挑战及目标的叙事模式。

英文主旨发言第4场,由华中师范大学陈西军教授主持。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VincenzC.Serrano教授着重分析了博尔哈的They day daze和他未发表的手稿factures。他指出,作品中运用的疏离和复杂化形式唤起了一种伦理姿态,赋予了人们感受对象的能力。

英文主旨发言第5场,由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探讨了从伦理意识到伦理选择的三个问题:具有伦理意识的人物将伦理意识化为伦理行动,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缺乏伦理意识的人物采取不当行动,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具有伦理意识的人物并没有采取正确的伦理行动,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以色列希伯来大学Leona Toker教授论述了《艰难时世》中工人斯蒂芬·布莱克普尔形象在狄更斯对阶级关系的批判,小说的艺术探索和伦理思想的探讨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英文主旨发言第6场,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欣教授主持。匈牙利科学院教授、Neohelicon杂志主编PéterHajdu教授认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行为,具有道德义务、道德困境的特征与权力关系。而匈牙利翻译古典作品的历史显示出,强调对目标受众的忠诚可能使译本具有颠覆性的意味。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以历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IAELC)的主题为背景,对伦理文学批评20年的成长历程进行了详尽而充满感情的回顾。他从历届会议主题中引发出了一系列思考,回溯现在、预见未来,强调伦理阅读的重要性。

英文主旨发言第7场,由浙江工商大学方英教授主持。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bert Eaglestone教授聚焦了现当代英语文学对“过去”的呈现,初步提出了该主题的分类方式,并简要阐释了不同类型背后的伦理观念。他指出,与过去的多重纠缠是当代文学的一大特色,透露出一种伦理态度。东北师范大学徐彬教授在追溯文学伦理学批评脑文本概念源起的基础上,延展到了殖民主义与脑文本的话题。他指出,殖民主义脑文本表现为殖民主义心理影响,其中包括与殖民教育相关的文化习得。

英文主旨发言第8场,由华中农业大学李敏锐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Sandro Jung教授解读了奥利弗·哥尔德史密斯的《威克菲尔德牧师传》,试图通过关注道德与伦理问题来展示和理解牧师个人外在、内在的不一致性,旨在恢复哥德史密斯对自然人性的看法。

在闭幕式上,俄罗斯《文学问题》主编、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Igor Shaytanov教授,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杨革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黄芙蓉教授分别致词。伊戈尔·沙伊塔诺夫教授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对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和真挚感谢。杨革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回望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的光辉历程,重审意蕴丰富的文本脉络,追求持续拓新的伦理对话,彰显了文学、伦理、知识之于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活跃的思想碰撞、杰出的跨学科互鉴、超越国界的对话为创新理论范式、阐释伦理问题、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新方向。最后,杨教授以哲学家Albert Schweitzer的名言“伦理不过是对生命的敬畏”鼓励研究者带着敬畏之心,勇往直前,在第13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再度相聚。黄芙蓉教授代表下届年会承办方祝贺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盛大召开。她感谢学会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信任和支持,热情介绍了学校的优势学科、软硬件情况。黄芙蓉教授热忱欢迎学者同仁2024年相聚哈尔滨,期待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继续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服务。

本次会议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回顾与展望,以伦理批评和科学智能为导向,汇聚全球学者,凝集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的前沿话题与发展前景。围绕这一核心主题,各国与会学者专家共商伦理议题,积极探索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推动科学理论与人文学科的融合,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的发展历程和国际传播,不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而且广泛传播当代中国话语有效引领当代国际学术话语。文学伦理学批评的20年,是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传递中国声音、立足当下解决现实问题的20年。第12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前启后、盛况空前,在参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圆满闭幕。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文学跨学科研究》(A&HCI)和《世界文学研究论坛》(ESCI)两份国际期刊和“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为依托,以建设外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秉承社会责任、学术创新、国家意识、一流成果的发展理念,开展世界文学领域跨学科的国际合作和高质量的特色学术研究。本次会议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建构,汇聚全球学者,凝集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文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的前沿话题,不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而且广泛传播当代中国话语,有效引领当代国际学术话语。

本次研讨会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9ZDA292】资助,特此鸣谢。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23年7月12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