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广告语另有乾坤?文化视角下如何将其更好的翻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鲜人参的广告语 食品广告语另有乾坤?文化视角下如何将其更好的翻译

食品广告语另有乾坤?文化视角下如何将其更好的翻译

2024-04-11 2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品质,从海外购买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那么食品广告就是传播媒介,在开拓市场这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又因其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也承载着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食品广告不仅要尊重异国的文化及传统习俗,还要体现出产品独有的特色,以此来激起异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所以本文决定从文化视角入手,探析食品广告语的翻译方法,分析其语言特点,使其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方式。

在结合大量语料的基础上,从词语运用、修辞的选用与句式选择等方面对食品广告语进行剖析、解读。

1.食品广告语的语言特点

简洁性

食品广告语重在体现产品独有的特点,简单易懂,过于冗长复杂的食品广告语就不便于让消费者记忆,更不要说在其之间流传了。

食品广告语在表达形式上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对句。一般情况下,在社会上能够广泛流传的食品广告语基本都是比较简短的。

这些例子我们随处可见:(1)EnjoyCoca-Cola.(可口可乐)请喝可口可乐。(2)GenerationNext.(百事可乐)新的一代。(3)Taketimetoindulge!(雀巢冰激淋)尽情享受吧!(4)Thetasteisgreat.(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以上这四则广告语简单精练,尽管句式简单,却把食品的特点及信息全部描绘了出来,博人眼球,吸引消费者。Fresh-upwithSeven-up.(七喜)提神醒脑,喝七喜。此广告运用了押尾韵的手法,使之朗朗上口,方便让消费者进行记忆,同时,“Freshup”这个词也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消费者在喝到七喜后饱满的精神状态。

这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慰藉。

创造性

食品广告语的表现形式要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在句式和表达方法这两方面也要独具风格,争取最大程度上去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唤起消费者们在心灵上的共鸣。例如:

(1)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可口可乐)饮可口可乐,万事如意。

这则广告将中西双方的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二者彼此融合,别出心裁,也可以看出汉语比较喜欢使用短句进行表达。同时也会抓住消费者为了讨个“好彩头”的心态去购买此产品。

(2)Obey your thirst.(雪碧)服从你的渴望。在此则广告中“thirst”一语双关,很是巧妙,既表达出了“渴了要喝水”这个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传达出了消费者对此产品的渴望,激起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3)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这是一则售卖鸡蛋的广告,其中,“eggsactly”与“exactly”在这里用到了“谐音梗”,而且“eggsactly”在拼写上也与“egg(鸡蛋)”相呼应。把广告语和要售卖的产品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体现出了其既独特又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牢牢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对思维的创新持重视的态度,要摆脱固化的思维和一成不变的思想。在翻译食品广告语时,要充分地了解不同种族文化的背景,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宣传效应。

目的性

广告语本就带有极强的目的性,食品广告语亦是如此。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以及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人们都注重的是食物的品质。

例如,某咖啡公司的经典广告语“Goodtothelastdrop”,对应的翻译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译者在这里把“last”和“意犹未尽”紧紧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把消费者在喝完咖啡后的感受传达了出来,同时也把“drop(滴滴)”更加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使其更加符合众多消费者的需求。

诱惑性

食品广告语除了要具有极其明确的目的性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诱惑性,以及强烈的说服力和鼓动性。作为消费者,大家都希望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于是商家为了吸引大量消费者,就会发放一些极其具有诱惑力的广告

(1)Buyonepair,getonefree.买一赠一。这是最常见的促销广告语,短短一句话却极具诱惑力。

(2)Itisnotjustasweet.(雀巢巧克力)不仅仅是甜品。此广告用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了产品的口味及高品质,看到这则广告后消费者的好奇心就会被唤起,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购买欲望,这就达到了诱惑消费者的目的。

幽默性

幽默是一种喜剧因素,同时也可以在生活和艺术领域进行表达。

观众因表演者的形象和话语而产生的共鸣是其主要来源,通常是通过比喻、双关、夸张等一些修辞手法来体现的;与此同时,还会运用一些风趣、简短凝练的语言去吸引消费者,使其对此广告产生兴趣,以此来加强消费者对广告的了解、记忆和传播,促进更多的消费者消费。

2.食品广告语的翻译方法

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一些禁忌,并使翻译后的语言表达更加贴合译入语的表达方式。

广告的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局限于字面的意思,还要对其背后的引申意义进行充分了解,注意选词,不要触犯禁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

例如,猫头鹰在西方是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里却象征着厄运、霉运的前兆;喜鹊在西方文化中是指傻子,说话叽叽喳喳的人,而中国人则认为其代表着好事发生的预兆等。

如可口可乐旗下的某产品“zerosugar”就应该翻译为“无糖”可乐,就不可以直接根据字面翻译为“零糖”可乐,因为“零糖”与“灵堂”在汉语中也是“谐音梗”,会让中国消费者联想到忌讳的字——“死”。而把它改译为“无糖”可乐的话,也是可以表达出“不含糖,很健康”的意思。

再如七喜饮料的名字,“Seven-up”的直译是“七上”,在把它改译为“七喜”之后,就不会使中国消费者想到“七上八下”这个充满不安的成语了。改成“七喜”后,此则广告就充满了喜庆吉祥的意思,同时“up”这一词也体现出了美国人自我、向上的美好价值观。

熟知所译广告的食品信息

在翻译前,我们应当熟知所译广告的食品有什么特点及其重要信息。同时还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此产品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势。还要了解在广告策划过程中需要通过哪些媒介来进行宣传,预算经费是多少,这样便于对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

3.翻译方法

直译法

直译法是最传统的方法。其优点是能表达出意思的同时,还能体现出原文的风格。

(1)Thetasteisgreat!(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2)Extraordinary Cola.Extraordinary choice.(非常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

(3)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没有橙汁的早餐就好比没有阳光的一天。

以上食品广告语更适合运用直译的方法,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更直接地吸引消费者,也肯定了食品的质量,让广大消费者安心购买。从以上这些广告中可以看出,直译不仅是忠于原文的结构与内容的,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也是相当一致的。

用直译这种方法,在能有效地表达出原文含义的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原文的具体风格。尽管直译法简单直接,忠于原文,我们也要注意正确使用此方法。如果只是按照字面理解去翻译一则广告,其译文可能会令人不知所云,让消费者啼笑皆非,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宣传与售卖。

意译法

如果对部分食品广告语进行直译,就会使译文晦涩难懂,这就不符合广告语流畅的要求,就会拒消费者于千里之外。

用音译法使译文所要传达的含义更加流畅、贴切。

例如:Eatfresh.(赛百味)翻译为“口口皆新鲜”。此广告直译过来是“吃鲜”,这显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甚至让消费者不知所云。翻译成“口口皆新鲜”,这对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号召。

套译法

套译法是使用译入语中的俗语来表达源语言中俗语的方法。此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表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时又可以使译入语消费者觉得更加亲切,这样就可以消除不当的直译所带来的问题。

例如:某粮油进出口公司的广告语“百闻不如一尝”,官方将它翻译为“Tastingisbelieving”。此则广告是参考“百闻不如一见”写成的,这则广告就是套用了谚语“Seeingisbelieving”,语义生动,效果与原文相类似,也更加便于在消费者之间记忆、流传。

弥补法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等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征更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译的现象,食品广告语的翻译亦是如此。

如果出现这种不可译现象,我们要尽可能地去研究、推敲这些不可翻译的食品广告语。对原文中不能翻译的部分进行解释,在译文中加入原文中没有说明的内容,来帮助消费者理解。

用在译入语中存在的方式来替代也是很好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弥补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等表达方式而产生的信息缺失。把英语广告翻译成中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文广告虽然简洁,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知道如何在简单凝练的基础上使原文信息完整地体现在广告译文中。

结语

食品广告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迭代,作为译者,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仔细研究、反复推敲,去探究、去学习食品广告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使食品广告不仅能实现其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作用,还能使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食品的宣传事半功倍,使世界的食品广告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罗亚凤.浅谈现代广告英语的翻译[J].甘肃科技,2008(11):172-174.

[2]饶凡,王斌,吕小玲.食品广告语特点及其翻译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8):115-116.[3]杨士花,黄雁鸿,姜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