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流行语十年变迁的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语言特色举例说明 中国网络流行语十年变迁的启示

中国网络流行语十年变迁的启示

2023-08-07 0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中国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探析

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十分广泛,大多是基于新闻事件、社交媒体和影视文艺作品而产生的——可以来自于事件中某个夺人眼球的细节,可以来自于网民对于这些社会事件的评论,也可以只是以一个缩略语的形式出现;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还可以反映网民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判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态经过传播后在网络和人群中迅速扩散开来,并通过网友狂热的重复模仿行为进行多次和立体传播。

(1)来源于新闻事件。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流行语最能反映人们的社会心理。例如:“我爸是李刚”是网友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反映了网民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愤怒情绪;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被人们广泛用于调侃,用开心欢快的口吻来表现自己的努力程度;等等。这些产生于新闻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大流行后,又被普通网民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人们用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去表达自身在生活中的情绪,借此把网络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网络流行语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2)来源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中生成的网络流行语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其中有许多独特的表达内涵。如“520”“爱老虎油”“么么哒”等网络流行语以简约诙谐的特点成为情侣间相互表达爱意的专属语言;“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反映了网民对个人生活状态的自嘲;等等。由于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非常可观,而且大多思维活跃,喜欢分享生活、表达观点,也愿意对新鲜有趣的流行语进行主动传播,因此,社交媒体成了网络流行语产出最多、传播最快的地方,可以说是网络流行语的集散地。

(3)来源于文艺作品。文艺作品也是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文艺作品火爆网络的流行语一般来说还富有一定的文学气息。例如“元芳,你怎么看”这句来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经典台词就曾流行于网络和现实生活当中;“羡慕嫉妒恨”这一固定短语最早出现在北京女作家赵赵的小说《动什么,别动感情》里;还有从相声小品中传播开来的“没病走两步”“为什么呢”“你太有才了”等都一度成为年度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由于文艺作品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贡献了大量的精选文本,因此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优质素材库。

(三)中国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奇求异的语言,它以交际省力为基本原则,用独特新颖的方式表达个人或群体的情感色彩,可以时尚简洁、幽默搞笑、构思奇特,也可以韵味十足,具有社会性、娱乐性、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

(1)语言简洁抽象。网络流行语大部分起源于网络或社会事件,后来才广泛传播于网络空间中。这类流行语虽简洁且语义可理解,但若缺少对流行语诞生背后事件的具体了解,则不能完全理解其表达的内涵。例如:有一种舒服叫“葛优躺”,有一种情感表达叫“蓝瘦,香菇”……只有了解相应事件的人才能透过网络流行语抽象的字面意思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再经过思维的加工,正确选择合适的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内涵表达丰富。网络流行语所能表达的内容不拘泥于语言学赋予文字的特定语言内涵,还可以有其他的含义。如“潜水”一词,原意是指为了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来又指一项在水下进行的休闲娱乐活动,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它还能形容那些在线观看而不发表意见评论或故意隐匿在线状态的行为。网络流行语内涵丰富的表达带给网民许多乐趣,网民也约定俗成地用这类语言表达另类的内涵。

(3)构成形式多样。网络流行语不仅可以用中文表达,还可以使用一些字母和符号,甚至相互之间可以混搭。例如:“LOL”“sxwl”“XX Style”“u1s1““No Zuo No Die”“打call”等,有的是由英文词组中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而成,有的是把汉语拼音或其首字母与英文或数字进行混搭,还有的是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说英文。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式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语言学的构词和造句方法,但在语义的表达方面毫不逊色,有的甚至更胜一筹。

(四)中国网络流行语的主客体构成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极富时代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生成和发展是社会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流行语在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经过使用主体的多向传播,语言文本和传播客体之间建立了联系,而传播客体随后又成为新的使用主体和传播主体。整个转化过程一气呵成。

(1)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作为互联网迅速发展条件下的派生物,网络流行语是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社交时依据自身需要而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符号。因此,以大学生群体为先行者的广大网民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甚至创作主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动机最强、频率最高,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破除与年轻人的交流障碍,也开始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流行语使用主体的新生力量。当然,媒体也是网络流行语的另一类使用主体。

(2)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媒体。一般来说,传播主体会以“以身试语”的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传播,当然偶尔也会存在只传播信息而不亲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也就是说,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一定是传播主体,但它的传播主体不一定是使用主体。过去,新媒体一直是网络流行语的媒体传播主体,现在有许多传统媒体也加入了传播网络流行语的行列。可以说,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有日渐扩大的趋势。

(3)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客体。传播客体就是传播的对象。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创作主体,也都可以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客体。网民在网络环境中或在参与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讨论时会自动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客体,他们也时刻有可能转变为传播主体。因此,如果传播客体没有分辨事实的能力,不能以负责任的态度了解、使用和传播网络流行语,就有可能对后续的传播客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中国网络流行语十年变迁的轨迹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观念革新息息相关。它由民众以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凝练而成,蕴含活力、个性和锐气,紧贴时代脉搏,富含生活气息,是实时展现网民乃至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大众语言,其变迁的轨迹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

(一)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变迁:由负能量情感宣泄到正能量现实表达

在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初阶段,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毫无逻辑的情感宣泄状态,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交际功能。学者们不屑一顾,网民们也只是在对自己的心理或遭遇的现状进行直观的、单方面的表达。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较为粗俗直接的网络热词。如早年流行的“坑爹”“土豪”等。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网络流行语很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的助推器。面对繁杂的信息,网民更容易被带有强烈煽动性和情绪性的言论所影响,感性的冲动往往会代替理性思考,缺乏依据甚至是信口胡说的谣言借助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对公众利益、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网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矛盾的缓解,网络流行语逐渐由非理性的发泄转化为情绪的自我消解,进而形成了委婉诙谐而内涵丰富的网络热词。例如,用“锦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望自己顺利;用“C位”表达一种主动承担责任、努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尤为可喜的是,一些官方的政策、目标也逐渐进入网络流行语的范畴。如2013年的“中国梦”、2017年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20年的“人民至上”“双循环”以及2021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等。

(二)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体变迁:由官方主导转向民间话语权的崛起

网络流行体是“网络流行语中的一种,是指在网络上被普遍使用的特定句子模式,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具有时效性强、流行面广、生成性强等特点”。生活中常见的网络流行体一般是以文学影视作品、社会热点事件、生活场景、商业广告等为素材,经一系列模仿造句组成的系列文本。其中,每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以单句、句群或语段形式出现,遵循特定的行文规则与风格,体现出“非词化”“事件性”“二次创作性”等特征。网络流行体是个体和特定社群彰显态度、表达诉求的重要工具,如“且行且珍惜体”“世界那么大体”“友谊翻船体”等,在激起语言狂欢、形成话题的同时,也描摹了市民生活和集体心态,映射出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与文化症候,成为当下网民记忆的鲜活文本。传统的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研究常把重点放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而忽视对日常生活的微观探寻,记忆的建构与书写往往由官方权力和社会精英主导,民间话语严重缺位。而随着互联网的勃兴,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发生了变化,协作式书写与在线仪式化活动广泛兴起。网络流行体就是一种典型的在线协作式记忆文本。

社交媒体在网络流行体流行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更有利于群体内传播的新兴网络媒体将网络流行体大范围传播开来,使之成为网民分享生活、表达观点的重要语言载体。直播行业和短视频的兴起也为生成和传播网络流行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境变迁:由网络空间进入现实社会

网络空间的快速、隐蔽、虚拟、平等和互动的特点是网络流行语生成和传播的基础。但是在网络流行语刚兴起的时期,它只存在于网络虚拟的语境中,离开网络空间特定语境的热词往往在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限制,只能在数量较少的网民群体中传播。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网络流行语并不是真正的社会流行语。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大众接触网络流行语的可能性和便捷性获得提升,网民不仅在数量上显著增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大大增强。

如今,传播场所的增加和传播空间的扩大使得网络流行语在虚拟和现实的互动中获得了更高频率的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甚至在其背后事件沉寂之后仍留在大众日常交流的选择范围内,并在日常用语和影视剧节目中不断获得延伸,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词汇,如“主要看气质”“老司机”“尬聊”和“锦鲤”等。大范围和高频次的传播使得普通民众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力和认同度大大提升,反过来又使网络流行语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网络流行语源于社会生活,又在时代的变迁中回归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调味剂。这种良性互动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三、中国网络流行语变迁的社会动因

(一)公民媒体的繁荣引发多元价值观的表达需求

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和上网环境的逐步优化使大众与广阔的世界、丰富的信息之间迅速拉近了距离。先是以博客、继而以微博、现在以微信为龙头的社交媒体沟通交流平台的出现和普及,消解了传统信息生产的过程,使亿万网民拥有了功能强大的公民媒体。目前,拥有各种形式公民媒体的中国公民总量超过10亿。这意味着中国人的意见表达和价值诉求达到了空前自由、空前多元化的地步。这是科学技术给公民的赋权,这是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媒体融合促进网络流行语的融合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资源已经被整合成了一个整体,媒体的融合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融合。

微博与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网络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小范围舆论场所上升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信息传播与舆论拓展平台。它将平民阶层参与社会化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有了对社会弊端进行有效控制与处理的可能。“躺着也中枪”“我爸是李刚”“我反正信了”等流行语的广泛传播,说明体现舆情民意的网络流行语参与社会治理正在成为可能。随着各类媒体之间相互融合与相互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可在多家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流行语日益成为暴露丑闻、批判不公现象的重要载体,其舆论监督价值不言而喻。

(三)语言自身与时俱进的需要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表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互联网的普及使不同背景的民众以网民的身份在互联网世界进行文化“碰撞”,以极快的速度重构人们的语言体系,将陈旧的语言表达模式重组为更加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语句形式。网络流行语就是在互联网这个超大型的语言环境中进化成长的。从“你out了”到“凡尔赛文学”,我们见证了网络流行语的进化发展。它的变迁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变化,更是时代发展的体现。从最初的代号、借代、外词植入到今天的“中国梦”“点赞”等词汇,网络流行语已经开始有了深刻的、时代的意味。2010年,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至此,网络流行语不再是传统主流媒体不敢触碰的语言禁区,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在传统媒体工作人员的口中和笔下。

(四)网民彰显个性和消遣娱乐的需要

网络流行语以其讽刺诙谐的表现形式,从无意到有意,从单纯地解构重构某些语句到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凸显出网民对于争取话语权、消解官方和经营话语体系的主观意识。

见惯不惊。目前,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趋于平和。幽默、独特、鲜活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很好地适配各种环境,因此,几乎每一个新闻热点都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网络流行语。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流行语的主题去政治化、偏娱乐化和重生活化的发展态势愈加明显。这些传递情感、表达心情甚至是自我调侃、戏谑的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网民适应社会变迁时畏葸不前和积极进取并存的社会矛盾心态。面对难以改变的现实生活环境,网民往往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来宣泄自己的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调适心情,寻找情感共鸣和认同。

四、中国网络流行语变迁带来的启示

(一)网络流行语可协助追踪探析社会变迁的轨迹和过程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被人们认同,在于它们能够反映某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真实面貌。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语近十年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的基本轨迹:从早期对社会生活嘲讽、负面地夸大现实和使用相对低俗的语言,到不实的网络流行语难以形成大规模和长时间的传播,再到近几年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进入网络流行语的行列,网络流行语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体到群体、从现实到未来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网民和中国社会由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过程。当然,官方和主流社会也在有意识地学习网络流行语的表达风格,借以贴近网民,加强沟通和交流。国家政治和主流社会在用语方面主动地贴近网络生态文化,通过抢占网络社会的高地,创造了一批如“有温度”“逆行者”等充满社会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

(二)网络流行语可帮助感知了解网民真实的心态和情绪

网络流行语在特定时间内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心理变化,但一些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中的自由传播也会造成一些人肆无忌惮的胡言乱语,有些猎奇且充满负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甚至会受到不明真相的网民热捧,这对社会舆论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实质上是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的反射。要了解网民的心态和情绪,就必须将其放在网民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整体环境中来观察。网络社会里的表达主要是网民思想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伴随官方与主流文化的引导,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心态可以从消极转向积极。因此,对社会舆论和价值判断的正面引导可以从对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开始。

(三)创新网络流行语有助于丰富现代汉语的内涵与形式

作为网络交际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与我们日常使用的口语和书面语具有形式上的差异性。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网民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词汇和符号。这些形式和内容都很新鲜的词汇和符号成为提高汉语活力和表现力的源头活水。通过在“解构”原有字词基础上进行赋予字词新含义的再“建构”等方式,一些网络流行语已经“挤”进了汉语词汇,成为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绝大多数网络流行语都会“昙花一现”,也绝不能不加选择、不分场合、不分文体地让网络流行语肆意横行,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对网络流行语一方面要及时汲取其中有益的词汇,一方面也要精选和慎用。

(四)规范网络流行语有利于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许多网络流行语存在着语法错误、错别字现象,其中有些还不免低俗甚至恶俗。一些分辨力不强的网民对于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会使得他们只关注网络流行语而忽略现代汉语,也有可能产生影响汉语规范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不良后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主流群体都很关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发展,一直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使用健康、规范、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能在无形之中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精神和人格。在充斥着低俗和消极内容的网络流行语环境中,意志力薄弱者将受到负面影响。若是加以良性引导和适当的政策干涉与法律规范,网络流行语必将对网民的言行和思想产生正面的影响。

(高菲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崔梦圆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硕士生)

※原文详见新闻爱好者杂志2022年第4期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重庆维普等,如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新闻爱好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