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圆桌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内容为王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圆桌研讨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圆桌研讨

2024-05-25 1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Video PlayerClose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圆桌研讨

  主持人

  张垒 本刊记者

  嘉 宾

  许向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夏宇华

  中国新闻社政文部主任、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吴湘韩

  中国青年报编委、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熊争艳

  新华社国内部重大报道策划中心首席记者

  王灿发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本届通讯与深度报道类获奖作品有哪些特点?在评奖或阅读中,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篇作品?好通讯(深度报道)最终比拼的是什么?

  许向东:内容真实,富有感染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主题鲜明,新闻性强,强化现场感、画面感;用群众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增强报道的贴近性、亲和力和生动性。

  印象深刻的有《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好通讯的关键在于题材能否吸引人,讲述中有细节有情节,用“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的故事来感染读者。此外,要善于发现问题,强调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代表性、典型性,只有事实准确无误,观点才能立得住。

  夏宇华:获奖作品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立意高远,大多贴近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二是充分展现“四力”,这次评奖推荐表上第一高频词是“四力”,参评作品可说是践行“四力”的成果展示,无论是通讯还是调查性报道等都经过了非常扎实的采访、反复的推敲和打磨;三是有较强的可读性,行文少有空洞的说教,见人见事,生动可感。上述三大特点我认为也是本届通讯深度报道类作品评选标准的最终体现。

  本次评选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好作品很多,现在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是两篇主题不是那么宏大的“小通讯”:《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和《一幢楼和一个县——追寻40年间桓仁主政者的工作轨迹》。前者以分别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的“台湾女婿”为样本,通过三个家庭的小切口反映了两岸关系的大主题;后者则以一个当下罕见的典型打动了我,其中有不少关于这幢楼的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我觉得好通讯最终比拼的是讲故事的能力,比谁能从看似平凡的世界中挖掘到感人的故事,并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场景描写展现出来。

  熊争艳:浏览这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发现“新媒体报道栏目”“融合创新”等新媒体作品比例增加了,引人瞩目,传统的通讯深度类报道似乎不像以前那么耀眼了。但静心细读,这些通讯深度类作品不仅保持了思想深刻、采访扎实、写作精良等传统特点,在主题选择、采访角度、表达方式上也是与时俱进、新意迭出。比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一幢楼和一个县——追寻40年间桓仁主政者的工作轨迹》的切入视角是辽宁一个县城的政府大楼。40年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已蝶变为中国最美县域之一,但已经73岁的政府办公楼却始终未变。老楼依旧,修修补补,但门口那“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光彩熠熠,一如历任县委班子艰苦务实的行动,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小城实现历史性变化,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和担当。深度报道最终比拼的是思想性、感染力。有深刻的思想,才能有创新的表达,有内心的感动,才能传达出感动。

  王灿发:纵观第29届新闻奖通讯深度报道类参评作品,不难发现都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围绕主题,结合新闻宣传重点。2018年时逢改革开放40周年,面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新闻题材,多篇优秀作品从不同角度回顾和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壮阔辉煌的变革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新时代中华儿女改革开放再出发、再奋斗凝聚起磅礴力量。从通讯深度报道类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情况来看,涉及改革开放40年有关主题的文章就有七篇;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通讯深度报道类中有关脱贫主题的获奖作品有四篇。

  二是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如《一个小山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启示》,记者多次深入到古楠村作贴近式采访,与村民同吃同住,通过体验式采访写现场、讲故事,以事说理,情景交融,评论点睛,从采访到成稿耗时两个多月。《“三界碑”看新变》通过“三界碑”下三地四个村庄的人和事,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三地带来的发展机遇和融合,主题重大,视角独特。虽为省级媒体,但记者同样报道了北京天津两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作为。细节丰富,场景鲜活,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给三地带来的变化。

  三是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如《荒漠上,与草共生的英雄》选取父女18年无怨无悔的治沙经历,充分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印象深的稿件还有《“这里,每一块礁石都代表国家”——走进中国最南端城市三沙市》,文章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容独家、故事感人,写作精良、感染力强。

  主持人: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不少参评作品围绕这一宏大主题展开。面对媒体同行的同题采访、同场竞技,怎样能把这一主题报道写出新意?您认为本届获特等奖的作品《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许向东:第一,立足精品意识,历经9个月的案头准备与实地调研,使作品基础扎实,并精心打磨;第二,站位高屋建瓴,在实地采访中不断提高认识,在思考中明确方向,紧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重大主题;第三,大格局宽视野,实地采访不同阶段的改革地标,深入对话改革人物,既大气磅礴,又深入浅出。

  夏宇华:本次评选,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报道的通讯深度报道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要把这一主题报道写出新意,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通过小切口反映大的时代主题,前面提到的两篇“小通讯”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其他获奖作品中也不乏类似佳作。如:《“时光切片”见证一个家庭40年巨变》《“三界碑”看新变》等。《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确实是代表国社水准的表现改革开放40年宏大主题的扛鼎之作,其成功之处我个人觉得有三点:一是结构精妙,以“路”为主线贯穿全篇;二是内容生动,主要通过数据、事实、人物说话;三是文字凝炼清新,段落短、句式短,节奏明快,虽然文章很长,但读起来并无吃力乏味之感。

  吴湘韩:通讯深度报道类作品参评,同样要扬长避短,宏大主题要寻找小切口和新视角。像《关键抉择,必由之路》这样的鸿篇巨制,多数媒体力有不逮。

  我认为本届获特等奖的作品《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时空跨度如此之大的宏大主题驾驭把控得好,时空转换顺畅自然,深入浅出,生动可读。如果说事件报道有其本身发展的客观逻辑可循,那么,此类重大题材报道就是主观逻辑的构建,如何立意高远。好比新建一座大厦,要有新的设计理念,搭好结构。这往往是普通记者难以把控的。往往容易陷于材料堆砌,思路不明晰,跳不出来,不知所云。该文以“路”为意象,以跨越之路、引领之路、创造之路、共赢之路、复兴之路为写作框架,从而搭建了一个紧扣主题、逻辑清晰的结构。对改革开放地标和经典细节进行深入回访,新旧事实对比中彰显时代变迁。

  熊争艳:《关键抉择,必由之路》这篇报道是对中国重要历程的概括总结和凝练升华,既要展示成绩,更要揭示道理,对记者的思想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这篇报道历经9个月的案头调研、实地采访和写作修改,是新华社记者践行“四力”的代表作品。这篇稿件的成功在于跳出就事论事的成绩罗列,打开历史视野,把中国的改革发展成就放到千年传统中审视,放到世界坐标里考量,写出了变化、彰显了进步、体现了分量。

  王灿发:主题报道写出新意需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挖掘地方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特色,通过展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鲜明个性,能够强化文章的感染力。二是强调“快、准、新”,全面传递改革动态。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一方面,要及时传递国内最新的改革动态,强调“快”,以此体现与世界的同步感;另一方面,也应适时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找“准”切入口,报道活动信息,采访与会嘉宾,反映改革开放成绩。此外,在传播形式上,也应具备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H5、可视化等手段,做到焕然一“新”。

  主持人:本届获奖通讯和深度报道中除了宏大主题,也有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作品,如《基础口译“抢跑”年龄越来越小……8岁孩子死记硬背考“基口”,合适吗?》等。这些反映百姓生活的稿件好在哪里?为什么能获奖?它们的获奖又能给同行带来哪些启发?

  许向东:记者敏锐地抓取了家长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直面老百姓关切的社会热点,采访深入,分析透彻,并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使问题得以解决。选题具有批判性,发人深省。该作品的获奖告诉我们,好的报道选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记者要善于发现线索,并升华为选题,尤其是涉及民生问题的选题,为人们普遍关注,这些选题具有很大的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做好了,事半功倍。

  吴湘韩:基础口译考试低龄化是校外培训整顿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记者敏感发现了这一新现象,并深入扎实采访,集纳相关专家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建议,有建设性。这类“身边事”报道贴近百姓生活,直面民生热点,揭示这一新现象背后是“择校热”和家长们的教育焦虑。“身边事”只有折射时代大背景,隐藏着时代之痛,才能在家长中引起共鸣。

  地方媒体和行业媒体在某一地域或行业新闻的触角更广更深,更接地气,多关注能体现“时代之问”“时代之痛”“时代之暖”的身边事,就能增加获中国新闻奖的机会。

  熊争艳:关注老百姓的关注,我们的报道才能获得老百姓的喝彩。记者必须扎根人民生活、扎根基层沃土,才能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丰厚养分,才能采写出无愧人民的作品。

  王灿发:这些生活化的作品能够获奖主要在于:第一,抓取热门话题,直面社会热点。如基础口译一文结合当下教育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同时也是家长们关心的热门话题,走访培训机构,采访学生和家长,经过调查取证,并且提出合理建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焦虑。第二,心系百姓,以小见大,主动担当。选题以小见大,正是当下社会家长们关注的教育话题,以全面、权威的事实再现了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和非常正面的社会效果。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保持对民生新闻的敏感性,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要直面社会热点、民生难点,关注老百姓现实生活中急迫的现实问题,这样报道才受老百姓欢迎;要更加深入地采访,只有聚焦事件本身,客观、公正,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的报道才能具有说服力。

  主持人:本届获奖作品中,舆论监督类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如《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太湖围网清拆的调查与思考》《过度兜底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等等,您认为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深度报道如何体现其“深度”和“锐度”?

  许向东:这些报道题材多关涉生态发展、环境保护或民生话题,事关新发展理念,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注度高,思想性强。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有深度是第一位的,首先体现在选题的深度,必须是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具有时效性、典型性、贴近性和独家性等特质;其次,把受众的心理作为报道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把新闻事件说透,还要有深入分析,表述观点鲜明,富含深邃的思想等,给受众以正确判断和深刻启迪;最后,深度报道要立意高远,具有思辨性。事件的选择瞄准典型性、启发性、大题材,进而开掘思想和观点,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思考模式,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

  夏宇华:舆论监督类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抓住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深度报道要体现“深度”和“锐度”,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站在道德高地上预设立场,而应该更多地还原事实,还原真相。热点事件往往是各种利益交织的结果,深度报道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平衡,除了主管部门的立场,也需要兼顾当事各方,让他们都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客观平衡的调查才不会带来决策误导,伤害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引发“次生灾害”。《基础口译“抢跑”年龄越来越小……8岁孩子死记硬背考“基口”,合适吗?》应该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它回应了社会热点和民生痛点,记者没有站出来当评论员,而是通过采访相关各方人士和专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事实的真相。

  吴湘韩: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在某些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有所弱化,没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讲话的精神。严格地说,这3篇作品中只有《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是有硬度的舆论监督作品,有具体的新闻事件,推动了问题的整改。《太湖围网清拆的调查与思考》则是对正在进行的围网清拆行动的报道,严格来说不是舆论监督。《过度兜底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是对一种过度福利化现象的批评报道,没有透露地方和单位的名字,监督的力度可想而知。深度报道以开掘核心事实、呈现真相、深刻分析原因以体现深度;以打活老虎、紧追不舍、推动问题解决甚至制度变革以体现锐度。

  熊争艳:中国新闻奖为舆论监督颁奖,充分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统一的重要论述。这几篇报道的共性是采访深入,践行四力。舆论监督报道,突破难度大,记者敢于碰硬,有担当。报道有力度、有能见度,体现新媒体受众对深度、原创的高度需求。

  王灿发:这些舆论监督类报道首先紧跟了时代主题。三篇文章都是与国家政策的落实相关,都是深入实地采访,调研取证,实施监督。在调查过程中记者突破困境努力拿到第一线、最真实的证据,曝露出有关部门在工作中的失误。

  深度报道提高“深度”和“锐度”,一是要“顶天立地”,彰显观察锐度。二是要深入挖掘,体现调查深度。只有在解读现象、反映变化的同时,指明方向、引导舆论,才能称得上是既有独特内容也有独到见解的党报深度调查。纵观新闻奖的深度报道获奖作品,都是记者将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让事实说话,以理性引导,突出了调查研究的方向性、指导性、启示性。

  主持人:从本届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作品的整体情况看,在融合发展的当下,通讯和深度报道创新有哪些突破口?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讯和深度报道的优势?

  许向东:从选题上看,主题主线报道、监督类报道等还有拓展的空间;从写作手法看,重视和运用新闻背景,使报道具有时空上的纵深感,有助于增加报道的厚度;在新闻资源共享的格局下,可以在“独家”方面下功夫,除了获取独特的新闻素材外,更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报道视角和思想观点上做出与众不同的精品。当前,通讯和深度报道需要充分开掘媒体本身的资源,发挥符号优势、人才优势和作品本身的容量优势等。

  夏宇华:在融合发展的当下,改变的只是渠道和平台而不是内容本身,“内容为王”依旧是不变的铁律。在移动互联时代,阅读碎片化、浅层化趋势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讯深度报道没有了市场,《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播发后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迅速刷屏就是最好的例证。我觉得,对通讯深度报道类写作而言,创新肯定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坚守,对媒体所固有的专业优势的坚守。保持应有的专业自信,在如何更好地讲故事方面持续不懈努力,自然能更好地发挥通讯和深度报道的优势。

  吴湘韩: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通讯和深度报道也可在形式和手段上创新,如故事性强的人物通讯可用动漫或长图呈现,如2018年获中国新闻奖的《天渠》。除文字报道外,还可制作融合文字、图片、短视频、图表、VR等多种形式的H5作品,中国青年报的《中国剩男调查》就进行过这种探索创新。还可用电子海报、短视频进行推广传播等。

  我并不主张所有通讯和深度报道融媒化和视频化,毕竟不是所有通讯和深度报道都有现场和可视化的素材,而且文字有其美感和独特魅力,文字在展现逻辑和思想深度上难以替代。因此,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时代,媒体也要慢下来,静下心来,去采写制作有深度的作品,在绩效考评上予以鼓励。因为留给后人的,肯定不是碎片化的报道,而是有思想底蕴的深度报道。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将逐步开始使用新版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在语文课本中,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的通讯《“探界者”钟扬》也入选了。我想如果是没有多少思想含量的微博体,或者是图文拼凑的公众号文章不可能入选。因此,通讯和深度报道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熊争艳:突破口可能不少,比如深入研究问题是一个办法。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回避问题,不掩盖问题”,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映了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也为深度报道创新指出了方向。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问题的报道才有价值。深度报道如果停留在表面成绩,一味浮夸,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思想偷懒,空泛空洞的报道也不可能让读者入眼入心。我们要直面现实、贴近时代,分析问题时观其实质、寻其根源,下笔时才能言之有物,动之以情,报道才能有真正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王灿发:第一,坚持“内容为王”。深度报道生存的关键在于文章的内容深度,需要从内容报道的真实性与分析的层次性对深度报道进行定位,树立深度报道探求社会问题真实性和分析到位的原则与理念。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塑传统媒体的特色,巩固读者群体的忠诚度。第二,运用“中央厨房”等融合报道新模式。“中央厨房”能够加快深度报道的时效性。通过大数据技术,共享新闻线索,能以最快的速度为深度报道提供所需素材,提高时效性。在报道方式上更加丰富,文字、视频、音频等多方融合,应用到深度报道中,增加深度报道的可阅读性。第三,构建适配用户阅读习惯的场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新闻场景也不断优化,丰富了受众的阅读感受,让受众不再是“填鸭式”地接受新闻,而可以亲身体验,参与其中,满足了新闻互动性的需求。

  主持人:能否简单谈谈评选过程和评委们判断优秀通讯和深度报道类作品的共性标准?您对通讯和深度报道类作品评选的进一步完善有何具体建议?此次评选,是否还留有遗憾?

  许向东:共性标准:题材好,立意高,反映时代进步,或反映实际问题,从标题制作到文章写作都是独具匠心,文章结构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夏宇华:对通讯深度报道类作品评选最强烈的建议是取消对这类作品的字数限制。这次评选中,因为篇幅的问题,有些非常高水平的作品未能获奖,留下了遗珠之憾。如:《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还有《荒岛上,苦楝树开出大美的花》等,都是采访非常扎实、故事感人、细节生动、文字平实的上佳之作。这差不多算是我这次评奖过程中感受到的最大遗憾。

  吴湘韩:在评委构成上,建议加大业界专家的比例。此外,增强公平性,减少平衡性因素。允许作者对质疑进行视频答辩等。老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平实的语言、实实在在的思想含量、时代气息……做到这几个“实”,就能提高稿件质量。

  王灿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提高对自荐作品的要求,自荐作品必须是在严格审核的情况下,经过省部级以上的专业新闻单位或者新闻从业者的实名推荐。二是增加把关环节,重视对其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业务水平及报送材料审核把关。

  编 辑 张 垒 [email protected]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特别奖

  《关键抉择,必由之路

  ——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作者体会】

  张旭东

  新华社国内部

  经济采访室主任

  力透纸背的报道感染力从何而来?

  特殊意义的年份,需要有宏大叙事、立意高远的重磅报道来引领。在回顾和展示改革开放40年壮阔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的众多作品中,这篇文章以其“高远的立意、厚重的思想、宏阔的格局、丰富的选材、充沛的感情、凝练的语言”等诸多特点脱颖而出。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在稿子播发前的稿签上批示:稿子写得有气势、有深度、有分量。

  提高思想认识和把握好政治站位,是提炼文章主题思想的关键所在。案头调研是第一关,大家反复学习研讨,在阅读中深化认识,在思考中明确方向,最终确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文章的主题思想。

  整篇文章以“路”作为意象,以跨越之路、引领之路、创造之路、共赢之路、复兴之路作为“四梁八柱”的写作框架,把40年辉煌成就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党的引领与人民创造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40年探索历程与新时代接续奋斗的关系勾连成篇,展开宏大叙事。一开始,写作组就明确不着急动笔,在深入一线调研和采访专家故事中把准改革开放脉动。大家兵分几路,系统梳理了各类改革地标和代表人物,东南西北分赴各地采访。写作中更是经历十余次大改。

  在具体写作手法上,采用古今交错、今昔对比、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以人带事等手法,将感情倾注笔端,注重选取诸如“陶华碧两把菜刀上下翻飞切辣椒”“南苏丹的库亚·德尔扛着芝麻参加进博会”等生动案例和细节,说理不言自明,评论不在多、在于打造金句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全文共有3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60多处地点,30多组数据,190多个段落,让稿件兼具时代性、说服力、贴近性、可读性。

  专家点评

  王灿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把握时代主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报道组立足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背景,深入实地调查,用文字展现生活巨变,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展现恢弘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准确把握了时代站位,紧扣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主题。文章共包括5个框架,跨越之路、引领之路、创造之路、共赢之路、复兴之路,包含不同阶段、不同地点、不同领域内的改革历程,全文共有60多处地方、30多组数据,用与改革人物对话的方式,充分体现了40年的历程。记者在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以人民为中心,体察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好地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奋斗实践,更好地讲述了中国故事,汇聚强大精神力量,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二等奖

  《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

  ——关于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调查》

  【作者体会】

  张洋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关于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调查》刊发于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一直以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以中央精神为根本遵循,由此在每天成百上千的来信来电中筛选线索、研究选题。鲁山调查也是如此。接到来信并与举报人多次沟通、初步核实之后,我们判断,这明显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警示性。我们赶到河南鲁山开展调查,为确保采访调查的专业性、准确性,我们还邀请一位环保专家随行。为确保采访调查有理有据有节,我们安排视频记者全程拍摄记录,留痕保存证据。整个采访中,我们面临举报人失联、人生地不熟的客观因素,面临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风险挑战。我们从河流上游,一步步往下游走,一点一滴搜集证据;尝试一切的可能性,与村民、路边摊贩、出租车司机、采砂老板等广泛交流,努力挖掘有价值线索。在采访调查最后阶段,还尽最大努力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反复核查对证,努力做到全面、了解情况。最终,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证实了当地以清障疏浚之名、行疯狂采砂之实。

  通过采访调查,我们掌握了大量证据材料。但运用哪些内容?用到什么程度?怎么理解和把握当地的不正之风、不当之举?我们始终保持严细深实的作风,反复研究和思考,确保稿件的内容客观、态度理性、语言平实,力戒渲染修饰,力戒夸大其词,力戒“标题党”等吸人眼球的行为。稿件撰写完成后,我们又和同事、专家积极交流,内部开展多轮“辩论式”审查,严防差错和疏漏,确保稿件刊发后经得起检验。

  报道推出后,河南省委、平顶山市委高度重视,河南省鲁山县诚恳接受监督,迅速启动整改工作。与此同时,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河南省鲁山县多位采砂企业负责人、群众来电点赞,122家网站转载,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及澎湃、凤凰等首页显著位置转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随后做了跟进报道。此外,由于切实做到了文字报道、视频报道的同步策、采、编、发,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专家点评】

  王灿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让舆论监督成为整治环境的利器。事件最先引起关注,是出现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的留言。记者得知信息后,深入实地调查采访,了解实际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河道肆意采砂现象完全与政策相悖,经过调查研究,记者了解事实真相,暴露出政府监管部门的失察失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但一些地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仍时有发生。通过媒体常态化监督、政府主动作为、群众广泛参与,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舆论监督作为整治环境问题的利器,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深入调查,客观严谨。记者走遍河道两岸,与事件涉及到的有关负责人、责任人以及有关群众广泛交流,听取各方声音,努力找寻真相,挖掘证据,争取与当地政府部门面对面交流,善于思考,敢于发问,确保整个监督过程真实、全面、客观。文章选取的时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间点,非常具有代表性,调查事实准确无误,而且对事件采取持续关注的报道方式,体现出媒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

  《没有挡风玻璃的飞行》

  【作者体会】

  郝蒙

  《中国民航报》记者

  川航3U8633备降事件发生后,大概是上午9时,手机上的新闻客户端及各大门户网站关于该航班备降后的各类新闻已经挤占各大媒体头条。有媒体宣称专访到机长,惊叹机长靠纯目视飞行操控飞机从万米高空落地;有报道说副驾由于驾驶舱失压而导致“耳聋”;还有媒体在报道中说机长刘传健能成功备降,全靠空军飞行经验等等。虽然不知道这些报道是否属实,但作为行业媒体,《中国民航报》有义务和责任发出权威声音。没有多想,我立刻与民航西南管理局党办取得联系,拿到准确的第一手相关材料后,以最快速度完成一篇消息稿件。

  5月16日,在事件发生后的两天,川航决定召开媒体见面会。而此时,我们已经在策划一篇复盘整个备降全过程的稿件。此前,我多次采访了西南空管局、四川机场集团、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安全监管局等单位,从他们的视角全面了解了3U8633风挡玻璃破碎后备降时,这些单位都做了什么。

  川航媒体见面会时,因为要为报社拍摄完整的视频,我挺着怀孕7个月的肚子,拨开面前的人墙,挤到前面,单手举了近半小时的机器,这让我几近虚脱,汗如雨下。结束后,我的独家专访被安排在了川航飞行部那幢楼的一间会议室“秘密进行”,受访人员有当天的责任机长刘传健以及第二机长梁鹏,还有乘务长毕楠。见到他们的那一刻,整个人又像是被注入无形的能量,之前的疲惫烟消云散。

  为了消除机组对我的戒备心理,提问时,我更多是采用看起来像是随意聊天的方式进行,没有记笔记,也几乎没有翻开手中的笔记本看问题提示。提问的顺序之前也有设计过,一些敏感的问题放在最后问,轻松又容易回答的问题先问。幸亏准备充分,专访按部就班进行得非常顺利,机组也十分配合,出乎意外地几乎回答了我准备好的全部问题。整个专访半小时结束,高效又扎实。

  由于当晚就要出稿,留给我的撰稿时间只有3小时。采访结束后的每一秒都弥足珍贵。我来不及回办公室写稿,只能在川航办公楼旁边随便找了家小餐馆就地写稿。人在餐厅却没有时间吃饭的人生体验,这是第一次。在小餐厅要打烊的时候,天已黑透,我完成了初稿的撰写,长舒了一口气走出餐厅。

  【专家点评】

  王灿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迅速反应、强势报道、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官方媒体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掌握一手资料,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权威信息,取得话语主导权,做好舆论引导。3U8633航班成功紧急备降受到全国人民关注,被中国及世界媒体广泛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是2018年5月14日,中国民航报在第一时间内专访了责任机长、第二机长以及整个机组人员,针对此次突发事件做出了独家、全面、权威的报道,传播了热点事件真相,在媒体上第一次准确还原了整个新闻事件全过程,粉碎了关于这一事件的不实猜测和谣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英雄是国之瑰宝、民之精锐,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全体机组成员,赞扬他们在处理险情时的英雄行为。该作品的写作和编发,时效性强,感染力强,取得了正面的社会效果,这就是非凡英雄精神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体现,也为新时代劳动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弘扬非凡英雄精神做出了示范。

责任编辑: 王小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