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芯片龙头芯朋微 公司概况:AC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龙头股 电源管理芯片龙头芯朋微 公司概况:AC

电源管理芯片龙头芯朋微 公司概况:AC

2024-07-15 0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慕容衣,(https://xueqiu.com/4866021334/236979706)

公司概况:AC-DC 国产龙头,家电、快充、工控三大领域齐发展,发展历程:家电、标准电源为核心业务,未来将大力发展工控业务

芯朋微是国内家用电器、标准电源等行业电源管理芯片的重要供应商,目前主要采用 Fabless 经营模式,专注于集成电路的研发和销售环节。

公司成立于 2005 年,2020 年 7 月 22 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代码 688508.SH。公司专注于开发电源管理和驱动芯片,为 客户提供高效能、低功耗、品质稳定的集成电路(IC)产品。

同时提供一站式的应用解决方 案和现场技术支持服务,尤其是在 AC-DC 和 Gate Driver 等高压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具有较强 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公司专注于家用电器类芯片、标准电源类芯片和工控功率 类芯片三大类业务。

公司由移动数码起家,在高低压集成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线,经过 15 年,逐渐 切入小家电、机顶盒、路由器、工业电表、电机、白电、智能断路器、快充、通信电源等市 场。

目前公司在小家电领域已实现进口替代,在快充领域行业领先。回顾公司发展历程,主 要分为 4 个阶段:

技术起步阶段(2005-2008):公司于 2006 年实现低成本异步 PWM 升压电源芯片 和降压电源芯片的量产,成功进入移动数码市场;

于 2008 年率先实现功耗低、稳定性强、 可靠性高的 700V 单片集成电源芯片的量产,打破进口垄断,开始迅速占领家电市场。

研发积累阶段(2009-2012):公司持续深耕移动数码、家用电器,并布局标准电源。 公司在移动数码领域,于 2009 年对 DC-DC 电源芯片系列技术升级,成功量产高效率同步 PWM 升压电源芯片和降压电源芯片;

在家电领域,于 2011 年开始量产内置智能保护功能的 AC-DC 电源芯片系列;在新布局的标准电源领域,于 2010 年底推出具有 50mw 超低待机特 点的国产外置式适配器电源芯片,并于 2012 年开始 5 级能效适配器电源芯片的研发工作。

快速拓展阶段(2013-2021):在原有三大领域的产品和应用的研发和升级基础上, 公司核心平台成功升级到第四代“Smart-SJ、Smart-SGT、Smart-Trench、Smart-GaN 的 全新智能功率芯片技术平台”,为该阶段进入工业驱动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积极探索新工业领域,发散第二增长曲线阶段(2022 起):公司拟募资约 11 亿元投 入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及电驱功率、工业级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及配套功率芯片等研发和产业 化项目。

显示了公司对于新工业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服务器等)加大研发、积极拓展 的决心。未来随着定增项目落地,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厚积薄发。

公司下游客户广泛且分散。公司家用电器、标准电源以及工业驱动业务均做进了龙头标 杆客户,与其建立起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除标杆客户外的其余家用电器和标准电源 终端客户众多且分散,囊括了小家电、厨电、白电、黑电、机顶盒、路由器、充电器、电机、 电表、通讯等各类客户。

公司为 Fabless 经营模式,有效提高成本效益和时间效益。芯朋微主要采用 Fabless (无晶圆生产线)经营模式,将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外包给相应的代工厂完成。

相较于 IDM 模式,Fabless 模式减少了对生产厂房和设备的大量支出,将资金资源更好的集中利用 在芯片设计与研发上。

股权结构:管理层稳固,积极收购深化产业布局

管理层常年稳固,大基金持股支撑公司成长,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经营。芯朋微实际控 制人为创始人之一、董事长兼核心技术人员张立新先生,其持有股权比例为 30.41%。

管理 层常年稳固,持股人与公司利益相对一致。张立新先生自 2005 年公司成立便引领公司成长, 其余多位高管均加入公司十年有余。

公司亦导入大基金进行持股,能有效支撑公司快速成长。 公司核心成员具备工科高等教育背景、卓越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在国内 TMT 公司的工作、 管理经验。

公司核心成员中,张立新先生具有东南大学硕士学历,易扬波先生和李海松先生 具有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余多位成员均拥有工科高等教育背景。

核心成员均具有在 华晶电子、华润上华、中星微电子、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工程师任职经历。公司工程师文化浓 厚。

核心成员的相关专业学历以及在业内丰富的工作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做出对行业方向正确、 迅速的判断以及制定出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目标。

公司收购安趋和参股普敏拓展产品线,参股上游晶圆供应商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安全。芯 朋微共有 5 家全资子公司——苏州博创、深圳芯朋、香港芯朋、芯朋科技以及安趋电子。

其 中安趋电子从事功率集成电路研发,2021 年被芯朋收购 100%股权,2021 年为公司提供了 1314.5 万元的净利润。

安趋电子植根于东南大学,主要从事驱动芯片,其产品可用于家电、 工控、汽车领域,目前已经流片和导入客户,未来预计将进一步与公司募投 IPM 模块项目 以及定增项目产生协同效应。

公司还控股复矽微电子,持股普敏半导体、滁州华瑞微 以及中芯越州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普敏半导体为公司 2021 年新持股公司,主 要生产 DC-DC 产品;

滁州华瑞微为南京华瑞微的控股母公司,2018 年公司引进南京华瑞微 作为晶圆供应商之后,南京华瑞微便一直作为排在华润微电子之后的晶圆第二大供应商。

虽 然份额距前者仍有较大差距,但打破了华润微电子及其子公司对芯朋微上游的垄断;中芯越 州为中芯二期晶圆制造项目。参股滁州华瑞微与中芯越州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供应链安全。

公司一年内连续两推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 3 年 CAGR 提升至 36.8%,凸显公司经 营信心,激励兑现调动团队积极性。

2020 年 7 月上市之后,芯朋微于 2020 年底/2021 年底 发布了 2 次覆盖较广的股权激励,分别授予 48 名/114 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骨干员 工(激励对象人数分别占比 22.9%/41.0%)共计 120/130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前公司总 股本的 1.1%/1.2%。

考核业绩方面,公司 2020 年的股权激励将 2020/2021/2022 年业绩考 核目标分别定在 4.1/5.1/6.5亿元。公司高成长性使得 2020年股权激励得以兑现;

公司 2021 年业绩表现优异,前三季度营收便达到 5.4 亿元,超过 2020 年股权激励定的 2021 年全年业 绩考核目标的 5.1 亿元。

2021 年的股权激励预案中将 2021/2022/2023 年业绩考核目标分别 提升至 7.0/8.8/11 亿元,对应业绩同比增速分别为 62.8%/25.7%/25.0%,其中对 2021/2022 年的业绩考核目标分别提升了 37.3%/35.4%,2021-2023 三年 CAGR 目标约为 36.8%,充 分显示了公司的经营信心。

股权激励的实施和考核目标提升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绑定员 工和公司利益,保持核心员工稳定且进一步发挥其潜能,提升公司在市场的长期竞争内驱力。

募投项目:研发深挖大功率电源 IC,定增坚定布局工控和新能源汽车

公司深耕电源管理芯片,部分在研项目已达量产阶段。截止 2021 年年报,公司有 10 项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 5.7 亿元,已累计投入 2.7 亿元,主要针对较大功率的电源管理 IC, 如大家电电源和工控功率电源。

公司针对能效提升的电池智能管理模拟芯片以及针对超低待 机的高压电源芯片已经达成量产,在大功率电源管理芯片、工业级驱动芯片的模块。

家电市 场配套电源芯片以及新型电机驱动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仍在持续研发阶段,研发成功 后,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大家电(特别是白电)领域的领先和在工控功率领域的布局。

定增预案募投方向显示出公司在工控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坚定布局。公司 2022 年 3 月 18 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发行对象发行不超过 3393 万股(发行前公司总 股本的 30%),发行总金额不超过 11.0 亿元。

公司定增募集资金将投入 3 大板块:新能源 汽车高压电源及电驱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级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及配套功率芯片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苏州研发中心项目。

公司募投项目预计将有 4年建设期,预计第 2 年车规产品将开始贡献收入,未来对公司营收贡献预计将持续加速。

财务分析:营收提升,盈利能力优化,加大研发投入

成长能力

公司业绩高增,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7.5 亿元,同 比+75.4%;实现归母净利润 2.0 亿元,同比+101.8%。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主要系由于公司 积极应对产能短缺难题,不断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大力推出新产品,主动调整优化产品结 构,实现营收增长、利润增加。

回顾公司近五年的经营情况: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由 2.7 亿元增至 7.5 亿元,CAGR 约为 26.8%;公司归母净利润由 4748.4 万元增至 2.0 亿 元,CAGR 约为 46.3%。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逐年提升。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家用电器、标准电源、工控功率和其他四大板块。

按应用领域,2021 年,家用电器类/标准电源类/工控功率类/其他芯片营收分别为 3.5/2.6/1.2/0.3 亿元, 分 别 同 比 +89.5%/+54.9%/+122.8%/-5.6% , 营 收 占 比 分 别 为 46.3%/34.6%/15.8%/3.4%。

2021 年,公司积极应对产能短缺,不断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 大力推出新产品,主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家电方面,小家电智能化应用场景延展推动市占 率继续提升。大家电全面突破标杆客户,电源及驱动芯片逐步放量。

标准电源方面,公司快 充领域发展迅速,电商客户和手机品牌客户的电源芯片逐步上量。工控功率方面,电机、电 力、通信三大板块的电源及驱动芯片标杆客户产品上量,销售额大幅提升。

按技术类别,AC-DC 产品为公司中流砥柱,驱动 IC 在 2021 年取得显著突破。从技术 类别来看,AC-DC 产品为公司绝对的营收支柱,涵盖家电、标准电源、工业 3 大板块。

根 据产业调研,2021 年,AC-DC/DC-DC/驱动营收占比分别约为 85%/5%/10%。预计未来公 司驱动 IC 的增速迅猛,AC-DC 亦有望与驱动 IC 持续协同;

DC-DC 由于主要应用于移动数 码,未来预计将主要起到与家电 AC-DC 配套作用,占比或将持续下降。

盈利能力

整体 ROE 提升,主要得益于销售净利率逐年上升。2021 年,公司 ROE 为 14.4%,同 比+3.5pp,其中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贡献度分别为 1.7pp/1.6pp/-0.3pp。

公司净利 率呈现上升趋势;周转率在 2019、2020 年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后略有提升。公司 2021 年 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均有提升。

家用电器/标准电源/工控功率类芯片库存 分别+57.8%/+202.0%/+11.0%,标准电源类芯片库存提升主要系由于快充在手机品牌客户进 度略慢于预期。

人均效益方面,公司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均有显著提升。2021 年,公司人均创收为 264.3 万元/人,同比+29.3%。

在 2020 年有所下落之后实现回升;人均创利为 70.6 万元/人,同比 +48.7%,增幅高于人均创收增幅,呈现逐年提升态势。

从毛利结构来看,2021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43.1%,净利率为 26.7%。主营业务拆 分开来看,家用电器/标准电源/工控功率/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6.0%/34.2%/55.0%/39.9%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均有提升,主要系因为下游需求向好,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提 升了毛利率较高的白电、快充以及工业驱动电源类芯片的占比。

与同类公司的电源管理 IC 业务线 2020 年的毛利率相比,公司仅次于圣邦股份;2021 年,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整体景气 度高,因此毛利率呈现整体偏高情况。

研发能力

公司注重研发,研发费用持续提升。公司 2016-2019 年研发费用一直保持在四千万元以 上,研发费用率均超 13%。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3 亿元,同比增长 124.8%。

公司 2016-2021 年研发费用逐年提升。在同类公司中,公司研发费用率仅明显低于思瑞浦,与圣 邦股份、和艾为电子同在第一梯队。

赛道分析:中国增速快于全球,国内厂商各耕细分领域,行业概况:中国近千亿电源管理 IC 市场,本土发展快于全球

全球半导体接近 6 千亿规模,中国占比超三成。2021 年,在需求上升和半导体短缺的 情况下,全球半导体细分领域产品价格均上升,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速高达 26.2%, 增至史上最高的 5559.0 亿美元。

其中,作为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制造和需求大国,中国半导 体市场 2021 年同比增长 21.6%,增至 1829.3 亿美元,全球占比 32.9%。

按地区来看, 2017-2021 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保持着 11.6%的 CAGR,高于全球 10.4%的 CAGR。

IC 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大的细分市场,中国 IC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IC 市场。半导体产 品可以分为集成电路(IC)、光电子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四大类

其中集成电路为半导 体最大细分门类,占半导体总市场八成。2020 年起,由于各新兴领域应用以及远程会议需 求的增加,叠加芯片短缺,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IC 市场强势反弹。

根据 WSTS 的数 据,2021 年全球 IC 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28.2%,增至 4630.0 亿美元,2017-2021 年 CAGR 为 10.8%。WSTS 预测 2022 年全球 IC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10.4%,增至 5109.6 亿美元。

作为全球 IC 制造和需求的重要地区,中国 IC 市场近年来逐年上涨,每年增速均快于全球增 速。

2019 年在全球市场规模下降 15.2%的情况下,中国市场规模亦保持在 15.8%的同比增 速,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2021 年,中国 IC 市场规模 CAGR 为 19.3%, 高于全球的 10.8%,中国 IC市场在全球占比也由 2016年的 22.7%上升到 2021年的 35.0%。

中国为全球模拟 IC 市场主要参与者。根据 WSTS,2021 年,全球模拟 IC 市场规模为 741.1 亿美元,约占全球 IC 市场规模的 16.0%,2017-2021 年 CAGR 为 9.1%。

根据中商情 报网的统计,中国模拟 IC市场销售规模约为 2731.4亿元,折算约占全球模拟 IC市场的 57.1%。

电源管理 IC增长稳定且持续,超四成销售额在中国市场。模拟 IC 主要分为电源管理和 信号链,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仪器以及汽车电子等场景。

其中电源 管理模拟芯片 2020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预期达到 330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将增长到 565 亿 美元,对应 2021-2026 年 CAGR 为 9.4%。

中国电源管理 IC 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20 年市场规模约 735.8 亿元,约占全球电源管理 IC 市场 40%以上。

从生产口径来看, 绝大部分电源管理 IC 仍由海外厂商所占据,其中欧美厂商占据八成以上份额,日、韩、台 资企业也占据了一定份额,中国本土电源管理 IC 全球份额占比不到一成。

电源管理 IC品类繁多;AC-DC 电源管理 IC超 40亿美金空间,在 GaN和 SiC带动下, 预计 2030 年市场空间可达 190 亿美元。

电源管理类产品包括 AC-DC、DC-DC、LDO、电 池管理、Gate Driver、电压参考、模拟开关等。根据 PI 公开数据,2019 年,AC-DC 整体 潜在市场规模约为 40 亿美元,对应当年市场份额约为 13.8%。

2021 年, DC-DC(含 LDO)/Gate Driver 在电源管理 IC 中占比分别约为 23.3%/6.2%,对应市场规模 分别约为 86.2/22.9 亿美元。

随着技术的进步,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等宽 带隙器件技术的 普 及 有望使得 AC-DC 电 源 IC 未 来 市 场 比预期更 乐 观 :

在 GaN 和 SiC 的带动下,2030 年全球 AC-DC 市 场规模可达 190 亿美元,对应 2020-2030 CAGR 约为 15.2%。

未来两年,中国驱动芯片出货量预计将以 9.4%的复合增长率提升,电机驱动芯片约占 整体驱动芯片出货量五成。

预计 2023 年全球驱动芯片出货量 将达到 1221.4 亿颗,2022-2023 CAGR 约为 6.4%;其中中国市场预计出货量为 456.5 亿, 约占全球驱动芯片出货量 37%,2022-2023 CAGR 约为 9.4%,高于全球出货量增速。

细分 市场方面,2023 年电机驱动/显示驱动/照明驱动/音圈马达驱动/音频功放的出货量预计将分 别占比47.4%/21.6%/14.3%/5.1%/9.8%,对应 2019-2023 年出货量 CAGR 分别约为 5.1%/7.0%/7.7%/17.2%/5.5%。

根据我们的测算,2025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521.4 亿美元,其中 AC-DC/DC-DC(含 LDO)/Gate Driver 市场规模分别为 67.8/127.7/37.5 亿美元,对应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为 8.3%/10.4%/11.7%。

下游应用领域方面,目前,电源管理 IC 中,通讯/数据处理/工业、医疗、其他/消费/汽 车/军事航天占比分别约为 25%/24%/23%/18%/9%/1%。

根据 PI 的数据,AC-DC 电源管理 IC 以工控、家电、标准电源、消费电子为主,其占比分别约为 40%/25%/20%/15%。

根据我 们的测算,2025 年,全球家电/标准电源/工控功率/消费类 AC-DC 市场规模将分别增至 16.9/13.6/30.5/6.8 亿美元,对应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为 8.3%/8.3%/10.9%/-0.4%,其 中工控类 AC-DC 由于旺盛的下游需求预计增速最快。

预计中国半导体市场整体将会增速快于全球。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国内产业政策扶持 的大环境下,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向中国转移。

进入 2013 年以来,随着国产替代启动,IC 产 品自产增加,但 2019 年中国 IC 国产率实际上只达到了 15.7%,同比提升 0.4pp,相较 2013 年提升了 3.1pp。整体国产化进展缓慢前进,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019 年开始,随着美 国政府把华为以及更多半导体公司(如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并且禁止英特尔、高通等企业对华为供货,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华为带头引领国内 OEM 加速供应商引入国产 替代化,未来中国半导体各领域市场增速将会快于全球增速。

竞争格局:国际强者恒强,本土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横向拓展,未来竞争或将白热化

国际高端电源管理 IC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赛道龙头效应明显,有强者恒强的趋势。 模拟 IC 目前行业龙头均为海外厂商,集中度高。

2020 年国际模拟 IC 市场前十大供应商营 收总额约 354.5 亿美元,占据近 63.7%的全球市场份额,相较于 2013 年的 59.2%,集中度 进一步提升。

2013 年至 2020 年,全球前十模拟 IC 供应商里有 9 家公司从未跌出过前十, 其中 TI 德州仪器、ADI 亚德诺半导体和 ST 意法半导体更是时跨 1995 年到 2020 年仍然屹 立不倒。

这是因为模拟 IC 的设计者除了电路设计之外,也应该对集成电路和晶圆的制作工 艺以及封测过程了如指掌,而以上都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

因而,优秀的模拟集成电路企 业经过其长时间的研制和量产,可以形成其企业护城河,龙头效应明显。

行业空间巨大,中国厂商数量多但规模均较小,份额非常分散。TI 德州仪器等海外厂商 稳坐国际龙头,中国本土电源管理 IC 厂商市场份额占比不到一成。

中国厂商数量繁多,多 以低端产品起家,短期内无法大范围达到国际水准. 优秀本土企业将会替代海外品牌的消费 民用产品线,有机会在工控功率、车载等领域占领份额。

随着产业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 中国的电源管理 IC 设计产业正处于上升期;同时由于产能缩紧,欧美厂商(如 TI)有意战 略性将部分消费民用市场释放给亚太地区。

虽然低端电源管理 IC 门槛较低,竞争非常激烈, 但模拟 IC 企业仍然需要时间逐步积累产品和经验,新进入公司将会面临专利空间缩小、大 规模出货、质量保证、一致性保证、交付保证、打入大客户等考验。

因此,国产替代的大背 景下,优先进入市场并保持技术进步、产品迭代、产业结构优化、成本领先的优质国产电源 管理 IC 公司有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一定竞争优势。

公司布局:研发+并购+定增拓展产品领域,家电、快充保证中期盈利,工控、汽车布局刺激第二增长

核心竞争力分析:AC-DC 高市占率下,加大研发+横向拓展深化布局

核心竞争力

公司电源管理 IC 市占率国内领先。根据我们的测算,2021 年,公司电源管理 IC 在中 国市占率约为 1.1%,其中 AC-DC 中国市占率约为 8.5%。

下游领域方面,公司目前为国产 家电电源管理 IC 市占率第一,工业级电表及断路器国产市占率第二,国产机顶盒电源 IC 市 占率第一,快充次级同步整流芯片市场份额第一,快充初级控制功率芯片市场份额第二。

值 得注意的是,在家电领域,公司为诸多著名家电大品牌厂商最大的国产电源管理 IC 提供商 。

2021 年公司凭借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在持续推动 AC-DC 产品渗透家电行业的同时,将 AC-DC 加驱动 IC 的解决方案做进了白电客户,巩固了公司地位。

技术方面,公司深耕 AC-DC 多年,型号数量众多,超过国内同行。根据产业调研,2021 年 AC-DC 在公司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85%,为公司最成熟的电源管理 IC 技术。

其中家 电和工控功率业务以 AC-DC 为主,标准电源产品全为 AC-DC。此外,公司驱动 IC 在 AC-DC 的带动下,持续渗透白电和工业客户,营收占比提升至 10%。

截止 2019 年,公司家电/标准 电源/工控 AC-DC 产品型号数量分别为 178/198/71 款,且仍在持续提升中。

公司家电 AC-DC电源芯片在功耗、效率、集成度、耐压、启动时间等性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境内同行、达到或 接近境外头部竞争对手;

公司标准电源六级能效 AC-DC 电源芯片在功耗指标远超境内同行、 达到或超过境外头部竞争对手。

公司长期耕耘以高压为主的 AC-DC 和 Gate Driver,具备在国内电管管理 IC企业中的 技术壁垒。

公司于 2014 年便在国内创先量产内置 1000~1200V 智能 MOS 的超高压 AC-DC 电源,AC-DC 和 Gate Driver 等高压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智能功率器件高低压集成工艺、超低功耗高压启动等高压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 年公司量产品种的平台已由第三代升级至第四代 Smart-SJ、Smart-SGT、Smart-Trench、 Smart-GaN 的全新智能功率芯片技术平台。

相比之下,国内友商几乎以 LDO、DC-DC 等更 低压的电源管理 IC 为主。技术上,从低压到高压较难;

经验积累上,优先进入市场玩家经 过长时间在客户端的试错、磨合与积累,容易形成新进入玩家难获得的产能稳定性以及客户 粘性。因此公司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壁垒。

竞争力持续性

公司专利数量持续提升,持续深耕 AC-DC,横向拓展 DC-DC 和驱动 IC产品线,加大 在大功率电源管理 IC 的研发力度。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3 亿元,同比增加 124.8%, 研发费用率为 17.5%。

截止 2021 年,公司累计取得国际专利授权 13 项,国内专利授权 71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100 项,商标授权 21 项;

公司仍有 10 项在研项目,预计总投 资 5.7 亿元,主要针对大家电和工业领域的大功率电源管理 IC,部分项目已达量产阶段,未 来将推动公司在大家电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在工控功率领域的布局。

公司对普敏半导 体的投资与对安趋电子的收购将有利于其在 DC-DC 产品以及栅驱动芯片、驱动 IC 的拓展。

公司注重研发,研发费用持续提升,研发人员占比七成以上。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 为 1.3 亿元,同比增加 124.8%。

截止 2021 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共 215 名,占公司员工总 数 75.4%,同比增加 57 名,人员数量增速 36.1%。

根据产业调研,公司研发投入以及人员 分配上,工业>>快充(PD 协议芯片为主)>家电。公司在高市占率下的较高研发投入是可 使公司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的动能之一。

定增项目显示出公司在工控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坚定布局。 2022 年,公司发布定增预 案,拟筹集 11.0 亿元,用于加深公司在新能源车以及工控功率(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基 站、光伏逆变器、储能等大功率工业场景)的布局。

按项目来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及电 驱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级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及配套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苏州研发中心项目计划将分别筹集 3.8/4.7/2.4 亿元。

按类型来看,场地/设备/IP/其他费用(包 括研发人员工资、流片费及固定的流动资金)分别约为 1.5/3.0/3.0/3.5 亿元。

产能分析:持续拓展供应商,入股上游以保障产能

公司主要供应商产能扩展,公司扩展新供应商+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自身产能。公司 2021 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共 81.4%,相较于 2020 年下降 8.8pp。

华润微电子为公司最 主要的供应商,公司积极引入新供应商,2021 年公司向华润微电子及其子公司的采购占总 采购额比例已下降到 50%以下。

根据产业调研,单是 2020 年公司便引入了 4 家 8 英寸晶圆 供应商,2021 年前三季度引入十家晶圆和封测供应商,未来公司白电和工业的产能也都 计划往新晶圆供应商转移。

公司最主要的 6寸供应商华瑞微预计 2022Q2 产能将得到显著爬 坡。公司入股滁州华瑞微,亦对产能保障有一定提升。

未来华润微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将 会下降,公司晶圆供货确定性将会提升。公司也在不断更新设计方案以优化成本效益。 未来产能以及良率和产能利用率都有望得到提升。

市场分析:受益于白电和快充渗透,抢先布局工控和车载市场,家用电器:小家电智能化需求不减,白电 AC-DC 本土替代趋势持续

中国家电万亿市场,下游需求回暖。2021H1,中国家电行业营收约为 8291.7 亿元,同 比增长 33.1%;利润约为 498.1 亿元,同比增长 14.7%,由于下游需求回暖市场得到了较好 恢复。

公司在家电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在中国家电类 AC-DC 市占率约 15%。不同于其他家 电电源管理 IC 企业逐渐从其他 IC 产品切入家电

公司早于 2008 年便以实现 700V 单片 IC 的量产为里程碑打入了家电市场,率先打破了进口芯片的垄断,到目前为止已在家电领域持 续深耕 13 年。

公司目前家电类 AC-DC 产品约 200 款型号,囊括了生活家电、厨房家电、 健康护理家电、白电、黑电、IoT、显示等传统家电和智能家电应用,终端家电客户数量众 多且仍在持续拓展。

小家电客户稳定,智能化趋势有望带动上游芯片需求新一轮增长。2017-2020 年中国小 家电市场规模 CAGR 约为 14.3%,远高于同期中国整体家电市场规模 CAGR 的 0.4%。

2021 年,国内传统小家电业务(如电饭煲、电压力锅、微波炉、电热水壶等)有效受益于中国家 电的海外出口增加而迎来新一波增长;

新兴小家电业务随着家电智能化,叠加疫情、宅经济 以及厨电年轻化等因素,应用场景不断增多,扫地机器人、厨电(如多士炉、空气炸锅等) 需求量持续上升。

2021 年,中国小家电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4868.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0%。公司借助国内标杆客户效应,顺利覆盖更多家电客户。

小家电 CR3——美的、苏泊尔、九阳 ——均为公司客户,以此为基础,公司 2020 年-2021 年继续拓展了小米等小家电客户。未 来小家电市场增速或平缓,但智能化趋势有望带动上游芯片需求新一轮增长。

白电方面,集中度高,电源 IC 国产率低,市场需求逐渐恢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白电 制造基地,长期需求旺盛,且集中度极高:以公司客户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为代表的国 产厂商整体产能达全球份额的 60%-70%。

但由于品牌客户对电源 IC 质量及稳定性要求高、 对成本不敏感,该部分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在接近 20 亿元的国产白电电源 IC 市场里, 本土市占率不足 5%。

2021 年,中国白电市场需求稳定,冰箱/空调/洗衣机产量分别为 8992.1/21835.7/8618.5 万台,分别同比-0.3%/+3.7%/+7.2%。

公司在白电市场的拓展成效 显著,目前已成功打入排名前五的品牌客户,2021 年开始加速放量,市占率明显提升。

由 于上述白电电源管理 IC 的行业特征,公司在白电电源管理 IC 2020 年市占率约等于 0,但是 随着全球芯片产能紧缩使得白电大品牌开始引入国产芯片厂商、国产替代趋势以及公司与白 电客户合作的持续深入。

公司在美的、奥克斯等品牌的产品放量迅速。2021Q3 开始,公司 的白电业务进入加速通道,2021 年全年白电在家电营收占比则增至约 22%。

白电 AC-DC/ 驱动 IC 国产市占率分别增至 2.5%/0.7%。公司借助传统优势产品 AC-DC 在白电客户端的粘 性助力其驱动 IC 持续放量。

公司整体电源管理 IC 在国产家电领域市占率第一,产品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均超同类公 司。目前国内家电市场与芯朋微在产品应用和终端客户存在竞争力的只有力芯微、士兰微和 晶丰明源:

力芯微是从手机等消费电子慢慢拓展至家电领域;士兰微主营 IPM 功率模块,电 源管理 IC 业务亮点主要是由于驱动 IC 与家电 IPM 功率模块产生的协同效应,营收占比较小;

晶丰明源 2021 年新切入 AC-DC 家电市场,体量仍然较小,距离芯朋微仍有很大距离。另外, 由于公司稳定合作客户众多,不存在客户拓展难点,因此与市场上其他家电电源管理 IC 厂 商相比。

由于自身多年积累,不管是在大家电还是小家电领域,公司在品牌客户均有快速上 量的能力,2021 年公司在白电客户的迅速放量已经证明了该竞争优势。

公司未来驱动 IC预 计将协同 AC-DC 将家电电源管理市场进一步渗透,叠加海外 AC-DC 厂商仍有退出家电市 场趋势,芯朋微在家电电源领域的国内龙头地位有望稳中有升。

标准电源:快充实现白牌到手机品牌升级,可触及市场扩大

快充 2022 年可达 27.4亿元市场规模。一个快充一般包含 3 颗芯片:分别是初级控制芯 片、次级控制芯片和协议芯片。控制芯片+同步整流+PD 协议价值增加,毛利率提升。

目前 20W 快充以 A 客户为主,安卓客户则是需要更高瓦数的快充芯片。充电头网预测 2020 年全 球智能手机/IoT 设 备/电动工具 /Notebook/Tablet/Monitor/ 新能源汽车的出货量分别为

12.9/8.7/4.9/2.4/1.6/1.4/0.03 亿台,若每台对应 3 颗快充芯片,对应快充电源管理芯片需求 超 90 亿颗。全球充电市场 2022 年规模将会达到 114.3 亿美元, 其中普通充电器/快充市场规模分别占 76.0%/24.0%,2017-2022 CAGR 分别为 5.8%/10.0%。

公司初级+次级的 2 颗全集成方案领先,3 颗套片将实现白牌到安卓品牌客户的升级。 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 20W 初级/次级全集成套片。

第二代 40W、66W 均已推出新一代套 片,快速打入安克、绿联、品胜、坤兴、麦多多、闪极、睿量等充电头品牌客户。

据充电头 网不完全统计,2020 年,在国内电商市场内,20W PD 快充市场次级芯片中,公司以 14% 的市占率排名第一;20W PD 快充市场初级芯片中,公司以 14%的市占率排名第二。

2021 年,除了快充电商品牌等白牌客户,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高度集成的 40W 快充初级+次级+PD 协议芯片全套片方案,突破了安卓手机品牌标杆客户,成功开启快充电商品牌向手机品牌客 户的过渡。

工控功率:传统领域需求仍然旺盛,新工业应用场景带来新需求

通信、电力、电机为工控电源管理 IC 带来增长亮点。

5G 通信方面:全球科技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5G 基 站在国内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和普及。

据工信部规划,到 2022 年底预计中国 5G 基站将超 过 200 万个,预估将在 2026 达到 400 万座。而 5G 基站的建设提高了对数字隔离芯片的需求。

预计小基站需要约 20 颗电源管理芯片,中型基站需要约 60 颗电源管理芯片,宏基站需 要 120 颗左右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仍然旺盛。

5G 产业链的发展也将促进隔离 产品需求的增长,比如云服务带来的服务器数量增长,也带动隔离产品在服务器中的增长。

电力方面:2018 年起,随着新一轮轮换周期到来,智能电表等电力物联网智能设备 持续深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招标规模逐渐扩大。

由于疫情原因招标数量在 2020 年 急剧下降,随着疫情情况得到控制,受疫情影响的智能电表普及规划也将继续进行,预计 2022 年的招标数量将达到 7763.3 万台,并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 15%-20%的增速。

电机方面:电机方面,无刷直流电机预计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约 200 亿美 元,2019-2022 年以 7.1%的 CAGR 增长;

步进电机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其中数控 机床市场作为数字控制系统下游的主要应用市场,近几年在中国发展迅速。

2021 年随着新 冠疫情的好转,中国数控机床产业市场规模开始恢复增长,预计 2022 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 市场规模将达到 2957 亿元。

公司电力、电机、通信三大工控功率领域持续发力,安趋电子的电机驱动 IC 跟公司原 有业务已有效产生协同效应。

公司在众多电机的标杆客户端成功放量,在研项目多为较大功 率的电源管理 IC,短期内有望持续搭乘电机需求红利;公司基站业务在国内大客户亦在平稳 渗透。

公司拟筹资约 5亿元用于研发大功率工业领域数字电源芯片,未来有望进一步渗透数 据中心、服务器、基站、光伏逆变器、储能等大功率场景。

公司大步跨入新工业领域,今年 光伏和储能两大应用场景均有望产生收入,未来工业级数字电源芯片项目预计将有持续显著 突破。

公司预计将在以上新工业领域完成从非隔离到隔离、硅基到 GaN 功率、器件到模块、模拟到数字的拓展,并有望协同子公司安趋电子的驱动 IC 加速贡献盈利。未来公司在新工 业应用场景可企及市场规模前景可期。

新能源车:公司定增项目着重发力高想象空间赛道

新能源车及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汽车芯片迎来量价齐飞。随着汽车智能化,汽车芯片市 场规模持续提升。根据 ADI 的公开数据,其供应的新能源车单车芯片价值量预计将从 2017 年的 250 美金提升至 2025 年的 600 美金。

2021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 场规模预计约为 308.3 亿美元,其中汽车模拟 IC 约为 48.3 亿美元,对应 15.7%的份额。

未 来三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将以 11.6%的 CAGR 增至 428.3 亿美元,其中汽车模拟 IC 预 计将以 16.5%的 CAGR增至 76.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届时将对应 17.8%的汽车半导体份额。

电池、电控、电机带来大量电能转换需求。新能源车相较于传统油车新增电池、电机、 电控“三电”系统,从而带来大量电能转换需求,有望带动新能源车相较传统油车 10 倍以 上的价值量的提升。

在新能源车 BOM 中,电池/电控/电机分别占比约 42%/11%/10%;电控 中,IGBT/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分别占比约 37%/16%/12%。

公司拟募集约 4 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和电驱功率芯片,相关产品将在未来 4 年逐渐放量。公司收购的安趋电子的驱动芯片已经可运用到汽车电子上,目前以 AC-DC、 控制芯片与隔离驱动为主。

公司 2022 年 3 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 4 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 OBC(车载充电机)、PDU(高压配电单元)及电驱系统。

公司第一批车规级的产品主要集 中在 400V/800V 电池的高压电源转换分配系统和高压驱动系统方面的芯片,包括高压电源 控制芯片、高压半桥驱动芯片、高压隔离驱动芯片、高压辅助源芯片以及智能 IGBT 和 SiC 器件,共计约有 50-60 款芯片。

该车规化项目建设期为 4 年,跟据产业调研,从第 1 年至第 4 年,该募投项目营收预计将以 0.2/0.5/1.0/1.7 亿元的速度提升。

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成本 结构上看,芯朋微定增项目在新能源车电机以及电控的 IGBT、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均有所 布局,可企及的单车价值量在新能源车单车成本占比超 17%

2025 年中国纯电动与插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 1300 万台,公司的车规级产品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