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名故事:蒙古语地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疆美丽地名 新疆地名故事:蒙古语地名

新疆地名故事:蒙古语地名

2024-07-11 1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吐尔扈特中旧吐尔扈特分为十个旗:(1)在喀尔沙尔(焉耆)一带设四个旗,他们是今天巴音郭楞州和静一带蒙古族的祖先。(2)在和博克赛尔一带设三个旗,他们是今天和布克赛尔县以及克拉玛依市蒙古族的祖先。(3)在库尔喀喇乌苏一带设二个旗,他们是今天乌苏县以及奎屯、石河子一带蒙古族的祖先。(4)在精河设一旗,他们是今博州精河县以及博乐一部分蒙古人的祖先。

2.将同时回归新吐尔扈特人,分为两旗,牧于今科布多西南布拉干河一带。1919年,外蒙宣布独立,出兵科布多和阿勒泰。新吐尔扈特汗密什克栋固鲁布亲王不服外蒙辖制,带领一部分部众南迁今昌吉吉木萨尔。他们成为今天吉木萨尔县蒙古族的祖先。(而在今外蒙还有约5千新吐尔扈特人)

3.和硕特。清把和硕特部中旧和硕特分为三旗,牧于珠勒都斯河一带,他们是今和硕、博湖两县蒙古人的祖先。 对新和硕特设一旗,于新吐尔扈特一同牧于科布多西南的布拉干河一带。新和硕特至今生活在今外蒙古。

4.沙毕纳尔。清代,蒙古人将那些归属喇嘛庙的属民,称为沙毕纳尔。当时一同回归土尔扈特沙毕纳尔被分为四个旗,驻牧于今伊犁特克斯县。他们是今天特克斯县四苏木蒙古的祖先。

察哈尔

由于战争缘故,准噶尔地区人口锐减,清为了加强对伊犁地区的管理,1763年从张家口外调八旗察哈尔官兵一千八百户,分左右翼两翼共四旗。左翼安置在今温泉县,俗称旧昂吉,辖八个苏木:正白、正黄、正蓝、正红、镶白、镶黄、镶蓝、镶红。右翼安置在今博乐市.俗称新昂吉,辖八个苏木:正白、正黄、正蓝、正红、镶白、镶黄、镶蓝、镶红。他们便是今天博乐,温泉一带蒙古人的祖先。另外,当时清朝又调一部分察哈尔人到今塔尔巴哈台,他们与当地的额鲁特人组成了十苏木额鲁特旗,成为今天额敏县十苏木额鲁特中察哈尔苏木蒙古族的祖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调到今托里拜兴图一带驻牧,他们是今天托里县拜兴图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乌梁海人

新疆约有五千乌梁海人.他们生活在今阿勒泰市、布尔津县、青河县等。

乌梁海部是古老蒙古部落之一.原生活在蒙古国不儿罕山地区.后一部分南迁,融合到东蒙古部落中,另一部分西迁至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一带,与讲突厥语图瓦任何特棱古特人的属地连成一片。后来卫拉特征服了他们,这三个部族便成为卫拉特的属民。

清征服乌梁海人后,命和托辉特郡王青滚扎布管理。后来,青滚扎布也参加了阿睦尔撒纳反清的战争。这样,阿尔泰山地区和外蒙西部一度成为主战场,乌梁海人、图瓦人、特棱古特人都参加了战争。清灭准噶尔汗国后,阿尔泰山南就留下了很多户不同属的部众。其中有准噶尔人,乌梁海人,辉特人等部人,也有图瓦人,特棱古特人。无疑他们当中原先的乌梁海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归属清朝后,清政府把这两部分人混编为阿尔泰乌梁海七旗,这样阿勒泰乌梁海人中就有了讲蒙古语和讲图瓦语的两部分人。原先阿勒泰乌梁海被安置在乌兰固木及科布多一带,1758 年在他们的请求下,清将他们安置在今阿勒泰地区。

扎哈沁人

“扎哈沁”意为“衣领”,原为准噶尔汗国的守边鄂托克,是从卫拉特各部抽调人丁组成。扎哈沁部参与了反清战争,准噶尔汗国灭亡, 扎哈沁被安置外蒙西部.外蒙独立后,于1918 年其中一部分人迁入新疆,后被安置在今乌苏县四棵树乡一带,设为一旗,叫贝勒旗,其人口在新疆不多。

额鲁特

准噶尔汗国成立后,准噶尔、辉特部人口锐减,几近灭亡。余下的准噶尔不敢称自己为准噶尔,而称厄鲁特,久而久之,便忘了原来的准噶尔之名。今日额鲁特主要分布在今伊犁昭苏、尼勒克两县,以及塔城额敏县。

连环画封面

喀尔喀人

清末和民国初,一些来自喀尔喀和内蒙古的人迁到巴里坤县,成为那里蒙古人的祖先,现约有二、三千人。

自清朝统治新疆以来,蒙古族在新疆各地的分布情况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与当时清朝的统治政策有关。清朝一方面以大分散的形式,将蒙古族分居北疆各地和南疆的巴音郭楞,另一方面,禁止蒙古各部各旗越界游牧,禁止相互联姻。清朝也不允许内 外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迁居新疆,不允许他们与新疆蒙古族发生任何联系。目的在于强化封建统治,防止蒙古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清朝。清朝对蒙古各部实施区别对待的政策,吐尔扈特部地位最高,而作为准葛尔后裔的额鲁特人地位最低,他们除担负繁重的边防任务外,还为清朝经营官办牧厂,屯牧屯田。

清朝利用蒙古人笃信喇嘛教的特点,在蒙古地区大力推行喇嘛教。一时间,蒙古地区庙宇林立。很多蒙古人都去当喇嘛,这样就阻碍了蒙古地区的人口增长,再加上战乱灾荒等原因,自清朝以后,新疆蒙古族人口始终没有大的发展。最多时据说达到24万,而这也只能勉强接近准葛尔汗国时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时,新疆蒙古族人口不及10万。清朝统治新疆后,零星有一些哈萨克族迁居新疆。而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沙俄在中亚的扩张,大批哈萨克族迁居新疆,而在苏联大清洗时代,更有大批的哈萨克族进入新疆。除巴音郭楞和和布克赛尔外,各地蒙古族都成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蒙古各部间的空隙地带成为哈萨克族的分布区,这样,新疆蒙古族的分散性进一步显示出来。解放后,建立的两州一县的自治地方,其蒙古族人口数仅占全疆蒙古族人口的55%。而其他蒙古地区,尤其额鲁特蒙古族地区,由于与哈萨克族人口相差悬殊,最终没能建立自治机构,只是相应的建立了一些民族乡。

新疆的蒙古族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游牧民族的生产习俗,宗教信仰也是藏传佛教,其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习俗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征,从而深深影响了地名。

昭苏县的圣佑庙(新疆四大喇嘛庙之一)

从地图上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从北到南分布着三座大山:分别是阿勒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中间夹着两大盆地: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和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北地区。

新疆地形图

阿勒泰,学术界称阿尔泰,蒙古语 altai对译汉语时,汉语普通话没有以边音[l]结尾的,所以有时译成卷舌音,写为“尔”,有时译成[l]后加韵母 e,成为“勒”。“阿勒泰”的蒙古语义为“出金子的地方 ”,“阿勒泰山”也翻译成“金山”。现在,阿勒泰地区的金矿很多,难怪人们说,阿勒泰的羊走的也是“黄金道”。

准葛尔,蒙古语意思是“左翼”(原指“防卫地带左侧的地方”);

塔里木,“塔里木”在古突厥语中,意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塔里木河”一名见于《清史稿》,系维语,意为“无缰之马”和“田地、种田”双重含义。

塔里木河风光

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

首先是乌鲁木齐,urumqi,很多文章都写的“优美的牧场”,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已经无法考证,用蒙古语难以解释,反而成为一些人反驳的借口。实际上乌鲁木齐的蒙古语解释有两三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urum,即奶皮,而urumqi是指做奶皮的人。据说曾经在乌鲁木齐有一位做奶皮的老奶奶很有名,地名便由此而来。当然,为了宣传的需要,将乌鲁木齐译为优美的牧场,毕竟好的牧场才能产好奶。

赛里木蒙古语拼写sarim sar 是山梁的意思,im 是 复数 所以sarim是好多山梁的意思。赛里木湖翻译就是山梁之间的湖的意思。

赛里木湖

鄂托克赛尔山蒙古语拼写otugsar otug 是故乡的意思 sar是山梁,意思是故乡的山梁。那那里有个温泉叫otugsar in arxan。阿尔夏提 蒙古语拼写arxat (arxant) 意思是有温泉的地方

奎屯:奎屯可不是什么屯子发展起来的,蒙古语发音为 kiten,意思为“寒冷”,此处接近阿拉山口和老风口,冬天最冷时达零下 40度 ,故称为寒冷的地方不足为奇。传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过境时在此宿营,正值寒冬,军队夜宿,兵士口呼“奎屯”,此地便命名成了“奎屯”。还有奎屯旁边的“乌苏,蒙古语意为“水”。

奎屯风光

雅玛里克:jamalike是乌鲁木齐西山的地名,现演变称“妖魔山”,蒙古语的意思是“山羊”。

阿贡盖提:指阿勒泰地区有名的阿贡盖提草原,蒙古语的意思是“阳光照耀的地方”。

喀纳斯(湖);有人说蒙古语的意思是“美丽的湖”,其实蒙古语的意思就是“湖”,“喀纳斯湖”是蒙古语的“湖”和汉语的“湖”并列互注,就像美国的 misisibiriver(密西西 比河 ),是印第安语 “河”和美国英语 的“河”并列互注一样。喀纳斯湖已成为中国第一旅游风景区。

喀纳斯(湖)

阿拉,蒙古语意思是“颜色多”,阿拉山即多颜色的山。有学者亲自去博乐考察时看到阿拉山正是黑、白、灰、红、紫各种颜色。著名的的阿拉山口是多颜之山的人口处。

阿拉山

和什托洛盖:塔城和丰县的一个重镇,蒙古语为“两个土包包”或“土包牧场”。

博尔塔拉:其蒙古语的意思是“灰色草原”。博尔塔拉现在成为北疆蒙古自治州的地名。

雅尔和屯:是吐鲁番交河故城的蒙古语名。“雅尔”汉译是“交河”,“和屯”蒙古语的意思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也可说是“城 ”。

吐鲁番:这是当年蒙古西征时一个蒙军将领的名字。他叫吐鲁班,长期驻扎在此地,因当时蒙古语里还没有唇齿音,后来汉人对译此音,把“班”[p]改成唇齿音 [f],约定俗成为现在的“吐鲁番”。 当然,还有两外几种说法:据《西域同文志》:系“回语”,“蓄水”之意。因此地曾为吐蓄统治过,故有人认为来自吐蕃语。一说突厥语“富庶丰饶”的意思;一说是维语“吐尔番”转来,“都会”之意;另一说由维语“吐藩”转音,意为“水果多的地方”。还有一说,是回纥语“最低的地方”。

格登山,蒙古语意为“凸起的后脑骨”山;

艾肯达坂山,蒙古语意为“山顶上的隘口”;

巴里坤山,蒙古语意为“虎湖山”;

伊犁河,准噶尔蒙古语意为“光明显达的河”;

特克斯河,蒙古语意为“野山羊众多的河”;

巩乃斯河,蒙古语意为“踏地有声的河”;

木扎尔特河,蒙古语意为“冰河山口的河”;

霍尔果斯河,蒙古语意为“粪蛋河“;

和田,蒙古语意为“玉的村邑”;

喀拉米兰河,蒙古语意为“骏马奔驰的地方”;

青格里河,蒙古语意为“娱乐河”;

乌伦古河,蒙古语意为“斑白的河湾”;

布尔津河,蒙古语意为“放公驼的人的河”;

禾木河,蒙古语意为“骆驼肩背的河”;

额敏河,蒙古语意为“马鞍形河”;

和布克河,蒙古语意为“梅花鹿河”;

阿拉沟,蒙古语意为“(可治病的)药材之沟”;

呼图壁河,蒙古语意为“吉祥河”;

玛纳斯河,蒙古语意为“巡逻者河”;

艾比湖,又名哈齐湖,蒙古语意为“朝阳面的湖”(向阳湖);

艾里克湖,蒙古语意为“酸奶湖”;

乌伦古湖---蒙古语意为“灌木丛生之湖”;

吉力湖,蒙古语意为“小湖”;

博格达峰,(同宝格达峰),蒙古语意为“圣峰”,皇太极曾被蒙古各部称为“博格达车臣汗”,意为神圣的聪慧可汗。

博格达峰

汗腾格里山,蒙古语意为“天山”;

等等,这些例子举不胜举。

这些遍布新疆各地既有趣又有丰富人文含量的地名,正是从西域到新疆各族人民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团结的动态活动的有力见证。仅从以上极有限的地名分析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不能简单地以今天的民族分布来想当然地判断地名的语言来源。如今天北疆大部分地区居住着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但地名却大部分属蒙古语的来源,这是因为历史上大漠草原的蒙古族曾一度统治新疆,清朝的准噶尔政权就是明显一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