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解读

2024-07-02 07: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解读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习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修订前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及内容,对于改进识字与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与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历了10年改革的实践,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的既有坚守,又有修正,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调整。

以下是新旧课标识字量的对比:

 

原课程标准

11版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会写。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写字量要求有所降低,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量减少200个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减少了400个左右,这对减轻学生负担,降低教学难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新增。

《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两个附录。附录4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字是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附录5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本表共收录常用汉字3500个,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又分成两个字表,便于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评估。

三、三个“第一次”。

降低识字、写字量,并不是轻视识字、写字教学,相反,新课标更重视写字的学习,加强写字教学,是新课标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与2001版课标以及之前的《小学语文大纲》相比,此次出台的课标中对于“识字写字”教学出现了很多“第一次”:

1、第一次在第一、二、三学段中共同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原来只是一、二年级的要求,现在却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中要始终贯彻。在识字、写字的“实施建议”中也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2、第一次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关于书写的要求。在作文教学的“教学建议”中增加“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在作文教学评价”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可谓是“提笔即练字”。

3、在写字识字教学建议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书写)”。

这里特别强调提出了“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字要求,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都要一一落实,足以看出新课标对于学生书写的重视程度可是前所未有的!

四、评价更具体。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识字、写字教学要求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一、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学段目标与内容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实施建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本标准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三、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四、关于识字教学的建议。

1、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随文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阅读,边识字,在读中识,在读中写。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生字的音、形、义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随文识字,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重将生字的识记书写、词语的理解运用、课文的感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2、如何处理低年级阅读和识字的关系。(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P10页)

新课标强调:“识字、写字时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既然识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整节课、整半节课不关注识字教学无疑是不恰当的。要分布处理生字,力求把识字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当然,课文是有情境的,感受课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阅读。如果在阅读课文时,针对识字的问题扯开去,也会把学生的注意力牵走,离开课文的情境,阅读的“气儿”也就断了。在阅读时,组词、找近义词反义词也好,指导写字也好,辨析形近字也好,都应该把握合适的“度”,

3、如何指导学生分析字形。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P16页)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是识字教学基本的教学目标。如何使学生在识字是能把字形、字音、字义都掌握好呢?《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就是说,应该抓住汉字的基本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绝大部分的汉字的音、义都可以通过字形表现。学生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学会独立识字,就必须学会分析字形,养成分析字形的习惯;另一方面,分析字形又是把字写对的前提。这是识字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分析字形也是识字教学的难点,以为内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基本掌握汉字的结构(这里指上下、左右、全包围、半包围、“品”字结构)。

(2)、掌握常用的偏旁和字义。

(3)、了解该字的字义。

(4)、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

所以,小学生分析字形有较大的困难。教学如何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

4、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P26页)

汉字数量庞大,依靠课堂教学,依靠老师教,不能满足一个人现在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其终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个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在低年段,提出了“学生独立识字”的目标;中年段要求学生“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五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这是个过程,需要几年时间内不懈地努力。“独立识字能力”可以拆分成几个小要点:

(1)、有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掌握《课标》提出的300个基本字,大体把握汉字的特点。

(3)、了解独立识字需要的程序性知识,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能熟练运用。

(4)、阅读和写作中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当然,教师必要的讲解是不能缺少的,但是仅有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需要培养,需要经历从“知道”怎么做,“懂”怎么做,到学“会”怎么做,直至“熟练”的过程,其间必须有大量的独立识字的实践,以及老师适时的点拨,才能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

五、关于识字教学的建议。

1、讲究写字策略。(摘自《义务教育(2011年版)解读》P124页)

《课标》把书写提高很高的位置,前面已经提到了,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要认真练习。“认真”的汉字课程标准是这样诠释的:“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讲究写字策略”:

(1)、每节课尽量安排写的指导和练习,使学生重视写字,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能图省事,集中在一节课写,甚至把写字的事情作为作业布置到课外书写,实际上是放任自流。

(2)、在写字的实践中“增强书写意识”,“掌握书写的基本技能。”

(3)、分散难点,引导学生一步步前进。在写“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好”,在写对和写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快”。

(4)、笔顺是人们在写字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不是公式、定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严而不死”。

2、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摘自《义务教育(2011年版)解读》P130页)

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良好的书写方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实践经验,书写习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类别

                          具体要求

一、保持正确的姿势

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2、“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2、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正确使用书写工具——笔

1、正确使用铅笔:选用HB木质铅笔;铅笔粗了,可转动笔杆,调整笔尖角度即可变细;执笔轻松,落笔力量适中;不写时应放入笔盒。

2、正确使用钢笔:写前检测出水是否顺畅;笔尖受力均匀,不能用力太大;不写时立即套上笔帽;钢笔不出水时不要乱甩;每月清洗一次。

三、在田字格中认真地写字

1、细心描红;2、认清笔画的位置;3、认真临写。

四、在方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居格中,上下左右间距相等;2、大小一致;3、标点占一格,于左下格居中

五、在横条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居格中,占三分之二;2、大小一致;3、字距相等;4、行款整齐。

六、具有认真书写的态度

1、保持本面清洁,减少擦除;2、字迹清楚;3、有一定的速度;4、善观察,善比较,乐于矫正;5、明确“提笔就是练字时”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深深地扎根在历史和民族的土壤里。它不仅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从新版课程标准我们看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有责任和义务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能书写一手方方正正、漂漂亮亮的中国汉字,把中国汉字这一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使汉字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显示更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