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林树枝:装配式桥梁的应用前景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型组合结构桥梁 专家视角|林树枝:装配式桥梁的应用前景分析

专家视角|林树枝:装配式桥梁的应用前景分析

2024-06-09 1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1.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梁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梁。沿纵向把桥梁的梁体划分为节段,在工厂预制后运输至现场桥位进行组拼,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7]。节段预制拼装法主要有长线法和短线法[8][9]。

(1)长线法

长线法是按照桥梁底缘曲线制作一个足够长度的固定台座,依次序逐块预制,完成半跨至整跨主梁,再脱离节段。该方法为传统技术,施工相对成熟,但对台座基础要求高,当桥梁纵坡变化大时,难以适用。

(2)短线法

预制台座的底模为一个节段的长度,一侧采用端模,另一侧利用预制完成的相邻节段作为端模,逐段预制。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灵活机动性大,施工速度快,适于梁段类型变化多的桥型,但对模板的灵活性和刚度要求较高,施工精度要求高。

按照预制节段之间不同的连接形式,可划分为湿接缝、胶结缝和干接缝等。三者区别在于相邻预制梁段间填充物不同,填充材料包括混凝土或干硬性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干接缝通过榫头和预应力完成连接[10]。随着起重设备能力提升,大节段整体吊装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桥梁建设;减少了拼接缝的数量,将制造及主要的控制工作转移到制作工厂内;减小了现场控制的难度,易于保证施工质量,建造速度更快。

厦门集美大桥总长3470m,分为道路桥和BRT桥两大部分,跨径布置均为55m+2×100m+55m,两座桥共长620m,根部梁高5.6m,跨中梁高3m;采用短线法预制拼装[11]。集美大桥节段拼装如图 1所示。

图 1 集美大桥节段拼装

厦门BRT高架桥坐落在交通极度繁忙的厦禾路和莲前路上,需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对现有交通的影响。采用预制节段拼装连续箱梁,其中厦禾路段内预制拼装总长3512m,莲前路及联络线段内预制拼装总长3330m。施工现场照片如图 2所示。

图 2 厦门BRT高架桥施工现场照片

2.1.2 装配式钢箱梁

港珠澳大桥采用约16km的钢箱梁和6km的组合梁,是国际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海上钢结构长桥。钢箱梁自重较轻,在横风作用下稳定性好,抗震性能好[12]。港珠澳大桥如图 3所示。

图 3 港珠澳大桥

2.1.3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13]

(1)钢桁腹组合梁

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采用钢桁式腹杆代替混凝土腹板,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桥梁,适用于中等或大跨径桥梁结构。如南京绕城高速江山车行天桥(见图 4)和深圳大学1号桥(见图 5)。

图 4 南京绕城高速--江山车行天桥

图 5 深圳大学1号桥

(2)装配式组合钢箱梁

装配式组合钢箱梁采用耐候钢、波形钢腹板等新材料,结合双钢箱闭合截面新工艺,提高了承载能力,使得桥梁结构更轻盈,如京港澳高速保定互通小半径曲线桥,其桥墩、盖梁、主梁均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见图 6所示。

图 6 装配式组合钢箱梁在曲线桥中的应用

(3)波形钢腹板组合梁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把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的混凝土腹板采用波形钢板替代。工厂预制波形钢腹板工字组合梁如图7所示。

图 7 波形钢腹板工字组合梁

常庄水库桥也采用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如图8所示。

图 8 常庄水库大桥

(4)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梁

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梁桥,该桥型结构新颖,由混凝土顶板、钢管混凝土下弦杆、波形钢腹板组合而成,其中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制造中的空间曲面焊接问题是结构难点(见图9)。

图 9 组合梁制造

(5)H型波形钢梁-GFRP桥面板组合梁

H型波形钢梁-GFRP组合桥面板组合梁,主梁采用H型波形钢梁,桥面板采用GFRP桥面板。工程实例:京港澳高速柏乡服务区人行桥(如图10所示)。

图 10 京港澳高速柏乡服务区人行桥

(6)钢箱组合梁

将混凝土桥面板与半闭合钢板箱梁连接成整体,形成钢箱组合梁。这种组合梁能够充分发挥钢材所具有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所具有的抗压性能。采用该结构形式的邢衡高速沙窝沟北支大桥如图11所示。

图 11 沙窝沟北支大桥

(7)钢板组合梁

钢板组合梁由外露的工字型钢与钢筋混凝土顶板通过剪力键链接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该桥型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材料性能,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和动力性能好、施工快捷。采用该结构形式的曲港高速主线桥如图12所示。

图 12 曲港高速公路主线桥

(8)钢桁组合梁

钢桁组合梁以钢管或型钢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主梁由上、下弦杆、腹杆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稳定性的钢桁组合梁。采用该结构的雅西高速干海子大桥如图13所示。

图 13 雅西高速--干海子大桥

2.1.4 预制桥面板

预制桥面板主要为全厚度混凝土桥面板,采用剪力键与主梁进行连接。一般有钢格构桥面系、波纹钢桥面系和华夫板桥面系。其中波纹钢桥面系是利用螺栓将波纹钢板固定在主梁上,用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灌注填平[14]。湖州五一大桥人行桥预制桥面板(如图14所示)。

图 14 湖州五一大桥预制桥面板

2.2下部结构拼装

2.2.1 装配式桥梁墩柱

桥墩通常包含帽梁、墩柱、承台和基础4个部分,装配式桥墩将桥墩分解成若干构件,如承台、柱、盖梁(墩帽)等,在工厂或现场集中预制,再运送到现场装配成桥墩[14],如图15所示。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连接型式与构造措施是实现快速桥墩拼装的关键,拼装墩柱的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墩柱等同,甚至具有更好的动力特性,可在中、高地震区应用;目前对预制拼装桥墩的研究和设计分析较多,而对预制拼装桥台研究相对较少,这方面有待加强[15]。

图 15 分节式墩台示意图

2.2.2 装配式桥台

桥台通常包含帽梁、台身、翼墙和基础4个部分,构件的划分与连接方式与桥墩类似。由于桥台相对桥墩数量少,故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更少一些。典型形式有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台(图16)和H型钢桩[14]。

图 16 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台

3 装配式桥梁的应用前景分析

3.1 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

钢结构桥梁适用于建造结构复杂、荷载很大、跨径很长的桥梁,适合用于地震高烈度地区、地震重点设防区。我国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钢材产能制约,钢结构桥梁主要仅用于特大跨径桥梁。随着钢铁产能的提高和钢结构桥梁建设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具备推广钢结构桥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当前,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下降,是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公路桥梁建设品质的良好契机,是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目前,砂、石等建筑材料供应越来越紧张,商品混凝土生产成无米之炊,全国商品混凝土生产产量会逐年下降,钢结构在桥梁中的应用将成为大势所趋(图17-图20)。

图 17 梁与拱组合钢桥

图 18 梁与悬吊系统组合钢桥

图 19 梁与悬索+斜拉索组合钢桥

图 20 梁与斜拉索组合钢桥

值得一提的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通过两种材料的结合,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和钢材抗拉性能上的优势,避免混凝土受拉开裂和钢材受压失稳。城市桥梁以中小跨径桥梁居多,大跨度和特大跨度桥梁较少,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便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发展成为我国城市中小跨径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

3.2 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FRP)等新材料,可以大幅提高抗拉能力,桥面板引入UHPC和FRP等新型材料,能够改善桥面板力学性能并提高耐久性[16]-[18]。应加快UHPC和FRP等新材料在快速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提升桥面板性能、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重点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拌制及质量控制、混凝土桥面板架设的施工控制、现场桥面板间连接构造、钢-混凝土剪力群钉连接的质量控制等。

3.3 BIM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BIM技术作为一种高端的信息集成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五大特点,它是以三维模型为载体的数据库,是模型和信息的共同体[19]。

BIM技术与装配式桥梁在多方面存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装配式桥梁的核心是“集成”,而BIM突出信息集成,契合装配式体系发展需求,BIM技术可打通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真正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可使工作流程集成化,提高设计质量,提升施工和运维管理水平[20]。因此,在装配式桥梁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意义重大。在设计阶段,利用Revit等参数化建模工具建立桥梁三维实体模型,通过碰撞检测,及时调整以避免后期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在施工阶段,引入BIM技术4D、5D特性,更好地动态精细化管控项目进度、成本等,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风险和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在运营管理阶段,包含设计、施工阶段及项目其它建造信息的BIM模型,可整体传递至运管部门,进而可提高运营管理、档案管理水平。

4 结语

桥梁的装配式建造是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现场污染、实现低碳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装配式桥梁结构在各类工程中虽已得到了部分应用,但还远未完全推广,发展的潜力巨大。我国是产钢大国,但不是钢结构应用强国。在桥梁工程中应用钢结构的比例较低,与发达国家占50-6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政府对钢结构应用的鼓励和扶持,特别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规模大、跨径长的特大型桥梁等大批建设项目待建,为钢结构桥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装配式桥梁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加快UHPC和FRP等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改善桥梁的力学性能,提高桥梁的耐久性。通过BIM技术推动装配式桥梁的发展,将桥梁建造从传统的作业方式向现代化施工模式提升,减轻桥梁在建造、使用、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资源的压力,提高桥梁的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Li Z, Shen G Q, Xue X.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3: 240-249.

[2] 刘康宁, 张守健, 苏义坤. 装配式建筑管理领域研究综述[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 35(06): 163-170+177.

[3] Zhai X, Reed, R, Mills A. Factors impeding the offsite produc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practice [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14, 32(1-2): 40-52.

[4] 张健, 陶丰烨, 苏涛永.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集成体系研究[J]. 建筑科学, 2018, 34(01): 97-102+129.

[5] 马增. 新型装配式钢—混组合箱梁桥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

[6] 李雪. 营造绿色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6.

[7] 张立青. 节段预制拼装法建造桥梁技术综述[J]. 铁道标准设计, 2014, 58(12):63-66+75.

[8]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节段预制拼装移动支架造桥机施工技术要点手册[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9] 李坚, 陆元春. 预制节段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工程实践[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3(11):35-39.

[10] 李国平. 干接缝节段式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优势与缺陷[J]. 中国市政工程,2007(S2):54-55.

[11] 张鸿,张喜刚,丁峰,田唯. 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新技术研究[J]. 公路,2011(02):76-82.

[12] 苏权科,谢红兵. 港珠澳大桥钢结构桥梁建设综述[J]. 中国公路学报,2016,29(12):1-9.

[13] 苏立超, 周印霄, 刘小宇. 我国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创新实践[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7,34(11):30-37.

[14] 王志刚,余顺新,陈亚莉. 桥梁快速建造技术[J]. 中外公路,2018,38(04):184-188.

[15] 项贻强, 竺盛, 赵阳. 快速施工桥梁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公路学报,2018,31(12):1-27.

[16] 黄修林,丁庆军,宋晓波,孙华. 港珠澳大桥C60桥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J]. 混凝土,2013(04):108-111.

[17] 何余良. 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小箱梁桥受力特性及试验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4.

[18] 郭树海. 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桥静力行为分析与试验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7.

[19] 崔庆宏, 王广斌, 刘潇, 曹冬平, 路浩. 2008-2017年国内BIM技术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04): 197-205.

[20] 林树枝,施有志. 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20(03):63-68.

作者简介:林树枝,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林树枝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责编:边奕霏

主编:胡 杏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