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台儿庄古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乡红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总结怎么写 文学院台儿庄古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文学院台儿庄古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2024-07-16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以前运河大鼓演出的主要阵地是农村、矿山和集镇等,其演出形式主要是地摊说唱,当场集钱,有时也进曲艺厅或小剧场售票演出或包场演出。艺人到农村演出,多是在夏季和

冬季农闲季节的晚上开场,每到一村,先找村里的人头或热心人帮助安排吃住,唱完后换家换户齐钱粮,富裕人家多给点,穷户少给点或不给也行,一般唱大部头书,唱个十天、二十天是很正常的。在六七十年代,运河大鼓是运河两岸广大劳动群众主要的娱乐方式。

2007年运河大鼓入选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虽被选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运大鼓的传人却都改行,作为河运大鼓艺人的褚思泉也仅以每人60元的收入在台儿庄古城以上班的形式得以生存。

(二)柳琴戏

沿着古街继续前行,在以船型为建筑的建筑物有一戏台,台上共四人一人打板,一人弹琴两人唱戏。台上两位老年人唱的很起劲,节目结束后我们向前请教。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没有道具服装,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大概是因为缘于上门乞讨的唱腔,所以,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两根弦的,简单而直接,上门乞讨者,要在对方认清自己,并关门之前,拨动对方心弦,获得同情,并驱使对方身体下意识的施舍,这门技艺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风一刀斩的意味,其内涵神髓就在于一口唱腔,也许这唱腔被精练到一个字,一个音,但是这一腔的内涵,由一个字发出来,却包含着众多情素,让人神迷,让人体悟不尽,大道至简之理。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经过交谈,了解到年轻人对柳琴戏喜爱与继承却令人失望。

(三)鲁南皮影戏

“嗙、嗙、嗙、嗙、、、”大钵声远远传来,走进一看,是皮影,顿时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见今天终于有机会让我们一睹风采。又唱又演真是热闹,走进后台,两名表演者,一人伴奏一人连唱带舞弄皮影,三根杆子连接着皮影的头和手在艺人师傅的手里被演绎的活灵活现。

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皮影戏,顾名思义就是影子戏,用一张洁白无瑕的丝网展开撑起来作亮子,这个亮子大致有5尺长4尺宽,竖立在选定的场地上,把观众和艺人隔成了台前幕后,亮子的后上方有一光源,把亮子照得雪白一片,根据剧情的发展,把不同角色或道具排到亮子后面,紧贴亮子,通过透视的原理,角色及道具的影子就透射到亮子上,戏中的场景不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寒窑圣殿,戏中角色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亮子前的观众都能一目了然,心领神会。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挑线的与演唱的总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50多岁的陈守科先生是鲁南皮影戏的第四代传人,小时候跟父亲学习皮影演技,自从改革开放后子承父业,一直从事着皮影演出。一条吱吱作响的扁担,三个破旧的道具箱子,先后走过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每年都演出100多场,深受群众喜爱。在陈守科家里,保存着800多件皮影,是“文革”时期陈守科的父亲陈德义老先生藏在土墙的夹缝里留存到今天的,距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现有《东游记》《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四套完整的皮影。

因为皮影戏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皮影戏师傅陈守科在台儿庄古城每月2000多的收入让自己很满意,古城给他和鲁南皮影创造了一个机会。

(四)琴书    

     一人拉着琴弦一人弹唱的曲艺形式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鲁南琴书艺人李修春为我们介绍着这种曲艺形式,也是面临徒弟改行,李师傅希望琴书有人可以继承。“只要能把琴书发扬光大,只要大家想学,谁学我都教。”诚恳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李师傅的哀伤,不禁让我们深思民俗艺术的传承问题。

      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 又称“小曲子”、“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等。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古曹州)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现兴盛局面,名家辈出,流传地区日益广泛。 

山东琴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由早期的文人自娱,到民间的业余玩局,后来发展为职业演唱--撂地说书。山东琴书采用山东方音表演,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穿插少量小曲进行说唱的音乐体制,节目也以中长篇书为主,兼唱小段儿。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也兼乐器伴奏。分赶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传统的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角的刻画。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艺术本身的发展,山东琴书的演唱逐渐打破了旧的演唱陈规。如演唱者可根据故事内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面目呈现传神的表情,有时亦可略加手势以助表演,演员间在演唱中可进行感情交流,还可与观众直接交流感情,但其演唱风格依然保持了稳重大方的基本特点。

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2006年5月20日,山东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四、调查结果: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各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局。

运河文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今是经济社会,做生意、上班、打工的人多,有很多人没有时间参与运河文化的建设,而且有些人还计较经济报酬,这就使运河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与此同时,在运河文化的传承上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因生活条件提高,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讲报酬,虽然经常演出,但质量不及过去,所以运河文化的组织和发展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使许多老人和热爱运城文化的人感到揪心。 总而言之,人们缺乏兴趣爱好的动力,没有舆论支持,也没有经济收益作为促进因素。与此同时,民俗世家逐渐没落,年轻人对于民间艺术的关注与日剧减,导致运河文化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真正能够完整地将老艺人们的技艺继承下来并能将其继续发展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民俗工艺都不再占有优势,甚至开始步入“风烛残年”的阶段,亟待新生力量的加强巩固。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 我们了解到运河古城民俗文化能够合理、有序、正常地传承与发展,需要当民众和外界各个领域的大力支持。

下面是我们针对运河文化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和相关建议: 

第一,积极联系、组织专家学者等专业人才对运河文化进行现场观摩和指导。在获得专家学者的认同后,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各个领域申请民间文艺表演和传承的经费,同时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让演出更能符合大众口味,做到与时俱进。  

    第二,完善运河文化管理会的管理制度,使运河文化成为一个高效、严谨的社会组织,对运河文化筹得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合理有效的组织演出,积极对外进行宣传,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运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使运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第三,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措施,充分认识到运河文化目前所处的地位,认识到其在当地的重要性,根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法,以期更有效的对运河文化进行保护。  

第四,加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力度,即鼓励上一代老年人通过家族传承或者招收徒弟等方式来传授运河大鼓、柳琴戏等的民间技艺,从而使得它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逐渐解决运城文化青黄不接的突出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在当前之所以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与长期以来我们倡导的现代性建设对传统的否定、摒弃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现代国家建设往往将传统的、地方性的知识视为落后的或不相适应的甚至是与之对立的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以挤占地方性知识的生存空间、消减地方性知识的传承为代价的。因此通过这次以运河古城民俗文化为依托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以此来扩大同其他地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并相互借鉴,以更好的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

本次实践活动,对我们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让我们更进一步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关心国家政策,关注各种规定,着实是一种大的进步。我们将秉承山东师范大学的校风校训,走好大学的每一步,争做当代合格大学生。

 

                   (审核:衣柯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