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最新消息动态公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断肠草的用处 问: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最新消息动态公布

问: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最新消息动态公布

2023-03-13 10: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 断肠草的好处

2、断肠草有什么作用?

3、断肠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各位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解决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以及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北斗民商,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 断肠草的好处

1、散瘀止痛:肠草它里面含有乌草的成分,所以平时的时候可以用它来以毒攻毒,它有散瘀止痛的作用。一般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跌打损伤、骨折等情况也可以使用断肠草它对这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对关节疼痛也是有有缓解作用。

2、清热解毒:断肠草一般只可以放在皮肤上的,不能够吃断肠草,不然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头晕、肚子疼、口吐白沫、呼吸衰竭等情况。虽有它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对痔疮、麻风病等也是有改善作用的,使用断肠草外敷清洗患部也有很好的作用。

3、杀虫止痒:断肠草里面的成分有很多,其中活性成分它有杀菌止痒的作用,一般生活中的一些皮肤病可以使用断肠草如湿疹、癣类皮肤病等有治疗作用。而且断肠草也有杀虫的作用,所以在夏季的时候可以使用断肠草来杀虫也是可以的。

断肠草有什么作用?

传说中的“断肠草”,中草药名为“钩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药、野葛、毒根、山砒霜。为马钱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长9~1 5尺,茎圆柱形,光滑带紫色。叶对生、有叶柄、卵状披针形,长1.5~3.5寸,宽0.6~1.8寸,全缘,两面光滑,折断面边缘很整齐。夏季顶生或腋生喇叭形黄花,成三叉状分枝聚散花序,有香气。生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药用全草,全年可采。

断肠草虽然有剧毒,但它可用于治顽癣,取断肠草二层皮、野萝卜根、冰糖各30克,捣烂加醋敷患处。用鲜叶捣烂外敷可治疗疮肿毒、疥癣;在兽医上应用可制成针剂治猪气喘病。水煎汤可驱除猪绦虫、蛔虫、姜片虫等。

历代本草中多作药物记载,《本草纲目》中格外注出:“人误食其叶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这可能与羊体内含有某种解钩吻毒素的物质有关。钩吻含多种生物碱,人误食后应立即灌服新鲜鹅血、鸭血或羊血,并送医院抢救。

断肠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炎黄子孙中流传已久。他为了找寻能解除人民疾病痛苦的药草,在华夏的山林原野中遍尝百草,往往中毒而在所不惜,以至“一日而遇七十毒”。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至今还流传着神农之死的奇特故事。传说中的神农,生就一副水晶般透明的肚肠,他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吃到腹中的食物。一次他吃下茶叶后,惊奇地发现,这种翠绿的叶子在自己腹内上下往来,将胃肠洗擦的非常清爽。以后,茶叶成了神农尝百草时解毒的宝物,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就将茶叶吞下去清除毒物。借助茶叶的帮助,神农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有毒植物。后来,在一个晴朗的早上,他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见到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子,正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照例摘了几片嫩叶放到口中品尝。可这次却出了意外!这几片嫩叶刚被咽下,就毒性大发,神农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解救,他的肠子已断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结果,这位华夏人民的伟大祖先就这样牺牲了。这种令神农断肠而死的藤子,就被后人称之为“断肠草”。

虽然这段神农断肠而死的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在现实中人不可能有透明的肚腹,茶叶也没有如此大的解毒功能,但断肠草却确有其物。如果误食了它的嫩叶,虽然不能让人真的肠断,却能引起神经、消化、循环和呼吸各系统的强烈反应,使人口腔、咽喉及腹内有烧灼或疼痛感,产生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很快就会因窒息而死。断肠草又被称为钩吻、胡蔓藤,是马钱科植物,自然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一些省区,东南亚及印度也有。这种植物因其剧毒,自古就名气很大。它的全身都有毒,甚至连花粉也不例外,尤其是根和嫩叶毒性极强。据说,刚从土中挖出来的钩吻根还略带香味,但多闻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头晕目眩。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胡蔓藤(即钩吻)合香,焚之,令人昏迷。”成人只要吃3克钩吻根或几个嫩叶芽,就会毙命。因此,自古以来,用钩吻来害人或自杀的案例不少。说来令人称奇,如此剧毒之物,却是一种具有祛风、攻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国传统药物,但主要外用治疗疥癞、湿疹、痈肿、疔疮等症。今天,科学家已基本查明,钩吻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是多种生物碱。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问: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