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不会筑巢吗?斑鸠随处可见,为何说吃它的肉会有很大的危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斑鸠会吃自己的幼崽吗图片 斑鸠不会筑巢吗?斑鸠随处可见,为何说吃它的肉会有很大的危害?

斑鸠不会筑巢吗?斑鸠随处可见,为何说吃它的肉会有很大的危害?

2023-07-26 08: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综述

斑鸠是一种在我国很常见的鸟类,但是却似乎是带着一种“臭名远扬”的声誉,似乎是到了逮着机会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如果你也有这种第一感受,我想跟你一起重启一下,了解斑鸠的正确打开方式。

“背锅侠”斑鸠

一提起斑鸠,大家可能首先会联想起一个成语“鸠占鹊巢”。这个词语最早源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最初本意是借用鸟类寄居的现象代指女子出嫁后便以夫家为家的行为,这本无强烈的褒贬之意。

随着时间流逝,时移世易,语义逐渐演变为: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或者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因此,我们望文生义,对斑鸠有了一些偏见。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大家确实几乎没有见到过斑鸠自己搭建巢穴,所以也便就默许了斑鸠的负面鸟性。

事实上,诗经中的“鸠”是一种杜鹃鸟,因为其叫声与“布谷,布谷“相近而被获得一种俗称布谷鸟。

布谷鸟不喜欢自己做巢穴,它的雌鸟会趁别的鸟类外出空隙将蛋产下。

同时,布谷鸟蛋孵化时间较短,在幼鸟出壳时会因为自己的领地意识强找机会把其他一些鸟蛋推出巢外,从而成功转换局面,完成将鸟巢据为己有。

另外,经过野生动物学家们的长期野外跟踪调查,斑鸠会自己搭建巢穴。只是相对来说稍显简陋,几乎就是几根随意散铺的树枝建成,可能斑鸠们更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美学吧。

斑鸠的野性生活

斑鸠属有十多种,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在中国境内比较容易见到的斑鸠有5种,分别是:欧斑鸠、珠颈斑鸠、山斑鸠、火斑鸠、灰斑鸠。

斑鸠体长27~35厘米,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 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斑鸠的体型与叫声与另一种大家熟悉的鸟类--鸽子很有些相似,所以又得了一个别称“野鸽子”。

但是从羽毛斑纹颜色,体型大小和叫声差异上还是可以明显区分的。斑鸠一般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聚集数只小群活动。

斑鸠属于杂食性动物,既会进食植物种子或果实,也会进食部分昆虫。

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斑鸠父母们会寻一个安全的处所建造鸟巢,因为它们的宝宝将要诞生了。

一般斑鸠爸爸负责四处找寻建造的原材料,斑鸠妈妈负责完成鸟巢搭建。这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活动过程,或许跟人类父母可以有些共同话题聊聊。

斑鸠的巢穴一般建造在樟树或者梧桐树的高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地面嘈杂环境的打扰,也可以降低诸如蛇类或者猫对幼鸟的伤害概率。

说起斑鸠的巢穴,阅鸟无数的动物学家们都不得不感叹确实有些过于简陋,不过这样也是有现实原因的。

斑鸠父母常年栖息在草地或者树梢,在每年仅有的两三次哺育幼鸟的期间才会找合适的地方建造鸟窝,鸟窝一般简单搭建成一个平盘状就完工了。

斑鸠妈妈每窝产卵数量较少(2-4枚),之后卵宝宝经历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

也就是说,斑鸠父母为卵宝宝建造的襁褓前后使用时间也就是个把月,之后就随着父母开启在野外天高任鸟飞的自由生活模式了。

所以,这样来看,斑鸠建造简易巢穴是出于比较实用主义的考虑了。

不吃斑鸠,不仅仅是因为它长得可可爱爱

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土地上,流传着一句“天上除了飞的飞机,地上除了四条腿的桌子不吃以外,都可以入口一尝”。所以,斑鸠被抓进了食谱也就不太奇怪了。

虽然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少有人再抓捕野生斑鸠进食,但是总有人怀着猎奇心态盗捕烹食它们。

对此,强烈建议你不要去抓野生斑鸠来吃。之所以给出如此建议,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斑鸠憨态可掬的模样,单纯的爱心泛滥,还有一些你可能冲动之下忽略的理由。

首先,斑鸠已经明确被列入我国的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如果私自进行非法捕猎,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如果仅仅为了几口口腹之欲,甘冒触犯法律的风险,其带来的后果显然是不值当的。

其次,斑鸠在野外生活,活动跨越范围广,可能接触过带有对人类有危害的微生物,也可能会在进食期间摄入了一些有害重金属物质。

试想如果这些危险因素被通过进食斑鸠带给人类,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未知的风险。在经历了几年新冠疫情持续的生活背景下,大家应该对此深有体会。

结语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允许形态各异的万物生长,通过自然法则维护生存的平衡。

这个家园不仅仅是人类的,还同时是其它千千万万种我们现在已经认识或不认识,熟悉解或不熟悉的生物共同拥有的。

万物和谐而共生,或许保有对自然足够的敬畏,是我们需要始终绷紧的一根心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