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宁波籍院士太牛 国家刚刚奖励他100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职特级有几位 这位宁波籍院士太牛 国家刚刚奖励他100万

这位宁波籍院士太牛 国家刚刚奖励他100万

2023-10-13 0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9月19日,网络安全先进典型表彰仪式在武汉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针对网络安全方面工作进行表彰,这次网络安全表彰全国只有1人拿到100万元的杰出人才奖,而拿到这唯一最高奖项的是7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他是宁波奉化莼湖镇桐蕉司村人。

  为什么沈昌祥是网络安全杰出人才?官方给出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沈昌祥完成的这些成果,在信息处理和安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性,多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全军广泛推广应用,取得的十分显著效益,使我国信息安全保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如此,他在网络安全和科技创新、咨询论证和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果了解他对中国网络安全做出的贡献,你就会知道,100万的奖励并不算多。

  76岁的沈昌祥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密码工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院士之外,他还有很多头衔。比如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顾问,公安部“金盾工程”特邀顾问,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顾问,国家税务总局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我国二代居民身份证首席专家等更多的还是成果和荣誉。他不仅国家科技奖项拿到“手软”,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军队内部的奖拿得更多,军队各类科技进步奖曾获得17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9年4月,海军授予他“海军模范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军人出身的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其实是军人出身的院士。1965年入伍时他才25岁。在部队,沈昌祥历任研究实习员、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专业技术1级,文职特级,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可能正是因为他是军人,所以对国家安全格外有使命感。沈昌祥说,一旦发生战争,控制网络造成的后果比破坏网络严重得多,他将自己的工作比喻成为计算机增强免疫系统。“计算机的局限、bug被利用后就变成了后门,成为他人的进入渠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免疫力,做到让外人不能进来,进来以后拿不到东西,拿到东西也看不懂,看懂了也不能篡改,这一点我们做得是好的。”

  90年代曾担忧证券系统安全

  76岁的沈昌祥,依然工作在一线。

  8月31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沈昌祥院士工作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他将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创建我国大数据领域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助力我国数据交易安全再升级。

  说起来,这是一位始终站在前沿的学者。

  回顾沈昌祥曾经的言论,都是领先于即将发生的技术热点,比如2011年,他就强调兴建云计算中心不能忽视信息安全,2004年,他就曾披露了电子商务中冒充商家骗取货款、伪造订单等安全隐患,甚至在上个世纪的1999年,他就曾对国内一些部门建设信息系统时毫无安全防范意识表示了焦虑,特别是证券系统最不安全。

  老师眼中最出色的学生

  不过,如果回顾沈昌祥院士的早期经历,就会发现,和众多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沈昌祥的少年时期也过得很艰苦。

  他出生在贫农家庭,父亲早逝,大哥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因家庭贫困,他在奉化中学读书时,每次回家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因为怕磨破鞋子,所以常常一出校门,就脱下布鞋,赤脚步行,直到村口,才重新穿上鞋子。只要在家中,就帮家人砍柴、卖柴,干其他农活。

  他工作后经济条件好转很多,虽然没有很多时间陪家人,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爱着家人,他的大哥曾患晚期胃癌,当地医院已无力救治,沈昌祥把哥哥接到北京治疗,为他联系医院,并承担所有的费用。此后,他的哥哥身体恢复良好。他与他的高中化学老师吴义寿感情很深,每次回奉化老家,虽然都是行色匆匆,但每次他都会挤出时间看望老师。在吴义寿的眼中,沈昌祥是他最出色的学生,学生时代沈昌祥化学实验时的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远优于其他同学。

  在家人的眼里,沈昌祥是他们的骄傲,尽管他成了大学者、大名人,但他依然是农民的后代,依然勤俭节约、纯朴厚道、热诚待人。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沈昌祥还是极少为自己和家人买几件时新的衣服,吃的也非常节约。沈昌祥因忙于工作,难得有空打电话问候家人,但老家亲友如遇到困难,他知道后总是竭力相帮。

  每次回到家乡,沈昌祥总要到亲戚朋友家去看看,与他们拉拉家常,问寒问暖,自己能帮上忙的,也总是全力相帮。对于地方上发展经济,搞建设项目,沈昌祥说:“只要用得上自己,我一定会全力相帮。”

  学生眼中严谨的学者

  沈昌祥是一位勤奋的科研工作者,又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一位诲人不倦的好教师。

  目前,他带着60多个博士生,指导他们开展信息方面的尖端课题研究。在学生的眼里,沈昌祥在生活上对待他的学生犹如慈父,而在学术研究方面,则是一丝不苟。他对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

  2001年、2002年,沈昌祥曾先后回到奉化中学和奉化二中参加母校的校庆,面对年轻的晚辈学生,他感慨万千。正是在母校打下的扎实功底,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因此,他勉励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对于家乡人们的祝贺,沈昌祥院士很开心:“感谢家乡父老对我的关心,能获得这一荣誉,我非常高兴。同时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他表示会继续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尽心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