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入门:文献检索,阅读技巧及工具使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献检索的方法和策略论文怎么写好 科研入门:文献检索,阅读技巧及工具使用

科研入门:文献检索,阅读技巧及工具使用

2024-06-26 1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

01 文献检索及技巧  

02 文献阅读辅助工具 

03 文献阅读技巧

提高效率的方法总结

1.读高质量文章

2.看来自期刊、作者

3.读摘要和结论

4.读方法论

5.适当标记,存档图表

6.阅读引言来了解课题的研究脉络

7.重点关注结果和讨论部分

8.参考文献

9.及时命名“年份-分区-文章题目-作者”,归纳整理,构建自己的文献库

10.用一两句话总结文章的主要贡献,便于后期快速回顾

01 文献检索及技巧  

         一般我们在搜索文献时,最为常用的搜索工具有:Web of Science 综合检索、Scopus 综合检索、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或者是其他特定的数据库等。

        但要注意的是,上述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存在较大差异。Web of Science (WOS)常用于检索SCI文章,但其收录的文章存在一定的滞后。如当前日期为2022年10月,某期刊可能已经在官方主页在线出版10月份的文章,但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一般检索不到。因此它仅检索已经发表并出版的文章,所以在利用WOS检索时要注意这一点。

        Scopus 数据库收录范围相比WOS可能更为广泛,但这个数据库似乎在工程领域用的较少。与WOS相同,Scopus 数据库也是仅收录文章的引文信息,如题目、摘要、作者、基金信息、参考文献等,而不是全文收录。如果需要下载全文,则需要到相应的期刊主页下载。值得注意的是,Scopus 数据库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那就是按照作者名称检索,这样非常有利于我们追踪领域内大牛的研究动向。

         谷歌学术搜索可能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它可以检索中英文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检索效率更高。谷歌学术相比于前两者,它收录文章的速度就明显快的多,基本可以追踪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这里主要强调一个实用功能——高级搜索,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通常,我们搜索文章都以特定关键词检索。但有时我们可能要限定检索的文章标题必须包含关键词,此时可以在“出现搜索字词位置”选项中选择。当然,有时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在某个特定的期刊中寻找文章,此时就可以在“出现以下刊物上的文章”选项中限定。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大家可以尝试。

        此外,大家也可以直接使用网页搜索所需要的文章。但要注意关键词的选取,关键词选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检索结果的质量。一般关键词的选取可以直接从你感兴趣方向的相关文章中提取,如“交通流”。但这个关键词可能检索出非常多的文章,涵盖范围非常宽泛;此时,需要进一步缩小关键词的范围,如 “交通流 预测”,这里的空格表示的是搜索结果中要包含两者或者之一,这样就将搜索结果缩小至预测这个小方向。 

02 文献阅读辅助工具 

        一般常用的文献阅读辅助工具包括:

PDF阅读器:推荐使用Adobe Acrobat Pro DC

英汉词典:推荐使用欧路词典(可拓展性强)

电子笔记:如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

文献管理:如Endnote、Mendeley、NoteExpress...

and 一个浏览器

        阅读器的选择关键是看个人喜好,你觉得哪个用着舒服,哪个就是最适合的。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的功能:高亮标注、插入文字批注、插入形状、能够自由切换视图(如单页或双页阅读)和自由组织页面等功能。

        英汉词典,不如说是英汉双解词典更为准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或专有名词,此时我们需要准确理解它的含义,而不可轻易略过。词典市面上非常之多,而对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欧路词典+有道截屏翻译组合非常实用。

        当我们遇到个别影响阅读的生词时,我们可以利用欧路词典的划词翻译功能,我习惯将划词翻译的快捷键设置为鼠标中键,这样非常有利于阅读过程中随时查词。而词库的选择,建议大家可以选用两部权威词典就好: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第一本可以作为主力词典,因为它的释义简单,且按照使用频率的顺序出现。第二本作为补充,对于有些字词,可以同时看两本的释义,能够帮助自己更加透彻的理解含义。

        可以看出,两本词典对单词的解释还是略有差异的,认真学习这些对英文写作也非常有帮助。另外,就是加上有道词典的截屏翻译功能就完美了。有时,我们可能只是需要大概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不想全文阅读;但是摘要却由于存在生词而不能快速阅读。此时,有道词典的截屏翻译功能就用上了。

        但是,建议不要一直依赖于有道词典的截屏翻译功能,这不利于长期英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最好还是直接阅读,遇到影响阅读的字词时单独查询即可。

        电子笔记你值得拥有一款,这里不做推荐,选择你喜欢的就好。重点是,用好它。怎么用?首先,任意电子笔记均支持创建文件夹的功能,可以单独创建一个文件夹作为文献阅读笔记。然后,可以根据课题再创建二级子文件夹,此时就可以在二级子文件夹中创建笔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文献管理软件是搞学术不可缺少的利器之一,常见的如Endnote、NoteExpress、Mendeley等等。前两者是收费软件,后者是免费软件,大家可以动手搜资源使用。需要介绍的是:Endnote是所谓的SCI索引数据库官方推出的,比较权威,中英文通吃;Mendeley则是爱思唯尔旗下的一款免费文献管理软件,对英文文献支持非常友好,而对于中文文献则差强人意,不过可以手动输入;NoteExpress是国产的文献管理软件,对中文的支持无可匹敌。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一款来服务于自己。

        不过,从个人体验来说,文献管理软件主要被我用来插入参考文献了,实在可惜^~^. 如果大家想深入学习文献管理技巧,可以去中国大学MOOC学习罗昭锋老师的课程《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这里不再啰嗦。 

        浏览器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你喜欢用 Google 浏览器,那么我会推荐你几个插件:uBlock Origin(屏蔽广告弹窗)Grammarly(检查输入是否有语法或拼写错误)、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下载器)以及Violentmonkey(如可以安装自动展开CSDN论坛文章的脚本)等。

        为什么推荐这些插件呢?因为有时论文不需要下载而可以在线阅读,或者搜索论文中出现的某个不懂的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一个干净、没有干扰的阅读界面,这就需要去屏蔽广告。为了防止搜索时输入错别字,语法和拼写检查工具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大多数文章还是需要下载来阅读的,此时一个优秀的下载器可以让自己以更舒适的心态去阅读文章。最后拓展脚本看大家需求了,推荐脚本论坛 Greasyfork,大家尽情去搜寻适合自己的吧~

03 文献阅读技巧

        这里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阅读原则,或是什么几步法,而是从阅读的目的出发,来分类探讨文献阅读的技巧。一般我们阅读文献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论文或基金本子写作:课堂作业或教学讲义。

        注意,对于论文或基金本子写作,能开启写作模式就说明你基本有了方向或大致思路。此时在阅读文献时就需要根据标题直观判断文章是否适合,然后进一步阅读摘要来大体把握文章的框架。如果研究内容与自己当前的需求一致,那么就可以下载来阅读了。这里非常有必要提醒大家一点,切勿根据标题大量下载论文,我们的目的是阅读文章,而不是囤文章。并且在边读边搜的过程中随着自己对课题理解的逐步深入,自己可能会不断优化关键词以搜索更适合的文献。

         在确定一篇与当前研究紧密相关的论文时,为了提升阅读兴趣,不妨可以先研究一下文章出自哪个期刊,是否为SCI,作者是谁,隶属于哪个单位。先大致对论文的背景有个简单了解,这对于积累和把握领域内的大牛或顶级单位非常有帮助,也可以加深自己对期刊的了解。

         然后,再次阅读摘要,并捎带结论一块阅读,此时基本可以大致了解文章涉及的研究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这可以帮助自己快速判定所构思的课题是否已存在且被研究过。如果没有,那么就要进一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阅读。

        比如在写论文方法论时,我们阅读文献的目的一般为寻找可用的方法论和排除是否提出的方法论已经存在。那么此时,就不必按部就班的从引言开始阅读,只需要直接跳至方法论部分阅读即可,除非是不阅读其他部分会导致方法论部分难以理解时可以全文阅读。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如果方法论是自己所感兴趣的,那么就可以放开手脚认真通读全文了。阅读的过程中千万记得适当标记,比如高亮批注、下划线等。

         除了上述为了寻找特定内容外,有时我们需要把握对某个问题的研究脉络或是研究的结果大致情况。此时我们可能需要通过阅读引言来了解课题的研究脉络。而对于了解研究结果的大致情况,则需要重点关注结果和讨论部分。这里尤其要注意结果和讨论的写作模式,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毕竟讨论在整个文章中算是相当难写的一部分了。

        当然,一篇文章除了正文外,参考文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有时我们也会从阅读文章的参考文献中提取感兴趣的文章。无论是从哪个渠道获取文章,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就是文章的质量。在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时,不一定非要去阅读综述类文章,但阅读过综述类文章会使你更加了解知识脉络。

          也就是说,我们在刚开始阅读文章时,可以先挑选3~5篇相关的优质中文文献进行阅读(可以是EI,可以是引用率较高的),初步搞清楚领域内的专有名词、基本概念原理等。然后就可以直接阅读英文文献了。这里不是说中文的就不好,而是想强调我国的大多优秀科研成果都是以英文形式发表的,国外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从一开始,就控制自己阅读文章的质量,会对自己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毕竟跟着大牛走不会错。

         但如果阅读文献是为了完成课堂作业或教学讲义,那么阅读方式就简单多了。初步筛选文章和上一种目的下的方式相同,在筛选到合适的文章后,就必须通篇阅读了。因为不通篇阅读怎么能理解全面,不理解全面,作业或者讲义就无法完成。

         当然,这种动机下的任务我们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可以利用一下截屏翻译、文档整篇翻译什么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关键公式推导、计算过程,建议还是老老实实看看原文,这样有利于帮助自己理解准确。

         无论是对于何种动机去阅读文献,有一点,建议你注意。那就是,在下载论文后,不要直接放在文件夹不管了,而是可以进行合理的重命名,帮助后期快速选定特定文章。如可以命名为“年份-分区-文章题目-作者”,这样在你阅读文章一两个月后再回头来找文献时,你会非常感激曾经勤快的你~

        此外,当阅读一篇文章后,最好可以用一两句话总结文章的主要贡献,并记录在电子笔记中。这样做会非常有利于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的写作。

        论文中的图表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在开展课题调研时,尽量将你认为好看的、实用的、可以强烈传达信息的图表截图保存在电子笔记中。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后期在处理数据时图片和表格的制作。

        对于文献阅读,其实就是多留一点心思。不仅要阅读文章了解其内容,也要学习其谋篇布局和具体不同部分的写法,更要琢磨一些优秀文章中的图表制作方式,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阅读文献的作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