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图画和影像,文字的优势在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本转换数值的方法有哪些图片和文字的区别 相比图画和影像,文字的优势在哪里?

相比图画和影像,文字的优势在哪里?

2024-01-13 1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字的劣势和优势,都是间接性,对应的正是影像的直观性。

打个比方,文字相当于林间草丛里的蘑菇,需要你稍微费点儿劲儿才能找到,但是也因为这个寻找的过程,增添了很多乐趣。

同时也因为这个寻找过程,培养了你的寻找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你寻找的兴趣。

对,电影为什么比电视要高雅那么一点点?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电影比电视复杂那么一点点,阅读理解难度大了那么一点点,即更需要寻找的能力。

电视往往很直白,唯恐观众不懂。电影就要你反复看才能看出些东西。

一个人看电视看久了,慢慢会停止探索,学会被动接受,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前些年台湾媒体喜欢打包发送新闻,慢慢民众就会变懒,不再思考,被动接受灌输。

……

此外,再加点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就化用一下英伽登的文本层次理论吧。

1.音韵层面。

这种特殊的审美,属于语言层面的,如诗歌就善于此道。

好的文字是带有韵律感的,未必就一定要押韵什么的。

2.意义层面。

同样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在不同的人看来,意义会大相径庭。

抖机灵、相声、小品、喜剧,都是利用了文字的歧义性、复杂性、含糊性所带来的张力。

很多人在赞美影像作品而贬低文学作品的时候,忘了纯影像作品是默片,可是现在的影像作品其实已经包含了文字和声音。

离开了文学或文字,纯影像的魅力会削减很多,就会变成文学与绘画的差异了。

3.再现层面。

读者会根据文字及其意义,在脑海里构建影像,相当于再现客体阶段。

即便是同一个意义,再现的客体也会因人而异。

举个例子,小桥流水人家。

不同人脑海里浮现的小桥是不一样的。

这种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小桥的情况,恰恰是文学的间接性所带来的美。

每个人心中的体验和记忆不同,其再现的图像也会不同。

而影像作品具现化为某一种图像,实际上相当于扼杀了999个哈姆莱特。

在这里,借用一下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理论和空白原理。

文本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去填补文字留下的空白。

所以阅读是作品的最后一道完成工序。

没有阅读就没有完成的作品。

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文字的间接性,正是空白的存身好去处。

简而言之,文字作品需要接受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因为你就是这个公司的小股东。

所以经常读文学作品的人会更加积极一些,因为有股份,所以有主人翁的态度。

记住:文学作品不只是作者的产品,也是你的产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