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曲江文旅研究报告:深耕景区创核心竞争力,业务拓展多渠道盈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旅产业运营模式 2023年曲江文旅研究报告:深耕景区创核心竞争力,业务拓展多渠道盈利

2023年曲江文旅研究报告:深耕景区创核心竞争力,业务拓展多渠道盈利

2024-07-06 1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曲江文旅:文化旅游集成运营商

1.1 公司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打造旅游目的地运营平台。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隶属于西安曲江 新区管理委员会旗下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4 年,西 安大唐芙蓉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于 2007 年更名为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 限公司,并于 2012 年注资控股上市公司长安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西安曲江文 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安曲江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上市公司长安信息产业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整合曲江新区地域内各类文旅 资源,并不断向外投资和提供智力服务,截至 2023 年半年报,公司共有一级子公司 21 家,二级子 公司 3 家,分别经营景区运营管理、酒店餐饮、旅游商品销售、旅游服务(旅行社)、园林绿化、体 育项目等业务。

景区运营管理为主业,多样化产品网络,实现产业协同。公司具有历史文化主题景区的总体集成和 控制能力,包括整体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规划设计、产品设计等,能够更好地对文化资源进行发 现与再创造,形成其独特的竞争力。同时,公司业务涉及旅游服务、餐饮管理、旅游商品销售和园 林绿化等,公司通过对当地文化 IP 的所有权掌握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将文化要素融入旅游演艺、 酒店餐饮、文创商品等产品的开发中,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文化内涵 和场景体验感,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进一步提升曲江品牌影响力。 以曲江区域为核心,以外拓区域为增量,形成旅游产业生态图谱。曲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为唐 代著名的曲江皇家园林所在地,境内有曲江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寒窑、秦二世陵、唐城墙等 风景名胜古迹及历史遗存。曲江文旅以地缘为优势,掌握区域内众多优质文化资源,通过在地资源 的开发利用实现其主要营收,公司旗下运营管理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 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多个景区,目前已成为西安城市 名片的重要部分和“城市会客厅”。同时,曲江文旅不断向外拓张商业版图,在陕西省内,通过服务 输出等方式参与到宝鸡等地的文旅项目中;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无锡汇跑体育有限 公司、温州雁荡山曲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权,并通过旅游规划策划、品牌营销服务等文旅 项目智力服务在大同、安仁古镇、奉节白帝城、乐清北大街、烟台芝罘区、海口等多地进行项目拓 展,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输出。截至 2023 年半年报信息,公司重点跟进项目已覆盖 17 个省、22 个市,共计 26 项文旅项目。

1.2 公司股权结构

地方政府控股管理: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2 年注资控股长安信息产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随后长安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 2023 年半年报,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安曲江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曲江文旅 44.9% 的股份,投资集团控股股东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实际控 制人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旅游 目的地管理公司。

1.3 主营业务介绍

深耕景区运营管理,旅游演艺聚人气。公司集历史文化类景区的研究、策划、规划、投资、建设、 运营于一体,控股西安曲江大雁塔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山河景区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城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渼陂湖景 区管理有限公司等景区管理类子公司,其景区业务经营模式以政府委托运营为主。在消费者对于文 旅体验质量和深度的要求提高之下,为持续吸引游客,曲江文旅将旅游演艺作为开发重点,现有文 化旅游演出包括《梦回大唐》《大唐追梦》《鼓》《哪吒》《寻梦 芙蓉里》《再回长安》等,以 提高景区的旅游附加价值。2022 年,公司不断加快重点文旅演艺项目的优化与建设,构建新的演 艺体系,孵化演艺 IP。在大唐不夜城老字号首推文旅餐饮主题演艺,在大唐不夜城推出《华灯太白》 《盛唐密盒》《旋转的胡璇》等常态化演出,在多类媒体平台上受到较高关注。 酒店、绿化、旅行社多管齐下,打造产品矩阵。酒店餐饮是当前曲江文旅第二大业务板块,2022 年收入占比约 21.83%,2023 年 H1 收入占比约 20.79%。其中包括了西安唐华华邑酒店、芳林苑酒 店、曲江银座酒店、御宴宫等,近年来营业收入小幅度变动。园林绿化业务主要承接政府、企事业 单位的园林绿化服务。旅行社业务包括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定制旅游、门票销售、会议会展、 签证代办、票务代理等多样化服务,2019 年该业务营收出现下降,并在 2020 年受疫情影响达到谷 底。旅游商品销售业务在近几年文创热潮下持续增长,但所占比重较小,为 1%左右。此外,公司 于 2021 年开拓体育项目业务,主要经营赛事活动,2022 年营收占比达到 1.58%,2023 年 H1 营收 占比已达到 9.68%。

2 旅游行业:国内游需求回暖,多产融合趋势显著

2.1 行业背景:疫情时期发展受阻,需求积压迎接补偿性消费阶段

国内旅游需求回暖明显。2020 年以前,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旅游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民众出游意愿强烈,文旅消费能力强劲,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持续走高。2015-2018 年国内旅游人次 增长率和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均在 10%以上,2019 年国内旅游达到 60.06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 5.73 万亿元。出入境旅游方面,入境游客人次、入境旅游收入以及出境旅游人次均在疫情前持续增 长,2019 年,入境游客和出境游客分别达到 1.45 亿人次和 1.55 亿人次,入境旅游收入达到 1313 亿 美元。2020 年后,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受阻,旅游业遭受打击,人们的出游需求受到压 制,2020 到 2022 年疫情仍是影响各地区旅游业表现的主要因素。2022 年受到相关影响,全国多地 的旅游业受冲击,游客量和旅游收入下降, 2022 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25.3 亿人次,yoy-22.1%,实 现国内旅游收入 2.04 万亿元,yoy-30.0%。但随着疫情管制宽松后,出行场景逐步回归正常,先前 积压的出行需求也得到一定释放。2023 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 23.84 亿, yoy+63.9%,实现国 内旅游收入 2.30 万亿元,yoy+95.9%。分季度来看,2023 年一季度,国内旅游出游 12.16 亿人次, yoy+46.5%。2023 年二季度,随着天气回暖叠加几个重要节假日的催化下,国内旅游出游 11.68 亿 人次,yoy+86.9%。2023 年以来,无论是居民出游意愿、企业家信心,还是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景气 指数,均已达到过去三年以来的最好水平。考虑到已经到来的“暑期档”和国庆、中秋节假期的旺盛 需求,以及供给侧和政策面的积极影响,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全年国内旅游人数 55 亿人次、国 内旅游收入超过 5 万亿元,分别恢复到 2019 年的九成和八成以上。

政策有望持续推进国内旅游消费复苏。伴随疫情后出行场景正常化,游客出游信心、意愿回升,文 旅行业或将迎来平稳恢复期,消费者两年多年来积压的出游需求或将逐步释放,尤其以返乡探亲、 休闲度假、周末游憩等为目的的出游将有望增加。政策方面,23 年年初商务部将 2023 年定位为“消 费提振年”,其中提及发展旅游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2023 年 7 月 31 日,国家出台恢 复和扩大消费 20 条措施,其中提及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等方面。平稳恢复期内,政策有望助推文旅消费进一步 恢复。

西安城市战略地位提高,文旅资源丰富。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核心城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 “世界历史名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文化价值。2018 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 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等 地区之后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地区。西安作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作为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能够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西安市作为 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客源地。同时,西安作 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拥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等众多高等级旅游资源, 吸引力较大,疫情前每年都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西北旅游持续火热,西安为热门目的地和客源地。西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成为 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门户,其旅游业发展良好。一方面,西安高质量的 文旅融合创新产品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成为节假日期间的热门目的地;另一方面,西安本地居民消 费潜力较大,西安市 GDP 总量常年保持西北地区首位,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随着全域旅游建设、 开放式旅游区发展及都市休闲业态丰富,本地游客的休闲游憩行为进一步提升。根据西安文旅局, 2017 年至 2019 年,西安市历年游客增长率和旅游收入增长率双双高于全国增长率,2019 年西安旅 游人次达到 3.01 亿,旅游收入达到 3146.05 亿元。2023 年春节假期期间,根据《携程 2023 年春节 旅游总结报告》,目的地为西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571%,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 678%,跨 省游订单量占比 74%。因文旅资源丰富,西安的旅游吸引力较高,春节期间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双 创三年以来新高,西安市监测的 15 家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 227.7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0%,恢 复至 2019 年同期水平。2023 年五一假期期间,西安游客量达到 1330.51 万人次,同比 2019 年增长 19.23%,旅游收入达到 107.46 亿元,同比 2019 年增长 29.59%,整体恢复势态良好。 据陕西文艺数据,2023 春节假期,西安城墙景区接待游客 43.73 万人次,较 2019 年增长 182.13%, 根据携程所公布的数据,西安城墙景区荣获春节期间陕西热门景区第一。此外,春节假期期间,秦 始皇帝陵博物院累计接待 25.68 万人,华清宫景区累计接待 12.32 万人。2023 五一假期,秦始皇帝 陵博物院接待游客 26.62 万人次,同比 2022 年增长 71.48%;华清宫景区接待游客 14.71 万人次,同比增 长 2022 年 75.39%;大唐芙蓉园接待游客 10.77 万人次,同比 2022 年增长 37.05%;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 游客 4.43 万人次,同比 2022 年增长 127.77%。西安城墙景区接待 23.9 万人次,同比 2019 年增长 91.5%。大唐不夜城接待 272.74 万人次,同比 2019 年增长 188%。此外,“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凭借沅浸式“唐潮”之旅火爆出圈,累计接待 4.6 万人次。

2.2 旅游演艺:文旅融合创意频出,造知名产品引流量

演艺市场需求增加,延续上行趋势。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许多旅游目的 地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中国演出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2016-2019 年我国演出市场持续向好, 2019 年市场总规模达到 500 亿以上。其中,旅游演艺作为演艺市场的重要分支,疫情前呈现持续增 长状态,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统计,2019 年旅游演艺票房达到演出市场总票房的 36.82%。 据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旅游演艺的总体规模、演出场次、演艺台数及演出观看人数均稳 定增长, 2016-2019 年旅游演艺台数增长率在 5%-16%,旅游演出观看人次增长率在 14.3%-35.1%。 2020 年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多数旅游演出暂停,旅游演艺市场也出现短暂停歇。根据中国演出行业 协会公布的《2023 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2023 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呈上行趋势,供给需 求旺盛,市场活跃,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 19.33 万场,与去年同比增长 400.86%;演出票房收入 167.93 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 673.49%;观众人数 6223.66 万人次,与去 年同比增长超 10 倍。2023 年上半年,旅游演艺演出场次 6.84 万场,演出票房收入 70.55 亿元,观 众人数 3911.93 万人次,其中二季度环比一季度保持高速增长。从上半年整体情况看,旅游演艺随 着出行需求以及文娱深度体验需求的提高而成长迅速,且演艺新业态较为活跃,预计 23 年全年演 出市场整体会有较好提升。

高质量演艺极具吸引力,旅游转化率仍是破题关键。一方面,精品的旅游演艺项目逐渐成为旅游目 的地的重要吸引物,例如 2020 年西安《长恨歌》演出 257 场,共接待游客约 44 万人次。 2023 年 五一假期,杭州宋城假期客流同比 19 年+21.96%,收入同比 19 年+16.85%,5 天上演 62 场次。千 古情演出在全国范围内场次达 241 场,同比 19 年+60%。但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旅游演艺转化率 较低,也就是说普通游客中观看演出的人数不多;据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统计,成熟市场如纽约的 旅游演艺转化率达 20%以上,而我国 2019 年部分旅游演艺重点城市如丽江、三亚等地旅游演艺转 化率超过 10%,其他重点演艺城市如杭州、张家界、桂林等地仅有 4%-7%的转化率。但近些年随 着旅游演艺项目的质量提高,其吸引力逐渐增强,转化率有望持续提升,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系列演艺占据主导,疫后行业集中度提升。国内旅游演艺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和竞争,呈现出明显 的梯队差异,第一梯队以宋城演艺、山水盛典和三湘印象为代表;第二梯队包括华夏文旅集团、华 侨城集团、长隆集团、上海迪士尼;第三梯队为国旅联合、曲江文旅、丽江玉龙旅游股份、锋尚传 媒等。国内旅游演艺主要包括 4 大派系,宋城系、印象系、山水系和长隆系,2021 年四大派系合计 占据国内旅游演艺 60%的票房份额。疫情后,行业内小型旅游演艺公司加速出清,带来行业集中度 提升, 2021 年业内 CR3 集中度在 53%,CR5 接近 70%。

政策支持旅游演艺发展,文旅融合成重要方向,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文旅融合背景下,旅 游演艺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全国和各地方政府也将其纳入发展规划当中。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到将旅游演艺作为旅游休闲消费产品纳入发展。2015 年“关于进一 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重点开发旅游演艺,以丰富休闲度假产品。2018 年“关于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演艺与旅游业融合。2019 年“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我国旅游演艺市场提出明确目标和全面详实的发展路径。2021 年,全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对旅游演艺提出更高要求,产品提质升级和交互式沉浸式旅游演艺发展被着重提出,旅游演艺将进 入新的发展阶段。2022 年 8 月,全国“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重点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 旅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22 年 11 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 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和智慧化水平,促进新技术应用和迭 代创新。2023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强调发挥文旅演艺规模效 应,以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聚集区。

西安加快“演艺之都”建设,演出集聚下存在类同质化竞争。西安市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凭借其 优质的文化资源,打造了多台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演艺项目,旅游演艺市场也越发繁荣。《长恨 歌》、《大唐追梦》、《梦长安》、《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等演艺项目受到旅游者追捧。 西安市也在“十四五”相关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成为“中国演艺之都”,尤其通过品牌建设、科技赋能、 内涵挖掘等手段,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精品旅游演艺项目。目前,西安市已有十余台大型旅游演艺项 目,如华清宫景区的《长恨歌》《12·12 西安事变》,大唐芙蓉园景区的《梦回大唐》《大唐追梦》 《鼓》,西安城墙景区的《梦长安》,西安世博园的《西安千古情》等,演出票价普遍在 200 元以 上,少数演出单价在 200 元以内。西安地区旅游演艺的主题集中于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和红色 文化,尤以汉唐文化为主,如《长恨歌》《大唐追梦》《梦长安》等演艺主要展现盛唐场景,项目 普遍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场景布局华丽、文化内涵深厚,但同时票价较高,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同 质性,项目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

2.3 夜间文旅:延长经营时间,溢出效应显著

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定义,夜间经济指从当日 18 时至次日凌晨所发生的,以当地 居民、工作人群、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活动, 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夜间经济可以提高设施使用率、 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逐渐成为城市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间消费占比高,形式多样需求旺盛。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20 年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消费 金额的 24.87%,消费笔数占全天的 22.12%,夜间消费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消费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夜间消费占比已突破 50%。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在对夜间经济规 模的测算,其规模逐年提高,即便在疫情影响下,夜间消费能力依然提高。截至 2022 年,中国夜 间经济规模达 37.81 万亿元。根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23 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 告》,随着夜间经济覆盖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多元,从最初寄居于“夜市”形态的夜间经济模式,到如 今囊括了餐饮、旅游、购物、文娱等各领域的夜间经济模式,中国夜间经济市场正在处于快速发展 阶段。2023 年端午假期,夜经济成为文旅消费市场亮点。文旅部专项调查显示,受高温及目的地 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等影响,端午假期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达 22.3%,较 2022 年同期提高 7.9 个百分点。根据文旅部信息,2023 年端午节期间,243 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 流量 3625.3 万人次,其中,西安市城墙景区等多个景区假期累计夜间客流量均已超 60 万人次。

夜间文旅显著带动旅游消费。关于夜间文旅带动消费的作用机制,对本地居民来说,夜市美食、夜 跑、节事等夜间文旅丰富了其休闲活动,使本地居民的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对于外地游客,夜间丰 富的文旅活动如演出演艺、街区小镇夜生活等能够有效延长游客在当地的游玩时间,提高过夜游客 的比率,以此带动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餐饮、购物等。此外,夜间文旅发展或能提高对地铁、公交、 停车等交通服务的要求,促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和交通运输业发展。 以政策引导发展,夜间消费集聚区为主要建设形态。2019 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 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两个政策明确提出发 展夜间消费和夜间文旅。夜间经济作为刺激消费的有效手段,全国各大城市也纷纷推出夜间经济发 展的支持政策。疫情后,夜间文旅依旧作为发展重点在全国“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中被提出,并在 全国开展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2023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 扩大消费的措施》,强调促进夜间文旅消费创新,构建“24 小时生活圈”。

西安市大力发展夜间文旅,打造“夜长安”夜游品牌。2018 年,西安市印发《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 实施方案》,随后又在西安市“十四五”相关规划及消费促进政策中多次提出夜间文旅建设方案,丰 富“夜游、夜购、夜演、夜娱、夜餐、夜展”等夜间消费业态,并通过优化夜间地铁运营组织及公交 线路安排,全面提升夜游经济配套服务。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西安市西安城墙景区、西安市北院门 历史文化街区、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在《财经国 家周刊》、瞭望智库联合相关机构组成课题组所编写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西安市 夜经济影响力多年名列前茅,逐步打响“夜长安”夜游品牌,品牌效应也为西安的夜间文旅集聚更多 人气。2023 年 6 月 26 日,西安市举办“长安夜·我的夜”第四届夜游嘉年华,西安市文旅局策划推出 了“夜游、夜演、夜娱、夜憩、夜食、夜购、夜市、夜练、夜读、夜宿”10 个业态 525 个夜游目的地, 通过丰富内容供给,壮大新业态,并相应打造精品夜游先例和相关活动。

2.4 数字文旅:精细化服务与管理,多样化文旅内容

数字经济增长显著,规模发展长效明显。随着 5G、人工智能、AR、VR 等数字化科技要素的持续 发展,“数字经济”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 字中国发展报告 2022》,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已经达到 50.2 万亿元。报告显示,2022 年数字中 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 济白皮书 2022》,自 2016 年至 2022 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增长规模为 4.1 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 14.2% 。截至 2023 年 5 月底,我国 5G 基站总数达 284.4 万个,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 20.5 亿户。 《白皮书》显示,今年以来,AI 产业风头较为强劲,AI 大模型已初具应用成效,有望成为各行业 基础赋能工具。可见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壮大,相应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 完善。

数字文旅加快布局,数智化助力供给改革。在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其中针对文化和旅游 领域提出,要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加快推动文化教育、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 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十四五”旅 游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和规划中也提出了景区、公共服务、产品和场景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陕西 省针对数字经济发布《陕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在文旅产业方面,以推动文旅产业数 字化为目标,围绕构建陕西文旅数字资源体系,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数字化助力文旅产业 融合发展三部分内容进行了部署安排。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文旅“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对文旅数字化做 出了更详细的发展指导。2022 年 10 月,文旅部发布了 2022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包 括十佳案例和 20 个优秀案例。30 个案例聚焦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 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在服务行业管理、便利游客出游、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示范、 带动作用。

数字化提升旅游管理与服务效率,提升游客体验。5G、物联网、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旅游 领域的应用,为游客提供自助导览讲解、行程规划等服务,实现旅游服务便捷化、旅游设施智能化、 旅游体验人性化。同时,大数据的应用则帮助文旅企业等主体在旅游营销、景区管理方面实现更高 效、精细的管理。在旅游营销方面,大数据能够掌握竞争者动态,明确市场定位,实现精准营销; 在景区管理方面,大数据实时监测景区动态和人流,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数字化创新文旅内容,进一步激发消费。数字化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旅产品和业态,如 AR/VR 体 验、云旅游、云展览、旅游直播、文旅短视频、数字藏品等,打破了传统旅游业线下消费的局限, 迎合了“Z 世代”等消费群体的需求,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 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 展趋势研究报告》提出, 2017 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 1.03 万亿元至 1.19 万亿元,总产值约为 2.85 万亿元至 3.26 万亿元。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文旅数字化发展报告(2021),其中 《2020 中国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发展形势及展望》指出,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从 2015 的 4127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10059 亿元。随着数字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消费者对数字文旅产品的接 受度将不断提高,数字文旅产品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 2026 年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数字文化产业正逐步成 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将朝着生态化竞争继续深入、“IP+产业”全面 融合、新技术广泛应用等方向推进。预计到 2035 年我国数字经济将达 16 万亿美元,数字文化产业 也有望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 数字藏品成文旅行业热潮。数字藏品和文旅行业具有天然的契合度,文旅 IP 有助于打造数字藏品, 同时,数字藏品与文创商品、旅游纪念品等具有相似的收藏价值。发售景区数字藏品一方面可赋予 景区更年轻化、时尚化的属性标签,另一方面,景区通过数字藏品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帮助景区实现创新性营收。据数字藏品生态平台 iBox 链盒 2023 年 7 月发布的文旅数字藏品研究报 告,文旅类数字藏品已位列第四受欢迎的数字藏品,随文旅行业疫后复苏势头强劲,文旅数藏具备 更多潜力与可能。

2.5 旅游目的地管理:平台化运营,实现旅游协同发展

平台化运营提高目的地竞争力,地方国有旅游投资集团成主力。绿维文旅规划设计院指出,旅游平 台化运营是一种商业运营管理的手段,能够聚集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服务商等,构建多主体 共享的旅游商业体系。旅游业由于对资本、旅游资源、人才、信息等要素拥有高度整合连接性,是 较早运用平台经济理念的行业。由于多数旅游资源具有公共品属性,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地方 国有旅游投资集团逐步成为旅游资源配置和国有资产重组的主体,承担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 业发展、旅游项目开发及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功能。例如,黟县徽黄旅游发展集团 有限公司承担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景区建设、公共设施配套等,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乌 镇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开发等。

平台化运营便于投融资对接。旅游目的地管理平台能够充分运用政府支持资金、银行融资、政企合 作等多种渠道,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奖励补贴、政府贷款贴息、PPP、BOT 等,形成基金融资、 上市融资及债券融资等的多种融资模式,并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全要素进行招商引资,构建一个相 互支撑、相互渗透的投融资平台结构。 平台化运营打造全产业链服务支持。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整合多样化服务商、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 系来塑造竞争力,该服务体系需要智库、管理者、 投资者、成熟 IP、运营商、品牌服务商等多方 合作,形成集专家咨询、规划策划、投融资服务、运营服务、营销服务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平台体 系,以便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开发和运营管理,减少各个服务主体和服务环节之间的沟通成本, 从而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2.6 开放式旅游区:以经营性活动带动收益

提高客流量,提升复游率,促进游客旅游区内消费。而开放式旅游区是区别于封闭型景区的一种盈 利模式,开放式旅游区由于门票免费,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旅游景区热度提升。同时,门票 的免除也使游客对其他类型的消费如餐饮、娱乐、购物等有更多意愿,这种以客流量带动旅游消费 的模式,或更加契合我国当下大众旅游发展趋势。 本地休闲成趋势,开放式旅游区顺应需求。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 (2021)》,我国国民越加注重生活品质提升,休闲活动成为继生理活动、工作或有偿家庭生产经 营活动之后的重要选择,休闲时间每日平均 3.8-4.4 小时。从休闲活动类型来看,除消费购物外, 文化休闲已成为城乡居民重要的日常生活选项,居民的文化休闲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从休闲活动的 地理范围来看,居民休闲半径以中短距离为主,87%的受访者选择在 3 公里范围以内进行休闲活动, 其中距居住地 1-3 公里的空间范围更是构成了国民休闲的主要活动空间。本地休闲具有近距离、高 频次、利用碎片时间等特点,开放式旅游区相较于封闭式旅游区更能满足本地休闲的需求,成为本 地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空间之一,游客也更愿意多次前往游玩。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国民休闲时间较疫情前大 幅提升,2022 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全年总休闲时长分别为 1522.4 小时和 1511.1 小时,比 2019 年 分别增加 289.3 小时和 365 小时。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休闲的时间开始超 过照看老人或孩子、陪孩子学习、家务劳动、看病就医等的时间,休闲成为继生理活动、工作之后 的首要选择。2022 年,选择实地购物、外出就餐、美容美发、游乐游艺等消费购物类休闲活动的 城乡居民占比具有绝对优势,为 60%—70%。随着闲暇时间增多,城镇居民消费购物占比下降,文 化休闲比重上升。节假日选择消费购物的城镇居民占比为 59.49%,分别比工作日、周末低 4.13 和 6.27 个百分点,而选择文化休闲的受访者占比为 22.86%,分别比工作日、周末高出 4.08 和 6.76 个 百分点。 西安居民休闲时间长、休闲热情高。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1)》统计, 广州、成都、上海是休闲活跃程度较高的城市;西安、长沙、杭州、南京、武汉构成了休闲活跃程 度居中的第二梯队;而北京与沈阳的休闲活跃度较低。从休闲时间来看,西安城镇居民休闲时间最 长,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时间均排名第一;广州、长沙、西安等市农村居民休闲时间较长。 从休闲半径来看,西安城镇居民更喜欢在 3 公里范围以内进行休闲。在西安本地休闲需求不断提升 的背景下,开放式旅游区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公司竞争优势:深耕景区管理,多方位拓展业务版图

3.1 地缘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充分利用在地文化,建立产品护城河。曲江位于今西安市东南,秦代时,由于其优美的风景,建有 “宜春苑”,汉代时为皇家苑囿“上林苑”一部分,隋代时该地疏泉挖池为“芙蓉池”,建皇家御苑“芙蓉 园”,唐代时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以曲江水系为核心,由曲江池、芙蓉园、杏园、大慈恩寺等诸多 景观组成的大型风景游览区。曲江文旅的地缘优势使其能够将秦、汉、唐等在地文化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打造主题酒店、主题餐饮、文化演艺、文创产品等,为游客提供具身性体验。 掌握高品质文旅资源,打造优质产品组合。曲江文旅以曲江新区为核心,掌握曲江新区及其周边的 众多文旅资源。西安市现共有 5A 级景区五处,其中,由曲江文旅及其子公司运营管理的共三处, 分别为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西安市碑林•城墙历史文化景区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另两 处 5A 景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景区则由陕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此 外,曲江文旅还负责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西安曲江楼观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等数个 4A、3A 级景区的 运营管理。根据百度指数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 20 日大雁塔景区、大唐芙蓉园景区、西安城墙景 区、秦始皇陵等景区的百度指数整体日均值达到 1000 以上。对于文旅资源的把控,能够使景区景 点、酒店餐饮、文化演艺等产品之间的合作互动更加便利,便于公司推出更具有优势的旅游产品组 合和旅游线路。

3.2 研、策、规、投、建、营一体化,深挖产品内涵求创新

景区运营管理业务是曲江文旅的第一大业务,营收占比过半,其景区集成运营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公司的景区业务集前期的在地文化研究、项目策划、发展规划和后期的项目投资、开发建设 和运营管理于一体,实现产品轻重结合,投资和运营并重。 策划规划+运营管理,轻资产业务提高利润率。策划、规划等文旅项目智力服务为曲江文旅的特色 之一,优秀的策划和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资源优势,并通过规划留白等方式实现 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曲江文旅通过向当地或其他地区提供文旅项目的策划规划获得一 次性收入,例如棣花古镇策划提升改造项目等,该类服务成本低,利润率高,也是曲江文旅早期 “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景区运营管理是曲江文旅的营收主要来源,曲江文旅及其子公司在西安 市内通过向西安曲江新区社会事业管理服务中心、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西安城 墙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劳务的方式管理大唐不夜城 、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 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景区、唐慈恩寺遗址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明城墙景区等。

打造一体化旅游消费场所,扩大开放式旅游区规模。2018 年开始,由公司负责管理的西安市大唐 不夜城街区获得市场青睐,该街区是融文化、商业、旅游为一体的步行街,汇集创意表演、歌手驻 演和网红景点等,2019 年,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达 1.01 亿人次,营业收入达 112.4 亿。街区通过文 旅反哺商业,顶级客流配套高质量商业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不亚于繁华商圈的服务,成为本地消费 者的新的消费聚集地。此外,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公园类旅游区也为免费开放类旅 游区,主要通过景区内的经营获得收益。

全国投资建设布局,“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升级。相较于前期公司出走本土依靠策划规划等一次性服 务输出,曲江文旅近年加大对外地文旅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司自身具有景区集成性运营 管理优势,尤其是对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及优质 IP 的综合开发能力,叠加其国企背景,受到外地 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旅游地信任,外地旅游项目的投资和运营帮助公司实现在国内多个地 区的长期营收,提高公司经营韧性,例如与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景区、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大 同古城等进行合作,进行景区规划策划、运营管理等工作。2022 年度,公司持续深化温州雁荡山、 山西大同古城、乐清北大街等项目发展合作,完成 2023 年大同市新春系列活动,单日最高客流超 40 万人次,受到央级等主流媒体的报道。2023 年 7 月,公司发布“烟台·西安曲江文旅全域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项目”。该项目拟对标西安“大唐不夜城”项目,投资 6 亿元,集食、宿、行、游、购、 娱于一体,建设涵盖餐饮、酒店、旅行社、商业、景区等业务的全域旅游项目。2023 年 8 月,多名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入驻白鹿仓,与曲江文旅共同打造陕西非遗文化第一基地。公司截至 2023 中报, 已有重点跟进项目覆盖 17 个省、22 个市,共计 26 项文旅项目。此外,2023 年 4 月,曲江文旅注 册成立曲江乐效数字科技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孵化 IP,或开启电商直播。公司不断加快“走出去” 战略,通过多方位产业布局,实现核心运营管理能力输出。 集成运营管理多样化业务,打造目的地管理平台。除对景区的运营管理外,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也 拓展到其他业务,如住宿、餐饮、演艺、文创、体育活动等项目的研究策划和投资建设,利用专业 的团队、高品质的 IP 和标准化的管理,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协同发展,并围 绕旅游场景、旅游服务、旅游内容创新、旅游投资等业务板块,构建具有独特 IP 的专业化产业平 台。

3.3 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多板块业务提升抗风险能力

以文化为根基,以旅游为载体,构筑文旅产品体系。曲江文旅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底色,以文旅融 合为抓手,通过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建设文化品牌,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文化主题酒店和餐饮 方面,曲江文旅经营首家唐文化体验式酒店——西安唐华华邑酒店、仿唐御宴——御宴宫等;旅游 文化演艺方面,公司经营超时空唐乐舞剧《梦回大唐》黄金版、以游船形式体验虚实结合、光影交 错的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打造的唐代宫廷燕乐 《鼓》、海洋文化主题自主创排儿童舞台剧《哪吒》等,《梦回大唐》、《鼓》等分别于 2019、 2021 年经提升改造后重新上演,旅游演艺项目不断向精品化、沉浸式改进。2022 年公司在大唐不 夜城老字号首推文旅餐饮主题演艺,在大唐不夜城推出《华灯太白》《盛唐密盒》《旋转的胡璇》 等常态化演出,在大唐芙蓉园景区正式推出《寻梦·芙蓉里》主题演艺;文创商品方面,曲江文旅 及其子公司打造“遇见长安”系列盲盒、“李太白的茶货”饮品茶点以及唐仕女、大雁塔主题冰淇淋等 系列产品,通过特色 IP 的赋能,打造高品质旅游商品,丰富了消费者的旅游购物内容。

积极探索数字藏品,加快文旅数字化进程。2021 年底,曲江文旅针对数字文旅产业进行全面规划, 强力推动文旅+数字、文旅+科技、文旅+互联网的发展,先后发行了苍龙左骖、白虎右騑、中国 年·迎财神、鸿运当头等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数字藏品,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球限量发行 的“〇宇宙·千宫系列”数字藏品,大唐不夜城根据其热门的文创 IP“李白”和“不倒翁小姐姐”推出两款 数字藏品,大唐芙蓉园也推出“芙蓉龙”数藏 10000 份。2021 年西安城墙管委会与腾讯云产业联合, 建立“长安 IN”文旅数字平台,并已围绕西安城墙景区的文化 IP 发行多个系列数字藏品。2022 年度, 公司结合景区优势特点和节庆活动,陆续推出苍龙左骖、白虎右騑、中国年·迎财神、春龙翘首·鸿 运当头四款数字藏品,围观量达 5 万余次,媒体曝光度达 30 万余次。此外,公司在智慧旅游建设 方面不断发力,建立景区、酒店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国内一流的智慧化管理平台,并将大唐不夜 城作为试点,利用 AR 技术打造包含导航、搜索、讲解、娱乐等功能的创新应用场景。

涉足体育领域,节事活动发挥溢出效应。2021 年 4 月,曲江文旅以 6875 万元获取无锡汇跑 55%股 权,力图产生“文化+旅游+体育”相互赋能融合发展效应。2021/2022/2023H1,体育项目营业收入分 别为 994 万元/1404 万元/6665 万元。无锡汇跑体育有限公司是一家跑步领域的专业化赛事运营机构, 主要运营大型路跑赛事和越野跑赛事,核心业务主要包括赛事运营、商旅服务、线上商城、赛事技 术服务等。体育活动作为城市休闲的重要内容,能够吸引本地和外地游客的共同参与,公司通过打 造曲江池最美跑道、夜跑聚集地品牌,形成常态化湖跑活动。节事活动的举办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 能够有效地带动活动举办地周围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其溢出效应有助于曲江文旅的开放式 景区、酒店餐饮、文创商品等创收。 夜间文旅项目成特色,带动文旅产品消费。公司紧紧抓住夜间经济的发展热潮,由其子公司经营的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和西安市西安城墙景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老字号餐 饮、小吃街、龙虾节等夜餐项目,曲江池游船、灯光秀等夜游,西安城墙景区、曲江池等地夜跑项 目,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等景区的演出活动,以及街区、商业综合体的购物、看展 等,共同打造夜间文旅产品体系,激活了游客在当地的夜间消费。

旅游服务期待弹性复苏,业务拓展寻求新机。公司旅游服务包括了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 集团产业协同、目的地旅游、定制旅游、专列旅游、研学旅游、商务旅游、门票销售、会议会展、 签证代办、票务代理等。在疫情影响下,出入境旅游基本停滞,跨省团队游需求降低。针对旅游服 务及旅行社业务发展的困境,国家和各地区出台了暂退质量保证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等 一系列纾困政策,但随着出入境政策边际放宽,出入境航班开始恢复,国内旅游热度渐起,有望利 好旅游服务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公司近期着力发展研学游等产品,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助 力旅游服务业务回升。 结合后疫情时代游客偏好,业务范围再次拓展。在“微旅游”“微度假”兴起背景下,公司着力推动 “曲江绿野露营”品牌化发展,构建杜陵芳草营地、芙蓉湖畔营地、太乙山河营地,吸引大量游客参 与,塑造曲江知名度和影响力。2022 年,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的业务板块再一次拓展,在原经 营范围基础上增加“规划设计管理”“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 信业务”。规划设计管理是景区运营管理业务的进一步细化和拓展,而客车租赁业务则能够更好地 迎合游客自由行的用车需求。

4 公司经营状况:营运能力突出,具有较强发展韧性

4.1 营收波动,营运能力处于业内较好水平

公司营收利润波动较大,营收增速较为稳健。2015 年-2018 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上涨,2018 年营 业收入增长率达到 18.78%,其原因在于大唐芙蓉园等景区收入提升。2019 年,公司营收出现负增 长,净利润增速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大唐芙蓉园景区管理分公司原《梦回大唐》项目提升停 演,同时,公司唐华宾馆、西安曲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餐饮分公司项目等筹开、御宴宫项目提 升改造,导致了公司利润水平下降。2020-2022 年,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营收和净利润 出现下降与波动。2021 年,疫情较为平稳公司营收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体现其业绩钢性。2012 年2019 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总体在 25%以上,2020 年疫情导致毛利率水平出现 较大的下降,但仍达到 21.9%,且在 2021 年恢复至往年水平。2022 年旅游业受多地散发疫情影响 严重,导致公司营收下降并出现较大亏损,2022 年营收为 8.91 亿元,同比下降 34.75%,净利润为248.73 万元。据公司 2023 年半年报,公司 2023H1 营收 6.88 亿元,yoy+53.28%。归母净利润方面 实现扭亏为盈,2023H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91 万。23 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持 续回暖,叠加西安文旅资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足够以及公司自身在文旅界的广泛布局,公司业绩也 随之较快回升。

2022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实现营收 8.91 亿元,同比下降 34.75%,归母净利润-2.49 亿元,由盈转亏。 随着疫情的放开,人员流动性增强,景区、旅游演艺、旅行社、酒店等主体逐渐恢复正常运营, 2023 年 H1 公司营业收入恢复至 6.88 亿元,同比增长 53.28%,归母净利润为扭亏为盈。节假日数 据上,公司完成 2023 年大同市新春系列活动,单日最高客流超 40 万人次,成功实现核心运营管理 能力输出。此外,公司加快文旅演艺项目优化建设,在大唐不夜城推出《华灯太白》《盛唐密盒》 《旋转的胡璇》等常态化演出。2023 年“五一”假期期间,曲江新区累计接待游客约 457.18 万人次。 2023 年公司运营的各景点游客较之前都有了明显增长。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叠加消费 场景不断拓展,预计公司全年业绩会有较好增长。

各业务毛利率差别大,轻资产业务毛利率较高。2015 年开始,公司的主营业务中,旅游商品销售 和景区运营管理的毛利率远高于其他业务,主要系这两类业务为轻资产运营。酒店餐饮业务毛利率 2019 年后呈下降趋势,主要系 2019 年开始公司多个项目筹开或提升改造等因素影响,随后疫情发 生,叠加在建项目转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增加,酒店业务成本增加。园林绿化业务主要承接政府、 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服务,毛利率受业务量变化较大。旅游服务业务的毛利率整体较低。 销售费用率较优,财务费用偏高。销售费用率维持在 4%-7%左右,且在 2022 年减少广告宣传费等, 使得销售费用进一步下降, 23H1 该值为 4.01%,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公司销售费用率较低, 而其营业收入水平较高,体现公司自身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管理研发费用率与其他公司相 比处于中等水平, 23H1 为 14.39%。公司财务费用率在 2020 年出现较大变动,主要是御宴宫、西 安唐华华邑酒店、芳林苑酒店等项目改造,公司融资规模增加所致, 2022 年财务费用依然处于较 高水平,为 7.40%, 高于部分其他公司。2023H1 该值下降至 5.02%,随着营收的增长以及改造项目 的完成,财务费用率或有所下降。

4.2 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分析

景区业务占比大、韧性强。从景区业务收入来看,2012-2022 年景区业务营业收入均在 600 万元以 上,占公司总营收的 50%以上,且该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22 年,景区运营管理收入占总营收的 71.45%。2015-2018 年景区营业收入持续上升,2019 年增长率出现负值,原因在于《梦回大唐》项 目提升停演,而 2020 年至 2022 年主要受疫情影响营收大幅下降,22 年景区业务营收降至 6.37 亿 元,同比-35.51%。毛利率方面,除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导致毛利率为 29.2%外,近十年景区运营业 务毛利率均在 30%以上。景区业务也是公司在国内其他地区布局的主要业务,主要进行运营管理和 规划策划业务,在外省市的经营收入利润率普遍较高,尤其是景区策划规划类项目以智力输出为主, 成本较低。多点布局也使公司的景区业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曲江文旅景 区营业收入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小,疫后恢复良好,根据公司 2023 年半年报,景区业务实现营收 4.47 亿元,yoy+39.39%。

酒店营收波动上升,旅游商品增速快。2016 年开始,酒店业务营业收入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 2021 年营收增速较大,2021 年营业收入达到 2.54 亿元,但 2022 年受疫情影响出现大幅下降,2022 年营收同比降 23.23%至 1.95 亿元,23 年疫后恢复良好,H1 实现营收 1.43 亿元,yoy+50.19%。酒 店餐饮业务在前期利润率较高,2014 年-2018 年期间毛利率在 10%-20%之间波动,2019 年出现下 降主要系唐华宾馆、西安曲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餐饮分公司项目等筹开,御宴宫提升改造等因 素影响, 2021 年毛利率降至-11.00%主要是在建项目转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导致成本上升。旅 游商品销售业务方面,随着国内文创热潮, 2015 年开始,旅游商品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9 年该 业务增速达到 57.44%,2021 年开始,旅游商品业务营收开始下降,2022 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40.19%,但旅游商品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2016 开始,毛利率维持在 40%以上,2017 年时毛利率 达到最高值为 56.32%。 旅游服务业务收入下滑,园林绿化业务营收波动大。公司自 2019 年旅游服务业务收入便开始出现 下滑,2021 年随着疫情平稳小幅度增长,2022 年再次大幅下降,同比-76.54%,2023 年开始逐步恢 复,H1 实现营收 2151.62 万元,yoy+347.68%。同时,业务整体利润率较低,多年在 10%以下。公 司的园林绿化业务主要承接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服务,业务受相关单位项目需求影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