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据看板分析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类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2024-07-16 2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目录 0. 获取数据集1. 背景2. 目标3. 数据处理分析任务1.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任务1.1任务1.2 任务2. 食堂就餐行为分析任务2.1任务2.2任务2.3 任务3. 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任务3.1任务3.2任务3.3

0. 获取数据集

关注公众号:『AI学习星球』 回复:学生校园消费分析 即可获取数据下载。 论文辅导或算法学习可以通过公众号滴滴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背景

校园一卡通是集身份认证、金融消费、数据共享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信息集成系统。在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信息化服务的同时,系统自身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记录,其中蕴含着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学校食堂等各部门的运行状况等信息。

很多高校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智慧校园”的相关建设,例如《扬子晚报》2016年 1月 27日的报道:《南理工给贫困生“暖心饭卡补助”》。

不用申请,不用审核,饭卡上竟然能悄悄多出几百元……记者昨天从南京理工大学独家了解到,南理工教育基金会正式启动了“暖心饭卡”

项目,针对特困生的温饱问题进行“精准援助”。

项目专门针对贫困本科生的“温饱问题”进行援助。在学校一卡通中心,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找来了全校一万六千余名在校本科生 9 月中旬到 11月中旬的刷卡记录,对所有的记录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最终圈定了 500余名“准援助对象”。

南理工教育基金会将拿出“种子基金”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根据每位贫困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具体的补助金额,然后将这些钱“悄无声息”的打入学生的饭卡中,保证困难学生能够吃饱饭。

——《扬子晚报》2016年 1月 27日:南理工给贫困生“暖心饭卡补助”本赛题提供国内某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一个月的运行数据,希望参赛者使用

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方法,挖掘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分析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行为,为改进学校服务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 目标 分析学生的消费行为和食堂的运营状况,为食堂运营提供建议。构建学生消费细分模型,为学校判定学生的经济状况提供参考意见。 3. 数据处理分析 任务1.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 任务1.1

将附件中的 data1.csv、data2.csv、data3.csv三份文件加载到分析环境,对照附录一,理解字段含义。探查数据质量并进行缺失值和异常值等方面的必要处理。将处理结果保存为“task1_1_X.csv”(如果包含多张数据表,X可从 1 开始往后编号),并在报告中描述处理过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1 = pd.read_csv("data1.csv", encoding="gbk") data2 = pd.read_csv("data2.csv", encoding="gbk") data3 = pd.read_csv("data3.csv", encoding="gbk") # data1数据处理 data1.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1.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列重命名 data1.columns = ['序号', '校园卡号', '性别', '专业名称', '门禁卡号'] data1.dtyp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1.colum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检查data1每列的缺失值的占比 data1.apply(lambda x : sum(x.isnull())/len(x), axis=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将data1存储为task1_1_1.csv data1.to_csv('task1_1_1.csv', index=False, encoding='gbk') # data2数据处理 data2.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2.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列重命名 data2.columns = ['流水号', '校园卡号', '校园卡编号', '消费时间', '消费金额', '存储金额', '余额', '消费次数', '消费类型', '消费项目编码', '消费项目序列号', '消费操作编码', '操作编码', '消费地点'] data2.dtyp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2.colum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data2中消费时间数据进行时间格式转换,coerce表示将无效解析设置为NaT data2.loc[:,'消费时间'] = pd.to_datetime(data2.loc[:,'消费时间'],format='%Y/%m/%d %H:%M',errors='coerce') data2.head(3)['消费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检查data2每列的缺失值的占比 data2.apply(lambda x : sum(x.isnull())/len(x), axis=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可发现消费项目序列号、消费操作编码的缺失值过多,所以不加入后续分析 data2_new = data2[['流水号', '校园卡号', '校园卡编号', '消费时间', '消费金额', '存储金额', '余额', '消费次数', '消费类型', '消费项目编码','操作编码', '消费地点']] # 统计各消费地点出现的频次 data2['消费地点'].value_counts(dropna=Fal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统计data2_new中消费金额、存储金额、余额、消费次数信息 data2_new[['消费金额','存储金额','余额','消费次数']].describe().T[['mean', '50%', 'min', 'ma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ean: 平均值 50%: 中位数 min: 最小值 max: 最大值

# 将data2_new存储为task1_1_2.csv data2_new.to_csv('task1_1_2.csv', index=False, encoding='gbk') # data3数据处理 data3.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3.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3.columns = ['序号', '门禁卡号', '进出时间', '进出地点', '是否通过', '描述'] data3.dtyp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3.colum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data3中消费时间数据进行时间格式转换,coerce将无效解析设置为NaT data3.loc[:,'进出时间'] = pd.to_datetime(data3.loc[:,'进出时间'],format='%Y/%m/%d %H:%M',errors='coerce') data3.head(3)['进出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检查data3每列的缺失值的占比 data3.apply(lambda x : sum(x.isnull())/len(x), axis=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各进出地点出现的频次 data3['进出地点'].value_counts(dropna=Fal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单独一列的所有值出现的频次 data3['是否通过'].value_counts(dropna=Fal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删除是否通过中值为0的数据 # 找出正常值,覆盖原表 print('删除异常值之前:',data3.shape) data3 = data3[data3.loc[:,'是否通过'] != 0] print('删除异常值之后:',data3.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将data3存储为task1_1_3.csv data3.to_csv('task1_1_3.csv', index=False, encoding='gbk') 任务1.2

将 data1.csv中的学生个人信息与 data2.csv中的消费记录建立关联,处理结果保存为“task1_2_1.csv”;将 data1.csv 中的学生个人信息与data3.csv 中的门禁进出记录建立关联,处理结果保存为“task1_2_2.csv”。

data1 = pd.read_csv("task1_1_1.csv", encoding="gbk") data2 = pd.read_csv("task1_1_2.csv", encoding="gbk") data3 = pd.read_csv("task1_1_3.csv", encoding="gbk") data1.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2.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3.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data1连data2 data1_merge_data2 = pd.merge(data1, data2, how='left', left_on='校园卡号', right_on='校园卡号') data1_merge_data2.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1_merge_data2.ta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检查data1_merge_data2每列的缺失值的占比 data1_merge_data2.apply(lambda x : sum(x.isnull())/len(x), axis=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缺失值处理,所选列有空即删除该行 print('删除缺失值前:', data1_merge_data2.shape) data1_merge_data2 = data1_merge_data2.dropna(subset=['消费地点'], how='any') print('删除缺失值后:', data1_merge_data2.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将data1_merge_data2存储为task1_2_1.csv data1_merge_data2.to_csv('task1_2_1.csv', index=False, encoding='gbk') # data1连data3 data1_merge_data3 = pd.merge(data1, data3, how='left', left_on='门禁卡号', right_on='门禁卡号') data1_merge_data3.ta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查data1_merge_data3每列的缺失值的占比 data1_merge_data3.apply(lambda x : sum(x.isnull())/len(x), axis=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缺失值处理,所选列有空即删除该行 print('删除缺失值前:', data1_merge_data3.shape) data1_merge_data3 = data1_merge_data3.dropna(subset=['进出地点'], how='any') print('删除缺失值后:', data1_merge_data3.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1_merge_data3.ta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将data1_merge_data3存储为task1_2_2.csv data1_merge_data3.to_csv('task1_2_2.csv', index=False, encoding='gbk') 任务2. 食堂就餐行为分析 任务2.1

绘制各食堂就餐人次的占比饼图,分析学生早中晚餐的就餐地点是否有显著差别,并在报告中进行描述。(提示:时间间隔非常接近的多次刷卡记录可能为一次就餐行为)

data = pd.read_csv('task1_2_1.csv', encoding='gbk') data.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notebook嵌入图片 %matplotlib inline # 提高分辨率 %config InlineBackend.figure_format='retina' from matplotlib.font_manager import FontProperties font = FontProperties(fname="/System/Library/Fonts/PingFang.ttc")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canteen1 = data['消费地点'].apply(str).str.contains('第一食堂').sum() canteen2 = data['消费地点'].apply(str).str.contains('第二食堂').sum() canteen3 = data['消费地点'].apply(str).str.contains('第三食堂').sum() canteen4 = data['消费地点'].apply(str).str.contains('第四食堂').sum() canteen5 = data['消费地点'].apply(str).str.contains('第五食堂').sum() # 绘制饼图 canteen_name = ['食堂1', '食堂2', '食堂3', '食堂4', '食堂5'] man_count = [canteen1,canteen2,canteen3,canteen4,canteen5] # 创建画布 plt.figure(figsize=(10, 6), dpi=50) # 绘制饼图 plt.pie(man_count, labels=canteen_name, autopct='%1.2f%%', shadow=False, startangle=90, textprops={'fontproperties':font}) # 显示图例 plt.legend(prop=font) # 添加标题 plt.title("食堂就餐人次占比饼图", fontproperties=font) # 饼图保持圆形 plt.axis('equal') # 显示图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任务2.2

通过食堂刷卡记录,分别绘制工作日和非工作日食堂就餐时间曲线图,分析食堂早中晚餐的就餐峰值,并在报告中进行描述。

data.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dtyp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data中消费时间数据进行时间格式转换,转换后可作运算,coerce将无效解析设置为NaT data.loc[:,'消费时间'] = pd.to_datetime(data.loc[:,'消费时间'],format='%Y-%m-%d %H:%M',errors='coerce') data.dtyp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创建一个消费星期列,根据消费时间计算出消费时间是星期几,Monday=1, Sunday=7 data['消费星期'] = data['消费时间'].dt.dayofweek + 1 data.head(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以周一至周五作为工作日,周六日作为非工作日,拆分为两组数据 work_day_query = data.loc[:,'消费星期'] 5 work_day_data = data.loc[work_day_query,:] unwork_day_data = data.loc[unwork_day_query,:] # 计算工作日消费时间对应的各时间的消费总次数 work_day_times = [] for i in range(24): work_day_times.append(work_day_data['消费时间'].apply(str).str.contains(' {:02d}:'.format(i)).sum()) # 以时间段作为x轴,同一时间段出现的次数和作为y轴,作曲线图 x = [] for i in range(24): x.append('{:02d}:00'.format(i)) # 绘图 plt.plot(x, work_day_times, label='工作日') # x,y轴标签 plt.xlabel('时间', fontproperties=font); plt.ylabel('次数', fontproperties=font) # 标题 plt.title('工作日消费曲线图', fontproperties=font) # x轴倾斜60度 plt.xticks(rotation=60) # 显示label plt.legend(prop=font) # 加网格 plt.gr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计算非工作日消费时间对应的各时间的消费总次数 unwork_day_times = [] for i in range(24): unwork_day_times.append(unwork_day_data['消费时间'].apply(str).str.contains(' {:02d}:'.format(i)).sum()) # 以时间段作为x轴,同一时间段出现的次数和作为y轴,作曲线图 x = [] for i in range(24): x.append('{:02d}:00'.format(i)) plt.plot(x, unwork_day_times, label='非工作日') plt.xlabel('时间', fontproperties=font); plt.ylabel('次数', fontproperties=font) plt.title('非工作日消费曲线图', fontproperties=font) plt.xticks(rotation=60) plt.legend(prop=font) plt.gr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任务2.3

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为食堂的运营提供建议。

任务3. 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任务3.1

根据学生的整体校园消费数据,计算本月人均刷卡频次和人均消费额,并选择 3个专业,分析不同专业间不同性别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

data = pd.read_csv('task1_2_1.csv', encoding='gbk') data.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计算人均刷卡频次(总刷卡次数/学生总人数) cost_count = data['消费时间'].count() student_count = data['校园卡号'].value_counts(dropna=False).count() average_cost_count = int(round(cost_count / student_count)) average_cost_count

74

# 计算人均消费额(总消费金额/学生总人数) cost_sum = data['消费金额'].sum() average_cost_money = int(round(cost_sum / student_count)) average_cost_money

285

# 选择消费次数最多的3个专业进行分析 data['专业名称'].value_counts(dropna=Fal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消费次数最多的3个专业为 连锁经营、机械制造、会计 major1 = data['专业名称'].apply(str).str.contains('18连锁经营') major2 = data['专业名称'].apply(str).str.contains('18机械制造') major3 = data['专业名称'].apply(str).str.contains('18会计') major4 = data['专业名称'].apply(str).str.contains('18机械制造(学徒)') data_new = data[(major1 | major2 | major3) ^ major4] data_new['专业名称'].value_counts(dropna=Fal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分析 每个专业,不同性别 的学生消费特点 data_male = data_new[data_new['性别'] == '男'] data_female = data_new[data_new['性别'] == '女'] data_female.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任务3.2

根据学生的整体校园消费行为,选择合适的特征,构建聚类模型,分析每一类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

data['专业名称'].value_counts(dropna=False).count()

41

# 选择特征:性别、总消费金额、总消费次数 data_1 = data[['校园卡号','性别']].drop_duplicates().reset_index(drop=True) data_1['性别'] = data_1['性别'].astype(str).replace(({'男': 1, '女': 0})) data_1.set_index(['校园卡号'], inplace=True) data_2 = data.groupby('校园卡号').sum()[['消费金额']] data_2.columns = ['总消费金额'] data_3 = data.groupby('校园卡号').count()[['消费时间']] data_3.columns = ['总消费次数'] data_123 = pd.concat([data_1, data_2, data_3], axis=1)#.reset_index(drop=True) data_123.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构建聚类模型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k为聚类类别,iteration为聚类最大循环次数,data_zs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k = 3 # 分成几类可以在此处调整 iteration = 500 data_zs = 1.0 * (data_123 - data_123.mean()) / data_123.std() # n_jobs为并发数 model = KMeans(n_clusters=k, n_jobs=4, max_iter=iteration, random_state=1234) model.fit(data_zs) # r1统计各个类别的数目,r2找出聚类中心 r1 = pd.Series(model.labels_).value_counts() r2 = pd.DataFrame(model.cluster_centers_) r = pd.concat([r2,r1], axis=1) r.columns = list(data_123.columns) + ['类别数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 = pd.concat([data_123, pd.Series(model.labels_, index=data_123.index)], axis=1) r.columns = list(data_123.columns) + ['聚类类别'] r.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每一类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 可以根据 聚类类别 分表画图进行分析

任务3.3

通过对低消费学生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是否存在某些特征,能为学校助学金评定提供参考

# 选出消费总额最低的500名学生的消费信息 data_500 = data.groupby('校园卡号').sum()[['消费金额']] data_500.sort_values(by=['消费金额'],ascending=True,inplace=True,na_position='first') data_500 = data_500.head(500) data_500_index = data_500.index.values data_500 = data[data['校园卡号'].isin(data_500_index)] data_500.head(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取出最低消费500人的最频繁的消费地点,并添加一列 最常消费地点 data['最常消费地点'] = data.groupby('校园卡号')['消费地点'].transform(lambda x: x.value_counts().index[0]) data.head(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_max_place = data['最常消费地点'].value_counts(dropna=False) data_max_pla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绘制饼图 canteen_name = list(data_max_place.index) man_count = list(data_max_place.values) # 创建画布 plt.figure(figsize=(10, 6), dpi=50) # 绘制饼图 plt.pie(man_count, labels=canteen_name, autopct='%1.2f%%', shadow=False, startangle=90, textprops={'fontproperties':font}) # 显示图例 plt.legend(prop=font) # 添加标题 plt.title("低消费学生常消费地点占比饼图", fontproperties=font) # 饼图保持圆形 plt.axis('equal') # 显示图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注公众号:『AI学习星球』 回复:学生校园消费分析 即可获取数据下载。 论文辅导或算法学习可以通过公众号滴滴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