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利与弊论文精选(九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据挖掘的利与弊论文范文 网络利与弊论文精选(九篇)

网络利与弊论文精选(九篇)

2024-07-12 1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网络利与弊论文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9:07:53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利与弊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老师发言完毕后,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拉开了帷幕。

小组内的讨论很激烈,双方都滔滔不绝,议论纷纷,五分钟后老师拍手示停,最后宣布:“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请双方阐明自己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缺陷,好了,开始吧!”

老师在黑板左右两边写上正、反。正方的组长胸有成竹的说:“我是正方,我们认为网络是利大于弊。因为网络世界里包罗万象,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窗口,邓小平爷爷也说过:“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开始!”嘛!

听了正方的发言,反方的组长立即又站了起来反驳道:“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是现在网络上有太多内容不健康的东西,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而且有的人整天沉迷于电脑,引起眼睛近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弊大于利!”

反方:“那些因为网络而造成伤害的人原因都在个人,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会正确的利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沟通多了一样工具!我们应该正确利用才对呀!”

反方一听,微微点了点头,皱皱眉头说道:“可是,很多人一旦走进网络游戏就无法摆脱对它的欲望啊!最近,有一所学校就因逃校去网吧闹出了人命呀!诱人的网络游戏,不就像毒品一样吗?让这位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哎……”反方深感惋惜的说道。

双方还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各有其见。而,最后大家得出结论:电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可以接触。但由于电脑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不适应小学生接触的东西,因此,无论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都应当有选择,正确利用并适度适量。

第2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考试系统:防舞弊;综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102-06引言

考试是高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考试多以纸笔考试为主,普遍存在教师阅卷工作量大、考试组织效率低、试卷无法长期保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网络考试系统应运而生。网络考试系统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某个学科进行实时考试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对考试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并通过自动组卷、自动改卷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极大提高考试的组织效率。网络考试凭借其高效、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己逐渐成为传统考试的有效补充。但是,随着网络考试的实施,针对网络考试系统的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这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使考试的公平性受到质疑,严重地败坏网络考试的声誉。因此,要使网络考试得到普遍认可,必须有效地解决网络考试系统的防舞弊问题,保障考试公平。一 网络考试防舞弊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环节

1 防舞弊的基本思路

考试舞弊行为是指考生采取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高于自己实际水平分数的种种违纪活动。发生考试舞弊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作弊考生应考动机不纯,对优秀考试成绩极度渴望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另外,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很吃亏的心理扩大了舞弊考生的数量;二是监考失职,考场纪律不严;三是考场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机制有疏漏,让舞弊者有机可乘。由此可见,为了有效防止考试舞弊行为,一方面要加强考试诚信教育,让考生知道舞弊的危害,从主观上杜绝舞弊行为;另一方面应该严肃考试纪律,建立完善的考场规章制度和防舞弊技术机制,使个别舞弊企图不得施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网络考试防舞弊技术领域取得一些成果。胡世清等采用Silverlight技术,通过改变试卷呈现方式与答题方式实现防舞弊。李益骐讨论了身份认证与防范入侵措施、ASP脚本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和试题库加密算法。李美满使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技术解决题库收发双方相互认证和防止泄密问题。徐巧枝等介绍了基于监控和数字隐藏的防舞弊技术。付细楚等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技术的考试成绩多级安全保护模式。曾华军等使用特殊的考试网关实现半封闭考试环境的安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和侧重点研究考试防舞弊技术机制,为网络考试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网络考试中间环节很多,运作流程复杂,单一技术手段难以防范各种舞弊行为。只有建立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考试各环节进行全局的、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防范效果。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人类活动的四个要素。与之相对应,网络考试的实施过程也具有四个要素,即时间、位置、人员和行为:时间指人员使用计算机访问网络考试系统的时间;位置指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的位置,可以用IP地址描述;人员指网络考试涉及的人,包括考务员、监考员、教师和考生;行为指人员对网络考试系统实施的动作集合。对于具体的一次网络考试来说,其实施过程各要素都有明确的取值范围,其防舞弊的实质内容就是将实施过程各要素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针对实施过程各要素设计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有助于人们跳出被动式、亡羊补牢式的惯性思维,准确把握网络考试防舞弊的基本方向。

2 防舞弊的主要环节

正式、严肃的网络考试包括考前管理、考时管理和考后管理三个主要环节,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防舞弊任务均不相同:①考前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生成考场名单、安排监考教师和自动组卷等,其防舞弊任务是确保试题机密,考前试题外泄是对考试的最大干扰,必须采取措施堵住漏洞,使任何人都不可能获悉试题;②考时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考生在线考试和教师实时监考等,其防舞弊任务是防止考生的现场舞弊行为,例如携带电子资料入考场、请人代考、偷窥答案、传递试题答案、考试过后泄露试题等;③考后管理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保存原始答卷、自动评分、成绩查询等,其防舞弊任务是防止原始答卷和考试成绩被篡改。二 综合防舞弊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

网络考试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的分布式系统结构(见图1),其中试题服务器用于存放题库、考生试题、考生答卷、考试成绩等信息。在考试前、后阶段,考务员、教师和考生通过Web浏览器使用网络考试系统。网络考试以开设考场的形式,在全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中进行。每个考场配备1台教师机(教师监考专用计算机)用于运行监考软件,配备多台考生机(考生考试专用计算机)用于运行考生端软件。教师机从试题服务器下载试题后,考场与外部网络的连接被断开。考试结束后,考场与外部网络被重新连接,由教师机向试题服务器上传考生答卷。考试期间,考生机只能与教师机进行数据通信,考生无法从外部网络得到任何信息。

2 网络考试系统的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

网络考试系统的防舞弊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许多防舞弊任务可以对应到ISO定义的安全服务。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标准IS07498-2定义了五类安全服务(见表1),也称为安全防护措施。

网络考试系统并不需要提供所有的ISO安全服务,例如对大多数网络考试而言,“抗抵赖服务”不是必需的。但网络考试中还存在一些ISO安全服务不能涵盖的特殊安全问题,例如防止现场舞弊行为、试题服务器上的试题保密等。

网络考试系统的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扩展了ISO安全服务模型,具体包括7项防舞弊措施(见表2)。

第3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关键词] 电算化;网络化;会计舞弊;内部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15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22- 03

会计信息处理手段从手工发展到电算化、网络化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普及在为财会工作者带来极大便利和效益的同时,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状况也与日俱增。研究报告表明: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下的舞弊金额是手工数据处理情况下的6倍,计算机舞弊在给企、事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企事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同时也给国家和地区安全带来了隐患。鉴于计算机舞弊所具有的高智能性、强隐蔽性和极大危害性,社会各界对如何防范和制止计算机舞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笔者拟就电算化会计舞弊手法及对策作一探讨。

1 会计电算化舞弊手段分析

会计电算化舞弊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舞弊,其目的分为:为实施报复进行的恶劣舞弊、为谋求私利采取公开或隐蔽的非法手段进行舞弊或计算机高手为证明自我价值而进行的挑战性舞弊。电算化会计的舞弊主要通过输入、输出、软件这3个主要途径入侵。

1.1 从源头篡改录入数据或篡改输出

这是会计电算化舞弊最常用的舞弊手法,该方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加入期间对数据作手脚达到目的。如人为地虚构业务初始数据、修改业务发生数据、删除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虚增或虚减收入与支出;通过非法修改已结账的会计数据(主动修改或被指示授意)、销毁输出凭证或对原始单据、报表、账单偷梁换柱,将财务信息透露给竟争对手或利用终端窃取输出的机密信息等手段来达到作案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进行舞弊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跟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接触控制不完善、等级权限设置不清晰、系统缺乏输入核对等有着密切关系。实施舞弊者大多是参与业务处理人员、源数据提供人员、有机会接触但没有直接参与的业务人员甚至于包括单位外部“黑客”。

1.2 通过非法修改程序或非法操作计算机进行舞弊

对程序进行非法改动、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客户终端修改文件中的数据以达到不法目的。比如通过暗设程序将小量资金经逐笔积累转计入其他户中,为实现非法目的将录入数据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等情形。由于在电算化会计下,电脑只能复核、验证凭证分录的借贷平衡关系,少了手工记账下的复核与记账环节,致使篡改过的数据难以被发现。有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缺失,不相容岗位管理混乱、替岗、轮岗等交接制度不完善、上机操作缺乏必要的规程和授权等制约措施致使犯罪分子私自改变计算机执行路径、未经批准擅自启动支票签发程序生成现金支票到银行支现。凡此种种都为利用电算化会计舞弊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1.3 其他方式的舞弊

有些单位出于工作便利的考虑对工作机器不加密不设防,加上人员杂乱致使无论何人均可无障碍使用工作机并轻易进入业务操作系统。导致未经授权的无关人员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对财务数据一览无余,使别有用心之徒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伪造、销毁会计电算化数据或通过物理接触、电子窃听、网络密码破译、拍照、拷贝等手段实施会计舞弊。

上述会计电算化网络化舞弊手段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系统维护和管理人员多采用篡改系统程序软件和应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实施会计舞弊,内部用户大多采取篡改输入或输出的方式进行会计舞弊,外来者多通过终端篡改输入、盗窃、破坏等手法实施会计犯罪。

伴随电算化会计舞弊而来的不仅仅是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贪污犯罪滋生、内部控制制度受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导致单位财务机密被泄露、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乃至国家和地区经济安全受到重创。

2 防范和控制电算化会计舞弊的对策建议

内部控制是一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以实现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会计舞弊和预防腐败的目标。

2.1 完善财务软件的功能、严格财会软件的使用

目前我们使用的财务软件中,许多软件设置了反记账、反结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该功能通过技术人员程序操作后可以很容易地使账簿记录恢复到记账前的状态,而且修(篡)改电子数据记录人不知、鬼不觉、不留痕迹。会计核算软件中的这种“反结账、反记账”功能在给财务管理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为利用会计电算化实施舞弊犯罪提供了空间。实际上,财务软件中这种“反记账、反结账、取消复核”的功能设置是与《会计法》第十五条第二款“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的规定相抵触的。因此,作为财务软件的开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严格财务软件的使用功能,不但要考虑为软件使用者提供方便,软件开发更应当符合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不予计算机恶意舞弊者留有后路。

2.2 加强电算化会计犯罪的法制建设

目前,由于法制的不健全我们对利用电算化会计进行舞弊和犯罪的行为难以预防和控制。例如对未经许可接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复制或拷贝有关电子数据文件的行为属不属于偷窃行为法律上没有规定,因而也就无法对下载重要机密数据的行为加以治罪,人们也往往只是从道德层面上予以谴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对会计电算化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政策性法规来约束,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高智能、新型犯罪行为,为此应制定专门的电算化会计犯罪法规加以有效的控制,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遵守信用的社会执业环境,客观上将对规范财务会计工作秩序起推动作用。

(1)建立惩治利用会计电算化网络化进行舞弊和犯罪活动的法律,明确规定哪种行为属于电算化舞弊行为及惩处方法。

(2)建立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系统的法律保护,明确电算化网络化会计系统中哪种业务或哪些方面受法律保护(包括软件、硬件、数据库等)及受何种保护。

2.3 制定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

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既要包括原来手工记账下的账务处理过程,又包括电算化程序设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电算化操作规程等内容。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一种手段,也是防范会计电算化网络化会计舞弊的有效途径。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足见,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

2.3.1 制定严格的内部操作管理制度

严格规定和设置上机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从业务需求出发,对网络系统实行分级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专职会计核算人员等岗位,严格限制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对业务机器设置密码,每一用户按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密码经授权后进入系统操作机器;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工作机并实行监控与操作分离制度;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等等,以此来有效地保证会计软件的安全运行。

2.3.2 建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维护和系统安全控制的管理制度

电算化网络化会计的工作既要有适宜的环境和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其安全和正常运行、严禁利用工作机器进行无关操作和安装游戏软件,并且要求有专职人员定期对工作机器进行检查和维护;鉴于对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可能造成的对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危害,所以会计核算软件的升级、改造须周密和慎重,并报经单位财务负责人批准;对会计数据的备份、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对网络上的重要数据应采取有效的加密措施、对会计数据的传送实行加密制度。

2.3.3 制定电算化网络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

在会计电算化网络化下,除了要求设立专人保管打印出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外,还应对存放会计数据的磁性介质妥善保存。对需查询以前年度会计档案的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对查询起止时间、查询内容、归还时间予以记录,谨防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料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毁损、丢失、泄密和被盗取、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2.4 加强对电算化网络化会计舞弊的审计监督和安全检查

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审计人员应针对利用计算机舞弊的不同类型开展审计监督。目前,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进行舞弊的情况在我国较普遍,鉴于此,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核和评估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和揭露其不足和弱点以促使被审单位内部各岗位间职责进一步明确分工、完善接触控制、输入环节、业务流程的程序化控制和操作权限、系统输入核对的控制制度,从输入环节防范和杜绝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发生。除此之外,应实行严格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维护、使用管理制度,并对有可能接触程序修改和开发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对重要数据实行多种隐蔽式的备份,并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来保障系统安全、防范利用系统软件和输出环节进行的会计电算化舞弊和犯罪。

总之,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随着大范围的财务信息处理网络的建立、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推广和普及,如何防范、制止和减少电算化网络化会计舞弊和犯罪始终是广大网络工作者、计算机专家、会计软件开发者、各级管理部门及财会人员不懈的努力和神圣的职责。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全华.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谈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9).

[2]刘志锋.加强电算化下的会计控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第4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有利也有弊,下面我给大家讲明网络的利与弊。

说起网络的利嘛,就是可以查资料,空闲时也可以和别人聊天,而且网络上有问题可以上网和别人讨论,在网上发表的文章大家都能看到,在远方的朋友只要上QQ,打开视频聊天,样子都能见到,用电话就没有这个效果了。大人们闲着的时候也喜欢玩电脑,比如说我妈妈,最近出了一个“QQ农&牧场”,我妈妈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忙着摘菜 、偷菜、喂草、收农产品,玩得不亦乐乎。

再说网络的害处。有些青年人看了一些黄色网站,身心不健康,犯了罪,还有的上网被陌生人骗了,聊天时把自己的信息透漏给陌生人,使自己遭到了绑架,有可能受害身亡。还有的人迷上了网络游戏,在网吧里玩上好几天不回家,特别是中小学生,上瘾后就改不了了,结果弄得上网费没了,学习下降,没钱上网后,处心积虑地去偷别人的钱,因此坐了牢。有的把家里的钱用完后,还偷父母的钱,造成家庭破产。更有甚者为了上网费去抢别人的钱,还去杀人,真是太恐怖了!!!

同学们,网络就像一个双面胶,得时刻提防才行啊!

第5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选择赞成燃放,可以从民间习俗、人情需求、文化传承等角度正面阐述;同时还可以由禁放原因如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出发,指出暂时性燃放的烟花爆竹并不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而安全隐患主要与产品|量和自身安全意识有关等。

选择禁止燃放,可以正面例证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也可以论证“年味”也能换一种形式,不健康的习俗可以休矣。

选择限制燃放,则更容易写作,只要结合前两者即可。

要注意的是,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三种不同态度,实质上是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的激烈碰撞和博弈。行文时除了罗列理由,最好能再提出几点解决方法,比如提高烟花爆竹“国标”、改善城市规划布局、改变经济和能源结构等,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这个题目将成语“买椟还珠”放到了当下的社会环境来思考。

“还珠”的行为固然愚笨,但制作精美的“椟”的确能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珠”的价值,所以,适度的包装会“锦上添花”。但过分的包装只会“喧宾夺主”,无端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失去消费者,得不偿失。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产品需要包装,但要“适度”。

当然,也可以从材料的对立面出发立意:不需要在意外在的包装,内在的品质最重要,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还可以做更深层的思考:剖析内在品质和外在包装的辩证关系,引申到“文”与“质”的关系。

在这个作文题中,陈道明反驳的话语是关键句,从中可以挖掘主题,如:(1)世界是由平凡的人组成的,没有这么多英雄,正是看似“平庸”的人通过努力奉献了精彩,所以,要看到平凡的人的价值;(2)孩子们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获得了集体荣誉,个人英雄是英雄,团体英雄也是英雄;(3)孩子们的动作虽然整齐划一,但“每一张脸是不一样的”,在群体表现中也可以体现个性,“集体荣誉”与“个人英雄”并不矛盾;等等。

题目中的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理想”的。第一则材料揭示了孩子们的理想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科学家”变成了“明星”“老板”这类受人关注、收入丰厚的职业。第二则材料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极少与科学相关。

材料的内在指向在于引导同学们思考物质与精神、名利与理想的关系。科学家的物质生活未必丰富,但精神往往是富足的;而明星、老板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名有利、物质生活不错。所以,人们应该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富足还是物质的富有?是追求名利还是理想主义?写作时,应该就此话题展开辩证思考,可以赞同追求物质,因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也可以提倡人应该有点理想主义,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阐述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并非矛盾对立的双方。

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面对大数据,你有怎样的思考?你会怎么办?”不外乎三种态度:其一,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并且全力投入这种生活;其二,更多地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弊”,于是远离大数据,保持大数据出现之前的生活状态;其三,辩证看待大数据的利与弊,不拒绝,但也会小心,更重要的是学会应对和运用大数据。

相对来说,第三种态度更客观。大数据存在隐私安全问题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只要我们学会变大数据之弊为利,就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比如可以这样立意:不做数据的奴隶;趋利避害,让大数据造福人类;让大数据为我所用;以敬畏之心面对大数据。

在具体写作时,好的文章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追求思想的深度。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大数据,不仅关系到自我将来的生活,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能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思考,文章自然就会走向深刻。举例来说,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他将来适合怎样的工作……那么,这个孩子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迎合观众或听众的口味,那么,创意、灵感和惊喜还会存在吗?

写作立意的方向可以有:

(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利。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类“善假于物”,可以“绝江河”,可以“致千里”,何乐而不为?

(2)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弊。以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很难从纯科学的角度对这一新技术做精细的弊端评估,所以不妨切换视角,从科技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在科技生活中丧失的东西如人文情怀等角度着笔,更易成文。

(3)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利弊皆有,弊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许多人类自身的价值,如创新、审美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这是人类的信心与优势所在。古往今来,科学和人文,从来都是人类发展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力量。

应该说,最后一种立意是这个作文题比较好的立意。

材料从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出发,对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利弊给出了三种意见:(1)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丰富;(2)长期误用、滥用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一种亵渎;(3)语言有其固有规律,应包容地看待网络用语。

三种意见,各有道理。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综合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立意如:

(1) 赞赏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因为网络流行语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其时代性、创新性不容抹杀。

(2) 包容地看待新的语言形态。我们应该相信汉语的自我净化能力,可以在欢迎美好的、有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坚守好汉语言文字的纯净。

第6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数学课程;利与弊

现代社会,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很多人崇尚网络教学,似乎不应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就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现在,各学科都在使用网络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想谈谈这门课程中网络教学的优缺点。网络教学的益处多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网络教学对时间的限制少。传统的课堂教学是45分钟一堂课,如果教师在课上没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一般就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如果学生在课上没听懂或因故缺课了,课后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补习。网络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一些,教师可以把不重要的知识点放到网上让学生自学,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可以到网上找到教师上课的完整视频,通过讨论等方式弄懂缺了的地方。传统教学一堂课接着一堂课,中间只有少量休息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常常无法集中,学习兴趣减少,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则可以随时学习,随时休息。感兴趣的东西,专注度高,可以时间长一些再休息;枯燥无味的东西,感觉厌烦,那就学一会儿休息一下再学。灵活的时间安排,学习的效果肯定更好。“地利”,网络教学受地点的影响很小。传统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室以便很多班级同时上课,所以学校需建造很多教学楼。网络教学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络,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或家里,甚至室外都可以学习。生病请假,不用课后找老师补习,可以边休息边学习,及时跟上学习进度。以前我上两班的合班课,每逢考试,要找一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考场可真不容易。往往只能放在两个小教室,再请别的老师帮忙监考。费心费力,还欠了人情。现在,直接在网上考,只要考前先建立一个题库,分批考,让每个考生抽考不同的题目就行。不光地点不受限制,客观题还可以直接由网络进行批改,省心多了。现在很多远程教育学习班,就是这样通过网络来学习的。“人和”,网络教学对人员的要求少。这里的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作为数学教师,我的课程任务繁重,奔波于各个教室,嗓音经常嘶哑。平时还要备课,批改大量作业,非常辛苦。但是,还要注意保重身体,一旦生病,教学计划会推迟,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学生呢,上数学课也要注意力集中,哪部分内容缺失了,一定要及时补上,因为数学前后内容的连贯性很强,前面没弄懂,可能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记得一位学生曾跟我哭诉,她因为骨折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回校后已经临近期末,别的文科类课程抓紧时间背诵,考试都顺利通过了,可是数学一时无法理解,考试没通过,需要重修了。网络教学可以让教师对相同的内容只讲一遍,也可以是学生随时复习巩固,哪怕是休息在家也一样学习。网络教学同样弊端很多。第一,网络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

第7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反腐;制度反腐;效力;法制化

一、关于“网络反腐”

公众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据2009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网在线调查(1983人参加)的数据显示: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75.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举报”(58.2%)、“媒体曝光”(53.8%)、“信息公开”(48.0%)、“”(30.6%)、“审计”(30.1%)。①“网络曝光”远远超于其他的传统渠道,所谓网络反腐,是指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新形式,即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下,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举报腐败官员的腐败行为,以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反腐方式。①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党校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义。②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表哥”、“房叔”、“房姐”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热点事件,特别是从十以来,“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核查处理”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新路径。

二、网络反腐“风靡”的原因――传统反腐方式的弊端

网络反腐兴起并风靡一时的原因固然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分,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传统反腐方式的局限。反腐历来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重要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腐败的实质就是公共权力遭到滥用,而制约权力滥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制度加强对权力、配置的监督和制约,制度防腐一直是防腐的最为有效和最主要的方式。但近年来,网络反腐大有赶超之势,普通的公民更倾向于网络反腐的这种方式来参与到反腐中来,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制度反腐在当前阶段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反腐的需要,制度反腐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不完善以及执行力不强上。③突出表现在一些党政机关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临时制定一些制度来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制度出台的过快、泛滥的问题,反腐效果差,并且制度的低效率使得大量的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制度环节上;一些制度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制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摩擦和矛盾,使得一些腐败问题处于没人管的情况,而一些腐败问题“万人齐管”、矛盾重重的情况之下,制度的效力难以发挥;除此之外,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很多的制度之所以没有很好的发挥效力是因为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向所谓的“人情”让步了,依靠人脉关系、人情联系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来躲避制度法规的审查,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并不少见,这样的做法会大大降低制度的效力,并且削弱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给腐败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滋长的空间;而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使得一些权力机关的权力过大,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又难以得到制度的有效制约监督,最终滋长了腐败;以上都是制度反腐所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制度反腐的效力呈现不足的趋势,公民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网络反腐。

三、网络反腐的技术特点

由于互联网渠道的特殊性,网络反腐有不同于传统的反腐形式的自身独特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后文所论述的网络反腐的优势和缺点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群体了解到信息。公民在网络上相关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消息传播到大众,因为受众的人群及其广,一旦一个事件进入到大众眼中就会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迅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尽快解决,有利于贪腐案的及时审理,而且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大量的线索,以帮助案件的进一步审理。

其次,网络反腐受外界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传统的制度反腐的手段往往需要举报人和官员进行面对面的对质,这会使得举报人迫于压力而在选择是否举报时有所保留,一些涉案干部在接到相关消息后会试图去封锁消息,甚至对举报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这会给举报人员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网络反腐以其匿名性和不受时间限制的特点打消了举报人的顾虑,减少举报人所受到的外界干扰。

再次,成本非常低。只要有网络即可参与到网络反腐中来,参与成本十分低廉,无需上门,程序简单,消耗的物质成本以及心理压力成本都很低,减少了举报人的物质压力和精神成本压力⑤。

最后,以画面、声音等形式呈现生动形象。举报人将与涉案官员相关的图片或者声音、影像资料等公布在网络上,因为图片音频等非常直观性的证据会使民众更加贴切的感受到涉案官员的行为的卑劣,从而更好的激发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

四、网络反腐的“利”和“弊”

(一)网络反腐的优势

网络反腐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如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的落马,杨达才的落马源自于一个微笑,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三人受伤。杨达才因在事故现场面露微笑而引起网友关注,网友进而通过搜索网络图片发现其在不同场合佩戴多款名表。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随后,陕西省纪委介入调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查处其存款超过1600万元。⑥网络反腐具有传统的制度反腐如举报、等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实际上,网络反腐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从杨达才落马的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网络反腐的一些优势所在。

首先,网络反腐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形成舆论场,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达到反腐的目的,反腐效果显著。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某某在8.26特别重大道路安全事故现场“笑脸”的不正当行为和多次在公开场合佩戴名表的行为迅速地引起了网友的重视,引发了网民的集体讨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引起了陕西纪委的重视,从网友“围观”一直到杨某某落马一共仅经历了短短的27天。让人们又一次见识了网络反腐的威力,不同于纸媒、和举报等传统反腐方式,对网民而言,网络赋予他们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话语权,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一旦网民在网络上通过发帖、发表评论文章、网络举报、发表博客等形式揭露腐败行为时,就会对相关部门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推动反腐工作的进行。

其次,网络反腐具有制度反腐所不能比拟的“阳光透明性”,在有效保护举报人隐私的同时,能够有效的腐败官员的后续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在网友对杨某某的巨额手表的来源提出质疑后,陕西省纪检委迅速介入进行调查,并因杨某某涉嫌严重违纪令其停职,其后于2013年9月5日获刑14年,杨某某腐败案告一段落,从纪检委介入调查后,网民也并没有停止对这一事件的关注,持续监督关注到此案结束。网络反腐具有十分重要的“阳光透明性”,一旦在网络上引起网民的关注,整个案件的走向都在大众的视野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有些官员通过“走后门”等方式逃避法律制度的惩罚,从这点来说,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十分重要的补充。

再次,网络反腐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对于官员有着极大的震慑作用。在杨某某案件客观上对一些官员的贪腐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使官员在公开场合的“炫富”行为有所收敛,但还没有能从根本上威慑腐败行为的产生。这就涉及到网络反腐的另外一种方式――检举,即网民本身对贪腐官员的一些贪腐情况有所了解,在掌握一些实情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贪腐官员进行检举,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在网络反腐的框架下,很难有机会去“搞一些猫腻”,结果往往是不可逆的,作为持续性的长效机制的网络反腐对于官员是具有十分大的威慑作用的。

最后,形式多样,参与成本、门槛较低。以杨某某案为例,网民通过在网络上收集照片、发表博客微博等方式进行揭露,只需基本的电脑技能和识字能力即可有效地参与到网络反腐中来。实际上,进行网络反腐的形式非常多样,论坛、微博、微信、博客以及在相关的政府网站上进行举报等都可以有效地进行网络反腐;而且网络反腐的参与成本与门槛都是非常之低,大大地降低了以往公民参与反腐的难度,能够激发公民的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

(二)网络反腐的弊端

网络反腐有很大的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反腐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网络反腐的这个新形式还需客观地看待,以下对网络防腐的弊端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网络反腐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不负责任地将他人的隐私公布在网络上,很容易造成对他人隐私权的恶意侵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的《2012年微博年度报告》显示,其搜集到的24起影响较大的2012年反复案例中,非谣传误传的为15个,占总数的62.5,也就是说将近四成是有误的。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将并没有腐败情况的官员的隐私也被公布在网络上,比如房产、资产和家庭子女情况,严重地损害了未涉案官员的隐私权;另外还有很多因为私人恩怨而恶意陷害、骚扰他人的案例;目前对于隐私权的侵犯也成为网络反腐广受人诟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一些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很容易发表一些想当然的、激进的甚至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引起国家、社会的不安定。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由于一时气愤难忍或其他原因而发表一些不正当的言论,由对腐败个案的愤怒转移成为对整个体制、乃至党和国家的攻击和毁谤,这时网络反腐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过快,再加之网民的素质本身参差不齐,对于这样的不正言论的传播很容易听之任之,这种情况过度发展最后会导致公民对于体制、对国家失去信心,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安定。

最后,网络反腐在网上公开信息后,会使相关的涉案官员提前有所准备,相互串供,甚至向国外“出逃”,增加后续办案的难度⑦。通过对以往的网络反腐的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到网络反腐一般是以一个事件为契机,通过网友的不断讨论,使得舆论逐渐扩大,最终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整个过程是清晰透明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清晰透明性”,也给涉案官员进行“串供”甚至“外逃”提供了时间和机会,给司法部门进行办案增加了难度。

四、怎么看待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作为制度反腐的重要的补充,因其自身的优势在反腐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到的是,网络反腐自身也存在这一些弊端和问题,使其反腐作用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对于网络反腐这一反腐新形式应对其加以完善以达到更好的反腐效力,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制化④、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规范,防止“网络暴力”的出现,对于虚假举报等行为给予惩罚,对在反腐中做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政府还需在网络上建立专门的反腐通道,任命网络专业人员及时对于网络反腐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提高网络反腐的效率;同时加强对于网民的相关教育,使其更好地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网络反腐的政治参与。作为反腐的新形式,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网络反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反腐方式的重大作用,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反腐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于网络反腐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本文只是就作者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料提出的一些关于二者关系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其中很多内容和观点都有待商榷,希望通过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整理,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对更深层次的研究,请老师进行指导,谢谢您。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注释:

① 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理论探索,2011.03

彭晓薇,《论网络反腐》,求实,2011.3

② 详见百度百科词条(网络反腐)

③ 田旭明,《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

⑤ 邹庆国.《网络反腐:兴起缘由、价值解读与风险防范》,政治与社会,2012.04

⑥ 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⑦ 杜治洲.李鑫.《我国网络反腐的主要特征――基于217个案例的实证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06

⑦ 马莉.《网络反腐的影响路径及传播方式研究――基于十以来的网络反腐案例》,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06

④ 杜创国.《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1

参考文献:

[1] 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2

[2] 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理论探索,2011.03

[3] 郑又贤.《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的新思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3] 彭晓薇.《论网络反腐》,求实,2011.03

[4] 邹庆国.《网络反腐:兴起缘由、价值解读与风险防范》,政治与社会,2012.04

[5] 马莉.《网络反腐的影响路径及传播方式研究――基于十以来的网络反腐案例》,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06

[7] 杜治洲.李鑫.《我国网络反腐的主要特征――基于217个案例的实证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06

[6] 杜治洲.任建明.《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03

[9] 田旭明.《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理论探索》,2013.03

[7] 张亚明.赵扬.李新华.《中国网络反腐机制: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11] 毛王芳.《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与路径优化》,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5

[12] 周育平.《“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及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

[8] 杜创国.《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1

[14] 胡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路径分析》,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5] 向婉.《网络反腐制度化探析――以杨达才案为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3.05

第8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网络音乐的概念在文化部的《意见》中首次得到了规范,即网络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

二、网络音乐传播

网络音乐具有不同于传统音乐的新的特性,如廉价性、便捷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等,这些特性都在挑战和影响着传统音乐的理念和发展。网络音乐的思维特征是一种发散性的多维思想,它追求的是音乐的自由审美,倡导的是音乐的个性化发展。网络音乐的个性化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多地、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改变了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使音乐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实现双向交流。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而音乐传播方式也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从面对面的传播到印刷类媒介传播,再到电子类媒介传播,最后发展到目前的网络传播。

三、网络音乐传播的弊端

网络音乐传播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凡事均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网络音乐传播自由便捷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弊端与隐患。笔者认为,网络音乐传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显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音乐传播对于音乐创作者版权利益的保护力度不够。

目前,通过网络欣赏音乐已经成为普遍的音乐欣赏方式,且大多数音乐无论在线欣赏或是下载收藏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可如此便利的条件,却因为网络音乐版权相关法律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对音乐创作者版权利益的保护力度不够。例如,现在网络上流传的翻唱形式,采用原有曲调,撰改歌词内容。在网络上,翻唱曲目点击率往往还高于原曲。点击率上升的同时也对原曲音乐创作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害,以至于大大打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甚至使其丧失信心。

其次,网络音乐传播对于音乐作品的质量把关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网络音乐传播的零门槛使得网络音乐创作日趋庸俗、媚俗,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为求成名不仅对自身大肆炒作,连创作的作品也为了博人眼球,以粗鄙的歌词、简陋的口水旋律,加上与音乐毫无搭配、不知所云的RAP来迎合受众。确实,有的作品虽然粗俗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用黑色幽默犀利的嘲讽了社会弊端,但是创作不等于一味地模仿与迎合,过度的娱乐化和低俗化只会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下降,所谓成名也必将只是昙花一现、湮没于世。

第三,网络音乐传播对受众的音乐审美导向力度不够。

在网络音乐传播中,媒介对于信息的把关变得微乎其微,所有良莠不齐的音乐信息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四处蔓延,受众以自身参差不齐的音乐鉴赏水平想要获取优质作品的难度也进一步提高,而许多媚众的粗俗垃圾音乐却因为迎合了部分音乐品位素养较低的受众的审美趣味,从而大肆流传、甚至成为流行趋势,这会使得更多不明所以的受众盲从热捧,以至于受众整体音乐审美能力均大大下降。

网络音乐的接受者中青少年占相当大的部分,甚至很多小学生也迷恋于此,与学校艺术教育比,娱乐性的网络音乐有更多吸引他们的地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追求非主流、草根、山寨、恶搞等形式。网络传播中审美导向力度不够使得娱乐性的音乐渐渐超越高雅音乐的位置,这样十分不利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四、对音乐网络传播的思考

网络音乐传播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倘若对网络传播中的自由、无序的混乱状态放任自流,社会音乐生产的非良性运转只会愈演愈烈,笔者认为,对此必须加以合理疏导与监管:通过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音乐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以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从正面引导、促进音乐类网站的良性发展。

首先,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创作出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更多积极向上的作品呈现给大众,对于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创作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当从法律上给予保护。

第9篇:网络利与弊论文范文

一、立足网游特点,促德育创新

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利的一方面在于:网络游戏可以开发人的思维,拓展人的想象力,可以增进朋友间的交流与沟通。适当玩游戏,还能缓解我们的学习压力,让身心获得放松。但同时,网络游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麻醉人的神经,使人痴迷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不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到了青少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渐强烈。网络游戏可以提供现实世界一时无法获得的尊重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现实世界中,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成功的获取越来越难,尤其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因为在学习上不占优势,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网络游戏则提供了一个给他们当英雄的机会(因为许多网络游戏都是以英雄为主题的),于是,他们便乐此不疲,终于找回了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受尊重感。在网络虚拟世界暂时逃避学习中的压力。这类学生在学习上无法出头,便在游戏中找到出头的地方,只有在玩游戏中才会感到自己是强者。

由此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一个班一般为六十人左右,即使我们表扬个别同学,那也是个别优点,很多优点我们往往视若无睹,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成就感,所以要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

比起在网游中轻易就能得到的奖励,即使是虚拟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赏识性方面,的确做得不够,难怪学生宁可在网游中学习很弱智的“技能”,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某个习题的解法。

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多谈心,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即使后进生,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真正对学生实行赏识性教育。

此外,还可以联合班主任一起结合网络游戏的利弊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如网络游戏利弊辩论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合理引导,集思广益,凝聚集体力量研究分析网络游戏的利弊,通过网络游戏的利弊分析总结其利害关系,激发集体的热情,搞好班级活动,才能打造魅力班会。再如,以“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我”四位一体德育育人模式为基础。大胆涉及目前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沿领域――网络德育,以切合中学生实际生活的敏感内容――网络游戏为切入点。将学校现有软、硬件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德育工作有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班会让学生、家长、教师对于网络游戏有一个直观、科学、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和心理老师指导,发现学生喜爱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深层心理原因。力图让全体参与者在自省自觉地活动中对于网络游戏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进而让学生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并使这种正确的认识在日后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自我教育中有长期、稳定的指导作用。

二、让网络游戏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嫁接

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统计,学生信息技术课上玩游戏的主要原因是:三成的学生是为了放松心情,三成的学生认为上课没意思,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目前,中学阶段Office软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7%的学生喜欢学,如何改变这一现象?Office教学如何能够更合理、有趣、吸引学生?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的。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与其完全地遏制初中学生接触网络游戏,倒不如引导初中学生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将其中的信息技术学会,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两相结合,这样不但能有效地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又为学生的娱乐增加了一层学习的色彩。

1.利用游戏进行课堂导入教学,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欲望

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游戏,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在无形中学习知识。

教师把一个游戏的文件隐藏在教师的电脑上,让学生查找,谁找到之后就可以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层层查找,包括“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网上邻居”等。

通过在指定的课题中充分的利用游戏,植入我们所要教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游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知识。

2.利用游戏进行新授示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以往的教学多数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不管学生是否有需求,必须要统一接受学习。老师的反复演示并不能满足全班几十名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如果能在操作教学中利用教学游戏,使学生边看教学动画边学操作,使Flash教学动画与操作练习联系起来,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又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轻松活泼。

3.利用游戏竞赛,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竞赛类的学习型游戏,有排版竞赛、计算机画图竞赛、打字竞赛等都可以应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通过这些竞赛类的游戏,或竞赛模式的教学,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竞争意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