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读书情况(2018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字阅读好处 中国人的读书情况(2018年

中国人的读书情况(2018年

2024-06-30 18: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宋代的黄庭坚跟苏轼聊天时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本文共4128字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中国人读书的部分现状

2019年1月8日,阿里巴巴发布基于天猫淘宝闲鱼阿里文学等平台数据的《2018中国人读书报告》,报告显示:

1、在2018年中国的阅读人口与阅读总时长显著增加,阅读人口较2017年增长近3000万,上海阅读人口居全国第一。

2、80后、90后占阅读总人口的7%,46%的电子书阅读者为90后。

3、人均购买纸质书5.5本,超过50%的人同时选择纸质书和电子书阅读,在传统阅读领域,人们偏好儿童文学、教辅教材、绘本图书、期刊杂志等。

4、在电子阅读领域,人们偏好小说、励志成功学、职场心理学等。

5、大量二手闲置图书通过转让、免费赠阅等形式从沿海省市流转到中西部省市,其中广东省以年人均交易1.59本闲置书为首四川省流入图书最多。

另据报道,在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量达到7.99本,其中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数字阅读增长趋势显著于纸书阅读。2019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人,同比增长8.3%,市场规模达到204.8亿元同比增长21.0%。

在数字阅读用户构成上,86.3%的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用户占55.1%,女性用户占44.9%,过半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都市生活、玄幻奇幻、穿越言情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三大小说类型。在阅读消费习惯上,90后用户喜欢包月付费,00后用户喜欢按章节付费。上下班途中、午休及晚间休息前四大时段是用户最为活跃的阅读时间。

以掌阅为例,掌阅平台超过1.2亿的月活用户,涵盖了严肃文学、网络文学、有声阅读等不同类型,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数字阅读用户在过去一年的整体阅读情况。在各大内容类别中,2019年数字阅读用户将更多阅读时间投入到具有良好口碑的经典作品上,以《平凡的世界》《金庸作品集》《活着》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作品历久弥新,出版多年依旧受到读者的欢迎;《南宋第一卧底》《深夜儿科室》《神工》等原创文学作品不仅获得行业认可,也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发展多年的知识付费,如今已逐渐向知识服务升级演变,读者不再因“知识焦虑”而冲动付费,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的选择高品质的内容,以韩秀云、陈伟鸿、李银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及从业者在各自的领域研究颇深,广受赞誉,其主讲的精品课程也更容易获得数字阅读用户的认可、观看和学习,跻身年度最受欢迎精品课程TOP15榜单。

据亚马逊中国发布2019年度Kindle阅读榜单则显示,从城市维度来看,北京、上海、深圳不仅在Kindle电子书消费总量上排名前三,也是人均购买Kindle电子书数量最多的三座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部分网民的读书量反而有所上升,根据移动社交平台陌陌对近万名网友进行抽样调查,发布的《2020网民阅读报告》来看56.2%受访网民表示读书量有所增加,31.6%的网民读书量甚至超过了过去一年的读书量。2019年平均每月读书超0.5本的网民比例为56.2%,疫情期间这一比例高达83.9%;2019年每天读书超两小时的网民比例为30.9%,疫情期间这一比例升至38.9%。

从职业分布来看,无论是过去一年还是疫情期间,在校大学生的读书量都远高于其他职业。根据陌陌报告,疫情期间,大学生们停课不停学,读书热情不减反增,29.5%受访的在校大学生表示读书超10本,47.6%每天读书超2小时。

从性别来看,受访男性网民的读书量要高于女性。疫情期间,14.8%的男性读书超10本,女性这一比例为10.7%;44%男性每天读书超2小时,女性这一比例为31%。

从学历来看,学历越高的网民,读书量越多。疫情期间,26.6%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网民读书超10本,47.1%每天读书超2小时,均高于其他学历网民。

根据陌陌报告,58.5%的网民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读书信息,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喜欢分享,而北京人这一比例为67%,远高于全国其他省份。同时,70.5%的网民会受到朋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读书信息的正面影响,被带动阅读,41.6%的网民喜欢参加读书群等线上书友会,福建人这一比例为47.7%,居全国之首。

受访网民对于书籍类型也有不同的偏好。小说文艺类、励志温暖类、生活技能类书籍是网民的最爱,比例分别为63.6%、41.1%和35.9%。

中国的读书怪相 : 两头高中间低

虽然中国人均阅读量每年都有所上升,但是和韩国人均读书11本、法国人均20本、日本人均40本、犹太人均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确实偏低。但其中有一部分人群的阅读量却惊人的高,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儿童数字内容平台KaDa故事联合发布《2018年儿童数字阅读报告》。报告基于KaDa故事自2015年10月上线至2019年4月,2000万儿童用户产生的50亿条数字阅读数据,报告显示,4~6岁儿童是儿童数字阅读主要人群。从用户年龄结构来看,4~6岁儿童占据用户数的44%,7~9岁儿童占32%,0~3岁儿童占24%。超半数家长愿意持续为儿童数字阅读买单。年增长近3倍的复购率,也对儿童阅读量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数据来源:当当网2019儿童阅读与亲子家教报告

2018年,有10%的儿童用户在KaDa故事平台年均阅读量超过500本,5%的儿童用户年均阅读量超过1000本。从内容主题来看,不同年龄段儿童读者偏爱的内容呈现不同的特点。0~3岁的幼儿最喜欢的主题为认识社会、健康习惯和自我认知,在视觉上更喜欢颜色鲜亮、画面夸张、图多字少、主角形象简单可爱的绘本;4~6岁的儿童最喜爱的主题为品格培养、情绪管理和社会认知,在故事阅读中易于认同主角人物,喜爱主题简单、结局正义的故事;7~9岁儿童最喜欢的主题为科学探索、生命教育与天文地理,在故事类型上更喜欢充满探索感与冒险元素的故事。其中,阅读完成率高于80%的作品中,传统文化选题占比达到34.6%,《葫芦兄弟:中国动画典藏》《新版美绘西游记》等童书纷纷入选平台。

从上面的各方数据对比,能看出成人阅读量高的城市,儿童阅读量相对也高,一线城市的家长不仅对自己是有要求的,而且对于儿童的阅读培养比较看重。儿童的阅读量高固然是好事,可若是采用压迫式的阅读,不仅会摧残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更可能造成报复式的消极情绪,导致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叛逆。阅读的数量并不能代表阅读质量,真正有益处的是儿童由此开启自主阅读、养成固定阅读的习惯。

90后、00后在数字阅读数量上持续走高,一方面是在数字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多,另一方面是数字阅读付费的金额高。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的数量与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因为商业利益的驱动进入到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网络写手们的动机很快由自我表达转向迎合读者,写作内容变得市侩,类型化、雷同化突出,在按千字获得报酬并以每天数千上万字的速度更新作品时,其创作水准可想而知。很多写手的文章输出缺少深思熟虑,为了码字而码字,作品的文学性大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性,高点击率低质量。

网络写手骷髅精灵感叹网络写作很累,天天写,每个月至少要更新20万字,自己入行5年,已经写了1000多万字的作品。格子的极限数字是一个月93万字,最多天写7万字的。强大的更新压力让网络作家只能跟风不敢创新,除了极少数“天才”写手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更新速度外“江郎才尽”后的作品除了码字,可能就没什么情感内容了。正如骷髅精灵所说“创新变成危机,开一本书如果不成功,几百万字就白费了。所以大家宁可保险一点,别人本书赚100万元,我赚几十万元也可以啊“。

中国人阅读人群,两头高中间低,两头高是指学前儿童、青少年阅读量高,原因是基于学校布置的课外阅读学习书目,辅导书目。以及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高,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始阅读。还有一头高,是指老年人阅读量高,因为老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不光是书籍,也包括报纸杂志,纸质阅读依然是老年人的主力阅读方式。中间低是指中年人的有效阅读时间低,中年人压力普遍较大,由于生活的琐碎,很多中年人失去了对阅读这种精神食粮的追求,这段年纪的人也几乎无人管束,他们往往容易转向手机上的碎片化信息,如五花八门的电影、电视、综艺节目足够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并且因为数字阅读私密性非常之高,会容易放任自己,导致在阅读低俗内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影响价值判断与处世态度。

对于读书的功用,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里说的好:“读书的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辨愈精当,胸襟也愈恢阔。”读书人有学识,知识面广,什么都能聊,还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气质会显得高大上些,这是表层的好处。往深层里看,读书更大的好处,一在审辨,二在胸襟。读书多的人,不容易被忽悠;读书多的人,胸襟一般会宽广些。读书的根本意义其实不在于经世致用,而是明心见性;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生活;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给你一套思维体系,可以给你一副国际视野,可以给你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自己,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有人说书读多了容颜自改。

读书是一件快事,犹如游躺在想象的海洋中,踱步于幽静的花园里,直面精神上的快乐,灵魂的拷问。当在孤独的时候更应该读书,读好书,什么是好书,我认为首先应当是经典的书,因为经典的书靠谱,它接受了古往今来海量读者的校验,内容质量有所保证。其次需要阅读好作家的书。选书不要看书名、封面,要看作者,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是对作品有要求有积淀的,绝不是速成书可以比肩,另外我认为多人合编的书需要谨慎,因为往往这一类的书的编纂很难做到统一,容易出现衔接上的问题,而且文风多变。好的书值得一读再读,且在不同的年纪会在书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当你坐在桌前翻看一本书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大洋彼岸的海鸥正拂过费城,极圈的夜空散满了五彩斑斓,那些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风景。最后都会一步步走到你的面前。

用力生活,努力读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