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字化校园的坏处 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4-06-30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月29日,“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来自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全国多地40多所院校的60余位智慧校园建设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我校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广州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思考与实践”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数据业务化、数据与信息安全等主题,展开了深度研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成效,引领和启发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广阔的视野,立足智慧校园建设领域的难点、痛点和共性问题进行思考。

新闻链接——

我校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综述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2年教育部提出围绕教育创新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近年来,我校为适应现代数字化办学和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坚持“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支撑高水平大学”理念,围绕“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资产、智慧型应用系统、互联网+校务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智慧教室”等教育数字化场景,全面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容量和质量建设,夯实智慧校园底座。构建了管理云,为学校现有140多个公共性业务管理和课程教学等信息系统提供可靠运行环境,以弹性的资源配给方式全面适配广阔、多样智慧校园业务开展所需IT资源需求。聚合分散和异构资源,建设科研云并定制多类科研计算场景,对接50余个科研项目,为47个科研用户(团队)提供计算资源和技术支持服务,累计交付75万CPU核时和4500余GPU卡时算力用量,运行完成7400多个计算作业。构建有线无线相融合的一体化网络,优化上下游链路,按需增加出口带宽,拓展了智慧校园信息高速公路。

以应用驱动治理,学校数据资产初步形成,为学校现代化治理提供支撑。建设面向智慧校园生态体系的数据中台,为全校70余个业务系统提供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日交换量达500万余次。建立包含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规章制度,形成我校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基于数据中台,建设了“师生数据个人门户、智能表格填报系统、宿舍门禁数据分析、高基表上报系统、领导驾驶舱、一站式服务中心、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教育数字档案服务平台”等7个数据服务应用场景。经过多年深耕和积淀,“广州大学教育数据中台及应用”成果入选广州市2021年首届智慧教育成果优秀巡展案例;“面向智慧校园生态体系的数据中台构建及应用”成果获评2022年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

持续推进基于数据融合的应用系统建设,有序实现面向教学、科研、管理、生活领域的全覆盖。大力推进数据融合的智慧型应用系统建设,学校融合门户集成各类应用70余个,基本实现面向师生校园全域数字业务的信息聚合、任务整合和应用融合。基于数据中心和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打破各业务系统存在的数据孤岛、业务孤岛、应用孤岛问题,实现了数据的融合与共享。推广基于企业微信的移动门户,集成轻型应用60余个,实现即时通讯、办公、财务、人事、教务、学工等业务的指尖办理。完成校园卡换代,推广“一码通用”,校园码融合身份码、支付码,覆盖“饭堂消费、多类门禁、会议签到、小额缴费、自助打印”等20余个校园应用场景。建立了电子签章(签名)平台,推进无纸化办公,提升学校数字化管理水平。

推进“互联网+校务”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通过对传统校务服务业务的重塑和优化,实现线上一网通办,规范办事流程和提高办事效率。目前网上服务中心已上线网上办事流程逾120条,截至2022年12月底,网上服务中心累计办理服务总数30余万条,服务办理总次数达180.9万人次。同步建设大学城校区、桂花岗校区“广大师生综合服务大厅”,解决“互联网+校务”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出“可信电子成绩与证明”创新服务,成为广东省首家与教育部学信网数据对接的高校,学生可随时随地下载、打印可信电子成绩单,解决了学生因疫情、实习、假期等在校外而无法打印成绩与证明难题。

提升技防、重视人防, 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达到新高度。在主机层、网络层、应用层构筑三层纵深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技术防护,在数据核心链路部署态势感知、入侵防御、Web应用防火墙、数据库审计、流量探针、漏洞扫描及日志服务器等安全检测分析设备,及时对安全隐患或安全事件进行预警及处置。严格安全运维,动态梳理主机、Web应用、开放端口、数据库资产和白名单,实行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和应用,落实新上线应用的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分批推进重要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等保测评,使得学校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分批次、分类型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打造“互联网+” 泛在智慧学习空间。新建或改造176间智慧教室,智慧教室覆盖面达到50%以上。其中重点建设了包含自动录播室,小组多屏室、板书同步室,多视窗联动室,灵活多样研讨室,远程直播互动室,以智能化、情景化、全过程记录等为主要特征,成为广州大学智慧教室建设及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区。

接下来,我校将紧抓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契机,加快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切实发挥数字化在教学、科研、治理等领域的引领和变革作用,利用数字化全面支撑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学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供稿: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