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论语│慕君 田丰:统编本初中《语文》戏剧单元教学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育戏剧范式书籍有哪些 说文论语│慕君 田丰:统编本初中《语文》戏剧单元教学建议

说文论语│慕君 田丰:统编本初中《语文》戏剧单元教学建议

2024-07-11 2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体现剧本认知过程

针对15岁中学生开展的PISA阅读素养测评项目,将阅读过程分为文本理解过程和任务处理过程,文本理解过程包括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任务处理过程包括制定目标计划、监测和控制。[1]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体现的是逐层递进的阅读过程指标。信息定位指的是直接提取信息,文本理解指的是根据上下文解释和整合信息,评价与反思指的是对文本的语言、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评估。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各级阅读认知过程指标,尤其要注重文本理解和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剧本的深层解读。以《天下第一楼》(节选)为例,剧本有多达七处戏剧冲突,教师要让学生概括剧情,提炼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并谈谈这些戏剧冲突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具体冲突的梳理考查的是学生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最主要的矛盾冲突的提炼则是考查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学生需要从各种冲突中认识到,主要的冲突是以唐家二少东家为代表的剥削阶级及其爪牙与以卢孟实为代表的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对于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关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手法等作用。如在《枣儿》中,剧本的开头写道:“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结尾处又写道:“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和结尾都写‘雕塑’?有什么意味?”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和男孩坚决的等待和期盼之情。在《屈原》中,屈原独白中的语言非常有艺术感染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中句式、节奏和标点的运用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感受风和火的象征意义,体味屈原对风的急切渴盼,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同时感受屈原对东皇太一、云中君、土偶木梗这些产生社会黑暗根源的鞭挞,体味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文本处理过程涉及的是监控层面,指的是“准确表达情境的阅读需求,设定与任务相关的阅读目标,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监控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的能力”[2]。这种能力在统编教科书戏剧单元“准备与排练”板块有明显体现:要求“导演”“试着写一写导演手记,整合自己的思考”,要求“演员”“可以用写排练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理解、塑造人物的过程”。在“演出与评议”板块的最后环节,让学生“结合整个活动,从以下话题中任选其一(也可以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戏剧和戏剧表演的认识”。其中,话题包括“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舞台说明不只是‘说明’”“肢体语言很重要”“戏剧冲突面面观”等。以上这一系列任务的设计,都体现了对学生在剧本阅读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的关注,学生要设定阅读理解的目标,并借助任务监测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理解教科书中这些板块相关设计的意图,并能充分利用这些设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如在《屈原》课本剧表演结束,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小作文,让他们任意谈谈自己的想法,能更加深化学生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理解,对自身在剧本理解和表演中的表现也是很好的反思。

戏剧作为剧本阅读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剧本阅读鉴赏体现的是阅读层面的认知过程,学生理解内化了戏剧知识,但还要将戏剧知识从剧本学习延伸到舞台表演的实践应用,实现知识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表达,也可以说是实现“学习的迁移”,即由低阶的记忆、理解认知过程转向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更高级别的认知过程[3]。在剧本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鉴赏剧本内容的基础上,或依据剧本进行表演,或自主进行戏剧创编,对剧本的学习实现从低阶到高阶的转化。

三、挖掘剧本文化内蕴

统编教科书在戏剧单元剧本的选择上,非常注重其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剧本文化层面的精神内涵,向学生传递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屈原》通过忠奸对立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屈原忠君爱国,欲力挽狂澜却回天乏术的伟大人物形象,同时与张仪等奸佞小人形成鲜明对比,歌颂了屈原的坚贞不屈,高尚的爱国情操。从创作背景看,剧本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皖南事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历史文化方面的渗透:一是请学生课外收集有关屈原的历史资料,了解屈原所处的社会环境,品味形象特点;二是借助文字或影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剧本《屈原》创作时的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手法,领悟作者鼓励各方自觉承担团结抗日,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的写作用意。《天下第一楼》中人物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课后习题的第三题也谈到了这一点,“《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地方的语言深刻反映当地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鲜活的语言,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找出剧本喜欢的部分细细品读,体味京味儿语言的特点。”还可以专门引导学生体味富有文化真实性的俗语言,还原“福聚德”这个场景中的语言特征:“剧本中有些方言的运用比较低俗,如‘你等着’‘瞎话’‘下作的东西’‘别人五人六的’‘都不是省油的灯’等,你如何看待呢?”通过体会这些语言,学生可以理解社会文化雅俗共存的原貌。《枣儿》主要讲了一个老人和小孩在挂满红枣的树下相遇,老人思念自己外出的儿子,孩子思念自己的爸爸,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对陕西乡土文化的冲击。课后习题第四题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或学生的经验体验,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深切关注当代社会文化。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枣儿》与《范立欣:在纪录片里寻找“归途”》,并思考:“如果说无尽的等待与期盼是种难熬的折磨,那么,外出打工者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启发学生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探究人物命运背后的文化背景。

统编本初中《语文》戏剧单元关注到了戏剧本体性知识在学习活动开展中的基点和主线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其本体性知识的构成,将其全面有机地融入各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剧本的审美鉴赏以及排练表演的实践,掌握戏剧本体知识的同时,实现认知过程由低阶向高阶的发展,并深入理解剧本所包含的文化内蕴。

[1][2]OECD. PISA 2018 Draft Analytical Frameworks[EB/OL].http://www.oecd.org/pisa/data/PISA-2018-draft-frameworks.pdf.2016: 17, 20.

[3]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编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蒋小平,等译.罗星凯,审校.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50.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中高考阅读测评改革研究——基于PISA与NAEP的视角”(重点资助,K-a/2015/09)阶段性成果之一]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2600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