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师退休年龄是按照身份证的吗还是工龄算 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2024-06-30 07: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缴纳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想要办理退休,一般都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的,首先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15年,其次是个人的年龄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那在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根据法定的退休年龄计算,分别是1963年出生的男性,以及1968年和1973年出生的女性,如果参保人员缴纳的是居民养老保险,那么退休年龄就统一为60岁了,所以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居民参保人员,都是属于1963年出生的。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23年退休的人员,主要是1963年、1968年和1973年出生的人,而咱们国家开始发行居民身份证的时间是1984年4月6日,试点和集中发行时间是1984年到1991年,这就说明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他们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发行身份证呢,个人年龄也都是用档案材料记载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主要是1963年、1968年和1973年出生的人,而这些人员在出生时身份证还没有发行,所以个人的年龄都是以档案的方式记载的,因此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这些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应该是以档案中记载的时间为准。

根据国家公布的规定来说,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如果身份证和档案上记载的年龄相同,则就按照这个年龄计算法定的退休年龄,如果身份证和档案上记载的年龄不同,则就以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所以在2023年,参保人员的退休年龄还是以档案上记载的时间为准的。

不过,国家的规定也是有缓和的余地的,比如参保人员档案上记载的时间与个人的出生时间相差较大,那么只要参保人员能够提供其他的证明材料,证明自己的出生时间不是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则就能够以证明材料上的出生时间为准,计算参保人员的法定退休时间。

其实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时,是否提供个人档案也是因人而异的,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在岗人员办理退休时,都是需要提供个人档案的,因为这些参保人员可能会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者女性认定在岗身份、特殊工种确定个人的工作工龄等等,都是需要档案材料才能够认定的,而这些情况一旦认定之后,对于参保人员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只要参保人员有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工龄,且个人的档案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参保人员就可以在办理退休时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而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可以增加不少的,首先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年限会加入视同缴费年限的时间,其次是可以额外领取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之后,参保人员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是可以增加不少的。

还有女性确定在岗身份也是有好处的,根据国家的规定来说,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5岁,而各地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多是55岁,如果女性参保人员在办理退休时,能够通过档案材料认定为女职工的身份,则退休时间就可以提前5年,在50岁办理退休手续的,而且在部分地区,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满足当地规定的条件时,也是可以在50岁以女职工的身份办理退休的,不过是否满足当地规定的条件,是根据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材料确定的。

最后就是特殊工种的认定了,对于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想要认定特殊工种就需要提供档案材料,并且个人的工作工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年限才可以认定,比如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人员,工作工龄需要满8年才可以认定;而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人员,工作工龄需要满9年才可以认定;从事高空或者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人员,需要满10年才可以认定,不过这里的工作工龄是可以累计计算的,不用是连续工龄的。

在认定为特殊工种之后,参保人员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而对于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之前的工作工龄,还可以按照当地的规定折算工龄,比如有些地区是每一年的特殊岗位工龄,可以折算为1年3个月的工龄,有些地区是可以折算为1年6个月的工龄的。

除此之外,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是可以不提供个人档案的,不过在不提供个人档案的情况下,视同缴费年限是无法认定的,只能计算实际缴费年限的养老金,不过没有个人档案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是可以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办理退休的。

总结来说,在2023年,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退休时间还是以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的。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咨询哦,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