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抓住特点》 配套资源(共52张PPT课件+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配套资源 《写人要抓住特点》 配套资源(共52张PPT课件+教学设计)

《写人要抓住特点》 配套资源(共52张PPT课件+教学设计)

2024-02-11 2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补充练习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仔细观察他们的外貌,发现特点,并体会他们在一些事件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还要注意运用准确、形象的词句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同学在写人的目光的时候,总是用“目光炯炯”这个词。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人,哪里个个都是“目光炯炯”呢?下面是一位同学给班长“画”的肖像。班长个子很高,有一头乌黑的短发和一对浓眉。他还有一双大眼睛和一个高鼻子。他说话之前,总是嘴角上扬,好像在朝你微笑。他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校服,走路速度很快。读后,请同学们想一想,班长的这幅“肖像画”描摹得成功吗?如果不成功,我们怎样修改这个语段,让班长的形象更加鲜明呢?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准确、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人物。【示例】班长是个细高挑儿,我们都要仰视他。他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一对浓浓的眉毛,像楷书的“一”字。一双大大的眼睛,眼眸明亮,充满智慧。他的鼻梁又高又直,好像一座山峰。他说话之前,总是嘴角上扬,似乎在朝你微笑。他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校服,走起路来,大步流星,我们谁都追不上他。可见,准确、形象的词语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共52张PPT)写人要抓住特点七年级 语文一、导入记叙文写作除了记事,也常常写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头发浓密,有的头发散乱;有的眼窝深陷,目光深沉,有的目光清澈平和:这是外貌的差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沉默木讷,有的幽默风趣:这是性格的差异。运用准确、生动的文字,描写人物外形和内在特征,是人物描写的主要任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既写谁像谁,又能写得传神呢?学习目标1. 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2. 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3. 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二、教学过程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头发直竖着,约一寸长;胡须很浓密,像“一”字。头发蓬乱,脑门有深深的皱纹,眼窝深陷,眼睛圆睁,鼻子很大。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鲁迅先生刚毅正直 爱因斯坦睿智而不拘小节每个人有每个人特有的外部形态,也就是特点。把人的外部形态上的特点写好了,也就写得像这个人了。人的外部形态写得好,人的精神面貌,即思想性格也就容易表现出来了。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平时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抓住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特点,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描写的目的绝不止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外貌描写描写外貌,可写人物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写脸色、神情,尤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准确地写出人物的外貌,避免千人一面,首先要注意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其次,要用词准确,合乎情理;此外,还要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语言描写由人物的说话表现他们的内心是直接有效的方式。外貌常常不足以表现人物性格,加上人物的语言就可以更充分地展示出来。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语言描写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语言描写1. 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2. 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3. 语言描写要简洁、形象,最好写清楚人物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举止动作等的描写。作用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动作描写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动作描写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准确选用动词,其次要描绘连贯动作,此外还要注意精心修饰动词。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动作:“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动作描写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射。如果能透过表面深入人物内心,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境界或者内心微妙的情感,那文章就更上一层楼了。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描写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描写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每个人的经历、性格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和表达心理的方式也不同,只有把这种“不同”表现出来,才能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要合情合理。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例文挑山工夏初,爬泰山去。此刻,不算太炎热,而且细腻的山风会时时吹来,拂在脸上,掠过发丝,让人不禁感叹,这样好的季节穿梭在泰山的晨雾中,真是惬意!例文我们一行人边走边赏,每个人都似乎沉醉在一片又一片朦胧的绿色中。山野间几朵无名的小花,交映在绿中,掠过眼眸。我在绿中,绿在我中。轻雾没过了半山腰,好似每座山都是浮着的,视线随着山峰绵延起伏,巍峨的泰山直插云天,群山连绵,沉稳厚重。一种浑然天成的王者风范不断敲击着我的心房,历史在它崎岖的山路上勾勒出的秀美与霸气使我心生敬畏之情。例文不经意间,一个身影映进了我的双眸——他穿着一件被汗水浸透的破背心,露出了黝黑粗糙却又十分强健的臂膊,一根根青筋凸起,肤色就如饱经风霜的虬曲树干。他的肩上扛着一个长杆,杆子两端挂着两根垂绳,系着沉甸甸的物品,驼背弯腰,只身走在陡峭又悠长的石阶上……他,是一个挑山工。例文许是累了,他转身放下身上的担子。我于是趁机与他搭讪起来。憨厚的挑山工人寡言少语,一问一答中,他只说,他在山上已经走了13年了,担过大米、蔬菜、鱼、肉、各种生活用品。他一边擦汗,一边讲述:“刚开始,是累。后来慢慢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看着这么多人爬山照相的,俺心里蛮高兴,蛮高兴的。”例文他抬头看着山峰,露出两排米黄色的牙齿,劳累与欣慰一同写在笑容上。“伯伯,您这么多年,担了多少东西?”他眉头微皱:“担断了38根扁担。”神情变得有些凝重的他似乎在心中算着什么。我的心如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38根扁担,踏过这条山路13年,心里却是蛮高兴,蛮高兴。例文在一片飞鸟有力的振翅声中,他又重新背上担子,转过头来笑着对我说:“俺还要再担一趟哩,先得走了。妮子可要加把劲啊!”说完,他迈着稳重的步子,肩上的担子有节奏的晃动着,很快就隐约在苍松万壑之间那片青翠之中了……例文相遇与泰山,相遇你。那一句“蛮高兴”,载着源于内心的沉甸甸的坚守,让这扁担在烟雾迷茫中,仿佛焕发着一种炫目的亮光……例文评析这篇作文以爬泰山为线索组织全文,写出了在爬山过程与挑山工的相遇。小作者用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成功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饱经风霜、勤劳朴质、坚守内心的挑山工的形象,蕴含真情,令人动容。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件中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可写的事情较多,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还要注意从各种素材加工、提炼,选择有代表性、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摒弃或一笔带过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做到详略得当。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再塑生命的人文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围绕着莎莉文老师的教学展开,代表了她教育“我”的不同阶段。井房的经历是全文的高潮,“我”的学习由量变到质变,表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功。这些事例,都表现出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写大事固然重要,但对细节描写也不能忽视,有时人物性格特点往往在一些细节中表现出来。茅盾说,要善于描写典型动作,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恰当的细节描写能见微知著,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例文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我的老师魏巍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例文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例文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例文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例文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例文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例文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吗?”例文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例文评析《我的老师》是一篇叙事散文,写作顺序为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由校内到校外。主要选取了蔡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以及“我”看老师写字、看老师收拾东西、梦里寻师七件小事,最后一件写得最详细,安排得十分得当。例文评析同时,辅之以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情感真挚、朴实、纯真,塑造了一位温柔美丽、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形象,同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学生爱老师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部形态,还要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为此,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塑造人物,并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三、课后作业请大家仔细观察班上的同学,发现同学的特点,了解相关事迹。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提示:1.“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但不见得写其全貌,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如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更能准确描摹。2. 注意补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安排好叙事的详略。但详写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开叙述,而应该突出重点,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四、结束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个性的。我们要发现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并揣摩其心理,在具体事件和情境中表现人物品格,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塑造出形象鲜明的人物。《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2.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3.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一、导入记叙文写作除了记事,也常常写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头发浓密,有的头发散乱;有的眼窝深陷,目光深沉,有的目光清澈平和:这是外貌的差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沉默木讷,有的幽默风趣:这是性格的差异。运用准确、生动的文字,描写人物外形和内在特征,是人物描写的主要任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既写谁像谁,又能写得传神呢?二、教学过程(一)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思考:下面两幅漫画,它们分别画的是谁呢?一位是文学家鲁迅,一位是科学家爱因斯坦。思考:为什么我们很快就能认出这两个人物呢?明确:因为漫画以夸张的形式突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思考:将人物照片和漫画进行比较,看看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明确:鲁迅头发直竖着,约一寸长;胡须很浓密,像“一”字;爱因斯坦头发蓬乱,脑门有深深的皱纹,眼窝深陷,眼睛圆睁,鼻子很大。人物的外部特征也反映了人物的性格,鲁迅先生刚毅正直,爱因斯坦睿智而不拘小节。1.外貌描写什么是外貌描写呢?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外貌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绝不止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描写外貌,可写人物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写脸色、神情,尤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那么眼神也各不相同,或者清澈明亮,或者饱经沧桑,或者充满期待,或者充满绝望……因此,要准确地写出人物的外貌,避免千人一面,首先要注意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其次,要用词准确,合乎情理;此外,还要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要写活人物,也应将人物的语言写活。李渔说过:“言者,心之声;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立心,就是掌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由人物的说话表现他们的内心是直接有效的方式。外貌常常不足以表现人物性格,加上人物的语言就可以更充分地展示出来。需要注意的是:1.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3.语言描写要简洁、形象,最好写清楚人物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举止动作等的描写。作用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作家老舍曾说:“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立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动作描写首先要准确选用动词,其次要描绘连贯动作,此外还要注意精心修饰动词。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动作:“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空洞。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射。如果能透过表面深入人物内心,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境界或者内心微妙的情感,那文章就更上一层楼了。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每个人的经历、性格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和表达心理的方式也不同,只有把这种“不同”表现出来,才能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要合情合理。【例文】思考: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挑山工夏初,爬泰山去。此刻,不算太炎热,而且细腻的山风会时时吹来,拂在脸上,掠过发丝,让人不禁感叹,这样好的季节穿梭在泰山的晨雾中,真是惬意!我们一行人边走边赏,每个人都似乎沉醉在一片又一片朦胧的绿色中。山野间几朵无名的小花,交映在绿中,掠过眼眸。我在绿中,绿在我中。轻雾没过了半山腰,好似每座山都是浮着的,视线随着山峰绵延起伏,巍峨的泰山直插云天,群山连绵,沉稳厚重。一种浑然天成的王者风范不断敲击着我的心房,历史在它崎岖的山路上勾勒出的秀美与霸气使我心生敬畏之情。不经意间,一个身影映进了我的双眸——他穿着一件被汗水浸透的破背心,露出了黝黑粗糙却又十分强健的臂膊,一根根青筋凸起,肤色就如饱经风霜的虬曲树干。他的肩上扛着一个长杆,杆子两端挂着两根垂绳,系着沉甸甸的物品,驼背弯腰,只身走在陡峭又悠长的石阶上……他,是一个挑山工。许是累了,他转身放下身上的担子。我于是趁机与他搭讪起来。憨厚的挑山工人寡言少语,一问一答中,他只说,他在山上已经走了13年了,担过大米、蔬菜、鱼、肉、各种生活用品。他一边擦汗,一边讲述:“刚开始,是累。后来慢慢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看着这么多人爬山照相的,俺心里蛮高兴,蛮高兴的。”他抬头看着山峰,露出两排米黄色的牙齿,劳累与欣慰一同写在笑容上。“伯伯,您这么多年,担了多少东西?”他眉头微皱:“担断了38根扁担。”神情变得有些凝重的他似乎在心中算着什么。我的心如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38根扁担,踏过这条山路13年,心里却是蛮高兴,蛮高兴。在一片飞鸟有力的振翅声中,他又重新背上担子,转过头来笑着对我说:“俺还要再担一趟哩,先得走了。妮子可要加把劲啊!”说完,他迈着稳重的步子,肩上的担子有节奏的晃动着,很快就隐约在苍松万壑之间那片青翠之中了……相遇与泰山,相遇你。那一句“蛮高兴”,载着源于内心的沉甸甸的坚守,让这扁担在烟雾迷茫中,仿佛焕发着一种炫目的亮光……【评析】这篇作文以爬泰山为线索组织全文,写出了在爬山过程与挑山工的相遇。小作者用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成功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饱经风霜、勤劳朴质、坚守内心的挑山工的形象,蕴含真情,令人动容。(二)体会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一件件事情中。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件中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可写的事情较多,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还要注意从各种素材加工、提炼,选择有代表性、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摒弃或一笔带过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做到详略得当。比如《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通过激发“我”的求知欲,一步步重塑“我”生命的经过。文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围绕着莎莉文老师的教学展开,代表了她教育“我”的不同阶段。井房的经历是全文的高潮,“我”的学习由量变到质变,表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功。这些事例,都表现出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写大事固然重要,但对细节描写也不能忽视,有时人物性格特点往往在一些细节中表现出来。茅盾说,要善于描写典型动作,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恰当的细节描写能见微知著,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例文】我的老师魏巍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吗?”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思考:文中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对于塑造蔡老师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评析】《我的老师》是一篇叙事散文,写作顺序为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由校内到校外。主要选取了蔡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以及“我”看老师写字、看老师收拾东西、梦里寻师七件小事,最后一件写得最详细,安排得十分得当。同时,辅之以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情感真挚、朴实、纯真,塑造了一位温柔美丽、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形象,同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学生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三)课堂小结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部形态,还要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为此,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塑造人物,并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三、课后作业仔细观察班上的同学,发现同学的特点,了解相关事迹。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提示:1.“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但不见得写其全貌,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如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更能准确描摹。2. 注意补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安排好叙事的详略。但详写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开叙述,而应该突出重点,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四、结束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个性的。我们要发现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并揣摩其心理,在具体事件和情境中表现人物品格,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塑造出形象鲜明的人物。1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