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赖宁牺牲34年后,被质疑不该是榜样,其父如何回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救火英雄票房为什么那么低 “救火英雄”赖宁牺牲34年后,被质疑不该是榜样,其父如何回应?

“救火英雄”赖宁牺牲34年后,被质疑不该是榜样,其父如何回应?

2024-06-26 21: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金庸的小说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莫过于“北乔峰,南慕容。”

而在很多七零八零后的童年记忆里,也有两个英雄“北雷锋,南赖宁。”

义无反顾冲进火海的小英雄

是的,他牺牲的时候,不过才15岁。

当时赖宁在石棉县的一所重点中学里读初二,他写完作业后,给卧病在床的妈妈煎好了药,做完了家务,才转头对妈妈黄和榕说:“妈,我出门走走。”

赖妈妈并没有想到,这是她儿子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们所在的四川石棉县林深树茂,时常发生火灾,因此当地人很注意防火,在发现着火后,也会自觉去救火。

但当地参与救火的,往往都是成年人,间或有几个胆大的孩子会跟着一起去。

那天是1988年3月13号下午三点半钟左右,石棉县城内靠近海子山和鸡公山都电线短路,又引发了一场森林火灾。那天正好顺风,火焰借着风的力量,瞬间将整座山都烧成了一片火海。若是继续烧下去的话,这大片的森林、山下的电视卫星转变站、以及附近的油库,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赖宁下楼看到了山上的滔天大火后,甚至都没来得及和妈妈说一声,就毫不犹豫地匆匆地往火场奔去。在路上看到赖宁的几个小伙伴,也跟着他一起去往林区跑。

等他们到达火灾区后,才发现这场火比大家想象的大多了。火焰燃烧后跳到了二三十米高,带着巨大的火舌朝人舔了过来。

赖宁和他的小伙伴们悍不畏死,一次又一次地冲入火海,尝试用松树的树枝把火扑灭,一直持续战斗到了深夜,在现场指挥灭火的县领导,下令用汽车把参与灭火的同学们都强制送到山下,赖宁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被拖到了车上。

“哎,今天晚上没办法看《再向虎山行》了。”有个小伙伴说道。

赖宁幽默地说:“那我们继续往火山走!”

此刻山上的火势越来越大了,火光把烧得焦黑的树枝和树叶吹得到处都是,他们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响。风又一阵阵地吹来,野火更加凶猛。

“我要下来,我要下来!”赖宁从车上一跃而下,另外两个小伙伴则紧随其后。三个人拿着树枝,再次冲向火焰。山间的狂风呼啸而过,将火势吹得四处乱窜,他们的后路瞬间就被野火烧成了灰烬。

突然,又一阵风吹来,将十多米外的一团火焰吹到了他们的面前,风向变了,赖宁和他的小伙伴们失散了。火焰终于把赖宁扑倒在地,而他在绝境中努力地向上爬着,眼镜早就掉到了旁边的地上,额头抵在斜坡上,一只脚蹬着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前方的松树。

经过救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火最终被扑灭了,他们保住了三千五百多亩的林地,卫星转播站和石油公司的仓库也完好无损,可赖家却迟迟没有等到自己的孩子回家。

第二天上午,赖宁和家人和政府工作人员才在火灾区的山坡上找到了赖宁的遗体。

自此,年仅15岁的救火英雄小赖宁很快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赖家在铺天盖地的荣誉下难掩伤痛

赖宁牺牲了,他安静地躺着县纪念堂中间的水晶棺材里,葬礼上的赖宁的母亲黄和榕被两个亲人扶着,难掩伤痛以泪洗面。

谁又能轻易承受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中年丧子之痛呢?

更何况赖宁从小在学习上就有很高的天赋,从小学,他就拿过无数的奖项,还被评为学校和县里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甚至还得到过各级、市级的读书绘画奖、书法奖。

他小学毕业后,虽然放弃了保送资格,但还是考上了石棉县的重点高中。

最主要的是,他不但学业成绩优异,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赖宁十岁的时候,曾经给县里的领导写过一封信,希望能制止对母亲河的过度捕捞。因为石棉山区火灾频发,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经常上山救火了,但他一直都很低调,直到政府将这封信送到了学校大家才知道。

面对如此优秀的儿子的突然离去,赖宁的父亲赖正纲和黄和榕每每梦到自己的儿子,都会抱头痛哭,他们真的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这是他们的亲生骨肉,谁能理解他们的心痛啊!

身为人父人母,他们每每看到儿子的照片,想起儿子的表情,都无法承受这份锥心之痛。

赖家后来告诉记者,在他们大家庭里,几乎所有人都竭力避免再去提起赖宁,就怕让赖父赖母难过。

而多年以后,有记者问黄和榕:“如果赖宁第二次冲进火场时你在他身边,你会放他去吗?”

赖妈妈轻声回答:“不会”

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给赖家太多消化的时间。

赖宁牺牲两个月后,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赖宁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紧接着,青少年研究的专家孙云晓跑去赖宁的家乡取材写作,很快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这篇文章很快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和热议。

而此后发生的事情,让很多70、80后都记忆犹新。

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

1989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授予赖宁“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

赖宁走后,赖正纲和黄和榕也受到了高层的接见,她多次参与赖宁事迹的巡讲和学习活动。

我只要一个平凡的儿子

黄和榕在赖宁牺牲后常常梦见赖宁。

在梦中,赖宁依旧是十四岁的样子,和母亲开心地说着什么。虽然每次醒来,她都不太记得自己的儿子具体说了什么话,只记得在梦里他那依然鲜活明媚的笑脸。

这位母亲最遗憾的是,没有把这么好的孩子抚养成人。

“他是个很犟的孩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但作为一个母亲,对于当时的记忆还很清晰。”

“赖宁从小身体就不太好,经常流鼻血,他一流鼻血就会把左手举得很高,因为我们告诉他那样可以止血。”

“他很喜欢读书,除了和妹妹抢着读连环画,还喜欢科幻,他去世的时候很喜欢《古今传奇》。”

“赖宁在当时是孩子头,他胆子大,带着几个孩子组了个探险队,一起去坟地探险、森林里灭火、到处找水晶,这种事情他从不胆怯。”

“只要是这孩子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做到底。有时候他的计划没有人响应,他也只会‘哦‘一声,然后一个人去做。”

赖母遗憾,赖宁牺牲当天,也是和几个孩子一起上山上救火的。

可惜她第二天找到自己的儿子时,他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如果赖宁还活着,他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每每看到外孙女和儿子相似的面容,她都不禁伤感:“我宁愿他不是大家嘴里的英雄,我只要一个平凡的儿子。”

赖正纲说,如果没有这场大火,赖宁可能已经是一名画家了。他说赖宁在雅安市少年画家大赛中,曾经拿到过第二名的好成绩。而赖宁的画作,也被赖正纲连同他的作业本、日记本,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文件袋里。

在家里的书架上,还整齐摆放着数百本赖宁和妹妹赖彬以前读过的连环画,上面还有赖宁写写画画的痕迹。

他又介绍说赖宁自幼就爱读书,除了教科书、课外书籍,偶尔还会翻阅《参考消息》。

在初一有一道讨论题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赖宁的回答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利益,我们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真是一语成谶,第二年年仅15岁的赖宁就在扑火时牺牲。

这么多年的生离死别,对全家人来说,是一道深深的伤口,闷闷的,却无处不在。

家里会一直保留赖宁的位置

在赖宁去世的那一两年里,全国人民都很关心他们,他们甚至还收到了一千多块钱的捐款。在人均工资才几十块的年代里,这不是一笔小钱,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都捐给了当时的学雷锋学院赖宁办公室。

赖父赖正纲1966年参加工作后就分配到石棉县水利局,在儿子牺牲两年后,他平调到了雅安市水利局当科长。而为了照顾赖宁的奶奶,他次年调到了绵阳,在当地引水工程指挥部任副指挥长直到2001年退休。

而他们唯一一次沾到儿子的光那次,就是在1992年,因为自己的母亲生病,赖正纲调到绵阳工作后,赖宁的妹妹赖彬当时要从雅安转到绵阳上学,到当时的绵阳中学是重点中学,很难进去。

为了孩子的前程,赖正纲不得不找到学校的教务处,对当时的教务处领导说:“我是赖宁的父亲,赖彬是赖宁的妹妹。”学校知道后很感动,十分照顾烈士的家人,帮忙落实赖彬的转校问题。

在离开家乡后,赖父赖母只回来过两次,一次是1993年,他们将赖宁的墓地迁到烈士陵园;一次是2000年,他们和亲戚一起到海螺沟旅游,在回家途中顺道在石棉县住了一晚。

没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去,大概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那里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故乡,还有难以掩盖的伤痛。

对于这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石棉县是让他们怀念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工作了25年,儿子也长眠在这里。两人计划着,等交通更方便一点的时候,再回石棉看看。

两位老人现在和女儿一起在绵阳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小区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和少年英雄赖宁的关系。

他们一手带大的外孙女已经13岁了。老两口计划等交通更方便一点的时候,再回石棉看看,此刻记者再次谈到赖宁,他们说,宁愿自己的儿子平淡地过完一生,也不愿意他成为大家口中的小英雄。

赖宁的妹妹赖彬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很多年了,早已成家生子,就在离家不远的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她教书的中学有不少人知道她是赖宁的妹妹,但赖彬也从没有因此得到过什么“好处”。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英语老师,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会给她弟弟抹黑。”这是赖父一直以来对他们一家人的要求。

他们的外孙女刘六于2006出生,老两口一直帮他们带着孩子。赖正纲说刘六小时候长得很像赖宁,模样清秀,眼睛很有神。

2009年的时候,石棉县宣传部通知他们夫妻俩到北京参加“新中国百名感动中国人物”,但由于要照顾自己的外孙女,两人都拒绝了。

之后,一名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绵阳了解赖父赖母的现状,他看了赖父赖母保留的有关赖宁的遗物,才发现这个家庭依然对赖宁有着很深的思念。

举家搬迁至石棉地区之后,他们也曾先后经历过地震和唐家山堰塞湖撤离,如今一家人都都很有默契地不提赖宁了,因为一提起他,家人就忍不住伤心。

赖宁的事情近些年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主要是因为如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越来越到位,人们不免开始怀疑赖宁到底还应不应该成为榜样。

如今二老都已经七十多岁了,平时也不会上网,那些讨论未成年人不该救火和对赖宁救火事迹质疑的消息,还是他们的一个老友打电话告诉他们的。

不过赖父看得很开:“中国这么多人,各有各的想法,这很正常。英雄是时代的要求,而赖宁做的事情,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但最后,赖正纲还是说出来自己的心里话:“我觉得学习赖宁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没有任何矛盾。”

赖正纲说:“赖宁的死是一个意外,赖宁死后,我们从他的日记、奖状、老师、同学的谈话中,都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大家都发现他的确是值得宣传和学习的榜样,”

赖正纲说:“我无法影响社会上那么多人的想法,这些只有交给历史去检验了。”

对于自己的外孙女,赖正纲说,他不会刻意地用赖宁的事迹去影响她,她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

赖宁精神一直都在

时至今日,赖宁的父母已经专心养老,他们似乎早就已经从赖宁逝世的锥心之痛中走了出来,或者说他们已经释然了。他们的儿子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曾经那短短15年的时光对于这个家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而在石棉县的烈士陵园里,赖宁墓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在遗像中,他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闪着明亮和活泼的光芒。那些学习过这位名震一时的救火小英雄的事迹的一代人,如今已经成长为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而他那些简单、善良、朴实的美好力量,为国家的利益奉献义无反顾地奉献出自己一起的精神,也永远留在了大家的心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少年英雄:赖宁》

2、光明数字报:《赖宁》

3、光明网:《赖宁:奋不顾身的救火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