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我识别装置有多重要?看看这两艘倒霉的潜艇,被队友鱼雷击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敌我同伤刻印 敌我识别装置有多重要?看看这两艘倒霉的潜艇,被队友鱼雷击中

敌我识别装置有多重要?看看这两艘倒霉的潜艇,被队友鱼雷击中

2023-03-01 2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是单层壳体的潜艇,被一枚鱼雷突然扎上一个洞,即使不爆炸,只要耐压壳出现破损,用不了几十秒就会涌进成吨的海水。

受伤返港的K-178号

“飞鱼”号潜艇

“飞鱼”号潜艇是美军淡水鲤级常规潜艇,在1960年时,它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担任反潜作战的“国王”号驱逐舰攻击,一枚MK44型鱼雷发射出去,这种鱼雷拥有75磅重的高爆战斗部,或许对于大型水面战舰来说并不致命,但是对于水下的潜艇却是一大伤害。

受伤的飞鱼号潜艇

不得不说“飞鱼”号是幸运的,击中它的鱼雷不仅没有爆炸,而且击中的位置刚好是围壳上的非耐压壳,涌进的海水并没有造成什么危险,尽管头上插着这么一条鱼雷,它仍然小心翼翼地驶回了港口。

敌我识别器的重要性

战场态势千变万化,就算是日常实弹训练中也经常出现问题,敌我识别装置就变得很重要了,能够有效地降低对队友的误伤概率。

目前便携式防空导弹、坦克、战机、战舰等都安装了这种系统,在开火的时候如果误瞄队友会有提示或者限制开火。

便携式导弹也有敌我识别能力

现实中除了对潜艇的鱼雷误伤,实战中误伤的情况也不少。海湾战争中号称能够抵挡一切攻击的英军“挑战者”主战坦克,就因为没能识别出队友而造成两辆坦克的受损,而美军攻击机同样犯了这个错误,曾把地面的“挑战者”当成伊军的坦克展开了攻击,造成一定的伤亡。

敌我识别系统从二战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四代,各自的技术性能有所不同,不过跨兵种之间的识别仍然是一个技术难点,就算是己方的飞机在面对地面的坦克部队时识别仍然有一定的麻烦,如果是跨国军队之间的相互识别技术要求就更高了。

满是尘土的战场上,敌我识别尤其重要

有意思的是除了来自队友的误伤,军队从来不缺少自己对自己的伤害。最著名的就是二战中的美军鱼雷,明明潜艇已经瞄准了目标,发射出去的鱼雷却兜了一圈后又绕回来击中了自己,这种技术故障花费了美军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无独有偶,1964年时美军的一艘“猫鲨”级常规潜艇SS-365号在进行潜艇训练的时候,被自己发射的一发MK-37型自导鱼雷击中,看样子这条鱼雷偏离了航向后把“母船”当成了目标展开攻击。幸运的是这又是一枚哑弹,而且鱼雷击中的又是围壳部分,没有造成致命伤。

被自己击中的SS-365

看来先进的武器装备要防的不仅是队友,还有自己亲手发射出去的武器,这也真是世间罕见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